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言前世就知道蕭良夜這個姑婆的存在,但是除了必要的年節,她也沒有單獨來探望過她。
就隻記得是個很恬靜的女人,也沒有奪喜歡她,永遠都是冷冷地道的樣子,後來她生了阿離,帶他上門來拜見,姑婆聽說孩子小名“阿離”,也沒有給她一句半句吉利話,隻歎了口氣,摸了摸孩子的頭。
過去有五六年了,這時候柳如言想起來,反而覺得她是侯府中難得的溫情。
姑婆聽侍婢說了柳如言的身份,也沒問原因,隻問:“你要在這裏住多久?”
柳如言想了想,說道:“兩年……或者三年。”其實在她的記憶裏,還上她柳家那筆巨債,蕭良夜隻用了驚人的一年不到。
其實那時候她就可以抽身離去,但是她沒有。
她迷戀那個男人,像迷戀她生命裏的毒,入了口,入了血液,入了心,根本拔不出來。
姑婆聞言,微微一笑,說道:“恐怕呆不了這麽久。”
柳如言猜想姑婆這句話的意思與真相相去甚遠,但是也不願意反駁,隻微微笑道:“即便是在這裏長伴姑婆,柳氏也心甘情願”——她心甘情願在這裏,為她死去的孩兒點一盞長明燈。
日日夜夜。
在家廟的日子十分寧靜,就如她所想,蕭良夜並沒有闖進來騷擾她的興致,她也禁止手下侍婢出去打聽——打聽蕭良夜的行蹤,打聽那天要死要活嚷著不肯嫁人的玉顏姑娘的死活,那和她沒什麽關係。
她在這裏,就隻有木魚和佛喧,一聲一聲,連綿不斷,檀香讓她心裏安寧,安寧地想起從前,阿離還在她懷中的日子,軟乎乎的手和腳,軟乎乎的小臉蛋,軟乎乎的眼神,像隻毛茸茸的熊。
“阿娘,為什麽爹爹不來看阿離?”他也這樣問過她的,軟軟糯糯的童聲,“爹爹爹是不喜歡阿離嗎?”
“不、不是的,”柳如言在心裏迴答他,“爹爹隻是不喜歡阿娘——”
“阿圓說中秋晚上府裏有好戲看——阿娘能帶我去看嗎?”
過去得久了,柳如言已經不記得那晚演的是《四郎探母》還是《水漫金山》,隻記得很熱鬧,鑼鼓朝天的熱鬧,長袖善舞的女子字正腔圓,她抱著阿離過去,人頭濟濟,阿離委屈地說:“阿娘我看不到——”
“我們能走近去嗎?”
迴想到這裏,柳如言的眼睛裏已經蓄滿了眼淚。她不記得那出戲唱了什麽,也不記得上台了那些名角兒,就隻記得阿離期盼的目光,為了他這點目光,她就是豁出命去,也要帶他看個清楚!
她略略抬起頭,青煙繚繞中,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時光,看見當時的自己,抱著她的孩子往前走。
“夫人你不能過去!”有人出麵攔住她。
“為什麽不能過去?”
“侯爺和玉顏姑娘在前頭。”
“那又怎樣,既然你喊我一聲夫人,就該記得,我是這個侯府的主人,我要去哪裏,也是你們這些奴才能攔得住的?”
“喲,我還當出什麽事了呢——原來是夫人好大威風!”蕭玉顏嫋嫋婷婷地走過來,“倒是會嚇唬人!”
“蕭玉顏你——”
“夫人不必這樣,尤其不必在我麵前耍威風,我就實話和你說了吧,不是這裏奴才攔著你,是侯爺說了,不見。”
“不見——”她怔了怔,不肯死心,“不見誰?”
“不見你,也不見你懷裏這個孽種!”
一滴淚,終於從柳如言的眼睛裏掉了下來。
“阿彌陀佛!”柳如言聽到身邊的佛喧,然後是木魚聲,她轉頭去,看見姑婆寧靜的麵孔,“柳氏你入魔障了。”
柳如言一呆,下意識抬頭,看見佛祖慈眉善目,在青煙繚繞中。是的,是過去的事了,是前世的事了,她應該忘掉,忘掉那些讓她難堪的讓她憤恨的讓她怨恨的……過去,但是她怎麽忘得掉阿離呢?
姑婆又宣了一聲佛號,飽含了憐憫:“良夜叩門,說要見你。”
“不見!”柳如言硬邦邦地說。
從前他不見她,如今她不想再見他!
“恐怕還是要見一見的。”姑婆說。
“為什麽?”柳如言不明白。
姑婆看了她一會兒,轉頭向佛祖,雙手合十,念了一聲:“阿彌陀佛——前世因,今生果,柳氏你不見他,就沒有辦法了結這段因果。”
柳如言身子一顫:“前世因,今生果”——姑婆她是聽說了什麽,還是看穿了什麽?
柳如言雖然心裏不情願,還是去見了蕭良夜——就如姑婆所說,這段因果,既有前因,終究是要了斷的。
蕭良夜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這侯府裏,敢讓他等的,柳氏還真是頭一份。
到她走出來,緇衣素顏,卻是纖腰一握,眉目如畫。
心裏一動,火氣倒消了大半,隻說道:“快到中秋了,闔家團圓的日子,你總該出來露個臉,免得底下人嚼舌根吧。”
露個臉——柳如言冷笑:他這會兒倒希望她出來露臉了,從前呢,從前他連阿離都不見!便隻冷笑:“怎麽,怕底下人嚼舌根,不怕我傷了你的心肝寶貝,把她給嫁了出去?我怎麽記得,前兒有人說,不會放過我呢?”
“柳如言你!”蕭良夜氣得臉色鐵青,“你不要得寸進尺——上次玉顏的事我沒有和你追究,是看在你才進門的份上,你再這麽下去,別怪我追究你父親教女不嚴的責任!”
柳如言微微一怔,意識到自己被打中了軟肋:自古士農工商,商排最末,哪怕如她父親這樣豪富的鹽商,隻要蕭良夜存了心,找他一個錯處,治他的罪,易如反掌!
就隻記得是個很恬靜的女人,也沒有奪喜歡她,永遠都是冷冷地道的樣子,後來她生了阿離,帶他上門來拜見,姑婆聽說孩子小名“阿離”,也沒有給她一句半句吉利話,隻歎了口氣,摸了摸孩子的頭。
過去有五六年了,這時候柳如言想起來,反而覺得她是侯府中難得的溫情。
姑婆聽侍婢說了柳如言的身份,也沒問原因,隻問:“你要在這裏住多久?”
柳如言想了想,說道:“兩年……或者三年。”其實在她的記憶裏,還上她柳家那筆巨債,蕭良夜隻用了驚人的一年不到。
其實那時候她就可以抽身離去,但是她沒有。
她迷戀那個男人,像迷戀她生命裏的毒,入了口,入了血液,入了心,根本拔不出來。
姑婆聞言,微微一笑,說道:“恐怕呆不了這麽久。”
柳如言猜想姑婆這句話的意思與真相相去甚遠,但是也不願意反駁,隻微微笑道:“即便是在這裏長伴姑婆,柳氏也心甘情願”——她心甘情願在這裏,為她死去的孩兒點一盞長明燈。
日日夜夜。
在家廟的日子十分寧靜,就如她所想,蕭良夜並沒有闖進來騷擾她的興致,她也禁止手下侍婢出去打聽——打聽蕭良夜的行蹤,打聽那天要死要活嚷著不肯嫁人的玉顏姑娘的死活,那和她沒什麽關係。
她在這裏,就隻有木魚和佛喧,一聲一聲,連綿不斷,檀香讓她心裏安寧,安寧地想起從前,阿離還在她懷中的日子,軟乎乎的手和腳,軟乎乎的小臉蛋,軟乎乎的眼神,像隻毛茸茸的熊。
“阿娘,為什麽爹爹不來看阿離?”他也這樣問過她的,軟軟糯糯的童聲,“爹爹爹是不喜歡阿離嗎?”
“不、不是的,”柳如言在心裏迴答他,“爹爹隻是不喜歡阿娘——”
“阿圓說中秋晚上府裏有好戲看——阿娘能帶我去看嗎?”
過去得久了,柳如言已經不記得那晚演的是《四郎探母》還是《水漫金山》,隻記得很熱鬧,鑼鼓朝天的熱鬧,長袖善舞的女子字正腔圓,她抱著阿離過去,人頭濟濟,阿離委屈地說:“阿娘我看不到——”
“我們能走近去嗎?”
迴想到這裏,柳如言的眼睛裏已經蓄滿了眼淚。她不記得那出戲唱了什麽,也不記得上台了那些名角兒,就隻記得阿離期盼的目光,為了他這點目光,她就是豁出命去,也要帶他看個清楚!
她略略抬起頭,青煙繚繞中,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時光,看見當時的自己,抱著她的孩子往前走。
“夫人你不能過去!”有人出麵攔住她。
“為什麽不能過去?”
“侯爺和玉顏姑娘在前頭。”
“那又怎樣,既然你喊我一聲夫人,就該記得,我是這個侯府的主人,我要去哪裏,也是你們這些奴才能攔得住的?”
“喲,我還當出什麽事了呢——原來是夫人好大威風!”蕭玉顏嫋嫋婷婷地走過來,“倒是會嚇唬人!”
“蕭玉顏你——”
“夫人不必這樣,尤其不必在我麵前耍威風,我就實話和你說了吧,不是這裏奴才攔著你,是侯爺說了,不見。”
“不見——”她怔了怔,不肯死心,“不見誰?”
“不見你,也不見你懷裏這個孽種!”
一滴淚,終於從柳如言的眼睛裏掉了下來。
“阿彌陀佛!”柳如言聽到身邊的佛喧,然後是木魚聲,她轉頭去,看見姑婆寧靜的麵孔,“柳氏你入魔障了。”
柳如言一呆,下意識抬頭,看見佛祖慈眉善目,在青煙繚繞中。是的,是過去的事了,是前世的事了,她應該忘掉,忘掉那些讓她難堪的讓她憤恨的讓她怨恨的……過去,但是她怎麽忘得掉阿離呢?
姑婆又宣了一聲佛號,飽含了憐憫:“良夜叩門,說要見你。”
“不見!”柳如言硬邦邦地說。
從前他不見她,如今她不想再見他!
“恐怕還是要見一見的。”姑婆說。
“為什麽?”柳如言不明白。
姑婆看了她一會兒,轉頭向佛祖,雙手合十,念了一聲:“阿彌陀佛——前世因,今生果,柳氏你不見他,就沒有辦法了結這段因果。”
柳如言身子一顫:“前世因,今生果”——姑婆她是聽說了什麽,還是看穿了什麽?
柳如言雖然心裏不情願,還是去見了蕭良夜——就如姑婆所說,這段因果,既有前因,終究是要了斷的。
蕭良夜已經等得有些不耐煩——這侯府裏,敢讓他等的,柳氏還真是頭一份。
到她走出來,緇衣素顏,卻是纖腰一握,眉目如畫。
心裏一動,火氣倒消了大半,隻說道:“快到中秋了,闔家團圓的日子,你總該出來露個臉,免得底下人嚼舌根吧。”
露個臉——柳如言冷笑:他這會兒倒希望她出來露臉了,從前呢,從前他連阿離都不見!便隻冷笑:“怎麽,怕底下人嚼舌根,不怕我傷了你的心肝寶貝,把她給嫁了出去?我怎麽記得,前兒有人說,不會放過我呢?”
“柳如言你!”蕭良夜氣得臉色鐵青,“你不要得寸進尺——上次玉顏的事我沒有和你追究,是看在你才進門的份上,你再這麽下去,別怪我追究你父親教女不嚴的責任!”
柳如言微微一怔,意識到自己被打中了軟肋:自古士農工商,商排最末,哪怕如她父親這樣豪富的鹽商,隻要蕭良夜存了心,找他一個錯處,治他的罪,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