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緣這還是第一次朝這個方向行走,以往他每次出村都是向山林中深入,這一年來,基本都已經快要形成了習慣啦。
此時他穿著一身嶄新的粗布麻衣,烏黑長發披肩,雙眼明亮而有神,英姿勃發,身體修長,很是俊美,端的是一表人才。
離村子越來越遠,遠方漸漸出現了一條寬闊的官道,路上行人也多了起來,有趕牛的農夫;坐馬車的商旅;也有肩背武器的習武之人……。
楊緣還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多形形色色的人呢,大眼睛忍不住的瞄來瞄去,他著重的觀察了一下那些背負武器的人,發現那些人的修為隻有煉體一、兩重而已。
村長似是知道他心中的疑惑,便傳音給他,告知他這是很正常的,就算是煉體期武夫,也不是那麽容易達到的,村落因為要生存,不得不麵對山林中的野獸、妖獸,所以靠近山林的村落中都會有一些武夫。
而這些生活在縣裏人,平時也沒有什麽壓力,所以修為不高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啦。
楊緣點了點頭,又看向路旁的田野,莊稼,這些都是他在村中沒有看到過的,不知不覺他們就來到了一座城門之前,此時官道上人來人往,很是熱鬧,楊緣也有些興致勃勃。
遠遠看到那堵五六丈之高的高大城牆,楊緣很是震撼,隨著臨近,仰頭望著散發金屬光澤伴有奇異紋絡的城牆,在陽光下反射出迷人的光彩,不由的一臉驚歎之情。
一塊金邊藍底的牌匾懸於三丈高的城門之上,上邊鐫刻著“許縣”兩字,字體蒼勁有力。
村長在城門口駐足了一會兒,然後才帶著他進去。
“年輕時,我第一次看到此城,我也像你一樣,後來見識多了也就習慣了,小緣不用過於震撼。”
“嗯”
楊緣輕輕點了點頭。
入得城來,熱鬧氣氛迎麵撲來,身前身後是一張張或蒼邁、或風雅、或清新、或世故的各色臉龐,車馬粼粼,人流如織、絡繹不絕,不遠處隱隱傳來商販頗具穿透力的吆喝聲,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偶爾還有一聲馬嘶長鳴,讓第一次體驗這種熱鬧之景的楊緣心潮澎湃。
街道兩旁店肆林立,金色的陽光灑落,淡淡地鋪灑在紅磚綠瓦或者那眼色鮮豔的樓閣飛簷之上,給眼前這一片繁盛的縣城增添了幾分朦朧和詩意。
楊緣哪裏看過如此繁華之景,不禁有些發呆,好一會兒才迴過神來,開始還有些放不下來,不一會兒就適應過來,拉著爺爺到處跑,買冰糖葫蘆,買小泥人……,玩得很是開心。
村長也由著他鬧,不管如何成熟,他終歸也是一個孩童,這次正好有這個機會,就讓他好好玩鬧一迴,等入了宗門可就沒有機會啦。
爺孫倆逛了小半天,楊緣才玩夠,然後村長便帶著他去吃飯了。
“爺爺,我今天好高興,謝謝您讓我體驗到這些。”楊緣高興的說道。
“傻孩子,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爺爺也就隻能為你做到這兒了,其它的我也沒法幫你的。”村長歎了口氣說道。
“我知道的,爺爺,這樣我已經很滿足啦。”楊緣開心說道。
此處飯館進進出出吃飯的人們很是頻繁,煉體期武夫更是隨處可見,大多數人都在議論紛紛,說著一些關於許縣附近金剛宗此次招收新弟子的事情。
這倒引起了爺孫倆的關注,一邊吃著飯,一邊側耳細聽,找些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此次金剛宗和往屆招收新人弟子規則一樣,年齡不得超過十五歲,都是按通過三關試煉的表現來選拔的,聽說這次隻招收兩名真傳弟子,二十名內門弟子,百名外門弟子,千名雜役弟子,相比以往足足少了一半之多。”
“是啊,也不知道是何原因,不然我那侄子說不定還能進入內門呢,如今我看有些懸啊。”
說話的是一個身穿錦袍的中年漢子,那一桌人穿著都很是講究,一看就是有權有勢之人。
“是啊,是啊,李淩賢侄如今也才十歲年紀,就已經有煉體四重中期的修為,真是天資卓越啊,嗬嗬,不像我那侄女如今都已經十一歲了,才煉體四重初期。”旁邊一個大漢隨意道。
“王兄這話說的可是有些言不由衷啊,我們大家誰不知道,幾十年前你們王家有兩個天才弟子進入了金剛宗,進門便是內門弟子,前些年我可聽說他倆如今都已經是長老一級的人物了,有他們的照料,王侄女可謂是真正的前途光明啊。”
又一個中年書生模樣的人不陰不陽的道。
“嗬嗬,好啦,大家同是許縣附近的,用不著斤斤計較吧,來喝酒,喝酒!今天不談其他的,我們在一起的機會可是罕有啊。”開始那位中年漢子急忙道。
村長聽聞他們的對話,眼中異色一閃,深深看了一眼第二位說話的大漢,然後緩聲對楊緣說道:“今年招收的弟子名額竟然縮水了將近一半,看來競爭會更加激烈,小緣你要有個心理準備,到時候拿出全力來,不可藏拙。”
“我知道了,爺爺”楊緣認真的點頭。
“如果爺爺沒有看錯的話,那桌的幾人就是來自許縣周邊的三大家族,分別是李氏家族,趙氏家族,王氏家族。”
“爺爺,什麽是家族?”楊緣好奇問道。
“嗬嗬,說白了,就是修真者組建的家族,隻是規模太小,他們三家聯合也影響不了金剛宗這等宗門分毫,不過相比普通人來說卻是無法想象的存在,爺爺聽說在潁川城周圍還有修真勢族,其實力都可與金剛宗相提並論。”
“那他們族中的族人豈不是不用加入宗門了嗎?”楊緣疑惑的道。
“這個呢,爺爺也不清楚,等將來小緣接觸到了,再告訴爺爺,好不好?”村長笑著說道。
“嗯,我會的,到時候弄清楚了,就全部告訴爺爺,到時候您老可別嫌我嘮叨哦。”楊緣笑嘻嘻答道。
吃過飯,他們就離開了,由於距離金剛宗還有幾十萬裏,他們也不能一直步行,還是得找東西代步的。
正好縣城一角有家商行,裏邊可以租賃代步妖獸,隻要交夠押金就可以了。
爺孫倆出了飯館就是往那個方向去的,此時那兒人頭攢動,較為擁擠。
到了地方一問管事的,一共隻有兩類代步妖獸,分別是一階赤磷獸、二階風行獸,都是類馬形的妖獸。
爺孫倆租了一匹風行獸,交足租金與押金,管事的便交給村長一枚玉簡,此玉簡是控製風行獸的禁製,隻要通過心神之力烙印下自己的印記便可以如臂指使的控製此獸,之後他們便牽著這匹風行獸向城外行去。
風行獸是一種青色的馬形妖獸,渾身長有青色的鬃毛,此獸性格溫順,有一定的控風能力,卻不是攻擊性的,而全部在於速度加成,日行十萬裏不成問題,因此,這風行獸也是低階妖獸中最受歡迎的種類之一。
楊緣在前,爺孫倆一前一後坐於風行獸背部,村長心念一動,風行獸周身立馬被清風環繞,隨後便朝金剛宗方向奔行而去。
坐在風行獸背部,毫無一絲顛簸之感傳來,兩邊景物如飛晃過,猛烈的強風,吹得眼睛睜不開,逸散出了元氣護住身體,才適應過來。如此這般,他們走走停停,三天之後在途中便可遇到一些同行之人。
有的乘坐赤磷獸,有的乘坐風行獸,還有的人周身靈光閃爍腳下踏著一柄巨劍從空中疾馳而過,上邊站滿了人影,亦有散發靈光的葫蘆、飛毯從空中飛過,上邊也是站滿了人影。
楊緣也知道了,那些禦空飛行之人,都是真正的修真者,也是他所要到達的目標,望向那些光影遠去,他目光之中滿含鬥誌,腦海中卻是浮現出一位如仙女般的調皮仙女來,情不自禁的摸了摸胸前的乾坤戒。
他用堅韌纖細的獸筋將乾坤戒穿上,掛在了脖子上,垂在胸口,以免戴在手上招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再過一日,他們終於接近了目的地,那是一處雲霧繚繞的所在,仿佛一堵連天接地的霧牆一般,白茫茫的一片。
霧氣外邊密密麻麻站滿了人,他們三人一組,五人一簇,也有人數更多的聚在一起,如此多的人,卻是靜悄悄的,大多數人盤膝打坐,也有的人在輕聲交談,指指點點,爺孫倆到了之後,也沒例外,都盤膝而坐的靜靜等待。
幾個時辰過去,又陸陸續續來了一些人,就在此時,霧氣劇烈翻滾,從中緩緩飛出一艘幾千丈長度的巨大靈舟,懸浮空中,人們紛紛流露驚駭之色,望著那巨大靈舟,一股壓力憑空而生。
從巨舟中飛出三個人影,一位土黃衣衫的中年大漢、兩位白衣青年,三人出現之後,所有人都望去,那大漢卻是掃視了一遍下方,然後瞬間出現在村長麵前,把周圍的人都駭了一跳。
村長也不由微微一驚,等看清大漢時,不由哈哈大笑道:“老朋友,沒想到是你親自出來看我了,如此多年過去,我以為你們已經把我這個不中用的大哥忘記了。”
紅衣大漢上前抱住村長,用力拍了拍他的背部,豪爽道:“我倆再怎麽糊塗也不會忘記楊大哥的,雖說仙凡有別,但我們都是性情中人,不必在乎他人想法的。”
兩人一番敘舊,村長把在一邊發呆的楊緣拉了過來,笑著道:“小緣,這是你王山爺爺,以後私下底你就稱唿他山爺爺吧。。”
楊緣望著這個土黃衣衫大漢,再看看頭發略微花白的爺爺,可愛的的叫道:“山爺爺,我是楊緣,叫我小緣就好啦。”
王山見楊緣落落大方,毫無怯場之色,又聽聞老友信中所說,他這孫子如今也才剛剛滿七歲而已,就已煉體四重,讓他好生期待,如今一看,是越看越滿意。
“好、好,小緣果然一表人才,走,楊大哥,隨我去靈舟上再敘。”王山說罷,一揮手,爺孫倆連同風行獸周圍都浮現靈光,然後隨大漢往靈舟飛去。
此時他穿著一身嶄新的粗布麻衣,烏黑長發披肩,雙眼明亮而有神,英姿勃發,身體修長,很是俊美,端的是一表人才。
離村子越來越遠,遠方漸漸出現了一條寬闊的官道,路上行人也多了起來,有趕牛的農夫;坐馬車的商旅;也有肩背武器的習武之人……。
楊緣還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多形形色色的人呢,大眼睛忍不住的瞄來瞄去,他著重的觀察了一下那些背負武器的人,發現那些人的修為隻有煉體一、兩重而已。
村長似是知道他心中的疑惑,便傳音給他,告知他這是很正常的,就算是煉體期武夫,也不是那麽容易達到的,村落因為要生存,不得不麵對山林中的野獸、妖獸,所以靠近山林的村落中都會有一些武夫。
而這些生活在縣裏人,平時也沒有什麽壓力,所以修為不高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啦。
楊緣點了點頭,又看向路旁的田野,莊稼,這些都是他在村中沒有看到過的,不知不覺他們就來到了一座城門之前,此時官道上人來人往,很是熱鬧,楊緣也有些興致勃勃。
遠遠看到那堵五六丈之高的高大城牆,楊緣很是震撼,隨著臨近,仰頭望著散發金屬光澤伴有奇異紋絡的城牆,在陽光下反射出迷人的光彩,不由的一臉驚歎之情。
一塊金邊藍底的牌匾懸於三丈高的城門之上,上邊鐫刻著“許縣”兩字,字體蒼勁有力。
村長在城門口駐足了一會兒,然後才帶著他進去。
“年輕時,我第一次看到此城,我也像你一樣,後來見識多了也就習慣了,小緣不用過於震撼。”
“嗯”
楊緣輕輕點了點頭。
入得城來,熱鬧氣氛迎麵撲來,身前身後是一張張或蒼邁、或風雅、或清新、或世故的各色臉龐,車馬粼粼,人流如織、絡繹不絕,不遠處隱隱傳來商販頗具穿透力的吆喝聲,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偶爾還有一聲馬嘶長鳴,讓第一次體驗這種熱鬧之景的楊緣心潮澎湃。
街道兩旁店肆林立,金色的陽光灑落,淡淡地鋪灑在紅磚綠瓦或者那眼色鮮豔的樓閣飛簷之上,給眼前這一片繁盛的縣城增添了幾分朦朧和詩意。
楊緣哪裏看過如此繁華之景,不禁有些發呆,好一會兒才迴過神來,開始還有些放不下來,不一會兒就適應過來,拉著爺爺到處跑,買冰糖葫蘆,買小泥人……,玩得很是開心。
村長也由著他鬧,不管如何成熟,他終歸也是一個孩童,這次正好有這個機會,就讓他好好玩鬧一迴,等入了宗門可就沒有機會啦。
爺孫倆逛了小半天,楊緣才玩夠,然後村長便帶著他去吃飯了。
“爺爺,我今天好高興,謝謝您讓我體驗到這些。”楊緣高興的說道。
“傻孩子,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爺爺也就隻能為你做到這兒了,其它的我也沒法幫你的。”村長歎了口氣說道。
“我知道的,爺爺,這樣我已經很滿足啦。”楊緣開心說道。
此處飯館進進出出吃飯的人們很是頻繁,煉體期武夫更是隨處可見,大多數人都在議論紛紛,說著一些關於許縣附近金剛宗此次招收新弟子的事情。
這倒引起了爺孫倆的關注,一邊吃著飯,一邊側耳細聽,找些對自己有用的信息。
“此次金剛宗和往屆招收新人弟子規則一樣,年齡不得超過十五歲,都是按通過三關試煉的表現來選拔的,聽說這次隻招收兩名真傳弟子,二十名內門弟子,百名外門弟子,千名雜役弟子,相比以往足足少了一半之多。”
“是啊,也不知道是何原因,不然我那侄子說不定還能進入內門呢,如今我看有些懸啊。”
說話的是一個身穿錦袍的中年漢子,那一桌人穿著都很是講究,一看就是有權有勢之人。
“是啊,是啊,李淩賢侄如今也才十歲年紀,就已經有煉體四重中期的修為,真是天資卓越啊,嗬嗬,不像我那侄女如今都已經十一歲了,才煉體四重初期。”旁邊一個大漢隨意道。
“王兄這話說的可是有些言不由衷啊,我們大家誰不知道,幾十年前你們王家有兩個天才弟子進入了金剛宗,進門便是內門弟子,前些年我可聽說他倆如今都已經是長老一級的人物了,有他們的照料,王侄女可謂是真正的前途光明啊。”
又一個中年書生模樣的人不陰不陽的道。
“嗬嗬,好啦,大家同是許縣附近的,用不著斤斤計較吧,來喝酒,喝酒!今天不談其他的,我們在一起的機會可是罕有啊。”開始那位中年漢子急忙道。
村長聽聞他們的對話,眼中異色一閃,深深看了一眼第二位說話的大漢,然後緩聲對楊緣說道:“今年招收的弟子名額竟然縮水了將近一半,看來競爭會更加激烈,小緣你要有個心理準備,到時候拿出全力來,不可藏拙。”
“我知道了,爺爺”楊緣認真的點頭。
“如果爺爺沒有看錯的話,那桌的幾人就是來自許縣周邊的三大家族,分別是李氏家族,趙氏家族,王氏家族。”
“爺爺,什麽是家族?”楊緣好奇問道。
“嗬嗬,說白了,就是修真者組建的家族,隻是規模太小,他們三家聯合也影響不了金剛宗這等宗門分毫,不過相比普通人來說卻是無法想象的存在,爺爺聽說在潁川城周圍還有修真勢族,其實力都可與金剛宗相提並論。”
“那他們族中的族人豈不是不用加入宗門了嗎?”楊緣疑惑的道。
“這個呢,爺爺也不清楚,等將來小緣接觸到了,再告訴爺爺,好不好?”村長笑著說道。
“嗯,我會的,到時候弄清楚了,就全部告訴爺爺,到時候您老可別嫌我嘮叨哦。”楊緣笑嘻嘻答道。
吃過飯,他們就離開了,由於距離金剛宗還有幾十萬裏,他們也不能一直步行,還是得找東西代步的。
正好縣城一角有家商行,裏邊可以租賃代步妖獸,隻要交夠押金就可以了。
爺孫倆出了飯館就是往那個方向去的,此時那兒人頭攢動,較為擁擠。
到了地方一問管事的,一共隻有兩類代步妖獸,分別是一階赤磷獸、二階風行獸,都是類馬形的妖獸。
爺孫倆租了一匹風行獸,交足租金與押金,管事的便交給村長一枚玉簡,此玉簡是控製風行獸的禁製,隻要通過心神之力烙印下自己的印記便可以如臂指使的控製此獸,之後他們便牽著這匹風行獸向城外行去。
風行獸是一種青色的馬形妖獸,渾身長有青色的鬃毛,此獸性格溫順,有一定的控風能力,卻不是攻擊性的,而全部在於速度加成,日行十萬裏不成問題,因此,這風行獸也是低階妖獸中最受歡迎的種類之一。
楊緣在前,爺孫倆一前一後坐於風行獸背部,村長心念一動,風行獸周身立馬被清風環繞,隨後便朝金剛宗方向奔行而去。
坐在風行獸背部,毫無一絲顛簸之感傳來,兩邊景物如飛晃過,猛烈的強風,吹得眼睛睜不開,逸散出了元氣護住身體,才適應過來。如此這般,他們走走停停,三天之後在途中便可遇到一些同行之人。
有的乘坐赤磷獸,有的乘坐風行獸,還有的人周身靈光閃爍腳下踏著一柄巨劍從空中疾馳而過,上邊站滿了人影,亦有散發靈光的葫蘆、飛毯從空中飛過,上邊也是站滿了人影。
楊緣也知道了,那些禦空飛行之人,都是真正的修真者,也是他所要到達的目標,望向那些光影遠去,他目光之中滿含鬥誌,腦海中卻是浮現出一位如仙女般的調皮仙女來,情不自禁的摸了摸胸前的乾坤戒。
他用堅韌纖細的獸筋將乾坤戒穿上,掛在了脖子上,垂在胸口,以免戴在手上招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再過一日,他們終於接近了目的地,那是一處雲霧繚繞的所在,仿佛一堵連天接地的霧牆一般,白茫茫的一片。
霧氣外邊密密麻麻站滿了人,他們三人一組,五人一簇,也有人數更多的聚在一起,如此多的人,卻是靜悄悄的,大多數人盤膝打坐,也有的人在輕聲交談,指指點點,爺孫倆到了之後,也沒例外,都盤膝而坐的靜靜等待。
幾個時辰過去,又陸陸續續來了一些人,就在此時,霧氣劇烈翻滾,從中緩緩飛出一艘幾千丈長度的巨大靈舟,懸浮空中,人們紛紛流露驚駭之色,望著那巨大靈舟,一股壓力憑空而生。
從巨舟中飛出三個人影,一位土黃衣衫的中年大漢、兩位白衣青年,三人出現之後,所有人都望去,那大漢卻是掃視了一遍下方,然後瞬間出現在村長麵前,把周圍的人都駭了一跳。
村長也不由微微一驚,等看清大漢時,不由哈哈大笑道:“老朋友,沒想到是你親自出來看我了,如此多年過去,我以為你們已經把我這個不中用的大哥忘記了。”
紅衣大漢上前抱住村長,用力拍了拍他的背部,豪爽道:“我倆再怎麽糊塗也不會忘記楊大哥的,雖說仙凡有別,但我們都是性情中人,不必在乎他人想法的。”
兩人一番敘舊,村長把在一邊發呆的楊緣拉了過來,笑著道:“小緣,這是你王山爺爺,以後私下底你就稱唿他山爺爺吧。。”
楊緣望著這個土黃衣衫大漢,再看看頭發略微花白的爺爺,可愛的的叫道:“山爺爺,我是楊緣,叫我小緣就好啦。”
王山見楊緣落落大方,毫無怯場之色,又聽聞老友信中所說,他這孫子如今也才剛剛滿七歲而已,就已煉體四重,讓他好生期待,如今一看,是越看越滿意。
“好、好,小緣果然一表人才,走,楊大哥,隨我去靈舟上再敘。”王山說罷,一揮手,爺孫倆連同風行獸周圍都浮現靈光,然後隨大漢往靈舟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