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太原的兵力,有雜兵十萬餘,這些雜兵包括除外打探情報的哨兵和一些剛剛招募來的新兵,還有一些是炮營的士兵。
這些士兵,蕭莫的意見是除了哨兵和炮兵之外,那些新兵都由西路大軍帶著。
新兵戰場的經驗少,還需要戰鬥的磨練,但是也不能一下磨練得太過火把人都磨練沒了!
所以跟著蕭莫是最好的,出了太原,打了一座城,就安排一部分士兵駐守,沒有比這個更適合這些新兵的了!
李準對於這個沒有異議。
主要看主力士兵的分配,特別是炮營的人馬。
而炮營的核心自然是那幾門裝了鐵輪子的火炮了,其實李準最想知道的是,這大炮蕭莫能給東路大軍多少!
這些火炮,目前太原一共隻有十八門。
李準想,蕭莫將何定都分給自己了,所以他肯定會多給自己一些大炮的。
當然……李準想是這樣想,但是李準非常的自覺,他知道……這大炮本來就是蕭莫和修之名出資建造的,朝廷根本沒花多少功夫,甚至隻是撥了一批士兵給蕭莫,還讓了一座軍營,蕭莫就把大炮給建成了!
這東西是人家製作的,李準自然不好意思開口多要了。
但是蕭莫也很仗義,或者說是對李準很照顧。
蕭莫對李準說道:“大人,這次東路軍劍指南京,所經過的城池較多,所以這大炮便多分給你們一些,蕭莫隻要那炮營的副將雲龍宿與三百炮兵就可以了!”
“三百炮兵?”
李準驚訝了起來,按照炮營的配置,一門火炮是五十名士兵。
之所以配這麽多士兵,是怕大炮會出什麽故障,或者陷住了,士兵多一些的話,便能自己解決掉一些問題。
最重要的還是因為現在安朝的火炮少,士兵多,用蕭莫的話說就是,別的沒有,要人還沒有麽?
蕭莫隻要三百炮兵,那意思就是他隻要六門大炮了!
所以李準才驚訝的,六門大炮,會不會少了些?
李準想了想,對蕭莫說道:“子衡,六門大炮老夫總覺得有些不夠,不如這樣吧……我帶十門大炮去……”
蕭莫對李準擺擺手,然後說道:“李大人,蕭莫隻要六門大炮足矣,不瞞大人……這一次征遼,隻怕以大人的高齡,是最後一次出征了!而且……征遼之後,想必大人也對迴到朝堂有自己的想法吧?”
李準聽了,對蕭莫說道:“子衡這是什麽意思?難怪子衡一直在將主力大軍往老夫這邊推,原來……”
蕭莫對李準笑了笑,然後說道:“將心比心,就算蕭莫到了大人這個年紀,隻怕也會將這一次征遼,看著是自己的最後一次了!而且……李大人去年年底拒不迴京,蕭莫也猜到了一些大人的想法!”
李準聽了,長歎一聲,然後對蕭莫說道:“知我者,子衡也!說句實話,子衡……老夫真是恨不早認識你幾年,你說若是五年前太原那一戰子衡要是在的話,皇上又何至遭受那樣的奇恥大辱?”
李準指的是五年前太原戰敗,趙權被迫與遼國簽訂稱弟納貢的和約,這在中華曆史上是少有的對外族納貢,所以李準才說這是奇恥大辱!
蕭莫聽了,心道:早幾年?那時候我還在公司裏麵上班,當我的小白領呢!
當然……這樣的話蕭莫也隻敢在自己的心裏說說而已,是斷然不能告訴別人的。
不然的話,蕭莫還不被別人當成怪物?
蕭莫對李準道:“大人別這樣說,且不說五年之前蕭莫正是大病之時,就算蕭莫沒有生病,隻怕也是人微言輕!況且……蕭莫能有今日,也是大人與令郎的提攜,這知遇之恩,蕭莫自當圖報。所以……這一次征遼,攻下南京以後,中京便在眼前,希望大人一路順風,建立不世之功績!”
李準聽了,激動地看著蕭莫說道:“有子衡之言,老夫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蕭莫聽了,說道:“大人雄心壯誌,自然不再話下!對了……李大人,恕蕭莫鬥膽問一句,將來征遼之後,大人又如何自處?”
李準聽了,說道:“子衡乃是老夫的知己,有些話,老夫不當說,但是……這次皇上讓子衡分兵,老夫也看出來了。昔日越滅吳國,後來範蠡對另一位功臣文種說了一句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今日之子衡,便是明日之李準也,所以……老夫有意在征遼之後,便急流勇退,將朝堂交給後輩們!再說了……如果紀平與石中元還有周常以及曹剛,這四人都是賢臣,老夫也沒有什麽好擔心了。將來致仕以後,便迴到江寧,與吳王和謝老品茶下棋,頤養天年,豈不快哉?”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是暗指古代君主對功臣的忌憚之心,本來李準是不能說的,但是現在營帳裏麵隻有蕭莫和李準兩個人,所以李準也就不擔心了。
別人不明白,但是李準在江寧就認識了蕭莫,一路走來,李準對蕭莫自然是非常了解的。
蕭莫當然不會是那種去告發李準的小人了,而蕭莫聽了也是長歎一聲,說道:“飛鳥盡……嗬嗬,這十二個字,還真是說出了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心聲和處境!自西夏歸來以後,皇上便對蕭莫一直心有忌憚,若不是出了仇不二與王家謀反之事,隻怕蕭莫在京城裏麵這個年關都過不好了。唉……罷了!李大人,我們也別在這裏兔死狐悲了,剩下的將領中,種諤與梁爭年紀最小,所以他們便跟著我。楊洪是員猛將,但是用兵不如狄青,再說狄青坐擁二十萬騎兵,這乃是我軍最大的一支人馬,所以……楊洪和曹向以及趙冠纓跟著我。狄青與楊排風,加上盧作、魏平章以及何定,還有傅恆傅將軍等人跟著大人,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李準聽了,覺得這樣的人員分配雖然不是很平均,但是得好處的依舊是自己,於是便對蕭莫抱拳說道:“老夫……在這裏謝過子衡了!”
這些士兵,蕭莫的意見是除了哨兵和炮兵之外,那些新兵都由西路大軍帶著。
新兵戰場的經驗少,還需要戰鬥的磨練,但是也不能一下磨練得太過火把人都磨練沒了!
所以跟著蕭莫是最好的,出了太原,打了一座城,就安排一部分士兵駐守,沒有比這個更適合這些新兵的了!
李準對於這個沒有異議。
主要看主力士兵的分配,特別是炮營的人馬。
而炮營的核心自然是那幾門裝了鐵輪子的火炮了,其實李準最想知道的是,這大炮蕭莫能給東路大軍多少!
這些火炮,目前太原一共隻有十八門。
李準想,蕭莫將何定都分給自己了,所以他肯定會多給自己一些大炮的。
當然……李準想是這樣想,但是李準非常的自覺,他知道……這大炮本來就是蕭莫和修之名出資建造的,朝廷根本沒花多少功夫,甚至隻是撥了一批士兵給蕭莫,還讓了一座軍營,蕭莫就把大炮給建成了!
這東西是人家製作的,李準自然不好意思開口多要了。
但是蕭莫也很仗義,或者說是對李準很照顧。
蕭莫對李準說道:“大人,這次東路軍劍指南京,所經過的城池較多,所以這大炮便多分給你們一些,蕭莫隻要那炮營的副將雲龍宿與三百炮兵就可以了!”
“三百炮兵?”
李準驚訝了起來,按照炮營的配置,一門火炮是五十名士兵。
之所以配這麽多士兵,是怕大炮會出什麽故障,或者陷住了,士兵多一些的話,便能自己解決掉一些問題。
最重要的還是因為現在安朝的火炮少,士兵多,用蕭莫的話說就是,別的沒有,要人還沒有麽?
蕭莫隻要三百炮兵,那意思就是他隻要六門大炮了!
所以李準才驚訝的,六門大炮,會不會少了些?
李準想了想,對蕭莫說道:“子衡,六門大炮老夫總覺得有些不夠,不如這樣吧……我帶十門大炮去……”
蕭莫對李準擺擺手,然後說道:“李大人,蕭莫隻要六門大炮足矣,不瞞大人……這一次征遼,隻怕以大人的高齡,是最後一次出征了!而且……征遼之後,想必大人也對迴到朝堂有自己的想法吧?”
李準聽了,對蕭莫說道:“子衡這是什麽意思?難怪子衡一直在將主力大軍往老夫這邊推,原來……”
蕭莫對李準笑了笑,然後說道:“將心比心,就算蕭莫到了大人這個年紀,隻怕也會將這一次征遼,看著是自己的最後一次了!而且……李大人去年年底拒不迴京,蕭莫也猜到了一些大人的想法!”
李準聽了,長歎一聲,然後對蕭莫說道:“知我者,子衡也!說句實話,子衡……老夫真是恨不早認識你幾年,你說若是五年前太原那一戰子衡要是在的話,皇上又何至遭受那樣的奇恥大辱?”
李準指的是五年前太原戰敗,趙權被迫與遼國簽訂稱弟納貢的和約,這在中華曆史上是少有的對外族納貢,所以李準才說這是奇恥大辱!
蕭莫聽了,心道:早幾年?那時候我還在公司裏麵上班,當我的小白領呢!
當然……這樣的話蕭莫也隻敢在自己的心裏說說而已,是斷然不能告訴別人的。
不然的話,蕭莫還不被別人當成怪物?
蕭莫對李準道:“大人別這樣說,且不說五年之前蕭莫正是大病之時,就算蕭莫沒有生病,隻怕也是人微言輕!況且……蕭莫能有今日,也是大人與令郎的提攜,這知遇之恩,蕭莫自當圖報。所以……這一次征遼,攻下南京以後,中京便在眼前,希望大人一路順風,建立不世之功績!”
李準聽了,激動地看著蕭莫說道:“有子衡之言,老夫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蕭莫聽了,說道:“大人雄心壯誌,自然不再話下!對了……李大人,恕蕭莫鬥膽問一句,將來征遼之後,大人又如何自處?”
李準聽了,說道:“子衡乃是老夫的知己,有些話,老夫不當說,但是……這次皇上讓子衡分兵,老夫也看出來了。昔日越滅吳國,後來範蠡對另一位功臣文種說了一句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今日之子衡,便是明日之李準也,所以……老夫有意在征遼之後,便急流勇退,將朝堂交給後輩們!再說了……如果紀平與石中元還有周常以及曹剛,這四人都是賢臣,老夫也沒有什麽好擔心了。將來致仕以後,便迴到江寧,與吳王和謝老品茶下棋,頤養天年,豈不快哉?”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是暗指古代君主對功臣的忌憚之心,本來李準是不能說的,但是現在營帳裏麵隻有蕭莫和李準兩個人,所以李準也就不擔心了。
別人不明白,但是李準在江寧就認識了蕭莫,一路走來,李準對蕭莫自然是非常了解的。
蕭莫當然不會是那種去告發李準的小人了,而蕭莫聽了也是長歎一聲,說道:“飛鳥盡……嗬嗬,這十二個字,還真是說出了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心聲和處境!自西夏歸來以後,皇上便對蕭莫一直心有忌憚,若不是出了仇不二與王家謀反之事,隻怕蕭莫在京城裏麵這個年關都過不好了。唉……罷了!李大人,我們也別在這裏兔死狐悲了,剩下的將領中,種諤與梁爭年紀最小,所以他們便跟著我。楊洪是員猛將,但是用兵不如狄青,再說狄青坐擁二十萬騎兵,這乃是我軍最大的一支人馬,所以……楊洪和曹向以及趙冠纓跟著我。狄青與楊排風,加上盧作、魏平章以及何定,還有傅恆傅將軍等人跟著大人,不知道大人意下如何?”
李準聽了,覺得這樣的人員分配雖然不是很平均,但是得好處的依舊是自己,於是便對蕭莫抱拳說道:“老夫……在這裏謝過子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