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烏巴魯追了鐵莽一陣,突然兩邊山穀之中喊殺之聲大起。
鐵圖也拍馬殺了迴來!
兩邊的山穀上麵,布滿了遼國的弓箭手,萬箭齊發之下,烏巴魯大軍死傷不計其數!
烏巴魯大吃一驚,知道中計,於是大聲道:“撤,撤出去!”
但是已經晚了,阿孟多骨早已經率領三萬遼國重騎半路殺了出來,正好堵在葫蘆穀的穀口處,將烏巴魯大軍懶腰截斷。
被鐵莽和阿孟多骨包圍,烏巴魯不敢戀戰,在部下的護衛之下奮力拚殺,卻是殺不出去遼國重騎那如鋼鐵一般的人海!
而山穀外麵的烏古部族將士見勢不妙,衝鋒了三次都失敗了,根本殺不進去救援,於是隻好率領族人退迴了碳山。
而烏巴魯部族加上烏古的部分人馬,共計六萬餘人都被留在了山穀中,並且死傷無數。
這一戰從上午一直打到了中午,最後烏巴魯亂軍之中被冷箭射殺,然後隻剩下一萬餘元軍士兵,全部投降了遼軍才作罷!
而烏巴魯兵敗身亡之後,蒙漢那邊的軍隊才反應過來。
葫蘆穀一戰,遼軍大勝,這極大提升了遼軍的士氣。
而這個時候蒙漢親自率領的四萬大軍也到了遼營的前麵,但是已經晚了。
幸好蒙漢聽說烏巴魯兵敗被殺,然後當機立斷下令大軍撤迴碳山,堅守營寨。
而張元直大勝之後,人馬也達到了十萬,士氣更是高漲。
張元直決定趁熱打鐵,大軍直取碳山大營。
蒙漢聯合烏古大軍,在碳山隻是做了象征性的抵抗,就在被鐵圖與阿孟多骨聯手給突破了防線之後,馬上棄營逃迴了上京。
十六萬人馬居然被張元直八萬人馬殺得打敗而歸,而且還損失了一員主將和近五萬士兵,這讓蕭惠大驚不已!
而這段時間來蕭惠剛剛萌生的那一點點傲氣也遭到了打擊,他趕緊找來張孝傑,對他問策。
張孝傑道:“為今之計,隻能堅守都城,等待援軍!”
蕭惠問道:“哪裏來的援軍?”
張孝傑說道:“自然是蕭莫了,隻是……蕭莫遠在太原,大軍自然不能前來救援!所以隻能讓蕭莫想辦法了……”
“蕭莫他……”蕭惠呐呐地問道:“他會有辦法麽?”
張孝傑搖搖頭,俗話說遠水難救近火,誰知道這一次,蕭莫還能不能創造奇跡呢?
不過有一點張孝傑還是清楚的,那就是蕭莫,是一個從來不會讓別人失望的人!
於是張孝傑對蕭惠說道:“皇上,這是我們現在唯一的生路了,還請皇上下旨,哦……不行,不能下旨!皇上還是與公主說一下,讓公主給蕭莫書信求救吧!”
蕭惠聽了,臉色有些發燙,前幾天他才在蕭觀音麵前大言不慚地說蕭莫也不過如此而已,現在……卻要他去讓蕭觀音求蕭莫,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麽?
沒有辦法,蕭惠隻好找到蕭觀音。
聽說四部聯軍居然在碳山被張元直打敗,蕭觀音也很是吃驚,不過她沒有詳細地過問是怎樣戰敗,隻是看著蕭惠問道:“父皇不是坐擁蒙古諸部,天下無敵了麽?為何現在卻想起了蕭郎?”
蕭惠聽了慚愧不已,隻好對蕭觀音道:“我的好女兒,算朕錯了行不行?現在張元直的人馬都要打到上京來了,你快讓蕭莫給想想辦法啊!”
蕭觀音聽了,哭喪著臉說道:“父皇,我們蕭家以前不過是遼國的臣子,曆代蒙受耶律氏恩惠,才能永享富貴榮華!後來父皇聽從相國之言,自立為王,女兒也覺得是無可厚非,因為耶律洪基太昏庸了!但是……父皇你登基之後,便目空一切,連安朝與蕭郎也不放在眼裏。現在打不過張元直,卻又要女兒去找蕭郎,可是蕭郎遠在太原,裏上京有千裏之遙,縱然蕭郎有通天的本領,又能怎麽辦?”
蕭惠說道:“張大人說了,蕭莫定有辦法的,為了家國之事,隻能讓你修書了!”
蕭觀音道:“好,我便寫這封信,但是請父皇記住,蕭郎曾經好幾次打敗張元直,這不是偶然。還有……現在父皇也不會夜郎自大,以為張元直和遼國是好欺負的吧?我們十六萬士兵,打不過八萬遼軍,而遼軍六十萬大軍進攻太原,卻打過蕭郎三十萬人馬,這其中的道理,女兒希望父皇明白!”
說罷,蕭觀音便修書一封,然後讓蕭惠拿去送給蕭莫。
蕭惠拿到蕭觀音的書信,立馬讓張孝傑通過屬下給送往太原去了。
但是一轉身,蕭惠卻看見蕭觀音穿著一身銀色的盔甲來到了大殿上麵,這讓元國的大臣們和蕭天作以及蕭惠都嚇了一跳。
蕭惠對蕭觀音問道:“你這是做什麽?”
蕭觀音道:“父皇,既然國難當頭,作為皇家的人,女兒豈能躲在上京城內,眼見部族的將士在外麵賣命廝殺?所以兒臣請旨,希望父皇成全兒臣出城迎敵!”
“胡鬧!”蕭惠對蕭觀音問道:“你一個女兒身,如何能上陣?還有……遼國的虎狼之師,連烏巴魯首領都不是對手,你去了,那不是羊入虎口麽?”
蕭觀音聽了,搖搖頭道:“父皇,你隻知道安坐江山,卻不知道社稷!你隻知道狂妄自大,卻不知道什麽是民心,就讓兒臣證明給你看吧!”
說罷,蕭觀音對蕭惠拜了一拜,然後毅然轉身出了皇宮,一會兒之後太監來報,說是公主自稱領了皇上的旨意,領了一匹良馬,然後帶領著蕭營的五萬士兵出城前往臨潢府禦敵了。
蕭惠聽了,不由得大怒,但是細想剛才蕭觀音的‘逆耳忠言’,蕭惠又如遭受了當頭棒喝一樣,然後怔在原地久久不語!
經過這件事,蕭惠才發現自己以前那引以為傲的江山,在別人的眼前其實是那麽的不穩固。蕭惠也才發現,原來自己以為天下無敵的那些草原戰士,兩個打一個還打不過遼國的士兵!
ps:上一章應該是鐵圖不是鐵莽,已經改正了過來!
烏巴魯追了鐵莽一陣,突然兩邊山穀之中喊殺之聲大起。
鐵圖也拍馬殺了迴來!
兩邊的山穀上麵,布滿了遼國的弓箭手,萬箭齊發之下,烏巴魯大軍死傷不計其數!
烏巴魯大吃一驚,知道中計,於是大聲道:“撤,撤出去!”
但是已經晚了,阿孟多骨早已經率領三萬遼國重騎半路殺了出來,正好堵在葫蘆穀的穀口處,將烏巴魯大軍懶腰截斷。
被鐵莽和阿孟多骨包圍,烏巴魯不敢戀戰,在部下的護衛之下奮力拚殺,卻是殺不出去遼國重騎那如鋼鐵一般的人海!
而山穀外麵的烏古部族將士見勢不妙,衝鋒了三次都失敗了,根本殺不進去救援,於是隻好率領族人退迴了碳山。
而烏巴魯部族加上烏古的部分人馬,共計六萬餘人都被留在了山穀中,並且死傷無數。
這一戰從上午一直打到了中午,最後烏巴魯亂軍之中被冷箭射殺,然後隻剩下一萬餘元軍士兵,全部投降了遼軍才作罷!
而烏巴魯兵敗身亡之後,蒙漢那邊的軍隊才反應過來。
葫蘆穀一戰,遼軍大勝,這極大提升了遼軍的士氣。
而這個時候蒙漢親自率領的四萬大軍也到了遼營的前麵,但是已經晚了。
幸好蒙漢聽說烏巴魯兵敗被殺,然後當機立斷下令大軍撤迴碳山,堅守營寨。
而張元直大勝之後,人馬也達到了十萬,士氣更是高漲。
張元直決定趁熱打鐵,大軍直取碳山大營。
蒙漢聯合烏古大軍,在碳山隻是做了象征性的抵抗,就在被鐵圖與阿孟多骨聯手給突破了防線之後,馬上棄營逃迴了上京。
十六萬人馬居然被張元直八萬人馬殺得打敗而歸,而且還損失了一員主將和近五萬士兵,這讓蕭惠大驚不已!
而這段時間來蕭惠剛剛萌生的那一點點傲氣也遭到了打擊,他趕緊找來張孝傑,對他問策。
張孝傑道:“為今之計,隻能堅守都城,等待援軍!”
蕭惠問道:“哪裏來的援軍?”
張孝傑說道:“自然是蕭莫了,隻是……蕭莫遠在太原,大軍自然不能前來救援!所以隻能讓蕭莫想辦法了……”
“蕭莫他……”蕭惠呐呐地問道:“他會有辦法麽?”
張孝傑搖搖頭,俗話說遠水難救近火,誰知道這一次,蕭莫還能不能創造奇跡呢?
不過有一點張孝傑還是清楚的,那就是蕭莫,是一個從來不會讓別人失望的人!
於是張孝傑對蕭惠說道:“皇上,這是我們現在唯一的生路了,還請皇上下旨,哦……不行,不能下旨!皇上還是與公主說一下,讓公主給蕭莫書信求救吧!”
蕭惠聽了,臉色有些發燙,前幾天他才在蕭觀音麵前大言不慚地說蕭莫也不過如此而已,現在……卻要他去讓蕭觀音求蕭莫,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麽?
沒有辦法,蕭惠隻好找到蕭觀音。
聽說四部聯軍居然在碳山被張元直打敗,蕭觀音也很是吃驚,不過她沒有詳細地過問是怎樣戰敗,隻是看著蕭惠問道:“父皇不是坐擁蒙古諸部,天下無敵了麽?為何現在卻想起了蕭郎?”
蕭惠聽了慚愧不已,隻好對蕭觀音道:“我的好女兒,算朕錯了行不行?現在張元直的人馬都要打到上京來了,你快讓蕭莫給想想辦法啊!”
蕭觀音聽了,哭喪著臉說道:“父皇,我們蕭家以前不過是遼國的臣子,曆代蒙受耶律氏恩惠,才能永享富貴榮華!後來父皇聽從相國之言,自立為王,女兒也覺得是無可厚非,因為耶律洪基太昏庸了!但是……父皇你登基之後,便目空一切,連安朝與蕭郎也不放在眼裏。現在打不過張元直,卻又要女兒去找蕭郎,可是蕭郎遠在太原,裏上京有千裏之遙,縱然蕭郎有通天的本領,又能怎麽辦?”
蕭惠說道:“張大人說了,蕭莫定有辦法的,為了家國之事,隻能讓你修書了!”
蕭觀音道:“好,我便寫這封信,但是請父皇記住,蕭郎曾經好幾次打敗張元直,這不是偶然。還有……現在父皇也不會夜郎自大,以為張元直和遼國是好欺負的吧?我們十六萬士兵,打不過八萬遼軍,而遼軍六十萬大軍進攻太原,卻打過蕭郎三十萬人馬,這其中的道理,女兒希望父皇明白!”
說罷,蕭觀音便修書一封,然後讓蕭惠拿去送給蕭莫。
蕭惠拿到蕭觀音的書信,立馬讓張孝傑通過屬下給送往太原去了。
但是一轉身,蕭惠卻看見蕭觀音穿著一身銀色的盔甲來到了大殿上麵,這讓元國的大臣們和蕭天作以及蕭惠都嚇了一跳。
蕭惠對蕭觀音問道:“你這是做什麽?”
蕭觀音道:“父皇,既然國難當頭,作為皇家的人,女兒豈能躲在上京城內,眼見部族的將士在外麵賣命廝殺?所以兒臣請旨,希望父皇成全兒臣出城迎敵!”
“胡鬧!”蕭惠對蕭觀音問道:“你一個女兒身,如何能上陣?還有……遼國的虎狼之師,連烏巴魯首領都不是對手,你去了,那不是羊入虎口麽?”
蕭觀音聽了,搖搖頭道:“父皇,你隻知道安坐江山,卻不知道社稷!你隻知道狂妄自大,卻不知道什麽是民心,就讓兒臣證明給你看吧!”
說罷,蕭觀音對蕭惠拜了一拜,然後毅然轉身出了皇宮,一會兒之後太監來報,說是公主自稱領了皇上的旨意,領了一匹良馬,然後帶領著蕭營的五萬士兵出城前往臨潢府禦敵了。
蕭惠聽了,不由得大怒,但是細想剛才蕭觀音的‘逆耳忠言’,蕭惠又如遭受了當頭棒喝一樣,然後怔在原地久久不語!
經過這件事,蕭惠才發現自己以前那引以為傲的江山,在別人的眼前其實是那麽的不穩固。蕭惠也才發現,原來自己以為天下無敵的那些草原戰士,兩個打一個還打不過遼國的士兵!
ps:上一章應該是鐵圖不是鐵莽,已經改正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