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玉娘好,就什麽都好了”
喬夫人說著話的時候,眼中含著淚水,臉上的表情卻是微笑的,這說明她是由衷地替玉娘感到高興。
以前玉娘迴家,那消瘦的模樣,看了就讓喬夫人心疼,但是這一次玉娘迴家,卻是臉色紅潤,並沒有半分憔悴的樣子,整個人的精氣神擺在那裏,這也說明了現在玉娘的日子過得很滋潤了,玉娘過得好了,喬夫人自然也就開心了。
喬夫人領著蕭莫和玉娘到了喬家院子裏麵,然後丫頭給上了茶,對蕭莫喊了一聲:“姑爺!”
蕭莫報之一笑,然後看了玉娘一眼,玉娘說道:“以前家裏就文叔和他的兩個侄子,這丫頭估計是爹爹新買來的吧……”
“是啊……”喬夫人接過茶杯,然後對玉娘說道:“這丫頭說起來,還是你文叔老家的人,信得過……你爹爹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啊……除了你文叔誰也不信。”
這個文叔估計就是喬家的管家之類的了,果然不一會兒一個老頭子進來,先是喊了喬夫人一聲,然後對玉娘喊了聲小姐,就來到蕭莫的麵前喊道:“姑爺來了……嗬嗬,老爺讓姑爺到書房去一趟……”
“這子衡第一次進門,有什麽話要到書房去說?”喬夫人不高興了,對文叔問道:“不能讓老爺來這裏麽?”
文叔搖搖頭,說道:“夫人,老爺和鎮上的幾位叔公,在商量事情呢,說是姑爺的那個辦法還真是可行的,想讓姑爺去幫忙出出主意……”
“去吧去吧……”喬夫人顯然在喬家沒有什麽決定權,隻能讓蕭莫跟著文叔去了。
到了書房,喬正趕緊站了起來,對蕭莫說道:“子衡啊……來來,介紹幾位叔公給你認識下……”
喬正拉著蕭莫,先是朝一位滿鬢白發的老者行禮,然後對蕭莫說道:“子衡,這位是喬老太公,可是我們喬家的老祖宗啊……”
“喬老……”蕭莫對喬老太公禮貌地喊了一聲。
喬老太公估摸著最少也八十多歲了,他臉上的皮膚都鬆垮了,一張嘴,看不見一顆牙齒,對蕭莫說道:“好,好……好後生啊……”
喬老太公說話了以後,眾人趕緊附和了起來。
“叔,這子衡乃是我們全縣的救命恩人,當然是好後生……”喬老太公旁邊的一個老者笑了起來。
“這位是喬老叔公……”喬正趕緊給蕭莫介紹。
蕭莫趕緊又對這個叔公行禮。
接著是一位姓許的老者,橋安鎮有三個大姓,喬、許、包。其中包氏的幾個資格老的人估計是死得早,所以這一次來到喬正家裏的是兩個姓喬的,一個姓許的。
蕭莫自然也要喊那姓許的老者一聲:“許叔公……”
許叔公道:“不敢當……喬家姑爺乃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老朽哪裏敢當大禮?”
“許叔公說笑了……”蕭莫禮貌地迴了一句,然後看著喬正說道:“嶽父大人,可是為了果園之事找小婿來?”
喬正點點頭,然後問道:“子衡……你說的這個辦法,是真的可行麽?”
這個問題,隻怕不止是喬正,連另外三位老叔公也是非常關心的。
橋安鎮本來就比不上旁邊的幾個鎮子,現在旁邊的幾個鎮子都種上了棉花,礦產也比橋安鎮要多,橋安鎮有的隻是很多沒有礦產的山,還有肥沃的土地。但是卻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旁邊的幾個鎮子飛速地發展,他們也確實是急了。
蕭莫說道:“當然可行……大家可別小看這水果……若是種出來了,單單就賣給慎縣的人吃,那受益都是不得了。現在慎縣的人哪個手上沒幾個閑錢的,賺了錢,誰不是圖個吃好喝好?”
喬老太公聽了,嘴裏含糊不清地嘟喃了一句,然後年紀小一些的喬叔公說道:“我叔他在問子衡,這橋安鎮幾百畝地,難道都種果樹麽?”
蕭莫搖搖頭,說道:“自然不行……山上的空地都可以圈出來,樹木不需要經常灌溉,也不需要每天照看,這鎮子裏都種樹了,那大家就沒有活計了……”
喬正問道:“那些良田種什麽?現在鎮上的鄉親們可是說了,種什麽也不種稻穀……”
“那就把天地圈起來,要麽養魚,要麽種地瓜紅薯!”蕭莫對眾人說道:“可別小看了這地瓜紅薯,它們都可以作為食物,而且容易儲存……隻要和著水吃就不會噎著,吃了又能填飽肚子,作為幹糧它們是最好的材料了……最重要的是……地瓜紅薯在慎縣的市場上是非常稀少的,物以稀為貴嘛……不過也別種得太多了,有多的田地,還可以種一些瓜類的東西,再比如甘蔗……這也是好東西,都可以試著栽種的……”
“對呀!”喬正一拍桌子,然後說道:“我怎麽就沒想到?不願意種稻穀,那就種瓜,種蔬菜,反正一樣都可以賺銀子的!”
喬正樂壞了,看他那家勢,似乎是恨不得現在就把這個消息宣布出去,但是因為蕭莫在這裏,所以隻好作罷。
“就這麽決定了,大家迴去都將鄉親們叫到一起,然後商量一下,明日讓包家祠堂派人過來,我們一起決定到底怎樣分配,誰種瓜,誰栽樹!這農忙的時候早就到了,別的鎮子上都早就開始忙活了,我們橋安鎮卻一直沒有動靜,丟人啊……”
喬正最後做了總結,然後宣布今天就這樣決定了。
喬叔公攙扶著喬老太公,然後雙雙和蕭莫道別,許老頭是最後離開的,離開的時候還一個勁地拉著蕭莫聊著,最後喬正不耐煩了,對許老頭說道:“老許,先迴去把鄉親們的事商量好了再說,在這裏磨蹭什麽?”
許老頭這才離開了喬家,最後喬正才得了空,然後和蕭莫來到了後院。
現在喬文軒在縣衙任職,喬家就剩下了喬正和喬夫人兩口子,還有幾個下人。
蕭莫和玉娘迴來,四個人正好湊成一桌!
喬夫人說著話的時候,眼中含著淚水,臉上的表情卻是微笑的,這說明她是由衷地替玉娘感到高興。
以前玉娘迴家,那消瘦的模樣,看了就讓喬夫人心疼,但是這一次玉娘迴家,卻是臉色紅潤,並沒有半分憔悴的樣子,整個人的精氣神擺在那裏,這也說明了現在玉娘的日子過得很滋潤了,玉娘過得好了,喬夫人自然也就開心了。
喬夫人領著蕭莫和玉娘到了喬家院子裏麵,然後丫頭給上了茶,對蕭莫喊了一聲:“姑爺!”
蕭莫報之一笑,然後看了玉娘一眼,玉娘說道:“以前家裏就文叔和他的兩個侄子,這丫頭估計是爹爹新買來的吧……”
“是啊……”喬夫人接過茶杯,然後對玉娘說道:“這丫頭說起來,還是你文叔老家的人,信得過……你爹爹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啊……除了你文叔誰也不信。”
這個文叔估計就是喬家的管家之類的了,果然不一會兒一個老頭子進來,先是喊了喬夫人一聲,然後對玉娘喊了聲小姐,就來到蕭莫的麵前喊道:“姑爺來了……嗬嗬,老爺讓姑爺到書房去一趟……”
“這子衡第一次進門,有什麽話要到書房去說?”喬夫人不高興了,對文叔問道:“不能讓老爺來這裏麽?”
文叔搖搖頭,說道:“夫人,老爺和鎮上的幾位叔公,在商量事情呢,說是姑爺的那個辦法還真是可行的,想讓姑爺去幫忙出出主意……”
“去吧去吧……”喬夫人顯然在喬家沒有什麽決定權,隻能讓蕭莫跟著文叔去了。
到了書房,喬正趕緊站了起來,對蕭莫說道:“子衡啊……來來,介紹幾位叔公給你認識下……”
喬正拉著蕭莫,先是朝一位滿鬢白發的老者行禮,然後對蕭莫說道:“子衡,這位是喬老太公,可是我們喬家的老祖宗啊……”
“喬老……”蕭莫對喬老太公禮貌地喊了一聲。
喬老太公估摸著最少也八十多歲了,他臉上的皮膚都鬆垮了,一張嘴,看不見一顆牙齒,對蕭莫說道:“好,好……好後生啊……”
喬老太公說話了以後,眾人趕緊附和了起來。
“叔,這子衡乃是我們全縣的救命恩人,當然是好後生……”喬老太公旁邊的一個老者笑了起來。
“這位是喬老叔公……”喬正趕緊給蕭莫介紹。
蕭莫趕緊又對這個叔公行禮。
接著是一位姓許的老者,橋安鎮有三個大姓,喬、許、包。其中包氏的幾個資格老的人估計是死得早,所以這一次來到喬正家裏的是兩個姓喬的,一個姓許的。
蕭莫自然也要喊那姓許的老者一聲:“許叔公……”
許叔公道:“不敢當……喬家姑爺乃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老朽哪裏敢當大禮?”
“許叔公說笑了……”蕭莫禮貌地迴了一句,然後看著喬正說道:“嶽父大人,可是為了果園之事找小婿來?”
喬正點點頭,然後問道:“子衡……你說的這個辦法,是真的可行麽?”
這個問題,隻怕不止是喬正,連另外三位老叔公也是非常關心的。
橋安鎮本來就比不上旁邊的幾個鎮子,現在旁邊的幾個鎮子都種上了棉花,礦產也比橋安鎮要多,橋安鎮有的隻是很多沒有礦產的山,還有肥沃的土地。但是卻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旁邊的幾個鎮子飛速地發展,他們也確實是急了。
蕭莫說道:“當然可行……大家可別小看這水果……若是種出來了,單單就賣給慎縣的人吃,那受益都是不得了。現在慎縣的人哪個手上沒幾個閑錢的,賺了錢,誰不是圖個吃好喝好?”
喬老太公聽了,嘴裏含糊不清地嘟喃了一句,然後年紀小一些的喬叔公說道:“我叔他在問子衡,這橋安鎮幾百畝地,難道都種果樹麽?”
蕭莫搖搖頭,說道:“自然不行……山上的空地都可以圈出來,樹木不需要經常灌溉,也不需要每天照看,這鎮子裏都種樹了,那大家就沒有活計了……”
喬正問道:“那些良田種什麽?現在鎮上的鄉親們可是說了,種什麽也不種稻穀……”
“那就把天地圈起來,要麽養魚,要麽種地瓜紅薯!”蕭莫對眾人說道:“可別小看了這地瓜紅薯,它們都可以作為食物,而且容易儲存……隻要和著水吃就不會噎著,吃了又能填飽肚子,作為幹糧它們是最好的材料了……最重要的是……地瓜紅薯在慎縣的市場上是非常稀少的,物以稀為貴嘛……不過也別種得太多了,有多的田地,還可以種一些瓜類的東西,再比如甘蔗……這也是好東西,都可以試著栽種的……”
“對呀!”喬正一拍桌子,然後說道:“我怎麽就沒想到?不願意種稻穀,那就種瓜,種蔬菜,反正一樣都可以賺銀子的!”
喬正樂壞了,看他那家勢,似乎是恨不得現在就把這個消息宣布出去,但是因為蕭莫在這裏,所以隻好作罷。
“就這麽決定了,大家迴去都將鄉親們叫到一起,然後商量一下,明日讓包家祠堂派人過來,我們一起決定到底怎樣分配,誰種瓜,誰栽樹!這農忙的時候早就到了,別的鎮子上都早就開始忙活了,我們橋安鎮卻一直沒有動靜,丟人啊……”
喬正最後做了總結,然後宣布今天就這樣決定了。
喬叔公攙扶著喬老太公,然後雙雙和蕭莫道別,許老頭是最後離開的,離開的時候還一個勁地拉著蕭莫聊著,最後喬正不耐煩了,對許老頭說道:“老許,先迴去把鄉親們的事商量好了再說,在這裏磨蹭什麽?”
許老頭這才離開了喬家,最後喬正才得了空,然後和蕭莫來到了後院。
現在喬文軒在縣衙任職,喬家就剩下了喬正和喬夫人兩口子,還有幾個下人。
蕭莫和玉娘迴來,四個人正好湊成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