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章 祥瑞
農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寵不停 作者:元一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100章 祥瑞
第1100章 祥瑞
佛祖顯靈一事傳得沸沸揚揚,第二天,北疆軍中的將領們就全都知道了。
他們是知道在輿論導向方麵,由薛雙雙負責處理把探,之前還擔心薛雙雙處理這種大型輿論事件的經驗不足,到時候達不到預期效果,影響軍隊的下一步行動。
卻沒想到,薛雙雙這一手實在漂亮,釜底抽薪解決問題。
不但把當前的困難解決了,甚至還為北疆王以後名正言順的登基稱帝做足準備。
直到這個時候,他們才不得不承認,薛雙雙這個軍師,在關鍵時候還是能派上很大用場的。
周將軍衝薛雙雙拱了拱手,說道:“之前誤會了世子妃了,在下向世子妃道歉。”
張將軍“嗨”了一聲,道:“什麽世子妃?進了軍營,有軍職在身,就不是世子妃,而是軍師了。”
“未將見過軍師!”
其他將領也紛紛拱手為禮,跟薛雙雙打招唿。
那些之前看不起她的人,說穿了並不是針對她這個人,而是覺得她的本事,不足以撐起軍師這個職務,幾十萬大軍的安危不是兒戲,所以才對薛雙雙當軍師十分抵觸。
雖然說,北疆王已經向他們解釋過,說之前軍隊裏那些重要的東西,都是由薛雙雙提供的,但是因為眾將領沒有親眼所見,加上那些東西所取得的作用又實在太大,所以大家並不怎麽相信是薛雙雙想出來的。
大家隻會以為,是北疆王府為了給薛雙雙賺名聲,特意把功勞都安在身上,真正出力的有本事的人,肯定被他們藏在幕後,還不知道是誰呢。
直到這迴,佛祖顯靈這事實在漂亮,才讓大家不得不承認薛雙雙的本事。
為什麽這迴這些將領們就不懷疑,佛祖顯靈這事不是薛雙雙的主意,而是別人想出來的呢?
實在是因為,在把輿論宣傳導向這件事交給薛雙雙去辦之前,不是沒有人想過,為北疆王造勢。
然而,將領們也開過會,謀士們也出過主意,雖然每一個意見都有一定的作者,但是綜合考慮下來,似乎最終取得的效果,並不是很大。
所以,他們才把這件事情停下來。
原本想的是,現在離北疆王打迴京城去的時間還長,既然沒有想到好辦法,那就慢慢來。
所以,北疆王這段時間,對於北疆王的宣傳並不多。
當然了,這種大事,他們也是不敢輕易交給薛雙雙去辦的,剛才說了,他們對薛雙雙心裏不信任,覺得她沒有這種本事辦好這麽大的事。
將領和謀士齊齊反對,加上,此時他們還沒出北疆,距離打天下稱帝這種事,確實還遙遠,所以北疆王也就沒有急著把這件事情安排下去。
隻是從眼前的當務之急出手,讓薛雙雙先處理安撫一下民眾的情緒,好讓民眾不至於因為戰爭的全機升級爆發而恐慌。
可是誰能想到,薛雙雙竟然給了他們這麽大的驚喜!
直接就釜底抽薪,不但解決了當務之急,還把他們之前沒辦成的事情,一氣辦成了。
北疆王也沒想到,薛雙雙竟然能在短短幾天之間,把輿論推動到這個程度。
更讓北疆王沒想到的是,薛雙雙竟然這麽大膽,直接就提出“受命於天”這種口號。
更別說“聖天子,北疆王”以及“北疆興,王稱帝,盛世臨”這兩句口號簡單直白,一步到位,讀起來琅琅上口,用來做宣傳真是再好也沒有了。
比起他們之前想的許多輿論宣傳方式,快速有效得多,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於北疆王來說,更是樂意見到這種結果。
在這個百姓對鬼神之說深信不疑的年代,佛祖顯靈這種奇跡,可以為北疆王以後打入京城,麵南背北, 打下結實的基礎。
北疆王十分欣慰道:“還是世子眼光好,向本王舉薦世子妃來做輿論方麵的工作。”
“當時世子就說,若論輿論導向方麵的把控經驗,沒有人能比得上世子妃。”
“本王還將信將疑,以為世子這是為世子妃爭臉麵,現在才知道,大錯特錯。”
“世子妃在輿論把控方麵的本事十分高明,在我們北疆無人能及啊。”
周將軍心悅誠服道:“王爺這話說得還是保守,世子妃這手操控輿論的本事,何止是我們北疆,就是放眼整個大順朝,也無人能及。”
“老周說得有道理!”朱將軍說道:“這一點,端看朝廷欽天監那些人,年年弄出來的祥瑞就知道了。”
一說祥瑞這個詞,軍營裏的眾人就不由笑了。
為什麽笑呢?
實在是大順朝近年來,沒出息的官員越來越多,便是混日子,都混得不著調。
曆朝曆代的皇帝都好彩頭,希望把自己形容明君,是老天爺的親兒子。
所以,總有那麽些會揣摩上意的人,願意給皇帝營造明君的形象。
既是明君,怎可少得了祥瑞?隻不過祥瑞一向稀少,曆代皇帝在位,也不敢給自己天天弄祥瑞。
還是那句話,物以稀為貴,祥瑞多了,也不值錢不是?
很多皇帝在位的時候,祥瑞之兆也就隻有那麽一兩次。
而且人家就算是做戲,那也是用了心的,比如說捕捉到白老虎、白鹿,又或者說,哪裏出現五彩祥雲。
這種祥瑞,往往是因勢利導而成,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特別是在某些特定的、重要的場合,祥瑞一事還是很能調動氣氛的,皇帝也臉上有光,能吹一波,死後還能記上一筆,生前得了天降祥瑞之類的。
隻是祥瑞這事到了大順朝現在這位皇帝頭上,就變了味道。
如果按照薛雙雙前世的說法,大概就是這個皇帝戲太多。
大約是覺得祥瑞一事很高大上,所以越多越好,這樣才顯得他這個皇帝是多麽英明神武偉大。
於是,皇帝給欽天監下了命令,讓他們注意派人到各地,多多收集祥瑞。
可這天底下,哪來的這麽多祥瑞,像白老虎白鹿這種,幾十年都碰不到一次好嘛。
但是皇帝有令,欽天監又不能不做,那怎麽辦呢?
造假!
第1100章 祥瑞
佛祖顯靈一事傳得沸沸揚揚,第二天,北疆軍中的將領們就全都知道了。
他們是知道在輿論導向方麵,由薛雙雙負責處理把探,之前還擔心薛雙雙處理這種大型輿論事件的經驗不足,到時候達不到預期效果,影響軍隊的下一步行動。
卻沒想到,薛雙雙這一手實在漂亮,釜底抽薪解決問題。
不但把當前的困難解決了,甚至還為北疆王以後名正言順的登基稱帝做足準備。
直到這個時候,他們才不得不承認,薛雙雙這個軍師,在關鍵時候還是能派上很大用場的。
周將軍衝薛雙雙拱了拱手,說道:“之前誤會了世子妃了,在下向世子妃道歉。”
張將軍“嗨”了一聲,道:“什麽世子妃?進了軍營,有軍職在身,就不是世子妃,而是軍師了。”
“未將見過軍師!”
其他將領也紛紛拱手為禮,跟薛雙雙打招唿。
那些之前看不起她的人,說穿了並不是針對她這個人,而是覺得她的本事,不足以撐起軍師這個職務,幾十萬大軍的安危不是兒戲,所以才對薛雙雙當軍師十分抵觸。
雖然說,北疆王已經向他們解釋過,說之前軍隊裏那些重要的東西,都是由薛雙雙提供的,但是因為眾將領沒有親眼所見,加上那些東西所取得的作用又實在太大,所以大家並不怎麽相信是薛雙雙想出來的。
大家隻會以為,是北疆王府為了給薛雙雙賺名聲,特意把功勞都安在身上,真正出力的有本事的人,肯定被他們藏在幕後,還不知道是誰呢。
直到這迴,佛祖顯靈這事實在漂亮,才讓大家不得不承認薛雙雙的本事。
為什麽這迴這些將領們就不懷疑,佛祖顯靈這事不是薛雙雙的主意,而是別人想出來的呢?
實在是因為,在把輿論宣傳導向這件事交給薛雙雙去辦之前,不是沒有人想過,為北疆王造勢。
然而,將領們也開過會,謀士們也出過主意,雖然每一個意見都有一定的作者,但是綜合考慮下來,似乎最終取得的效果,並不是很大。
所以,他們才把這件事情停下來。
原本想的是,現在離北疆王打迴京城去的時間還長,既然沒有想到好辦法,那就慢慢來。
所以,北疆王這段時間,對於北疆王的宣傳並不多。
當然了,這種大事,他們也是不敢輕易交給薛雙雙去辦的,剛才說了,他們對薛雙雙心裏不信任,覺得她沒有這種本事辦好這麽大的事。
將領和謀士齊齊反對,加上,此時他們還沒出北疆,距離打天下稱帝這種事,確實還遙遠,所以北疆王也就沒有急著把這件事情安排下去。
隻是從眼前的當務之急出手,讓薛雙雙先處理安撫一下民眾的情緒,好讓民眾不至於因為戰爭的全機升級爆發而恐慌。
可是誰能想到,薛雙雙竟然給了他們這麽大的驚喜!
直接就釜底抽薪,不但解決了當務之急,還把他們之前沒辦成的事情,一氣辦成了。
北疆王也沒想到,薛雙雙竟然能在短短幾天之間,把輿論推動到這個程度。
更讓北疆王沒想到的是,薛雙雙竟然這麽大膽,直接就提出“受命於天”這種口號。
更別說“聖天子,北疆王”以及“北疆興,王稱帝,盛世臨”這兩句口號簡單直白,一步到位,讀起來琅琅上口,用來做宣傳真是再好也沒有了。
比起他們之前想的許多輿論宣傳方式,快速有效得多,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於北疆王來說,更是樂意見到這種結果。
在這個百姓對鬼神之說深信不疑的年代,佛祖顯靈這種奇跡,可以為北疆王以後打入京城,麵南背北, 打下結實的基礎。
北疆王十分欣慰道:“還是世子眼光好,向本王舉薦世子妃來做輿論方麵的工作。”
“當時世子就說,若論輿論導向方麵的把控經驗,沒有人能比得上世子妃。”
“本王還將信將疑,以為世子這是為世子妃爭臉麵,現在才知道,大錯特錯。”
“世子妃在輿論把控方麵的本事十分高明,在我們北疆無人能及啊。”
周將軍心悅誠服道:“王爺這話說得還是保守,世子妃這手操控輿論的本事,何止是我們北疆,就是放眼整個大順朝,也無人能及。”
“老周說得有道理!”朱將軍說道:“這一點,端看朝廷欽天監那些人,年年弄出來的祥瑞就知道了。”
一說祥瑞這個詞,軍營裏的眾人就不由笑了。
為什麽笑呢?
實在是大順朝近年來,沒出息的官員越來越多,便是混日子,都混得不著調。
曆朝曆代的皇帝都好彩頭,希望把自己形容明君,是老天爺的親兒子。
所以,總有那麽些會揣摩上意的人,願意給皇帝營造明君的形象。
既是明君,怎可少得了祥瑞?隻不過祥瑞一向稀少,曆代皇帝在位,也不敢給自己天天弄祥瑞。
還是那句話,物以稀為貴,祥瑞多了,也不值錢不是?
很多皇帝在位的時候,祥瑞之兆也就隻有那麽一兩次。
而且人家就算是做戲,那也是用了心的,比如說捕捉到白老虎、白鹿,又或者說,哪裏出現五彩祥雲。
這種祥瑞,往往是因勢利導而成,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特別是在某些特定的、重要的場合,祥瑞一事還是很能調動氣氛的,皇帝也臉上有光,能吹一波,死後還能記上一筆,生前得了天降祥瑞之類的。
隻是祥瑞這事到了大順朝現在這位皇帝頭上,就變了味道。
如果按照薛雙雙前世的說法,大概就是這個皇帝戲太多。
大約是覺得祥瑞一事很高大上,所以越多越好,這樣才顯得他這個皇帝是多麽英明神武偉大。
於是,皇帝給欽天監下了命令,讓他們注意派人到各地,多多收集祥瑞。
可這天底下,哪來的這麽多祥瑞,像白老虎白鹿這種,幾十年都碰不到一次好嘛。
但是皇帝有令,欽天監又不能不做,那怎麽辦呢?
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