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灼還要說什麽,顧雅箬緊跟著開了口:「我娘在哪裏,我們要先見見她。」
她的語氣沉著冷靜,沒有絲毫的慌亂。
女人(王太太)詫異,又打量了她幾眼,眼裏有疑惑閃過,不是說這顧家的孩子都是爛泥扶不上牆的嗎,怎麽眼前這個小姑娘遇到這樣的大事還是這麽從容淡定。
心裏這樣想著,臉上依舊維持著慈善的笑容:「可以,我這就命人將她帶來。」
說完,對著身邊的丫鬟吩咐了幾句。
丫鬟走了出去,不大一會兒帶著張氏進來。
一日不見,張氏仿佛老了十多歲,連走路都有些緩慢了,一進門看到顧灼和顧雅箬,眼眶立刻紅了:「灼兒,箬兒,你們怎麽來了?」
張氏麵容雖然悽苦,但周身沒有受傷的痕跡,隻是她頭上沾到的那片幹枯的葉子卻刺痛了顧雅箬的眼睛,抬腳走到她身邊,伸手輕輕的將那片葉子摘掉,「娘,您沒事吧?」
張氏搖頭,「娘沒事。」
說完,上前走了幾步,「噗通」跪在王太太麵前,砰砰砰的連著磕了幾個頭:「太太,是打是罰都可以,求求你,放過我的孩子,我這輩子做牛做馬都會賠了那兩件衣服。」
顧雅箬抿唇,上前拽起張氏:「娘,您先起來。」
顧灼也紅了眼眶走到張氏身邊。
張氏跪著沒動,聲音帶著祈求:「太太,求求您了。」
王太太眼睛快速閃了幾下,笑著開口:「你這是說的什麽話,我何時說要牽連你的孩子了?你們隻要賠償了損壞衣服的銀兩,我立刻放你們走。」
就是因為家裏沒有銀兩,張氏看到顧灼和顧雅箬,才心裏害怕的,兩個孩子都大了,如果太太起了什麽不該有的心思,她一個無權無勢的鄉下人隻有任人擺布的份。
顧雅箬眼光銳利的看向女人,開口問:「那兩件衣服多少銀子?」
王太太被她的眼光看的不舒服,掩飾性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輕輕的放下後,才慢悠悠的開口:「不多,大概一百兩。」
張氏倒抽了一口氣,恨不得抬手抽死自己,自己怎麽就那麽不小心呢,將小姐最喜愛的兩件衣服硬生生的洗壞了。
「太太可否將那兩件衣服拿來我們看一下?」
顧雅箬盯著女人臉上的表情,開口問。
王太太似乎是愣了一下。
顧雅箬看在眼裏,眯了眯眼睛。
王太太開口,聲音裏沒有了善意:「小姑娘是覺得我們冤枉了你娘?還是覺得我們會趁機訛詐你們?」
「太太想多了,您和我們無冤無仇,又家大業大的,怎麽可能訛詐我們,隻不過我娘平日也是心細的人,這洗衣服的活計也做了這麽多年,怎麽還會這麽不小心,洗壞了衣服?我們也是心裏有疑惑,才出口請求的,太太若是覺得我的要求過分了,不拿出來也可。」
顧雅箬的這番話聽著好聽,實際上是起了懷疑,王太太做了這麽多年的當家主母,又豈能聽不出來,臉色當即沉了下來:「小姑娘,好尖利的一張嘴。」
顧雅箬微微一笑:「夫人過獎了,鄉下人沒見過世麵,不懂得說話,如果有衝撞您得地方,請您大人不記小人過,不要與我計較。」
王太太一口氣噎在了喉嚨裏,是咽也咽不下去,吐也吐不出來,憋得臉色都有些青紫了。
顧雅箬淡笑得看著她。
王太太閉了閉眼睛,勉強壓下心裏的怒氣,聲音有些發抖的吩咐丫鬟:「去將那兩件衣服拿來。」
丫鬟很快將衣服拿來,扔在了顧雅箬麵前的地上,「看看吧,這就是你娘洗壞的衣服!」
顧雅箬站著沒動,似笑非笑地看著女人。
王太太的臉色愈發不好看了,她和老爺這麽多年辛辛苦苦維持和善的形象,絕不能在這個小丫頭麵前破了功,立刻厲聲嗬斥丫鬟:「大膽的奴婢,還不快把衣服撿起來!」
丫鬟名叫翠紅,跟在王太太身邊好多年了,她也是看到王太太的臉色被顧雅箬氣的不好看,才做出這樣的舉動的,沒想到被嗬斥了,慌忙彎腰將衣服撿了起來,遞給顧雅箬。
顧雅箬接過,將破口處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確如女人所說,這衣服是被洗破的,可這麽結實的衣服不可能會這樣被輕易洗壞的,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王太太見她眉頭緊皺,不說話,沉著聲音問:「怎麽?可找出了我們府裏陷害你娘的痕跡?」
顧雅箬將衣服緊緊抓在手裏,「太太說笑了,您和王老爺是這清水鎮有名的大善人,不知幫助過多少人,怎麽會陷害我們這身無分文的鄉下人。」
王太太哼了一聲:「既然如此,那就別再廢話了,賠償銀子吧。」
一聽銀子,張氏又砰砰砰的磕起了頭:「太太,我們家裏實在是沒有銀子,求求你,放這兩個孩子迴去,我留在府裏,做牛做馬都行。」
「這麽好的衣服你都能洗壞了,我這府裏可不敢再用你了,要麽,你們賠償銀子,要麽,我讓人送你去見官,兩條路,你宣一條吧!」
「我去見官,我去見官,求求您,太太,將兩個孩子放走吧。」
張氏繼續祈求。
「啪!」
王太太一把拍在桌子上,怒聲問:「張氏,我何時說過要為難你的孩子了,你這樣說是何居心。」
張氏嚇到了,微張嘴,答不上話來。
顧雅箬彎下腰,扶住張氏:「娘,起來!」
張氏緊緊抓住她的手:「箬兒,娘去見官,娘去見官!」
顧雅箬手上用力:「娘,有什麽話先起來再說。」
張氏被她拽了起來。
顧雅箬目光轉向張太太:「我們賠償銀子,隻不過今日捎信之人並沒有說清是什麽事,我們沒有捎帶銀子過來,我可以先寫個字據,最晚三天以後將銀子送來。」
「箬兒!」
張氏焦急的喊她,拚命的對她搖頭,家裏如今這樣的情況,別說一百兩銀子了,就是十兩銀子也是拿不出來的。
等的就是她這句話,王太太聞言,立刻吩咐丫鬟:「拿筆墨來!」
------題外話------
親愛的們,中秋快樂!
</br>
她的語氣沉著冷靜,沒有絲毫的慌亂。
女人(王太太)詫異,又打量了她幾眼,眼裏有疑惑閃過,不是說這顧家的孩子都是爛泥扶不上牆的嗎,怎麽眼前這個小姑娘遇到這樣的大事還是這麽從容淡定。
心裏這樣想著,臉上依舊維持著慈善的笑容:「可以,我這就命人將她帶來。」
說完,對著身邊的丫鬟吩咐了幾句。
丫鬟走了出去,不大一會兒帶著張氏進來。
一日不見,張氏仿佛老了十多歲,連走路都有些緩慢了,一進門看到顧灼和顧雅箬,眼眶立刻紅了:「灼兒,箬兒,你們怎麽來了?」
張氏麵容雖然悽苦,但周身沒有受傷的痕跡,隻是她頭上沾到的那片幹枯的葉子卻刺痛了顧雅箬的眼睛,抬腳走到她身邊,伸手輕輕的將那片葉子摘掉,「娘,您沒事吧?」
張氏搖頭,「娘沒事。」
說完,上前走了幾步,「噗通」跪在王太太麵前,砰砰砰的連著磕了幾個頭:「太太,是打是罰都可以,求求你,放過我的孩子,我這輩子做牛做馬都會賠了那兩件衣服。」
顧雅箬抿唇,上前拽起張氏:「娘,您先起來。」
顧灼也紅了眼眶走到張氏身邊。
張氏跪著沒動,聲音帶著祈求:「太太,求求您了。」
王太太眼睛快速閃了幾下,笑著開口:「你這是說的什麽話,我何時說要牽連你的孩子了?你們隻要賠償了損壞衣服的銀兩,我立刻放你們走。」
就是因為家裏沒有銀兩,張氏看到顧灼和顧雅箬,才心裏害怕的,兩個孩子都大了,如果太太起了什麽不該有的心思,她一個無權無勢的鄉下人隻有任人擺布的份。
顧雅箬眼光銳利的看向女人,開口問:「那兩件衣服多少銀子?」
王太太被她的眼光看的不舒服,掩飾性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輕輕的放下後,才慢悠悠的開口:「不多,大概一百兩。」
張氏倒抽了一口氣,恨不得抬手抽死自己,自己怎麽就那麽不小心呢,將小姐最喜愛的兩件衣服硬生生的洗壞了。
「太太可否將那兩件衣服拿來我們看一下?」
顧雅箬盯著女人臉上的表情,開口問。
王太太似乎是愣了一下。
顧雅箬看在眼裏,眯了眯眼睛。
王太太開口,聲音裏沒有了善意:「小姑娘是覺得我們冤枉了你娘?還是覺得我們會趁機訛詐你們?」
「太太想多了,您和我們無冤無仇,又家大業大的,怎麽可能訛詐我們,隻不過我娘平日也是心細的人,這洗衣服的活計也做了這麽多年,怎麽還會這麽不小心,洗壞了衣服?我們也是心裏有疑惑,才出口請求的,太太若是覺得我的要求過分了,不拿出來也可。」
顧雅箬的這番話聽著好聽,實際上是起了懷疑,王太太做了這麽多年的當家主母,又豈能聽不出來,臉色當即沉了下來:「小姑娘,好尖利的一張嘴。」
顧雅箬微微一笑:「夫人過獎了,鄉下人沒見過世麵,不懂得說話,如果有衝撞您得地方,請您大人不記小人過,不要與我計較。」
王太太一口氣噎在了喉嚨裏,是咽也咽不下去,吐也吐不出來,憋得臉色都有些青紫了。
顧雅箬淡笑得看著她。
王太太閉了閉眼睛,勉強壓下心裏的怒氣,聲音有些發抖的吩咐丫鬟:「去將那兩件衣服拿來。」
丫鬟很快將衣服拿來,扔在了顧雅箬麵前的地上,「看看吧,這就是你娘洗壞的衣服!」
顧雅箬站著沒動,似笑非笑地看著女人。
王太太的臉色愈發不好看了,她和老爺這麽多年辛辛苦苦維持和善的形象,絕不能在這個小丫頭麵前破了功,立刻厲聲嗬斥丫鬟:「大膽的奴婢,還不快把衣服撿起來!」
丫鬟名叫翠紅,跟在王太太身邊好多年了,她也是看到王太太的臉色被顧雅箬氣的不好看,才做出這樣的舉動的,沒想到被嗬斥了,慌忙彎腰將衣服撿了起來,遞給顧雅箬。
顧雅箬接過,將破口處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確如女人所說,這衣服是被洗破的,可這麽結實的衣服不可能會這樣被輕易洗壞的,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王太太見她眉頭緊皺,不說話,沉著聲音問:「怎麽?可找出了我們府裏陷害你娘的痕跡?」
顧雅箬將衣服緊緊抓在手裏,「太太說笑了,您和王老爺是這清水鎮有名的大善人,不知幫助過多少人,怎麽會陷害我們這身無分文的鄉下人。」
王太太哼了一聲:「既然如此,那就別再廢話了,賠償銀子吧。」
一聽銀子,張氏又砰砰砰的磕起了頭:「太太,我們家裏實在是沒有銀子,求求你,放這兩個孩子迴去,我留在府裏,做牛做馬都行。」
「這麽好的衣服你都能洗壞了,我這府裏可不敢再用你了,要麽,你們賠償銀子,要麽,我讓人送你去見官,兩條路,你宣一條吧!」
「我去見官,我去見官,求求您,太太,將兩個孩子放走吧。」
張氏繼續祈求。
「啪!」
王太太一把拍在桌子上,怒聲問:「張氏,我何時說過要為難你的孩子了,你這樣說是何居心。」
張氏嚇到了,微張嘴,答不上話來。
顧雅箬彎下腰,扶住張氏:「娘,起來!」
張氏緊緊抓住她的手:「箬兒,娘去見官,娘去見官!」
顧雅箬手上用力:「娘,有什麽話先起來再說。」
張氏被她拽了起來。
顧雅箬目光轉向張太太:「我們賠償銀子,隻不過今日捎信之人並沒有說清是什麽事,我們沒有捎帶銀子過來,我可以先寫個字據,最晚三天以後將銀子送來。」
「箬兒!」
張氏焦急的喊她,拚命的對她搖頭,家裏如今這樣的情況,別說一百兩銀子了,就是十兩銀子也是拿不出來的。
等的就是她這句話,王太太聞言,立刻吩咐丫鬟:「拿筆墨來!」
------題外話------
親愛的們,中秋快樂!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