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皇後想要作妖了
農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寵不停 作者:元一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924章 皇後想要作妖了
第924章 皇後想要作妖了
薛雙雙道:“至於具體什麽時候出發,現在日子還沒定,等到時候定下來,我會再通知你。”
徐進以前就是永寧侯的心腹,對於永寧侯的打算,其實多多少少都知道一點。
此時聽見薛雙雙這麽一說,徐進眼皮不由狠狠一跳,已經多少猜出來一些端倪,不過以前多年護衛養成的習慣,讓他什麽都沒有說。
徐進隻恭敬答應一聲:“是,少夫人!屬下保證完成任務。”
這個時候,離年關隻有一個多月。
而陸夫人已經把該準備的事情都準備得差不多了,整個永寧侯府,表麵上看起來,和平時沒有多大區別,實際上暗中早已劍拔弩張,隨時準備撤離京城。
一直到許多年以後,薛雙雙再想起當時的情況,都還覺得心跳加速。
真的是一種很新奇的感覺。
人這一生的際遇無法說清,很多覺得一輩子也不會遇到的事情,永遠都不會發生的情況,不知道什麽時候,就這樣乍然出現在麵前。
而人在那種時候,會遵從本能的選擇,走上一條或對或錯的道路,不能後悔不能迴頭。
一直走下去。
皇宮裏傳來喜訊,新立的皇後被診出有了身孕。
雖然隻有一個多月不到兩個月的身孕,但這也是大喜事。
對皇後來說,如果說一開始,她這個皇後還當得戰戰兢兢,那麽肚子裏有了這個孩子之後,皇後就覺得,她的位置穩了!
有子傍身和無子傍身,對宮裏的女人來說,那是兩個概念,哪怕是皇後也不例外。
有了孩子,皇後腰杆也直了,膽氣也壯了,說話的聲音都更大了。
於是,許多以前壓下的隱晦心思,這個時候,也開始瘋狂生長了。
特別是在威遠候府不停的挑唆之下,皇後更加覺得,她必須拿出一國之母的威嚴來,好讓有些人知道,什麽叫母儀天下,什麽是尊貴無比。
皇後心裏暗搓搓的準備作妖,皇帝卻沒太注意皇後的心理變化。
對皇帝來說,皇後什麽的,隻是因為他需要一個好掌控的女人給他霸著皇後這個位置。
至於這個女人是誰,心情怎麽樣,對皇帝來來,不重要。
但是皇後能夠懷孕,皇帝還是非常高興的。
這是證明他能力的體現啊。
他年紀也不小了,才大婚不久就讓皇後懷上了,足以說明他龍馬精神,年富力強。
不然的話,怎麽能這麽快,就是皇後懷孕?
而除了這一點之外,皇後懷孕更讓皇帝高興的地方在於,皇後肚子裏生出來的是正兒八經的嫡子。
在這個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年代,皇後肚子裏生出來的,這就是當仁不讓的太子人選。
隻要這個兒子一出世,皇帝之前的那些成年的兒子們,想當太子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朝中的大臣,哪怕再想催促他立太子,也不可能直接越過皇後的兒子,公然推舉到其他兒子身上。
但是皇後的兒子這會兒才懷上,等她生下來,再長大,等到這個孩子能夠有心思能力,想和皇帝爭權奪利的時候,至少還要二十年。
也就是說他這個皇帝,還能夠安安穩穩的當二十年。
這二十年,沒有人可以公開跟他爭奪屁股下麵那張椅子,這才是最值得皇帝高興的地方。
所以皇帝為此龍顏大陪,不但對後宮大為封賞,更是在整個朝堂,進行封賞。
並且當眾許諾,皇後肚子裏的孩子生出來,隻要是兒子,立即冊封為太子!
才剛出生的孩子,就算他立為太子又如何!
皇帝覺得自己這個辦法非常好,既杜絕了其他兒子想當太子的心思,又能堵住大臣們的嘴,省得他們天天催著他立太子,還能讓自己安心,一舉多得。
此時時序已經進入十二月。
冬天的京城樹木凋零,寒風凜冽,風刮在臉上跟刀割一樣。
但是皇宮裏卻因為皇後有孕的喜事一派喜氣洋洋。
臘八這天,宮裏給朝臣賞賜了臘八粥。
整個朝堂三品以上的官員,全部都收到了來自皇宮的賞賜,而威遠侯府在這一天,得到了皇帝的封賞,從威遠侯變成了承恩公。
一個三等的末流貴勳,因為家裏出了一個皇後娘娘,從而被封為二等公,一舉踏入二流貴勳的行列。
對威遠候來說,哦不,現在已經應該喊作承恩公了。
對承恩公來說,這簡直就是天大的榮耀!
預示著數不清的榮華富貴。
甚至在這個時候,承恩公就已經忍不住想到很遙遠的事情:等皇後娘娘肚子裏的太子生下來,到時候勞合大寶,他們承恩公府,隻會更加風光。
嗬,永寧候府算什麽,顧首輔算什麽,到時候,皇帝是他外甥,太後是他閨女,想想都激動!
永寧候還在北疆沒有迴來,皇帝大婚後不久,就已經派了好幾個人前往北疆,一是和永寧侯交接手裏的兵權,二是接手北疆各種事宜,主持北疆重建工作。
隻不過,據派去的官員送迴來的奏折上說:北疆情況非常複雜,所有工作零碎且散亂,交接起來需要耗費很長時間。
永寧侯倒是十分配合,正在和他們一項一項交接工作,並且賬目清楚,毫不含糊,一點都沒有留戀的跡象,但是交接事務本身耗時耗力,一時半會兒完不成。
皇帝因此聽說永寧候非常配合,倒是放心了不少。
隻是如今一個月快過去了,永寧候還沒有迴到京城,對此,皇帝心裏已經非常焦燥。
再難交接的事務,也不可能一個月都交接不完。
畢竟永寧候隻需要把他總領的北疆事務做個交接就好,至於其他明細, 自有底下的人去接手。
總不可能北疆所有的大小事務,都是靠永寧候一個人處理的,那他就是長三頭六臂都來不及。
皇帝總覺得有什麽情況正在脫離他的掌控。
好在永寧候府安安份份,一點異動都沒有,皇帝這才安心了些。
皇帝一天之內,連著向北疆下了三道旨意,都是召永寧候迴京,接受封賞的旨意。
第924章 皇後想要作妖了
薛雙雙道:“至於具體什麽時候出發,現在日子還沒定,等到時候定下來,我會再通知你。”
徐進以前就是永寧侯的心腹,對於永寧侯的打算,其實多多少少都知道一點。
此時聽見薛雙雙這麽一說,徐進眼皮不由狠狠一跳,已經多少猜出來一些端倪,不過以前多年護衛養成的習慣,讓他什麽都沒有說。
徐進隻恭敬答應一聲:“是,少夫人!屬下保證完成任務。”
這個時候,離年關隻有一個多月。
而陸夫人已經把該準備的事情都準備得差不多了,整個永寧侯府,表麵上看起來,和平時沒有多大區別,實際上暗中早已劍拔弩張,隨時準備撤離京城。
一直到許多年以後,薛雙雙再想起當時的情況,都還覺得心跳加速。
真的是一種很新奇的感覺。
人這一生的際遇無法說清,很多覺得一輩子也不會遇到的事情,永遠都不會發生的情況,不知道什麽時候,就這樣乍然出現在麵前。
而人在那種時候,會遵從本能的選擇,走上一條或對或錯的道路,不能後悔不能迴頭。
一直走下去。
皇宮裏傳來喜訊,新立的皇後被診出有了身孕。
雖然隻有一個多月不到兩個月的身孕,但這也是大喜事。
對皇後來說,如果說一開始,她這個皇後還當得戰戰兢兢,那麽肚子裏有了這個孩子之後,皇後就覺得,她的位置穩了!
有子傍身和無子傍身,對宮裏的女人來說,那是兩個概念,哪怕是皇後也不例外。
有了孩子,皇後腰杆也直了,膽氣也壯了,說話的聲音都更大了。
於是,許多以前壓下的隱晦心思,這個時候,也開始瘋狂生長了。
特別是在威遠候府不停的挑唆之下,皇後更加覺得,她必須拿出一國之母的威嚴來,好讓有些人知道,什麽叫母儀天下,什麽是尊貴無比。
皇後心裏暗搓搓的準備作妖,皇帝卻沒太注意皇後的心理變化。
對皇帝來說,皇後什麽的,隻是因為他需要一個好掌控的女人給他霸著皇後這個位置。
至於這個女人是誰,心情怎麽樣,對皇帝來來,不重要。
但是皇後能夠懷孕,皇帝還是非常高興的。
這是證明他能力的體現啊。
他年紀也不小了,才大婚不久就讓皇後懷上了,足以說明他龍馬精神,年富力強。
不然的話,怎麽能這麽快,就是皇後懷孕?
而除了這一點之外,皇後懷孕更讓皇帝高興的地方在於,皇後肚子裏生出來的是正兒八經的嫡子。
在這個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年代,皇後肚子裏生出來的,這就是當仁不讓的太子人選。
隻要這個兒子一出世,皇帝之前的那些成年的兒子們,想當太子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朝中的大臣,哪怕再想催促他立太子,也不可能直接越過皇後的兒子,公然推舉到其他兒子身上。
但是皇後的兒子這會兒才懷上,等她生下來,再長大,等到這個孩子能夠有心思能力,想和皇帝爭權奪利的時候,至少還要二十年。
也就是說他這個皇帝,還能夠安安穩穩的當二十年。
這二十年,沒有人可以公開跟他爭奪屁股下麵那張椅子,這才是最值得皇帝高興的地方。
所以皇帝為此龍顏大陪,不但對後宮大為封賞,更是在整個朝堂,進行封賞。
並且當眾許諾,皇後肚子裏的孩子生出來,隻要是兒子,立即冊封為太子!
才剛出生的孩子,就算他立為太子又如何!
皇帝覺得自己這個辦法非常好,既杜絕了其他兒子想當太子的心思,又能堵住大臣們的嘴,省得他們天天催著他立太子,還能讓自己安心,一舉多得。
此時時序已經進入十二月。
冬天的京城樹木凋零,寒風凜冽,風刮在臉上跟刀割一樣。
但是皇宮裏卻因為皇後有孕的喜事一派喜氣洋洋。
臘八這天,宮裏給朝臣賞賜了臘八粥。
整個朝堂三品以上的官員,全部都收到了來自皇宮的賞賜,而威遠侯府在這一天,得到了皇帝的封賞,從威遠侯變成了承恩公。
一個三等的末流貴勳,因為家裏出了一個皇後娘娘,從而被封為二等公,一舉踏入二流貴勳的行列。
對威遠候來說,哦不,現在已經應該喊作承恩公了。
對承恩公來說,這簡直就是天大的榮耀!
預示著數不清的榮華富貴。
甚至在這個時候,承恩公就已經忍不住想到很遙遠的事情:等皇後娘娘肚子裏的太子生下來,到時候勞合大寶,他們承恩公府,隻會更加風光。
嗬,永寧候府算什麽,顧首輔算什麽,到時候,皇帝是他外甥,太後是他閨女,想想都激動!
永寧候還在北疆沒有迴來,皇帝大婚後不久,就已經派了好幾個人前往北疆,一是和永寧侯交接手裏的兵權,二是接手北疆各種事宜,主持北疆重建工作。
隻不過,據派去的官員送迴來的奏折上說:北疆情況非常複雜,所有工作零碎且散亂,交接起來需要耗費很長時間。
永寧侯倒是十分配合,正在和他們一項一項交接工作,並且賬目清楚,毫不含糊,一點都沒有留戀的跡象,但是交接事務本身耗時耗力,一時半會兒完不成。
皇帝因此聽說永寧候非常配合,倒是放心了不少。
隻是如今一個月快過去了,永寧候還沒有迴到京城,對此,皇帝心裏已經非常焦燥。
再難交接的事務,也不可能一個月都交接不完。
畢竟永寧候隻需要把他總領的北疆事務做個交接就好,至於其他明細, 自有底下的人去接手。
總不可能北疆所有的大小事務,都是靠永寧候一個人處理的,那他就是長三頭六臂都來不及。
皇帝總覺得有什麽情況正在脫離他的掌控。
好在永寧候府安安份份,一點異動都沒有,皇帝這才安心了些。
皇帝一天之內,連著向北疆下了三道旨意,都是召永寧候迴京,接受封賞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