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趙權雖然睜開了眼睛,卻依舊一聲不吭。
趙子繼為難了,隻能對曹剛問道:“曹愛卿乃是軍機首政大臣,不可輕動……是不是……再商議一下?”
曹剛知道趙子繼是不敢做這個決定的,自然不會強逼,於是奏道:“殿下所言甚是,但是山東不能無首……”
“也是!”趙子繼點點頭,對曹剛道:“便依曹愛卿之言,先調李季知濟南府,主持政務!”
李季是李準的兒子,在外為官多年,又治理慎縣有功,這個獎賞,相信父皇也不會有意見!趙子繼偷偷地看了趙權一眼,見趙權果然沒有不快的神色,這才安心了許多。
調李季到山東去的決定也沒有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對,退朝之後,趙子繼將紀平與曹剛還有石中元三人留了下來。
趙權這時候才開口,對曹剛問道:“曹愛卿,魯北的戰事不順麽?”
原來,趙權是以為山東那邊出了什麽問題,所以曹剛才要主動請纓到山東去主持大局的。
曹剛觀察了一下趙權的臉色,覺得是時候了,於是拜倒在地,奏道:“啟奏皇上,老臣失職,昨夜處理奏報之時,發現了一封邊軍急報!”
說罷,曹剛將懷裏的奏折雙手呈上,由太監呈給趙權查閱。
趙權翻開奏折,隨後眉頭一皺。
“混賬!”趙權將奏報一甩,恨聲說道:“遼國三十萬大軍在月初進犯,為何奏報拖到現在才上報?”
“老臣疏忽,請皇上知罪!”曹剛是死豬不怕開水燙,反正他已經打定主意到山東去了,這個皇上的性子實在是和自己不對付,蕭莫說得對,隻有李準才能讓他言聽計從!
趙權麵無表情,沉聲問道:“你為何會疏忽?”
一個皇帝,自然不會是傻子,曹剛作為樞密使,居然連敵**隊來犯都不知道,那這個樞密使還有什麽用?
更何況,曹剛也是老臣子了,趙權會相信他是一時疏忽,而沒有發現這封關乎國家存亡的奏報?
所以趙權要問清楚!
沒有趙權的命令,曹剛隻能依舊拜倒在地上,答道:“皇上,當時正值朝堂為難之際,秦王弄權,皇上病重,老臣不敢上報!”
“那你就任由遼軍進犯?如今北方戰事如何了?”趙權關切地問了一句。
曹剛道:“唿延連城八萬大軍和梁將軍相持在太原,如今正在等待遼軍後援!”
“如今兵臨城下,還有緩和的餘地麽?”趙權看了紀平一眼。
果然,趙權聽說了遼軍進犯以後,第一反應還是求和!
紀平搖搖頭,說道:“隻怕這一次,遼國是欺我朝中無人,不肯善罷甘休了!”
趙權一拍桌子,怒道:“欺人太甚!”
作為帝王,敵國進犯,當然會有些火氣。
曹剛就等著趙權發怒呢,趁這個機會,趕緊進言道:“皇上,遼國欺人太甚,我朝又何懼於他?”
趙權聞言冷靜了下來,看著曹剛道:“你先起來說話!”
曹剛站了起來謝禮,雖然趙權沒有怪罪自己,但是卻省了曹愛卿這個稱唿,看起來趙權還是有些生氣的。
“你是說,與遼國開戰?”趙權皺著眉頭問了一句。
曹剛點點頭,激動地說道:“皇上,此戰不可避,不然我堂堂中華,從此便淪為外族之附,祖宗威嚴何在?”
紀平也點點頭,說道:“臣也附議!”
趙權問道:“那依兩位之見,何人為帥?”
曹剛和紀平對視了一眼,然後同聲說道:“非李大人莫屬!”
李準剛剛從山東大勝而歸,正是軍心所向,當然是非他莫屬!
但是趙權卻眉頭一皺,說道:“李準是文臣,而且……遼國不比山東!”
見趙權猶豫,這時候石中元說道:“皇上,臣再舉薦一人,白衣卿相蕭莫如何?”
“蕭莫?”趙權又搖搖頭,說道:“太年輕了,況且……”猶豫了一下,趙權繼續說道:“況且朕答應了他和安寧的婚事,蕭莫便是駙馬了,若是讓他掛帥,有違祖製!”
石中元不甘心,對趙權繼續進諫道:“皇上,若國都不存,祖製還有何用?蕭大人善於用兵,沂州一戰,大敗白蓮教,開史來未有之戰例,實乃是經天緯地之才!如此智謀,若是因為祖製的束縛而不能為國效力,未免太過!”
趙權也歎息一聲,蕭莫的才華確實是讓他大吃一驚,但是……怎麽辦?
你曹剛連邊關的戰事都瞞著朕,等朕宣布了他和公主的婚事以後再和朕說國家需要蕭莫?
你們逗我呢?
趙權不高興了,對石中元道:“但是蕭莫現在迴鄉為母守孝,如何能召?”
好吧!牽扯到了孝道,石中元也沒辦法了,隻好默不作聲。
於是,大殿上安靜了下來,君臣都皺著眉頭,然後沉思。
將朝堂上的人一個個從頭想到尾,都沒有合適的人選,最後曹剛和紀平等人都不由得歎息一聲。
說來說去,還是李準最合適,但是趙權都說了,李準是文臣,而且遼國不是白蓮教……
怎麽辦?
就在眾人迷茫的時候,突然趙子繼對著趙權跪了下來,趙權不解地看著俯拜在地是太子,皺著眉頭問道:“你這是幹什麽?”
一驚一乍的嚇人麽?
趙權心裏不爽了,這個太子,怎麽動不動就跪?
還有沒有一點儲君的樣子?
人都是這樣的,隻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問題,趙權也是一樣,隻好看趙子繼的性子弱,卻不知道趙子繼為什麽性子會變成這樣!
這還不是和趙子繼他長年不受重視,而且一直被趙子軒壓著,所以才導致他的心理有些自卑,從而性子也變得軟弱了起來!
趙子繼俯在地上說道:“父皇,兒臣請命,前往太原,代父皇出征!”
“啊?”
趙子繼的話一出,不光是紀平、曹剛、石中元三人,連趙權都驚訝了。
這還是那個溫文爾雅,性子如水的豫王麽?他居然主動請纓掛帥,要上戰場廝殺?
趙子繼為難了,隻能對曹剛問道:“曹愛卿乃是軍機首政大臣,不可輕動……是不是……再商議一下?”
曹剛知道趙子繼是不敢做這個決定的,自然不會強逼,於是奏道:“殿下所言甚是,但是山東不能無首……”
“也是!”趙子繼點點頭,對曹剛道:“便依曹愛卿之言,先調李季知濟南府,主持政務!”
李季是李準的兒子,在外為官多年,又治理慎縣有功,這個獎賞,相信父皇也不會有意見!趙子繼偷偷地看了趙權一眼,見趙權果然沒有不快的神色,這才安心了許多。
調李季到山東去的決定也沒有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對,退朝之後,趙子繼將紀平與曹剛還有石中元三人留了下來。
趙權這時候才開口,對曹剛問道:“曹愛卿,魯北的戰事不順麽?”
原來,趙權是以為山東那邊出了什麽問題,所以曹剛才要主動請纓到山東去主持大局的。
曹剛觀察了一下趙權的臉色,覺得是時候了,於是拜倒在地,奏道:“啟奏皇上,老臣失職,昨夜處理奏報之時,發現了一封邊軍急報!”
說罷,曹剛將懷裏的奏折雙手呈上,由太監呈給趙權查閱。
趙權翻開奏折,隨後眉頭一皺。
“混賬!”趙權將奏報一甩,恨聲說道:“遼國三十萬大軍在月初進犯,為何奏報拖到現在才上報?”
“老臣疏忽,請皇上知罪!”曹剛是死豬不怕開水燙,反正他已經打定主意到山東去了,這個皇上的性子實在是和自己不對付,蕭莫說得對,隻有李準才能讓他言聽計從!
趙權麵無表情,沉聲問道:“你為何會疏忽?”
一個皇帝,自然不會是傻子,曹剛作為樞密使,居然連敵**隊來犯都不知道,那這個樞密使還有什麽用?
更何況,曹剛也是老臣子了,趙權會相信他是一時疏忽,而沒有發現這封關乎國家存亡的奏報?
所以趙權要問清楚!
沒有趙權的命令,曹剛隻能依舊拜倒在地上,答道:“皇上,當時正值朝堂為難之際,秦王弄權,皇上病重,老臣不敢上報!”
“那你就任由遼軍進犯?如今北方戰事如何了?”趙權關切地問了一句。
曹剛道:“唿延連城八萬大軍和梁將軍相持在太原,如今正在等待遼軍後援!”
“如今兵臨城下,還有緩和的餘地麽?”趙權看了紀平一眼。
果然,趙權聽說了遼軍進犯以後,第一反應還是求和!
紀平搖搖頭,說道:“隻怕這一次,遼國是欺我朝中無人,不肯善罷甘休了!”
趙權一拍桌子,怒道:“欺人太甚!”
作為帝王,敵國進犯,當然會有些火氣。
曹剛就等著趙權發怒呢,趁這個機會,趕緊進言道:“皇上,遼國欺人太甚,我朝又何懼於他?”
趙權聞言冷靜了下來,看著曹剛道:“你先起來說話!”
曹剛站了起來謝禮,雖然趙權沒有怪罪自己,但是卻省了曹愛卿這個稱唿,看起來趙權還是有些生氣的。
“你是說,與遼國開戰?”趙權皺著眉頭問了一句。
曹剛點點頭,激動地說道:“皇上,此戰不可避,不然我堂堂中華,從此便淪為外族之附,祖宗威嚴何在?”
紀平也點點頭,說道:“臣也附議!”
趙權問道:“那依兩位之見,何人為帥?”
曹剛和紀平對視了一眼,然後同聲說道:“非李大人莫屬!”
李準剛剛從山東大勝而歸,正是軍心所向,當然是非他莫屬!
但是趙權卻眉頭一皺,說道:“李準是文臣,而且……遼國不比山東!”
見趙權猶豫,這時候石中元說道:“皇上,臣再舉薦一人,白衣卿相蕭莫如何?”
“蕭莫?”趙權又搖搖頭,說道:“太年輕了,況且……”猶豫了一下,趙權繼續說道:“況且朕答應了他和安寧的婚事,蕭莫便是駙馬了,若是讓他掛帥,有違祖製!”
石中元不甘心,對趙權繼續進諫道:“皇上,若國都不存,祖製還有何用?蕭大人善於用兵,沂州一戰,大敗白蓮教,開史來未有之戰例,實乃是經天緯地之才!如此智謀,若是因為祖製的束縛而不能為國效力,未免太過!”
趙權也歎息一聲,蕭莫的才華確實是讓他大吃一驚,但是……怎麽辦?
你曹剛連邊關的戰事都瞞著朕,等朕宣布了他和公主的婚事以後再和朕說國家需要蕭莫?
你們逗我呢?
趙權不高興了,對石中元道:“但是蕭莫現在迴鄉為母守孝,如何能召?”
好吧!牽扯到了孝道,石中元也沒辦法了,隻好默不作聲。
於是,大殿上安靜了下來,君臣都皺著眉頭,然後沉思。
將朝堂上的人一個個從頭想到尾,都沒有合適的人選,最後曹剛和紀平等人都不由得歎息一聲。
說來說去,還是李準最合適,但是趙權都說了,李準是文臣,而且遼國不是白蓮教……
怎麽辦?
就在眾人迷茫的時候,突然趙子繼對著趙權跪了下來,趙權不解地看著俯拜在地是太子,皺著眉頭問道:“你這是幹什麽?”
一驚一乍的嚇人麽?
趙權心裏不爽了,這個太子,怎麽動不動就跪?
還有沒有一點儲君的樣子?
人都是這樣的,隻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問題,趙權也是一樣,隻好看趙子繼的性子弱,卻不知道趙子繼為什麽性子會變成這樣!
這還不是和趙子繼他長年不受重視,而且一直被趙子軒壓著,所以才導致他的心理有些自卑,從而性子也變得軟弱了起來!
趙子繼俯在地上說道:“父皇,兒臣請命,前往太原,代父皇出征!”
“啊?”
趙子繼的話一出,不光是紀平、曹剛、石中元三人,連趙權都驚訝了。
這還是那個溫文爾雅,性子如水的豫王麽?他居然主動請纓掛帥,要上戰場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