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耶律洪基就看向眾人,說道:“所以說,這一次西夏之事,我們遼國不能坐視不理,但是……”
難處的有的,不過耶律洪基是遼國的國主,這樣的話臣子可以說,但是作為天子,耶律洪基肯定是不能說的。
聽到耶律洪基的話,張孝傑想了想,然後用手臂碰了一下馬植,低聲說道:“馬大人,河套和燕雲一帶,秋收的糧食不是正在運往京城的路上麽?不妨再縮減一下草原各部落的供給,同時加收一項人頭稅,隻要糧食!這個時候是關乎我大遼國運的時候,讓大遼的子民都節儉一下,也不為過嘛……”
“這……”馬植聽到張孝傑的話,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張孝傑和馬植的竊竊私語也讓耶律洪基注意到了,然後耶律洪基問道:“張老愛卿,你和馬大人在商議什麽?”
“迴皇上!”張孝傑站了起來,先是看了馬植一眼,馬植見到張孝傑朝自己使眼色,便微微地點了點頭。
然後張孝傑對耶律洪基和在座的眾人說道:“剛才馬大人說燕雲和河套一帶,還有遼西以及上京道的秋收糧食都已經開始征收了,但這是我大遼渡過寒冬的糧食,不能妄動,不過可以立即加收一項人頭稅,用來做軍餉。不知道皇上和各位以為如何?”
遼國的組成非常複雜,站在全力頂峰的自然是耶律家和蕭家,但是下麵還有許多的草原部落,還有遼東的女真人。
這是一個由胡人組成的國家,部落很多,凝聚力也隻能算是一般。
貿然加征人頭稅,這肯定會引起百姓的不滿。
於是耶律洪基對馬植問道:“馬愛卿,加重稅收,此策可行嗎?”
張孝傑說加征稅收是馬植的注意,耶律洪基自然隻能問馬植了。
馬植還是一頭霧水呢,這明明是張孝傑的注意,但是被硬生生地安在了自己的身上。
馬植知道,張孝傑這是將這個加征稅收的臭名給按到他馬植的頭上呢,但是馬植卻不能將事實說出來。
因為馬植剛才被耶律洪基訓斥了一頓,他現在心裏正沒有安全感呢,而且張元直鋒芒太露,而張元直對遼國朝堂上麵這些老臣一直都沒有什麽好臉色。
所以馬植隻能站在張孝傑這一邊,現在張孝傑要他馬植來被黑鍋,馬植也隻好認了。
“皇上!”馬植對耶律洪基說道:“加征稅糧,確實是眼下唯一一個能解決出兵缺糧的辦法!”
沒有說可行,但是馬植也等於是承認了這個提議是他提出來的。
耶律洪基想了想,然後又看了耶律阿魯翰和張元直一眼。
加征稅收這麽大的事情,耶律洪基也不得不慎重。
因為他知道,現在整個遼國,上至朝臣下至百姓的士氣都不怎麽樣,特別是百姓甚至已經出現了怨言,特別是遼東那邊。
蕭天作為此還專門帶著兵馬去遼東壓製了。
想了想,耶律洪基決定聽聽耶律阿魯翰的意見,畢竟耶律阿魯翰是王爺,還是活了五十多年的老人,大事的話多聽一聽老人家的意見總是好的。
耶律洪基對耶律阿魯翰問道:“皇叔怎麽看?”
耶律阿魯翰答道:“政事臣也不知,特別是錢糧之事,向來是張相公和馬大人掌管,所以老臣不敢亂言!”
加征糧稅,這個事情耶律阿魯翰還真是不敢做決定,但是援救西夏又是必須的,所以耶律阿魯翰雖然不表態,但是卻也隱約地向耶律洪基表達了他的看法。
錢糧的事情,都是張孝傑和馬植掌管的呢,他們說可以,那就可以唄!
耶律洪基想了想,然後說道:“既然如此,便加征人頭稅,聖旨朕等下就讓人擬好,然後張老愛卿和馬愛卿兩人全權負責此事!另外出兵援救西夏之事,也必須要議定,諸位看看誰人可以掛帥?”
說到掛帥,眾人都看向了耶律阿魯翰。
沒辦法,隻能是耶律阿魯翰了,但是耶律洪基卻搖搖頭,說道:“皇叔身體抱恙,而且年歲又高,不宜勞師遠征!”
耶律阿魯翰趕緊對耶律洪基拜謝,然後答道:“皇上所言甚是,況且老夫垂垂老矣,也是該讓一些年輕人出去闖一下了,不然的話,將來我大遼無人為帥,豈不成了笑話?”
不管耶律洪基是出於什麽意圖,不想讓耶律阿魯翰掛帥,耶律阿魯翰這樣的迴答都是非常讓人信服的。
說到帥才,現在的遼國還真是隻有耶律阿魯翰這個老頭拿得出手。
耶律阿魯翰這樣說出來,看起來是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主動讓位給年輕人曆練,其實耶律阿魯翰是在告訴在場的人,現在的遼國,還真不能沒有他!
對於這樣的話,耶律洪基自然是輕描淡寫地略過了,但是又不能表示出尷尬,那樣的話隻怕會讓耶律阿魯翰不高興,於是耶律洪基笑了笑,說道:“皇叔說得不錯,既然如此,這掛帥之人,便要另選他人了,眾位愛卿可有建議?”
說罷,耶律洪基先是看向了張孝傑。
畢竟張孝傑是參知政事嘛。
張孝傑起身答道:“迴皇上,臣舉薦一人,此人乃是開國功臣之後,世代名門,而且還是一位少年英才!”
聽到少年英才,眾人不免先看了張元直了一眼,但是很顯然,張孝傑是不可能舉薦張元直的,而且……
張元直的祖上也是遼國的開國功臣,也算不上是時代名門。
“張相公說的莫非是……”馬植似乎也想起了這一號人,然後說道:“此人可是開國魯國公韓壑之後,世襲魯國公之位的韓樞?”
“不錯!”張孝傑點點頭,然後對耶律洪基說道:“皇上,正是韓樞!”
“韓樞?”耶律洪基聽了眉頭一皺。
魯國公韓樞這個人耶律洪基也知道,韓樞今年二十四歲,能文能武,在遼國這些將門貴族之中,也算得上是一個人才。
但是……韓樞卻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他沒有過領兵的經驗!
難處的有的,不過耶律洪基是遼國的國主,這樣的話臣子可以說,但是作為天子,耶律洪基肯定是不能說的。
聽到耶律洪基的話,張孝傑想了想,然後用手臂碰了一下馬植,低聲說道:“馬大人,河套和燕雲一帶,秋收的糧食不是正在運往京城的路上麽?不妨再縮減一下草原各部落的供給,同時加收一項人頭稅,隻要糧食!這個時候是關乎我大遼國運的時候,讓大遼的子民都節儉一下,也不為過嘛……”
“這……”馬植聽到張孝傑的話,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張孝傑和馬植的竊竊私語也讓耶律洪基注意到了,然後耶律洪基問道:“張老愛卿,你和馬大人在商議什麽?”
“迴皇上!”張孝傑站了起來,先是看了馬植一眼,馬植見到張孝傑朝自己使眼色,便微微地點了點頭。
然後張孝傑對耶律洪基和在座的眾人說道:“剛才馬大人說燕雲和河套一帶,還有遼西以及上京道的秋收糧食都已經開始征收了,但這是我大遼渡過寒冬的糧食,不能妄動,不過可以立即加收一項人頭稅,用來做軍餉。不知道皇上和各位以為如何?”
遼國的組成非常複雜,站在全力頂峰的自然是耶律家和蕭家,但是下麵還有許多的草原部落,還有遼東的女真人。
這是一個由胡人組成的國家,部落很多,凝聚力也隻能算是一般。
貿然加征人頭稅,這肯定會引起百姓的不滿。
於是耶律洪基對馬植問道:“馬愛卿,加重稅收,此策可行嗎?”
張孝傑說加征稅收是馬植的注意,耶律洪基自然隻能問馬植了。
馬植還是一頭霧水呢,這明明是張孝傑的注意,但是被硬生生地安在了自己的身上。
馬植知道,張孝傑這是將這個加征稅收的臭名給按到他馬植的頭上呢,但是馬植卻不能將事實說出來。
因為馬植剛才被耶律洪基訓斥了一頓,他現在心裏正沒有安全感呢,而且張元直鋒芒太露,而張元直對遼國朝堂上麵這些老臣一直都沒有什麽好臉色。
所以馬植隻能站在張孝傑這一邊,現在張孝傑要他馬植來被黑鍋,馬植也隻好認了。
“皇上!”馬植對耶律洪基說道:“加征稅糧,確實是眼下唯一一個能解決出兵缺糧的辦法!”
沒有說可行,但是馬植也等於是承認了這個提議是他提出來的。
耶律洪基想了想,然後又看了耶律阿魯翰和張元直一眼。
加征稅收這麽大的事情,耶律洪基也不得不慎重。
因為他知道,現在整個遼國,上至朝臣下至百姓的士氣都不怎麽樣,特別是百姓甚至已經出現了怨言,特別是遼東那邊。
蕭天作為此還專門帶著兵馬去遼東壓製了。
想了想,耶律洪基決定聽聽耶律阿魯翰的意見,畢竟耶律阿魯翰是王爺,還是活了五十多年的老人,大事的話多聽一聽老人家的意見總是好的。
耶律洪基對耶律阿魯翰問道:“皇叔怎麽看?”
耶律阿魯翰答道:“政事臣也不知,特別是錢糧之事,向來是張相公和馬大人掌管,所以老臣不敢亂言!”
加征糧稅,這個事情耶律阿魯翰還真是不敢做決定,但是援救西夏又是必須的,所以耶律阿魯翰雖然不表態,但是卻也隱約地向耶律洪基表達了他的看法。
錢糧的事情,都是張孝傑和馬植掌管的呢,他們說可以,那就可以唄!
耶律洪基想了想,然後說道:“既然如此,便加征人頭稅,聖旨朕等下就讓人擬好,然後張老愛卿和馬愛卿兩人全權負責此事!另外出兵援救西夏之事,也必須要議定,諸位看看誰人可以掛帥?”
說到掛帥,眾人都看向了耶律阿魯翰。
沒辦法,隻能是耶律阿魯翰了,但是耶律洪基卻搖搖頭,說道:“皇叔身體抱恙,而且年歲又高,不宜勞師遠征!”
耶律阿魯翰趕緊對耶律洪基拜謝,然後答道:“皇上所言甚是,況且老夫垂垂老矣,也是該讓一些年輕人出去闖一下了,不然的話,將來我大遼無人為帥,豈不成了笑話?”
不管耶律洪基是出於什麽意圖,不想讓耶律阿魯翰掛帥,耶律阿魯翰這樣的迴答都是非常讓人信服的。
說到帥才,現在的遼國還真是隻有耶律阿魯翰這個老頭拿得出手。
耶律阿魯翰這樣說出來,看起來是像他自己說的那樣主動讓位給年輕人曆練,其實耶律阿魯翰是在告訴在場的人,現在的遼國,還真不能沒有他!
對於這樣的話,耶律洪基自然是輕描淡寫地略過了,但是又不能表示出尷尬,那樣的話隻怕會讓耶律阿魯翰不高興,於是耶律洪基笑了笑,說道:“皇叔說得不錯,既然如此,這掛帥之人,便要另選他人了,眾位愛卿可有建議?”
說罷,耶律洪基先是看向了張孝傑。
畢竟張孝傑是參知政事嘛。
張孝傑起身答道:“迴皇上,臣舉薦一人,此人乃是開國功臣之後,世代名門,而且還是一位少年英才!”
聽到少年英才,眾人不免先看了張元直了一眼,但是很顯然,張孝傑是不可能舉薦張元直的,而且……
張元直的祖上也是遼國的開國功臣,也算不上是時代名門。
“張相公說的莫非是……”馬植似乎也想起了這一號人,然後說道:“此人可是開國魯國公韓壑之後,世襲魯國公之位的韓樞?”
“不錯!”張孝傑點點頭,然後對耶律洪基說道:“皇上,正是韓樞!”
“韓樞?”耶律洪基聽了眉頭一皺。
魯國公韓樞這個人耶律洪基也知道,韓樞今年二十四歲,能文能武,在遼國這些將門貴族之中,也算得上是一個人才。
但是……韓樞卻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他沒有過領兵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