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 福元元年


    第1189章 福元元年


    二月初八,黃道吉日,諸事可行。


    大昭立國,大昭開國皇帝登基,年號福元,史稱福元元年。


    陽光刺破雲層,向大地灑向萬道金光。


    晴空萬裏。


    福元帝舉行登基大典。


    皇帝身著冕服,攜手同樣著冕服的皇後,在鼓樂齊鳴中,拜祭天地。


    拜祭天地之後,是加冕儀式。


    原本給皇帝加冕的行為,一般是由德高望眾的大儒,又或者名揚天下的智者來實行。


    但是這迴,福元帝並沒有沿用舊製,而是自己從禮部官員手中取過冕冠給自己戴上。


    天下之主,九五之尊,本是這天底下最尊貴的人, 為什麽還需要別人來給他戴冕冠?


    若是以往,在薛雙雙弄出來大佛開口說話的祥瑞之前,可能還有人敬畏鬼神。


    但是,自從北疆之地搞了一出佛祖顯靈的祥瑞之後,但凡對此事知情的北疆官員,對佛祖也沒什麽敬畏了。


    畢竟褪去那層神秘的麵紗之後,神佛,也是可以由人為操控的。


    所以,北疆來的一眾官員,對福元帝自己給自己加冕的事情,當真是一點抵觸都沒有。


    隻有一些繼續為大昭國效命的舊朝官員,見到福元帝這種自己給自己加冕的行為,意外了一下。


    不過也僅僅隻是愣了一下,連表情都沒什麽明顯變化,就很快恢複了正常。


    自從之前那位舊朝的官員,因為強烈反對陸王妃參政,而被先革職後查辦,如今正關在大獄裏等著秋後問斬的結果傳出來之後,這些從舊朝留下來繼續為新朝效力的官員,行事就萬分謹慎。


    至少在對帝後二人的行事反應上,堅決向北疆官員看齊。


    北疆官員跟了福元帝這麽多年,肯定清楚他的喜好,輕易不會觸他的虎須。


    隻要他們參考北疆官員的反應行事,就會安全許多,至少不會輕易激怒帝王。


    福元帝給自己加冕過後,再一次從禮部官員手裏拿起另一頂冕冠,給皇後戴上。


    二人並肩接受百官跪拜恭賀,儀仗迴宮,加宮後,再一次接受百官恭賀。


    因為福元帝早就下旨,登基大典和立後大典一切從簡,是以登基大典和立後大典之後,宮裏並沒有賜宴,文武百官各迴各家吃飯。


    帝後在宮裏接受內廷官員拜賀,太子和太子妃直接入主東宮。


    大昭國立國,帝後臨朝,國事走向正軌。


    前朝的官員,該肅清肅清,該追究追究。


    當然,給有功之臣論功行賞,封候拜相,自然也少了的。


    關於封賞這方麵,福元帝和皇後二人之前就認真討論過,不能輕但是也不能重。


    封賞太輕,不免給人一種鳥飛弓藏,翻臉不認人的感覺,如今京城剛打下來,一旦讓底下的臣屬生出異心,十分影響局勢,弄不好就會造成動蕩。


    但是這個封賞也不能重。


    勳貴都是靠朝廷和百姓養著,一旦勳貴數量太多,無論朝廷和百姓的負擔,都會加大。


    並且還有一點,任何一個朝代,隨著時間的推移,勳貴的數量都會越來越多。


    如果他們剛開始立國,就弄出很多勳貴爵位來,那麽等到子孫後代手上,朝廷和百姓的負擔,鞀會越來越重。


    到時候,朝廷想要削減勳貴數量,或者降低勳貴的待遇,都會遇到強烈抵抗。


    因為人心都是貪婪的。


    如果一開始待遇差,以後待遇好了,人們未必會說什麽,但是,如果一開始的享受了好的待遇,而後的待遇卻變差,那麽,就會加速放大人心的不滿。


    一旦產生不滿的人多了,就會動搖社會根基。


    所以這個不輕不重的度就很微妙,需要好好把握。


    所以在封賞這一塊,福元帝就特別謹慎。


    不止和皇後再三商量,而且還把薑湛這個太子和薛雙雙這個太子妃一起喊來,詢問他們的看法。


    這一點,在別人看來,也是極為不可思議的。


    畢竟皇後參政就算了,太子是儲君,商議國家大事,也說得過去,但是,沒理由讓太子妃一起參與進這種朝堂大事。


    但是,因為北疆那段時間的經曆,福元帝已經養成了這種行事風格,並不覺得太子妃參與這件事情的討論有什麽奇怪之處。


    翻開曆朝曆代的曆史,對於封賞這一塊,都大同小異。


    藩王和異姓王,肯定是不會封賞的。


    這一點,無論是福元帝還是皇後,包括太子和太子妃,都是相同意見。


    畢竟有了封地的藩王,將會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就算這一代的藩王忠心耿耿,可誰又能保證他們的後代子孫,同樣忠心?


    分茅裂土的機會,不能隨便給出去。


    王爵往下,便是公,候,伯,子,男的爵位,這些,可以按照功勞大小,封賞給各人。


    福元帝有數個心腹,一直跟著他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單從功勞來講,每個人大同小異,都差不多,也夠得上封為國公。


    但是一等國公的人數,不可能太多。


    這世上,不管什麽都是物以稀為貴,多了就不值錢。


    所以,在人員甄別上,就得權衡各種方麵,至少,要有一個給得出交待的理由,為什麽兩個人看起來功勞差不多,一個能封國公,另一個不能?


    這個問題不解釋清楚,也容易君臣離心。


    幾人經過再三斟酌,綜合多方麵的平衡,才最終定下一份封賞名單。


    而且光是封賞個人還不夠。


    所謂封妻蔭子,除了男人封候拜相,男人身後的女人們,自然會有由皇後封賞相應品級的命婦。


    不過這種封賞流程,一般是先把男人的品級定下來,然後由男人上表,為自己家裏的女人請封。


    朝廷給命婦的封賞,男人可以給自己的母親請封,也可以給自己的夫人請封。


    但是,所謂百善孝為先,正常情況下,如果家中母親未有品級在身,那麽勳貴、官員,首先向朝廷上表請求封賞的,不出意外都是給自己的母親請封的。


    不然,怕不是要背上一個不孝的名聲。


    不過北疆連年大戰,大部份北疆將領家裏,老母親都已經不在了,家裏的夫人們基本上可以享受朝廷的封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農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寵不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元一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元一一並收藏農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寵不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