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講點衛生能死嗎?
韓少原又說道:“會不會是我們的結論下的太早了?你想,自從薑使君守孝迴來以後,一路走來,發生的事情也太順暢了!公主淩辱她,公主便發了瘋。黑巫師追殺她,黑巫師也跟著喪命。可薑使君呢?”
薑使君屁事兒沒有!
何止是沒有事,簡直是如有神助!
不僅讓皇上賜了婚,還得到了厲王的青睞,她憑什麽?
如果說薑使君是個廢物,他怎麽都不相信。
厲王現在最大的敵人就是火襖教,那麽最能吸引厲王的,不正是懂蠱嗎?
如果他們不摘下原有的對薑使君的看法,恐怕以後也都會被薑使君牽著鼻子走。
經過韓少原這麽一分析,韓幼靈才終於徹悟。
是啊,這一係列事情,發生的也太蹊蹺了。
現在韓幼靈又開始後悔,那一日黑巫師追殺薑使君失敗迴去以後,她就該聽一聽聽黑巫師的解釋。
如果她那時候聽黑巫師說了些什麽,現在也不會這麽沒有頭緒。
韓少原一手搭在韓幼靈的肩膀上,說道:“如果薑使君真的懂蠱,我們要讓她死還不簡單嗎?”
韓幼靈好像看到了薑使君以後悲慘的樣子,眼中都充滿了興奮,“薑使君若是會用蠱,那她就是觸犯了王法!這是殺頭的大罪,到時候就是燕哥哥也保不了她!”
“對!”韓少原說道:“這幾日我們在常州隻要盯緊她,總會看出一些端倪。我們若是能抓住她的把柄,她就死定了!”
韓幼靈又道:“可她如果真的懂蠱,東周的律法就擺在那裏,她也怕死,必然會格外的小心,我們恐怕沒那麽容易看出什麽破綻。”
韓少原說道:“就算她在常州隱藏的好,我們看不出什麽,我們總還有一個人可以去查問。”
韓幼靈問道:“是誰?”
韓少原答道:“幽月公主!”
薑使君和燕凜兩個人本是悄悄來常州的,並未引起什麽人的注意。
但是韓幼靈和韓少原的出現,以及他們在常州行事張狂的作風,卻驚動了不少人。
他們在京都裏囂張慣了,來了常州自然也不曾將什麽人放在眼裏。
於是常州的知府便知道常州來了一對當朝宰相的兒女,正要遣人送請帖去的時候,再一打聽,就自然而然的發現了燕凜的蹤跡。
他們兄妹兩閑的蛋疼,就知道圍著燕凜和薑使君轉,知府大人想要不知道燕凜的存在都難。
於是本來隻打算發一份的請帖,變成了兩份。
一份交給了燕凜,一份交給了韓少原。
薑使君見燕凜麵無表情的將請帖丟到桌上,問道:“你要去嗎?”
燕凜:“知府宴請,無非是想要在仕途上謀一個更好的去處,與我們此次來常州無關。”
薑使君說道:“那你不去便好了,生什麽氣?”
“你看出來本王在生氣了?”
薑使君震驚道:“我又不瞎,你都丟帖子了,我能看不出來?難道你還能是因為有人請吃飯了,高興地丟帖子嗎?”
燕凜盯著桌上的帖子道:“若是知府都下帖子了,那火襖教的人必然也知道本王來了,想要再查出些東西,就更難了。”
薑使君頭疼道:“我們悄悄的來,怎麽還會被知府發現?”
燕凜冷嗤了一聲:“以韓幼靈和韓少原兄妹兩的做派,想要別人不發現都難。”
薑使君一想也是,無奈道:“他們就是來攪混水的吧!”
這時候恰好少天他們一起迴來了。
少天頗為失望的告訴燕凜:“王爺,除了之前發現的那幾個新教徒,並未再發現什麽火襖教的據點。”
薑使君看了燕凜一眼,還真被他說中了。
常天又道:“不過,我們發現了一些怪事,請薑小姐……”
燕凜咳嗽了一聲。
常天當即改口:“請王妃參謀一下,此事是否和蠱有關。”
薑使君給自己倒了一杯茶:“說來聽聽。”
常天說道:“常州地處東南,本來就多蛇蟲鼠蟻。但是近兩個月來,常州的蟾蜍數量劇增,城郊一帶人家的井中時常會跳出蟾蜍。有時候一天能發現十幾隻。還有橫河附近,蟾蜍的數量也極其多。”
薑使君聽了卻道:“五月到八月,就是小蝌蚪找到母親,蹬出小腿兒變成青蛙的季節,蟾蜍多些也不奇怪。”
常天繼續道:“可是我們發現,有些農戶會在口渴難耐時打水喝,如果恰好水桶裏帶上了蟾蜍,他們就將蟾蜍趕走後喝下冷水。不出幾日,那些人都腹中脹痛難忍,上吐下瀉,幾日後便發了高熱,後來都死了。現在城郊人家都不敢再喝生井水了。”
薑使君驚訝道:“看到蟾蜍在桶裏了還喝水?”
這些人的缺的根本不是一個健康的身體,而是一個健康的腦子呀!
他們如果講點衛生能死嗎?
薑使君頓了頓,又問:“你剛才說他們不敢喝生水,也就是說燒過的水再喝下去,就沒問題是嗎?”
常天道:“對。隻要是燒熱煮沸過的水,都不會有問題。”
薑使君想了想,這與其說是蠱,倒不如說是蟾蜍身上帶著的細菌。
但是對於古代人來說,這些東西都是差不多的,反正他們又不知道細菌是什麽。
“王妃,您覺得這件事情,和我們此次要查的事情有關嗎?”
他們都見過那一日在義莊裏詐屍的火襖教徒,所以現在他們隻要發現了和蟾蜍有關的事情,都會情不自禁的把它歸入蠱的範疇裏。
為了謹慎起見,不錯過任何有用的信息,薑使君又問道:“你剛才說那些人生活在城郊,那城郊可有濕地,稻田?”
少天搖頭:“都沒有,常州的河是從城中穿過的,那一片城郊反而是較為幹燥的地方。”
橫河一帶氣候潮濕,蟾蜍多些不奇怪。
但是城郊既然沒有濕地稻田,那應該不是蟾蜍喜歡生活的地方,怎麽會湧出那麽多蟾蜍呢?
書卷上記載的冰片是在人挖井的時候被發現的,那這件事情和井可能就脫不了關係,就連蟾蜍也是通過井出現在城郊的。
薑使君看向燕凜:“這件事的確有蹊蹺,但是我需要一樣東西,才能找出這其中的關聯。”
燕凜問道:“什麽?”
韓少原又說道:“會不會是我們的結論下的太早了?你想,自從薑使君守孝迴來以後,一路走來,發生的事情也太順暢了!公主淩辱她,公主便發了瘋。黑巫師追殺她,黑巫師也跟著喪命。可薑使君呢?”
薑使君屁事兒沒有!
何止是沒有事,簡直是如有神助!
不僅讓皇上賜了婚,還得到了厲王的青睞,她憑什麽?
如果說薑使君是個廢物,他怎麽都不相信。
厲王現在最大的敵人就是火襖教,那麽最能吸引厲王的,不正是懂蠱嗎?
如果他們不摘下原有的對薑使君的看法,恐怕以後也都會被薑使君牽著鼻子走。
經過韓少原這麽一分析,韓幼靈才終於徹悟。
是啊,這一係列事情,發生的也太蹊蹺了。
現在韓幼靈又開始後悔,那一日黑巫師追殺薑使君失敗迴去以後,她就該聽一聽聽黑巫師的解釋。
如果她那時候聽黑巫師說了些什麽,現在也不會這麽沒有頭緒。
韓少原一手搭在韓幼靈的肩膀上,說道:“如果薑使君真的懂蠱,我們要讓她死還不簡單嗎?”
韓幼靈好像看到了薑使君以後悲慘的樣子,眼中都充滿了興奮,“薑使君若是會用蠱,那她就是觸犯了王法!這是殺頭的大罪,到時候就是燕哥哥也保不了她!”
“對!”韓少原說道:“這幾日我們在常州隻要盯緊她,總會看出一些端倪。我們若是能抓住她的把柄,她就死定了!”
韓幼靈又道:“可她如果真的懂蠱,東周的律法就擺在那裏,她也怕死,必然會格外的小心,我們恐怕沒那麽容易看出什麽破綻。”
韓少原說道:“就算她在常州隱藏的好,我們看不出什麽,我們總還有一個人可以去查問。”
韓幼靈問道:“是誰?”
韓少原答道:“幽月公主!”
薑使君和燕凜兩個人本是悄悄來常州的,並未引起什麽人的注意。
但是韓幼靈和韓少原的出現,以及他們在常州行事張狂的作風,卻驚動了不少人。
他們在京都裏囂張慣了,來了常州自然也不曾將什麽人放在眼裏。
於是常州的知府便知道常州來了一對當朝宰相的兒女,正要遣人送請帖去的時候,再一打聽,就自然而然的發現了燕凜的蹤跡。
他們兄妹兩閑的蛋疼,就知道圍著燕凜和薑使君轉,知府大人想要不知道燕凜的存在都難。
於是本來隻打算發一份的請帖,變成了兩份。
一份交給了燕凜,一份交給了韓少原。
薑使君見燕凜麵無表情的將請帖丟到桌上,問道:“你要去嗎?”
燕凜:“知府宴請,無非是想要在仕途上謀一個更好的去處,與我們此次來常州無關。”
薑使君說道:“那你不去便好了,生什麽氣?”
“你看出來本王在生氣了?”
薑使君震驚道:“我又不瞎,你都丟帖子了,我能看不出來?難道你還能是因為有人請吃飯了,高興地丟帖子嗎?”
燕凜盯著桌上的帖子道:“若是知府都下帖子了,那火襖教的人必然也知道本王來了,想要再查出些東西,就更難了。”
薑使君頭疼道:“我們悄悄的來,怎麽還會被知府發現?”
燕凜冷嗤了一聲:“以韓幼靈和韓少原兄妹兩的做派,想要別人不發現都難。”
薑使君一想也是,無奈道:“他們就是來攪混水的吧!”
這時候恰好少天他們一起迴來了。
少天頗為失望的告訴燕凜:“王爺,除了之前發現的那幾個新教徒,並未再發現什麽火襖教的據點。”
薑使君看了燕凜一眼,還真被他說中了。
常天又道:“不過,我們發現了一些怪事,請薑小姐……”
燕凜咳嗽了一聲。
常天當即改口:“請王妃參謀一下,此事是否和蠱有關。”
薑使君給自己倒了一杯茶:“說來聽聽。”
常天說道:“常州地處東南,本來就多蛇蟲鼠蟻。但是近兩個月來,常州的蟾蜍數量劇增,城郊一帶人家的井中時常會跳出蟾蜍。有時候一天能發現十幾隻。還有橫河附近,蟾蜍的數量也極其多。”
薑使君聽了卻道:“五月到八月,就是小蝌蚪找到母親,蹬出小腿兒變成青蛙的季節,蟾蜍多些也不奇怪。”
常天繼續道:“可是我們發現,有些農戶會在口渴難耐時打水喝,如果恰好水桶裏帶上了蟾蜍,他們就將蟾蜍趕走後喝下冷水。不出幾日,那些人都腹中脹痛難忍,上吐下瀉,幾日後便發了高熱,後來都死了。現在城郊人家都不敢再喝生井水了。”
薑使君驚訝道:“看到蟾蜍在桶裏了還喝水?”
這些人的缺的根本不是一個健康的身體,而是一個健康的腦子呀!
他們如果講點衛生能死嗎?
薑使君頓了頓,又問:“你剛才說他們不敢喝生水,也就是說燒過的水再喝下去,就沒問題是嗎?”
常天道:“對。隻要是燒熱煮沸過的水,都不會有問題。”
薑使君想了想,這與其說是蠱,倒不如說是蟾蜍身上帶著的細菌。
但是對於古代人來說,這些東西都是差不多的,反正他們又不知道細菌是什麽。
“王妃,您覺得這件事情,和我們此次要查的事情有關嗎?”
他們都見過那一日在義莊裏詐屍的火襖教徒,所以現在他們隻要發現了和蟾蜍有關的事情,都會情不自禁的把它歸入蠱的範疇裏。
為了謹慎起見,不錯過任何有用的信息,薑使君又問道:“你剛才說那些人生活在城郊,那城郊可有濕地,稻田?”
少天搖頭:“都沒有,常州的河是從城中穿過的,那一片城郊反而是較為幹燥的地方。”
橫河一帶氣候潮濕,蟾蜍多些不奇怪。
但是城郊既然沒有濕地稻田,那應該不是蟾蜍喜歡生活的地方,怎麽會湧出那麽多蟾蜍呢?
書卷上記載的冰片是在人挖井的時候被發現的,那這件事情和井可能就脫不了關係,就連蟾蜍也是通過井出現在城郊的。
薑使君看向燕凜:“這件事的確有蹊蹺,但是我需要一樣東西,才能找出這其中的關聯。”
燕凜問道:“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