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隻是討個彩頭而已
農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寵不停 作者:元一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百五十三章 隻是討個彩頭而已
第二百五十三章 隻是討個彩頭而已
陳秋娘答道:“荷包準備賣十五文錢一個,以前不是一直這麽賣的嗎?我們家的荷包麵料好,很多人都爭著要買。”
薛雙雙看著傻白甜的陳秋娘,再問:“那娘你有沒有算過,家裏這些荷包的成本是多少錢一個?”
陳秋娘愣了一下,忽然就呆住了。
她都忘了,這些荷包上麵的花紋,當初是花錢找村裏的劉四嬸等人扶的,價錢從幾文到幾十文不止,光是這一項攤下來,一個荷包的成本至少就得好幾文錢,這還不算麵料針線以及自己縫製荷包的人工。
陳秋娘這麽一想,就開始擔心了:“雙雙,這,這荷包成本這麽高,該不會虧本吧?”
薛雙雙道:“要是按娘說的,每個荷包隻賣十五文,那是要虧本的,不過我們可以把價錢定高點。”
陳秋娘愕然:“十五錢一個的荷包已經夠貴了,價錢再高,哪裏還會有人買?”
“而且有些荷包的形狀奇奇怪怪,本身就很難賣出去,還不知道有沒有人要。”
薛雙雙道:“娘你放心,我說賣得出去就一定能賣出去。”
“不過我們不能在清水鎮擺攤賣荷包,一定要去縣裏賣,不然就要虧本了。”
陳秋娘當然不願意虧本,見薛雙雙這麽說,就道:“那到時候就去縣城賣荷包吧。”
她昨天晚上去了到縣城看花燈,一時間對於縣裏的敬畏之情倒沒有以前那麽嚴重了。
很多事情,人們畏懼一件事,並不是畏懼這件本身,而是因為無知而畏懼。
薛雙雙道:“到時候府試的時候,我們把荷包擺在考院的門口賣。”
陳秋娘一臉不讚同道:“你這孩子就是想一出是一出。”
“到時候考院裏都是讀書人,他們忙著準備考試都來不及,誰會閑下來買荷包?”
薛雙雙笑道:“肯定有人會買。”
“娘我跟你說,這些荷包人可不打算一個一個賣,而是一套一套賣,每套荷包的個數,從三個到九個不等。”
陳秋娘:“……”
從沒聽過荷包還能這樣賣的。
薛雙雙把這些繡好的荷包,按照顏色、形狀、花紋、數量開始分組,先把把不同形狀的荷包全都分開放好,然後找出數量最少的一種,根據不同的顏色、圖案,從其他形狀的荷包裏,挑出適合的荷包,組成套件。
組好套件之後,把這些荷包先放在一邊,再從剩下的荷包當中,依然找出最少的那種開始組套件。
就這樣,薛雙雙一共組出三百多套荷包套件,其中九個荷包的套件四組,八個荷包的套件五組,七個荷包套件八組,六個的十一組,五個的九組,四個十三組,三個的最多,有十八組。
薛雙雙把這些荷包全都搭配分好之後,指著三個一組的荷包套件對陳秋娘道:“娘,這個福星高照套件,一百零八文錢一套。”
四個的:“這叫吉祥如意套件,一百六十六文錢一套!”
五六七個的:“……”
八個的:“這叫金榜題名套件,八百八十八文錢一套。”
九個的:“這叫蟾宮折桂套件,九百九十八文錢一套!”
陳秋娘瞠目結舌,被這天價荷包驚呆了。
半晌才迴來神來,慌慌張張道:“雙雙,不行的,賣的這麽貴,怎麽可能會有人買?”
而且什麽金榜題名,蟾宮折桂,要是買了荷包套件的讀書人沒考中,那豈不是要找她們麻煩?
陳秋娘膽子小,可不敢冒這樣的險。
薛雙雙好笑的看著她,說道:“娘,這些荷包套件叫什麽名字,對讀書人來說,隻是討得彩頭而已,他們考不中那是平時讀書還不夠用功,怎麽能怪到荷包頭上?”
陳秋娘還是連連擺手:“不行不行,不能這麽做,這是騙人家的錢嗎?”
薛雙雙道:“娘,我們把荷包擺在那裏,明碼標價,願意買的人來買,不願意買的人我們又不是非拉著別人買荷包不可,怎麽就是騙人呢?”
陳秋娘道:“反正,反正那麽什麽金榜題名,蟾宮折桂,都是哄的,又不是說買了一定會考中,那還不是騙人是什麽?”
陳秋娘的性子是真的純良,這種人是不適合做生意的。
薛雙雙笑了笑,對陳秋娘道:“娘,那照你這麽說,那叫狀元樓的客棧,要是讀書人住進去沒考中狀元,那就是欺騙嘍?”
陳秋娘:“……”
論口齒伶俐,她怎麽可能是薛雙雙的對手,一下子就被說得啞口無言。
薛雙雙道:“娘,我們的荷包套件叫什麽名字,就跟狀元樓一樣,都隻是個名字而已。”
陳秋娘不作聲了,開始跟薛雙雙一起,給這些組好的荷包套件做最後的包裝。
三個四個五個的套件沒有包裝,誰買了要麽當場掛上,要麽直接提著走。
六個七個的套件,薛雙雙讓陳秋娘縫了個小巧的收納袋,把它們裝在裏麵,袋口的繩子往兩邊一拉,綁個好看的結,當真是讓人賞心悅目。
至於八個九個的套件,薛雙雙讓人做了木盒來裝。
任何東西都需要包裝,一個的包裝,能讓商品價值無限增加。
那兩種八個九個的荷包套件之所以價格那麽高,也跟包裝有關係,而且做這樣一個盒子的本錢也要二十文。
薛雙雙和陳秋娘在整理荷包的時候,薛順、林白兩個跟王方木一起已經到了縣衙。
所謂紅契,即是在交易後向官府上交契稅,由官府在契尾加蓋紅色鈐章,即為紅契。
紅契受官府保護。
薛順買塊小竹林倒還好,白溪村的小竹林,到縣衙按規矩交契稅,改紅章就可以,縣衙一般不會多刁難。
但是林白買下的那個山頭就太打眼了。
而且山頭的歸屬並不屬於白溪村,而是屬於豐陽縣的,雖然說王方木已經先替林白擬了白契,可如果縣裏有人要使絆子的話,白契也是不作數的。
並且一般買得起山頭且又願意買山頭的,不是大地主就是有錢員外,縣衙的人已經習慣了他們用錢開路,比如說交契稅的時候神不知鬼不覺的向他們多要點錢,少上點賬,這樣就有一筆外快進賬。
王方木把這個情況跟林白說了一遍,最後叮囑道:“反正你記著, 不管怎麽樣都不能得罪官差。”
王方木這是在為他著想,林白也不是不識好歹的人,立即點頭應下:“謝謝裏正大叔,我自己會小心的。”
幾人說著話,已經來到縣衙裏麵。
薛順那四五畝竹林,交了一百五十文錢的契稅,很快就有人在契約後麵蓋了個章,然後交還給薛順。
接下來就是林白。
他在王方木的示意下,把山頭的白契遞了過去。
第二百五十三章 隻是討個彩頭而已
陳秋娘答道:“荷包準備賣十五文錢一個,以前不是一直這麽賣的嗎?我們家的荷包麵料好,很多人都爭著要買。”
薛雙雙看著傻白甜的陳秋娘,再問:“那娘你有沒有算過,家裏這些荷包的成本是多少錢一個?”
陳秋娘愣了一下,忽然就呆住了。
她都忘了,這些荷包上麵的花紋,當初是花錢找村裏的劉四嬸等人扶的,價錢從幾文到幾十文不止,光是這一項攤下來,一個荷包的成本至少就得好幾文錢,這還不算麵料針線以及自己縫製荷包的人工。
陳秋娘這麽一想,就開始擔心了:“雙雙,這,這荷包成本這麽高,該不會虧本吧?”
薛雙雙道:“要是按娘說的,每個荷包隻賣十五文,那是要虧本的,不過我們可以把價錢定高點。”
陳秋娘愕然:“十五錢一個的荷包已經夠貴了,價錢再高,哪裏還會有人買?”
“而且有些荷包的形狀奇奇怪怪,本身就很難賣出去,還不知道有沒有人要。”
薛雙雙道:“娘你放心,我說賣得出去就一定能賣出去。”
“不過我們不能在清水鎮擺攤賣荷包,一定要去縣裏賣,不然就要虧本了。”
陳秋娘當然不願意虧本,見薛雙雙這麽說,就道:“那到時候就去縣城賣荷包吧。”
她昨天晚上去了到縣城看花燈,一時間對於縣裏的敬畏之情倒沒有以前那麽嚴重了。
很多事情,人們畏懼一件事,並不是畏懼這件本身,而是因為無知而畏懼。
薛雙雙道:“到時候府試的時候,我們把荷包擺在考院的門口賣。”
陳秋娘一臉不讚同道:“你這孩子就是想一出是一出。”
“到時候考院裏都是讀書人,他們忙著準備考試都來不及,誰會閑下來買荷包?”
薛雙雙笑道:“肯定有人會買。”
“娘我跟你說,這些荷包人可不打算一個一個賣,而是一套一套賣,每套荷包的個數,從三個到九個不等。”
陳秋娘:“……”
從沒聽過荷包還能這樣賣的。
薛雙雙把這些繡好的荷包,按照顏色、形狀、花紋、數量開始分組,先把把不同形狀的荷包全都分開放好,然後找出數量最少的一種,根據不同的顏色、圖案,從其他形狀的荷包裏,挑出適合的荷包,組成套件。
組好套件之後,把這些荷包先放在一邊,再從剩下的荷包當中,依然找出最少的那種開始組套件。
就這樣,薛雙雙一共組出三百多套荷包套件,其中九個荷包的套件四組,八個荷包的套件五組,七個荷包套件八組,六個的十一組,五個的九組,四個十三組,三個的最多,有十八組。
薛雙雙把這些荷包全都搭配分好之後,指著三個一組的荷包套件對陳秋娘道:“娘,這個福星高照套件,一百零八文錢一套。”
四個的:“這叫吉祥如意套件,一百六十六文錢一套!”
五六七個的:“……”
八個的:“這叫金榜題名套件,八百八十八文錢一套。”
九個的:“這叫蟾宮折桂套件,九百九十八文錢一套!”
陳秋娘瞠目結舌,被這天價荷包驚呆了。
半晌才迴來神來,慌慌張張道:“雙雙,不行的,賣的這麽貴,怎麽可能會有人買?”
而且什麽金榜題名,蟾宮折桂,要是買了荷包套件的讀書人沒考中,那豈不是要找她們麻煩?
陳秋娘膽子小,可不敢冒這樣的險。
薛雙雙好笑的看著她,說道:“娘,這些荷包套件叫什麽名字,對讀書人來說,隻是討得彩頭而已,他們考不中那是平時讀書還不夠用功,怎麽能怪到荷包頭上?”
陳秋娘還是連連擺手:“不行不行,不能這麽做,這是騙人家的錢嗎?”
薛雙雙道:“娘,我們把荷包擺在那裏,明碼標價,願意買的人來買,不願意買的人我們又不是非拉著別人買荷包不可,怎麽就是騙人呢?”
陳秋娘道:“反正,反正那麽什麽金榜題名,蟾宮折桂,都是哄的,又不是說買了一定會考中,那還不是騙人是什麽?”
陳秋娘的性子是真的純良,這種人是不適合做生意的。
薛雙雙笑了笑,對陳秋娘道:“娘,那照你這麽說,那叫狀元樓的客棧,要是讀書人住進去沒考中狀元,那就是欺騙嘍?”
陳秋娘:“……”
論口齒伶俐,她怎麽可能是薛雙雙的對手,一下子就被說得啞口無言。
薛雙雙道:“娘,我們的荷包套件叫什麽名字,就跟狀元樓一樣,都隻是個名字而已。”
陳秋娘不作聲了,開始跟薛雙雙一起,給這些組好的荷包套件做最後的包裝。
三個四個五個的套件沒有包裝,誰買了要麽當場掛上,要麽直接提著走。
六個七個的套件,薛雙雙讓陳秋娘縫了個小巧的收納袋,把它們裝在裏麵,袋口的繩子往兩邊一拉,綁個好看的結,當真是讓人賞心悅目。
至於八個九個的套件,薛雙雙讓人做了木盒來裝。
任何東西都需要包裝,一個的包裝,能讓商品價值無限增加。
那兩種八個九個的荷包套件之所以價格那麽高,也跟包裝有關係,而且做這樣一個盒子的本錢也要二十文。
薛雙雙和陳秋娘在整理荷包的時候,薛順、林白兩個跟王方木一起已經到了縣衙。
所謂紅契,即是在交易後向官府上交契稅,由官府在契尾加蓋紅色鈐章,即為紅契。
紅契受官府保護。
薛順買塊小竹林倒還好,白溪村的小竹林,到縣衙按規矩交契稅,改紅章就可以,縣衙一般不會多刁難。
但是林白買下的那個山頭就太打眼了。
而且山頭的歸屬並不屬於白溪村,而是屬於豐陽縣的,雖然說王方木已經先替林白擬了白契,可如果縣裏有人要使絆子的話,白契也是不作數的。
並且一般買得起山頭且又願意買山頭的,不是大地主就是有錢員外,縣衙的人已經習慣了他們用錢開路,比如說交契稅的時候神不知鬼不覺的向他們多要點錢,少上點賬,這樣就有一筆外快進賬。
王方木把這個情況跟林白說了一遍,最後叮囑道:“反正你記著, 不管怎麽樣都不能得罪官差。”
王方木這是在為他著想,林白也不是不識好歹的人,立即點頭應下:“謝謝裏正大叔,我自己會小心的。”
幾人說著話,已經來到縣衙裏麵。
薛順那四五畝竹林,交了一百五十文錢的契稅,很快就有人在契約後麵蓋了個章,然後交還給薛順。
接下來就是林白。
他在王方木的示意下,把山頭的白契遞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