“都審了三天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是個頭。”萬利無奈的歎了口氣,跟張管承一起帶人壓著犯人從刑部大牢向大堂走著。
“估計快了,寧都司病倒以後,二皇子靖康王接手此案,他辦案向來不會手軟,而且又身為皇子,寧都司不能做的事,他卻可以做。”張管承微微一笑。
“寧都司做不了的事?”萬利不解。
“這你就不懂了吧,二皇子……”
“張管承,萬司獄……”張管承的話還未說完,就被一個迎麵跑來的史吏打斷,那史吏走到萬利麵前,氣喘籲籲的說道:“靖康王有令,要在大牢內提幾樣刑具上堂。”
“刑具?”
“是。”史吏點頭。
萬利恍然大悟的看了張管承一眼,說道:“那就麻煩張管承先押送凡人上堂了,我帶人迴去取刑具。”
“也好。”
……
能上堂的刑具就那麽幾樣,萬利帶著人取了刑具便直奔大堂。
等到他們趕到的時候,堂審已經開始了。
萬利站在堂外,悄悄向堂內望去,心下一驚。
因為坐於正堂主審位置上的那個人,萬利覺得十分眼熟。
細想之下,終於發現對方就是自己前幾日在瀟湘館後廳中,那位跟自己一樣,被上錯菜的公子。
他隻記得那日洛七似乎對這位公子的態度十分謙和,卻沒想到,隨便遇到一個人,就是大燕國的二皇子靖康王,這瀟湘館還真是個不得了的地方。
……
萬利遠遠見到二皇子,但是二皇子的注意力全在案件之上,並未注意到萬利的存在。
……
相對於寧泊誌而言,二皇子審案的習慣果然有所不同,寧泊誌注重細節的推敲,二皇子更注重效率。
對於確定有所隱瞞的犯人,二皇子絕不會手軟。
所以沒過多久,堂上就有令傳來,準備用刑。
萬利為了避免尷尬,隨便叫了兩個小吏送上刑具,自己則站在堂外,於張管承一起候著,因為根據刑部規定,審案期間,刑部司獄不得擅離大堂,好隨時聽候差遣。
……
案件的審理在刑具的作用下,很快有了進展。
陳文貴原本在寧泊誌主審期間,推辭之言頗多,雖然語中也有漏洞,但也沒說出什麽值得推敲的線索。
而二皇子直接命人用刑,刑具加身之時,陳文貴已經有些驚慌了,試想一個自小養尊處優的富家公子,哪裏受得了刑罰之苦。所以沒過多久,陳文貴就招出了許多事情。
……
最終,這一堂案件審理的結果,罪名直指禮部尚書蕭天風,而且陳文貴也在用刑後供出內閣大學士善笏亭也直接參與此案,但是他交代的雖然十分充分,也沒什麽漏洞,但證據不足。
因為根據陳文貴的證詞,刑部隻在其指定的地點搜出了陳文貴與禮部往來的書信和賬目,並未有證據質證善笏亭。
禮部也反咬陳文貴,說其與蕭易有私怨在先,證據可以偽造,證詞更不可信。
雖然李元也在用刑後交代了一些事情,跟陳文貴的口供倒是能對上,隻可惜他沒有直接參與,半點證據也拿不出來,所以最終這一堂庭審結束,二皇子也沒辦法定禮部的罪,更是連善笏亭都沒有傳喚上堂。
……
庭審結束,就意味著萬利的事情已經結束了。
他並不在意庭審的結果,隻在意庭審何時結束。
“你說這一堂接一堂的,真累人。”萬利押送著犯人往大牢走,嘴裏還不時的嘮叨著。
“快了,沒看二皇子今天已經審出頭緒了嗎。”張管承微笑的拍了拍萬利的肩膀。
“我看未必。”萬利癟了癟嘴道:“我看這二皇子審案,還不如寧都司審了,這犯人一用刑,後麵我們大牢就難做。尤其是上麵也沒發話,到底給不給他們療傷。”
“隻要不死就行了唄。”張管承不以為意。
“……”萬利欲言又止的搖了搖頭,也沒多做爭辯,按照規矩,將犯人送迴大牢,送走了張管承。
臨走之際,萬利交代劉二順,找個大夫給陳文貴和李元瞧一瞧,他倒不是真怕這會兒犯人的身體就撐不住了,而是怕接下來幾日的審訊,沒準二皇子還要用刑,萬一在來迴押送途中出事,那這個責任可就不好算了。
……
迴到家中,萬利又不見紫玉兒,便問了一下,得知她又在後院雞圈抓雞。
萬利得知以後,心想這丫頭怎麽就說不聽了呢。
於是抬起腳,快步朝著雞圈走去。
……
剛到雞圈,萬利便遠遠看到紫玉兒站在雞圈內,旁邊莫蘭也在。
“紫玉兒,我都說了讓你不要準備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了,你怎麽還……哎?這……這是怎麽迴事?這麽多雞都死了嗎?”
萬利正準備訓斥紫玉兒,卻看見雞圈裏的所有雞都倒在地上,一動不動。
他的第一反應是,這麽多雞都死了,這要損失多少錢呀……
……
“少爺,我隻是想選隻雞燉雞湯,並不是準備你生辰。”紫玉兒解釋道。
“那這些雞怎麽死的?”萬利緊皺眉頭。
“看不出來,咱們萬大公子還是個悲天憫人的大善人啊,不過是死幾隻雞而已……”莫蘭一臉笑意的說道。
“幾隻雞……你……”
“少爺,這些雞沒死呢。”紫玉兒打斷正欲對莫蘭發火的萬利,解釋道:“昨日我抓了半天,一隻雞都抓不到,所以今日本來想讓大牛幫我抓,但是莫蘭姐說她有辦法,我就帶她一起來了。”
“她的辦法就是弄死這些雞讓你慢慢選?”萬利瞪大雙眼。
“不是弄死,隻是弄暈了。莫蘭姐對它們灑了些昏睡的迷粉,過一會它們就會醒過來的。”紫玉兒解釋道。
“……”萬利無語的看了看雞,又看了看莫蘭以後,轉頭離開了,一句話都沒有多說。
“少爺這是怎麽了?”紫玉兒不解的看著萬利的背影。
“財迷唄。”莫蘭諷刺一笑。
“那你就不了解我家少爺了,他絕不是一個看重銀錢的人。”紫玉兒篤定的說。
“誰知道呢,人是會變的。”莫蘭聳了聳肩,也轉身離開了雞圈。
……
“估計快了,寧都司病倒以後,二皇子靖康王接手此案,他辦案向來不會手軟,而且又身為皇子,寧都司不能做的事,他卻可以做。”張管承微微一笑。
“寧都司做不了的事?”萬利不解。
“這你就不懂了吧,二皇子……”
“張管承,萬司獄……”張管承的話還未說完,就被一個迎麵跑來的史吏打斷,那史吏走到萬利麵前,氣喘籲籲的說道:“靖康王有令,要在大牢內提幾樣刑具上堂。”
“刑具?”
“是。”史吏點頭。
萬利恍然大悟的看了張管承一眼,說道:“那就麻煩張管承先押送凡人上堂了,我帶人迴去取刑具。”
“也好。”
……
能上堂的刑具就那麽幾樣,萬利帶著人取了刑具便直奔大堂。
等到他們趕到的時候,堂審已經開始了。
萬利站在堂外,悄悄向堂內望去,心下一驚。
因為坐於正堂主審位置上的那個人,萬利覺得十分眼熟。
細想之下,終於發現對方就是自己前幾日在瀟湘館後廳中,那位跟自己一樣,被上錯菜的公子。
他隻記得那日洛七似乎對這位公子的態度十分謙和,卻沒想到,隨便遇到一個人,就是大燕國的二皇子靖康王,這瀟湘館還真是個不得了的地方。
……
萬利遠遠見到二皇子,但是二皇子的注意力全在案件之上,並未注意到萬利的存在。
……
相對於寧泊誌而言,二皇子審案的習慣果然有所不同,寧泊誌注重細節的推敲,二皇子更注重效率。
對於確定有所隱瞞的犯人,二皇子絕不會手軟。
所以沒過多久,堂上就有令傳來,準備用刑。
萬利為了避免尷尬,隨便叫了兩個小吏送上刑具,自己則站在堂外,於張管承一起候著,因為根據刑部規定,審案期間,刑部司獄不得擅離大堂,好隨時聽候差遣。
……
案件的審理在刑具的作用下,很快有了進展。
陳文貴原本在寧泊誌主審期間,推辭之言頗多,雖然語中也有漏洞,但也沒說出什麽值得推敲的線索。
而二皇子直接命人用刑,刑具加身之時,陳文貴已經有些驚慌了,試想一個自小養尊處優的富家公子,哪裏受得了刑罰之苦。所以沒過多久,陳文貴就招出了許多事情。
……
最終,這一堂案件審理的結果,罪名直指禮部尚書蕭天風,而且陳文貴也在用刑後供出內閣大學士善笏亭也直接參與此案,但是他交代的雖然十分充分,也沒什麽漏洞,但證據不足。
因為根據陳文貴的證詞,刑部隻在其指定的地點搜出了陳文貴與禮部往來的書信和賬目,並未有證據質證善笏亭。
禮部也反咬陳文貴,說其與蕭易有私怨在先,證據可以偽造,證詞更不可信。
雖然李元也在用刑後交代了一些事情,跟陳文貴的口供倒是能對上,隻可惜他沒有直接參與,半點證據也拿不出來,所以最終這一堂庭審結束,二皇子也沒辦法定禮部的罪,更是連善笏亭都沒有傳喚上堂。
……
庭審結束,就意味著萬利的事情已經結束了。
他並不在意庭審的結果,隻在意庭審何時結束。
“你說這一堂接一堂的,真累人。”萬利押送著犯人往大牢走,嘴裏還不時的嘮叨著。
“快了,沒看二皇子今天已經審出頭緒了嗎。”張管承微笑的拍了拍萬利的肩膀。
“我看未必。”萬利癟了癟嘴道:“我看這二皇子審案,還不如寧都司審了,這犯人一用刑,後麵我們大牢就難做。尤其是上麵也沒發話,到底給不給他們療傷。”
“隻要不死就行了唄。”張管承不以為意。
“……”萬利欲言又止的搖了搖頭,也沒多做爭辯,按照規矩,將犯人送迴大牢,送走了張管承。
臨走之際,萬利交代劉二順,找個大夫給陳文貴和李元瞧一瞧,他倒不是真怕這會兒犯人的身體就撐不住了,而是怕接下來幾日的審訊,沒準二皇子還要用刑,萬一在來迴押送途中出事,那這個責任可就不好算了。
……
迴到家中,萬利又不見紫玉兒,便問了一下,得知她又在後院雞圈抓雞。
萬利得知以後,心想這丫頭怎麽就說不聽了呢。
於是抬起腳,快步朝著雞圈走去。
……
剛到雞圈,萬利便遠遠看到紫玉兒站在雞圈內,旁邊莫蘭也在。
“紫玉兒,我都說了讓你不要準備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了,你怎麽還……哎?這……這是怎麽迴事?這麽多雞都死了嗎?”
萬利正準備訓斥紫玉兒,卻看見雞圈裏的所有雞都倒在地上,一動不動。
他的第一反應是,這麽多雞都死了,這要損失多少錢呀……
……
“少爺,我隻是想選隻雞燉雞湯,並不是準備你生辰。”紫玉兒解釋道。
“那這些雞怎麽死的?”萬利緊皺眉頭。
“看不出來,咱們萬大公子還是個悲天憫人的大善人啊,不過是死幾隻雞而已……”莫蘭一臉笑意的說道。
“幾隻雞……你……”
“少爺,這些雞沒死呢。”紫玉兒打斷正欲對莫蘭發火的萬利,解釋道:“昨日我抓了半天,一隻雞都抓不到,所以今日本來想讓大牛幫我抓,但是莫蘭姐說她有辦法,我就帶她一起來了。”
“她的辦法就是弄死這些雞讓你慢慢選?”萬利瞪大雙眼。
“不是弄死,隻是弄暈了。莫蘭姐對它們灑了些昏睡的迷粉,過一會它們就會醒過來的。”紫玉兒解釋道。
“……”萬利無語的看了看雞,又看了看莫蘭以後,轉頭離開了,一句話都沒有多說。
“少爺這是怎麽了?”紫玉兒不解的看著萬利的背影。
“財迷唄。”莫蘭諷刺一笑。
“那你就不了解我家少爺了,他絕不是一個看重銀錢的人。”紫玉兒篤定的說。
“誰知道呢,人是會變的。”莫蘭聳了聳肩,也轉身離開了雞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