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章 外來者
在西伯利亞的瀟灑人生 作者:肥肉老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次出國品嚐到了好處,馬文立刻開始準備起來了第二次出國了。這一次在申請的是商務簽證,其實工作簽證也沒有什麽問題,目的地就是雅庫茨克。
位於勒拿河中遊,綽號冰城,人口是以雅庫特人為主,算得上是俄羅斯的少數民族,是屬黃色人種西伯利亞類型,據說祖源可能是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突厥群體。
很明顯馬文不是打算去研究曆史的,他是去賺錢的。
相比起第一次出國,這一次的馬文就準備的比較齊全了。不隻是一個巨大的背包,還拖著一個大箱子。蘇聯時期的輕工業就比較差,現在自然也是更加一般了。
下別斯佳赫,這就是馬文的下一個目的地。這裏在雅庫茨克附近的勒拿河右岸,甚至在這裏都還沒有通火車,這就算得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城市了。
馬文這樣的一個生麵孔出現,自然也是讓不少人覺得意外的。就算是很多人聽說這些年中國經濟發展不錯,但是也很少人來這裏,尤其還是在鄉村這樣的地方,更是‘人跡罕至’。
一個肥胖的大媽很熱情,兼職著小村鎮的房地產中介。
“我的俄語很差,你可以說慢點嗎?”馬文這段時間算是俄語有些進步了,但是還是有點吃不消,“慢一點,我才好理解。”
俄羅斯大媽則認真說道,“這個村子隻有十三戶人,這是一個很安靜的村子。你看到的,我們種植土豆、養殖奶牛、山羊,我們也會進山打獵。”
馬文拿出翻譯機,問道,“這裏的互聯網信號等等,齊全嗎?”
大媽立刻告訴馬文,在家裏是可以上網的。但是在這裏沒有自來水,想要打水就去井裏,那是公用的。平常都是燒柴的,因為周圍都是茂密的森林,原則上木柴隨便砍。
介紹給馬文的房子是一個獨棟的木屋,裝修什麽的幾乎也沒有什麽,很普通的常見農村小木屋。麵積的話,差不多八十平米左右。水電全通就算了,主要是沒有水。
“如果你缺肉,可以在村裏采購,你也可以在這裏買到牛羊肉、土豆。如果想要買到更多的物資,我們每周都會有集市,市場上有更多的產品。”大媽很熱情,房子租出去不容易。
價格的話也不高,一個月的話是不到九千盧布,差不多就是人民幣八百的樣子。
對於這個價格馬文不滿意,經過了激勵的討價還價,差不多五千五盧布的價格談下來。五百塊人民幣的樣子,但是也需要交一個月的押金,馬文覺得沒有什麽問題。
“以後要在這裏住,我得考慮買車的事情才行。”馬文喃喃自語,開始收拾著行李,“一下雨的話肯定泥濘不堪,到時候還需要山地摩托這些。說不定到了冬天,爬犁什麽的也需要。實在不行,我買匹馬吧。”
這簡直不能想,馬文快速的搖頭,主要就是這麽一算的話,簡直就是要在這裏定居了。
繼續收拾著行李的馬文覺得自己也需要考慮一些事情了,比如說這兩天先安頓下來。然後自然也就是需要考慮工作的事情了,比如說進山采集一些山貨了。
他可是在國內注冊了公司的,估計過段時間也要在俄羅斯這邊注冊公司。到時候就是搞農副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了,這麽一算格調、格局就起來了。
就在馬文還在收拾行李的時候,敲門聲響了起來。
馬文開門,五六個小孩子站在馬文的新居門口,有些好奇的看著馬文。
馬文笑了起來,打著招唿,“你們好,我是馬文。很高興認識你們,但是我俄語不太好。”
這段俄語無比流利,主要是說的比較多,這個時候自然也就無比流利了。
幾個小孩一點都不陌生,也沒有什麽好害怕的樣子。
“你是中國人嗎?”
“你和我們看起來一樣,你為什麽要開這裏?”
……
主要是這裏的一些人也都是黃皮膚,所以這些當地居民覺得馬文和他們看起來很像。其實馬文一開始也比較意外,因為俄羅斯雖然是橫跨亞歐,很多人都覺得俄羅斯人是白人為主。但是黃皮膚的人,在這裏也是有的。
馬文想了想,打開了箱子取出巧克力。俄羅斯標誌性的黑巧克力,馬文也吃過不少。有些確實比較酸、比較苦,但是絕大多數都還是比較好的。
惠而不費的小禮物,馬文還算是比較熱情的人,該有的禮貌也是有的。更何況初來乍到的,馬文也確實覺得這樣的一點小禮物,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些小屁孩開心的拿著巧克力立刻吃了起來,看起來沒有什麽忌諱。
馬文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其實在國內的時候,馬文現在很多的時候不會輕易的給陌生孩子禮物,尤其是食品之類的。除非是自己認識的人,除非是親戚朋友的孩子,或者是別人的父母在跟前,始終讓人覺得有點隔閡,始終會擔心自己的熱情會給別人負擔。
而現在,這些小孩的熱情和純真的笑容,馬文覺得很開心。
“我還要收拾行李,等下還要去買點東西。”馬文笑著指了指空蕩蕩的房子,說道,“對了,誰可以告訴我可以在哪裏砍柴?”
加夫裏拉-謝爾蓋奧維奇-伊萬諾夫熱情的說道,“隨便去砍,你看上了那棵樹都可以砍。不過你需要斧子,砍樹的斧子、劈柴的斧子,也可以是電鋸。我家裏有十幾把斧子,可以借給你!”
這是傳統的俄羅斯名字,一般由三節組成。第一部分為本人名字,中間為父親名字,最後為姓氏。而且這邊的女性,姓名多以娃、婭結尾。
馬文也在和加夫裏拉、瓦裏希、列夫這些小孩子聊著天,雖然偶爾溝通的時候有些不太順暢,但是總的來說還不錯,馬文也對於這座小村莊有著初步的了解了。
十三戶人家,不算馬文這個外來者,一共有著六十個人。基本上都是以務農、養殖為主要收入,周末的時候基本上都會有人去集市擺攤,或者偶爾打獵去補貼家用等等。
這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貧困的村子,在俄羅斯、在遠東這樣的地方也很常見。並不是所有的俄羅斯農民都有著巨大的農場,也不是每一個俄羅斯農民都可以有著不菲的收入。
按照現在俄國的一些經濟標準,很多人的收入也就是三四千的樣子。而在農村的地方,每個月的收入是一兩千,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好消息就是俄羅斯這邊的物價比較低,大魚大肉之類的沒問題。少吃點蔬菜就好,因為這裏的蔬菜確實很貴。所以在這裏,大部分人都還是覺得生活不錯的。
因為他們沒有存錢的習慣,有錢了就去買酒、吃喝玩樂,工作一段時間就去度假等等。及時行樂這樣的事情、享受當下,這就是絕大多數俄羅斯人的生活態度,他們也沒有覺得這樣有什麽不對的。
這是一個看起來相對來說比較貧困,但是比較淳樸的村子,村子裏的人相處的也比較融洽。
這是馬文的初步印象,但是現在這也就是初步印象而已,還需要更多的觀察、相處。
不過在馬文的心裏,他也就是一個過客而已。他這一次來到這裏,也就是過來尋找賺錢的門路,他來這裏就是尋求一個生財之道。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聲音傳來,“我的鄰居,去我那裏吃飯,我有很多好酒!”
位於勒拿河中遊,綽號冰城,人口是以雅庫特人為主,算得上是俄羅斯的少數民族,是屬黃色人種西伯利亞類型,據說祖源可能是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突厥群體。
很明顯馬文不是打算去研究曆史的,他是去賺錢的。
相比起第一次出國,這一次的馬文就準備的比較齊全了。不隻是一個巨大的背包,還拖著一個大箱子。蘇聯時期的輕工業就比較差,現在自然也是更加一般了。
下別斯佳赫,這就是馬文的下一個目的地。這裏在雅庫茨克附近的勒拿河右岸,甚至在這裏都還沒有通火車,這就算得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城市了。
馬文這樣的一個生麵孔出現,自然也是讓不少人覺得意外的。就算是很多人聽說這些年中國經濟發展不錯,但是也很少人來這裏,尤其還是在鄉村這樣的地方,更是‘人跡罕至’。
一個肥胖的大媽很熱情,兼職著小村鎮的房地產中介。
“我的俄語很差,你可以說慢點嗎?”馬文這段時間算是俄語有些進步了,但是還是有點吃不消,“慢一點,我才好理解。”
俄羅斯大媽則認真說道,“這個村子隻有十三戶人,這是一個很安靜的村子。你看到的,我們種植土豆、養殖奶牛、山羊,我們也會進山打獵。”
馬文拿出翻譯機,問道,“這裏的互聯網信號等等,齊全嗎?”
大媽立刻告訴馬文,在家裏是可以上網的。但是在這裏沒有自來水,想要打水就去井裏,那是公用的。平常都是燒柴的,因為周圍都是茂密的森林,原則上木柴隨便砍。
介紹給馬文的房子是一個獨棟的木屋,裝修什麽的幾乎也沒有什麽,很普通的常見農村小木屋。麵積的話,差不多八十平米左右。水電全通就算了,主要是沒有水。
“如果你缺肉,可以在村裏采購,你也可以在這裏買到牛羊肉、土豆。如果想要買到更多的物資,我們每周都會有集市,市場上有更多的產品。”大媽很熱情,房子租出去不容易。
價格的話也不高,一個月的話是不到九千盧布,差不多就是人民幣八百的樣子。
對於這個價格馬文不滿意,經過了激勵的討價還價,差不多五千五盧布的價格談下來。五百塊人民幣的樣子,但是也需要交一個月的押金,馬文覺得沒有什麽問題。
“以後要在這裏住,我得考慮買車的事情才行。”馬文喃喃自語,開始收拾著行李,“一下雨的話肯定泥濘不堪,到時候還需要山地摩托這些。說不定到了冬天,爬犁什麽的也需要。實在不行,我買匹馬吧。”
這簡直不能想,馬文快速的搖頭,主要就是這麽一算的話,簡直就是要在這裏定居了。
繼續收拾著行李的馬文覺得自己也需要考慮一些事情了,比如說這兩天先安頓下來。然後自然也就是需要考慮工作的事情了,比如說進山采集一些山貨了。
他可是在國內注冊了公司的,估計過段時間也要在俄羅斯這邊注冊公司。到時候就是搞農副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了,這麽一算格調、格局就起來了。
就在馬文還在收拾行李的時候,敲門聲響了起來。
馬文開門,五六個小孩子站在馬文的新居門口,有些好奇的看著馬文。
馬文笑了起來,打著招唿,“你們好,我是馬文。很高興認識你們,但是我俄語不太好。”
這段俄語無比流利,主要是說的比較多,這個時候自然也就無比流利了。
幾個小孩一點都不陌生,也沒有什麽好害怕的樣子。
“你是中國人嗎?”
“你和我們看起來一樣,你為什麽要開這裏?”
……
主要是這裏的一些人也都是黃皮膚,所以這些當地居民覺得馬文和他們看起來很像。其實馬文一開始也比較意外,因為俄羅斯雖然是橫跨亞歐,很多人都覺得俄羅斯人是白人為主。但是黃皮膚的人,在這裏也是有的。
馬文想了想,打開了箱子取出巧克力。俄羅斯標誌性的黑巧克力,馬文也吃過不少。有些確實比較酸、比較苦,但是絕大多數都還是比較好的。
惠而不費的小禮物,馬文還算是比較熱情的人,該有的禮貌也是有的。更何況初來乍到的,馬文也確實覺得這樣的一點小禮物,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些小屁孩開心的拿著巧克力立刻吃了起來,看起來沒有什麽忌諱。
馬文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其實在國內的時候,馬文現在很多的時候不會輕易的給陌生孩子禮物,尤其是食品之類的。除非是自己認識的人,除非是親戚朋友的孩子,或者是別人的父母在跟前,始終讓人覺得有點隔閡,始終會擔心自己的熱情會給別人負擔。
而現在,這些小孩的熱情和純真的笑容,馬文覺得很開心。
“我還要收拾行李,等下還要去買點東西。”馬文笑著指了指空蕩蕩的房子,說道,“對了,誰可以告訴我可以在哪裏砍柴?”
加夫裏拉-謝爾蓋奧維奇-伊萬諾夫熱情的說道,“隨便去砍,你看上了那棵樹都可以砍。不過你需要斧子,砍樹的斧子、劈柴的斧子,也可以是電鋸。我家裏有十幾把斧子,可以借給你!”
這是傳統的俄羅斯名字,一般由三節組成。第一部分為本人名字,中間為父親名字,最後為姓氏。而且這邊的女性,姓名多以娃、婭結尾。
馬文也在和加夫裏拉、瓦裏希、列夫這些小孩子聊著天,雖然偶爾溝通的時候有些不太順暢,但是總的來說還不錯,馬文也對於這座小村莊有著初步的了解了。
十三戶人家,不算馬文這個外來者,一共有著六十個人。基本上都是以務農、養殖為主要收入,周末的時候基本上都會有人去集市擺攤,或者偶爾打獵去補貼家用等等。
這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貧困的村子,在俄羅斯、在遠東這樣的地方也很常見。並不是所有的俄羅斯農民都有著巨大的農場,也不是每一個俄羅斯農民都可以有著不菲的收入。
按照現在俄國的一些經濟標準,很多人的收入也就是三四千的樣子。而在農村的地方,每個月的收入是一兩千,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好消息就是俄羅斯這邊的物價比較低,大魚大肉之類的沒問題。少吃點蔬菜就好,因為這裏的蔬菜確實很貴。所以在這裏,大部分人都還是覺得生活不錯的。
因為他們沒有存錢的習慣,有錢了就去買酒、吃喝玩樂,工作一段時間就去度假等等。及時行樂這樣的事情、享受當下,這就是絕大多數俄羅斯人的生活態度,他們也沒有覺得這樣有什麽不對的。
這是一個看起來相對來說比較貧困,但是比較淳樸的村子,村子裏的人相處的也比較融洽。
這是馬文的初步印象,但是現在這也就是初步印象而已,還需要更多的觀察、相處。
不過在馬文的心裏,他也就是一個過客而已。他這一次來到這裏,也就是過來尋找賺錢的門路,他來這裏就是尋求一個生財之道。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聲音傳來,“我的鄰居,去我那裏吃飯,我有很多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