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太原城前,李準以及狄青和梁博三人的臉色都很嚴肅。
他們的心情都很沉重!
因為這一次探望皇上,他們都知道前麵等待他們的是什麽!
不管皇上現在是清醒還昏迷,那些大臣們包括石中元在內,肯定會要求李準退兵,或者說是,要求皇上迴到京城去靜養!
皇上一走,還算什麽禦駕親征?
現在朝廷和遼國的戰事正是膠著的時候,俗話說一鼓作氣勢如虎,但是現在朝廷六十萬大軍被對方三十萬大軍拖住了,讓士兵們知道了白蓮教士兵和遼軍的差距,而遼國的騎兵也溜得安朝的士兵沒有了一點脾氣!
現在安朝軍士的士氣真是坐下坡路的時候,若是這個時候讓皇上離開太原,那麽士兵們的士氣隻怕會更加低沉!
那樣的話,這仗就沒法打了!
所以李準三人的臉色都很嚴肅,他們必須要麵對即將發生的事!
到了皇上行宮的外麵,衛士們攔下了李準和一眾將士。
因為除了李準以為,梁博和狄青兩人都是身穿甲胄腰間還別這武器的,那些隨行的士兵更是兵器不敢離手!
戰爭時代,保持警惕是必須的。
但是也因此,士兵們不能進入行宮,連梁博和狄青也沒有資格進去!
李準迴頭看了一眼狄青和梁博,然後狄青看著李準喊了一聲:“大人……”
後麵的話,狄青沒有說,但是那意思已經表達出來了。
很顯然,狄青也知道這一次李準去麵見皇上,要麵對的壓力有多大,所以狄青希望李準能挺住,能繼續堅持將皇上留在太原!
因為狄青也很不甘心,不甘心就這樣將這場戰爭的主導權交給遼國!
但是後來狄青也想清楚了,現在李準身上的壓力已經夠大了,自己畢竟還年輕,人微言輕啊!況且李準現在也夠為難的了,這個時候如果再給李準壓力,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
梁博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但是最後他什麽也沒有說!
兩人看著李準略微彎著腰離去的背影,都是一聲歎息。
特別是狄青,他的眼中因為激動,已經隱隱有熱淚要奪眶而出了!
因為他知道,這一次隻怕是李準也沒有辦法堅持下去了,那麽這一仗安朝再打下去,隻怕是兇多吉少!
要是這一仗打敗了,狄青知道,不僅僅是這邊關六十萬大軍的生死問題,那更是安朝乃至整個國家民族的恥辱,所以狄青才激動了起來!
現在,誰能解決這樣的困局?
李準的步子邁得有些沉重,似乎是每走一步,都想在地上留下一個腳印一般!
到了趙權的寢宮外麵,早有太監等在了那裏。
見到李準,禦前太監走了上來:“李大人……就算雜家求您了,這一次……皇上怕是真不行了,您要是還體諒皇上的身子,便幫忙勸勸皇上吧!”
不能說是李準硬要趙權來太原的,畢竟趙權要是不願意禦駕親征,天下誰也逼不了他!而且安朝的太監地位極低,雖然是禦前太監,但是在李準麵前,他根本什麽都算不了,大人也就不敢指責李準了!
“周公公……”李準對那禦前太監說道:“皇上之事,老臣自然省得!”
李準說這句話的時候,聲音非常的平靜,整個人沒有一絲情緒的波動,就像一潭沉寂了千年的幽泉,根本看不到半點波瀾!
跟著周公公來到趙權的寢宮內,隻見以石中元為首的一幹大臣也在寢宮內等候著,一見到李準,大臣們的眼光就亮了起來。
“來了……”
有人嘀咕了一聲,然後石中元迎著李準走了上去,說道:“李大人,皇上他……真拖不下去了!”
聽到石中元的話,李準一抬手,示意石中元的話到此為止。
因為李準知道現在事態到了什麽程度,也知道石中元接下來是想勸自己退兵,但是……李準不想聽!
雖然李準也很無奈,他到現在也堅持不下去了,心中也做好了退兵的打算。
但是李準真的不想聽到退兵的話,因為他怕自己承受不了!
來到床邊,趙權雙眼緊閉,但是胸腹處的動靜還表明趙權現在隻是睡著了而已,確切地說,是昏死了過去。
“皇上……下令了嗎?”李準幽幽地問了一句。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石中元答道:“突然昏死過去的,來不及下令!”
這裏石中元用了來不及下令,而不是沒有下令,顯然他的意思是趙權也讚成退兵的……起碼,要讓李準是隻有以為的。
石中元在李準麵前玩起了文字遊戲!
按理說,石中元和李準都是老臣,並且還是李準的老下屬,他在李準麵前,不應該玩這樣的心眼。
但這就是這些老臣迂腐的地方,在他們眼裏,最重要的永遠是朝廷和社稷,是皇上,更是大義!
所以為了皇上,石中元和李準玩起了心眼,並且還帶頭堅決要求退兵!
李準聞言神色複雜地看了石中元一眼,說實話,李準的心理對石中元沒有什麽不滿,畢竟石中元也是為了皇上著想!
但是李準也沒有上當,他緩緩說道:“也就是說,皇上還是沒有下令!”
聽到李準的話,大臣們一下就炸開了鍋,紛紛激動了起來,有些人甚至直接喊著李準的名字對他指責。
“皇上都成這樣了,你李準還不肯退兵?”
“不錯!皇上是沒有下令,那是因為皇上昏迷了啊!”
“皇上昏迷了,自然就是李大人你說了算!”
“必須退兵,不讓皇上若是龍體不保,你李準能負得了這個責任麽?”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不斷地對著李準指指點點,李準隻做看不見,最後石中元怒喝一聲:“都別吵了!”
文官之中,這裏是以石中元為首的,於是眾人都停下了指責,然後都忿忿不平地看著李準。
石中元看著李準問道:“李大人,若是皇上就此昏迷不醒……那便一直不退兵麽?”
他們的心情都很沉重!
因為這一次探望皇上,他們都知道前麵等待他們的是什麽!
不管皇上現在是清醒還昏迷,那些大臣們包括石中元在內,肯定會要求李準退兵,或者說是,要求皇上迴到京城去靜養!
皇上一走,還算什麽禦駕親征?
現在朝廷和遼國的戰事正是膠著的時候,俗話說一鼓作氣勢如虎,但是現在朝廷六十萬大軍被對方三十萬大軍拖住了,讓士兵們知道了白蓮教士兵和遼軍的差距,而遼國的騎兵也溜得安朝的士兵沒有了一點脾氣!
現在安朝軍士的士氣真是坐下坡路的時候,若是這個時候讓皇上離開太原,那麽士兵們的士氣隻怕會更加低沉!
那樣的話,這仗就沒法打了!
所以李準三人的臉色都很嚴肅,他們必須要麵對即將發生的事!
到了皇上行宮的外麵,衛士們攔下了李準和一眾將士。
因為除了李準以為,梁博和狄青兩人都是身穿甲胄腰間還別這武器的,那些隨行的士兵更是兵器不敢離手!
戰爭時代,保持警惕是必須的。
但是也因此,士兵們不能進入行宮,連梁博和狄青也沒有資格進去!
李準迴頭看了一眼狄青和梁博,然後狄青看著李準喊了一聲:“大人……”
後麵的話,狄青沒有說,但是那意思已經表達出來了。
很顯然,狄青也知道這一次李準去麵見皇上,要麵對的壓力有多大,所以狄青希望李準能挺住,能繼續堅持將皇上留在太原!
因為狄青也很不甘心,不甘心就這樣將這場戰爭的主導權交給遼國!
但是後來狄青也想清楚了,現在李準身上的壓力已經夠大了,自己畢竟還年輕,人微言輕啊!況且李準現在也夠為難的了,這個時候如果再給李準壓力,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
梁博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但是最後他什麽也沒有說!
兩人看著李準略微彎著腰離去的背影,都是一聲歎息。
特別是狄青,他的眼中因為激動,已經隱隱有熱淚要奪眶而出了!
因為他知道,這一次隻怕是李準也沒有辦法堅持下去了,那麽這一仗安朝再打下去,隻怕是兇多吉少!
要是這一仗打敗了,狄青知道,不僅僅是這邊關六十萬大軍的生死問題,那更是安朝乃至整個國家民族的恥辱,所以狄青才激動了起來!
現在,誰能解決這樣的困局?
李準的步子邁得有些沉重,似乎是每走一步,都想在地上留下一個腳印一般!
到了趙權的寢宮外麵,早有太監等在了那裏。
見到李準,禦前太監走了上來:“李大人……就算雜家求您了,這一次……皇上怕是真不行了,您要是還體諒皇上的身子,便幫忙勸勸皇上吧!”
不能說是李準硬要趙權來太原的,畢竟趙權要是不願意禦駕親征,天下誰也逼不了他!而且安朝的太監地位極低,雖然是禦前太監,但是在李準麵前,他根本什麽都算不了,大人也就不敢指責李準了!
“周公公……”李準對那禦前太監說道:“皇上之事,老臣自然省得!”
李準說這句話的時候,聲音非常的平靜,整個人沒有一絲情緒的波動,就像一潭沉寂了千年的幽泉,根本看不到半點波瀾!
跟著周公公來到趙權的寢宮內,隻見以石中元為首的一幹大臣也在寢宮內等候著,一見到李準,大臣們的眼光就亮了起來。
“來了……”
有人嘀咕了一聲,然後石中元迎著李準走了上去,說道:“李大人,皇上他……真拖不下去了!”
聽到石中元的話,李準一抬手,示意石中元的話到此為止。
因為李準知道現在事態到了什麽程度,也知道石中元接下來是想勸自己退兵,但是……李準不想聽!
雖然李準也很無奈,他到現在也堅持不下去了,心中也做好了退兵的打算。
但是李準真的不想聽到退兵的話,因為他怕自己承受不了!
來到床邊,趙權雙眼緊閉,但是胸腹處的動靜還表明趙權現在隻是睡著了而已,確切地說,是昏死了過去。
“皇上……下令了嗎?”李準幽幽地問了一句。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石中元答道:“突然昏死過去的,來不及下令!”
這裏石中元用了來不及下令,而不是沒有下令,顯然他的意思是趙權也讚成退兵的……起碼,要讓李準是隻有以為的。
石中元在李準麵前玩起了文字遊戲!
按理說,石中元和李準都是老臣,並且還是李準的老下屬,他在李準麵前,不應該玩這樣的心眼。
但這就是這些老臣迂腐的地方,在他們眼裏,最重要的永遠是朝廷和社稷,是皇上,更是大義!
所以為了皇上,石中元和李準玩起了心眼,並且還帶頭堅決要求退兵!
李準聞言神色複雜地看了石中元一眼,說實話,李準的心理對石中元沒有什麽不滿,畢竟石中元也是為了皇上著想!
但是李準也沒有上當,他緩緩說道:“也就是說,皇上還是沒有下令!”
聽到李準的話,大臣們一下就炸開了鍋,紛紛激動了起來,有些人甚至直接喊著李準的名字對他指責。
“皇上都成這樣了,你李準還不肯退兵?”
“不錯!皇上是沒有下令,那是因為皇上昏迷了啊!”
“皇上昏迷了,自然就是李大人你說了算!”
“必須退兵,不讓皇上若是龍體不保,你李準能負得了這個責任麽?”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不斷地對著李準指指點點,李準隻做看不見,最後石中元怒喝一聲:“都別吵了!”
文官之中,這裏是以石中元為首的,於是眾人都停下了指責,然後都忿忿不平地看著李準。
石中元看著李準問道:“李大人,若是皇上就此昏迷不醒……那便一直不退兵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