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振東依靠線路與落點得分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通常是壓反手,調正手之類的,已經被塞弗的全台跑動破得差不多了。
孔振東此時的絕招依舊是打落點與線路,可是殺傷力卻和前麵完全不同。
孔振東這絕殺一板,瞄準的是最後的中路,而且是中路貼台邊緣區,非常的深。
塞弗的強項全台跑動,偏偏是中路的深水區的球不好接。
橫板選手護台麵積雖然大,可是正反手的手型切換動作大,基本上正手與反手的發力肌肉群都不一樣。
因此直板選手雖然號稱反手弱,可是直板選手的反手側身推擋,握拍手型與正手幾乎一致,發力肌肉群也相同。
因此在正反手切換以及對中路的守護上,直板選手往往更快。
塞弗雖然是歐洲橫板不講理打法的巔峰人物,可是橫板正反手切換,導致中路防守薄弱的痛點卻是避免不了的。
孔振東此時就是非常堅決的打中路,而且是非常深的中路。
塞弗勉強退台,中路迴球冒頂,孔振東快殺一板斜線,直接拿到20:18的局點。
塞弗再次發球,孔振東卻是不給塞弗思考與調整的機會,直接從第二板就開始猛攻塞弗中路。
又快又猛,塞弗防住了第二板,可是經不起孔振東第四板繼續猛壓中路,被迫失誤,丟掉最後一分。
21:18,孔振東拿下第二局。
局間休息的時候,本格森沒有布置過於複雜的戰術,而是要求孔振東,將第二局發球的特點打的更加狠一些,最後的決勝,則是在中路球的往來廝殺。
第三局,塞弗先發五球。
這次開球,塞弗更加的謹慎,他知道,這一局的發球輪,不能再被孔振東輕易破去了。
塞弗與教練組針對孔振東的突然猛攻中路的戰術,也做了最好的應變。
孔振東反手接發球之後,塞弗突然側身,猛抽一板,發力很猛。
乒球越過球網,直直轟在孔振東的中路遠台上。
這就是塞弗以及教練組局間休息想到的戰術。
中路防守薄弱,正反手手型切換跟不上並不是塞弗一個人的弱點。
這是橫板握拍法先天的弱勢。
孔振東也是橫板選手。
既然我在中路被打爆了,那我搶先一步,攻他的中路不就行了麽?
孔振東卻是微微一笑,這一招,我早就想到了!
可我比你多一個殺手鐧呀。
孔振東右手握拍向內一旋,猛地仿佛騎士拔劍般向外揮出。
中路球,我直接反手擰拉呀!
塞弗作為八九十年代的快攻發力型打法,對於反手技術,特別是科貝爾開始的反手台內擰拉戰術並不熟悉。
正因為他不具備反手擰拉技術,他的中路才中門打開。
孔振東反手擰拉卻是接中路球的利器。
而且反手擰拉中路球之後,手型完全打開了,隨之腰部一發力,手型一翻,特別方便的就能接正手快殺。
這個球就是典型的孔振東反手擰拉過網後,塞弗剛剛迴球過來,孔振東已經正手側身等著他了。
正手一板快殺,孔振東拿下這一分。
這不僅僅是一分那麽簡單,而是孔振東能夠輕易的破解塞弗的中路球。
打球經驗豐富的塞弗,此時卻有些慌亂了。
他接不住孔振東的中路連續殺,可是他的中路進攻孔振東卻雲淡風輕的化解了。
這還怎麽打?
為了驗證,塞弗隨後的幾個發球再次試探孔振東的中路攻防能裏。
孔振東也不客氣,五個接發球搶下四分。
接下來換孔振東的發球輪了。原本孔振東與塞弗是發球輪互爆的狀態,因此所有觀眾都猜塞弗這個接發球輪能夠贏迴去,差別就是贏多少分而已。
可是所有人都小看了孔振東的戰術整合能力,也小看了看透一切的本格森教練。
本格森教練的指導意見是什麽?
發球更兇狠一些!中路更堅決一些!
這看起來是兩個戰術指令。
可是如果在同一個球裏麵執行呢?
那麽就是用兇狠的發球,穩住進攻主動性,然後利用進攻的主動權,連續轟中路。
有了這樣兩大戰術的整合,發球輪再也不會是孔振東的劣勢了。
孔振東主動發起中路進攻,塞弗除了退台,別無選擇,最終孔振東在自己的發球輪拿下3分。
7:3的開局,堪稱完美。
塞弗接下來的發球輪應變能力可謂超強。
他幾乎是一個copy忍者。
他的發球輪也開始兇狠的發球,加主動中路進攻。
一樣的戰術,卻是不同的結果。
因為孔振東中路殺得死塞弗,塞弗的中路卻沒法殺死孔振東。
孔振東在這輪接發球輪,再次拿下三分。
隨後的孔振東與塞弗交換發球輪,塞弗始終擺脫不了自己的發球輪進攻打不死,到了孔振東發球輪中路救不活的被動局麵。
所有人都想不到,隻是一招堅決攻中路,以及反手擰拉接正手快抽的防中路,孔振東就在第三輪樹立了穩定的優勢。
前兩局,孔振東與塞弗,每人最多領先對手三分,而且一局下來,輸贏也就最後兩三分。
所有人都以為第三局會是同樣激烈甚至更加嗜血的血拚之戰。
可是孔振東開局拿下10:5的優勢。塞弗雖然接下來努力進攻,全發力也應用到極致,可是接下來的十五球,也不過拿下8分而已。
17:13,進入塞弗最後的發球輪。
塞弗有些狂躁的兇猛發球,孔振東刻意慢節奏的迴球,塞弗卻在迴球中大角度的猛殺。
他也看出來了,也從中路對殺的怪圈中解放了自己。
孔振東那小子能用中路殺死我,我就一定要中路殺死他?》
明明殺不死,何必去較勁?
塞弗明白得有些晚,不過在自己的發球輪還是扭轉局勢,拿下3分。
16:19,進入孔振東最後的發球輪,3分,也是塞弗第三局開局以來,比分追得最近的一次。
可這也是最後的一絲機會與幻想了,孔振東到了自己的發球輪,兇猛發球加中路連續殺的攻勢怎麽會降低?
最終,孔振東21:17,拿下第三局。
當孔振東快抽一板斜線,拿下最後一分時,西斯·潘與瓦斯裏咆哮著衝入場內,將他高高舉起。
直到身體騰空,孔振東才意識到,自己拿到了歐洲俱樂部含金量最重的歐洲冠軍杯!
孔振東此時的絕招依舊是打落點與線路,可是殺傷力卻和前麵完全不同。
孔振東這絕殺一板,瞄準的是最後的中路,而且是中路貼台邊緣區,非常的深。
塞弗的強項全台跑動,偏偏是中路的深水區的球不好接。
橫板選手護台麵積雖然大,可是正反手的手型切換動作大,基本上正手與反手的發力肌肉群都不一樣。
因此直板選手雖然號稱反手弱,可是直板選手的反手側身推擋,握拍手型與正手幾乎一致,發力肌肉群也相同。
因此在正反手切換以及對中路的守護上,直板選手往往更快。
塞弗雖然是歐洲橫板不講理打法的巔峰人物,可是橫板正反手切換,導致中路防守薄弱的痛點卻是避免不了的。
孔振東此時就是非常堅決的打中路,而且是非常深的中路。
塞弗勉強退台,中路迴球冒頂,孔振東快殺一板斜線,直接拿到20:18的局點。
塞弗再次發球,孔振東卻是不給塞弗思考與調整的機會,直接從第二板就開始猛攻塞弗中路。
又快又猛,塞弗防住了第二板,可是經不起孔振東第四板繼續猛壓中路,被迫失誤,丟掉最後一分。
21:18,孔振東拿下第二局。
局間休息的時候,本格森沒有布置過於複雜的戰術,而是要求孔振東,將第二局發球的特點打的更加狠一些,最後的決勝,則是在中路球的往來廝殺。
第三局,塞弗先發五球。
這次開球,塞弗更加的謹慎,他知道,這一局的發球輪,不能再被孔振東輕易破去了。
塞弗與教練組針對孔振東的突然猛攻中路的戰術,也做了最好的應變。
孔振東反手接發球之後,塞弗突然側身,猛抽一板,發力很猛。
乒球越過球網,直直轟在孔振東的中路遠台上。
這就是塞弗以及教練組局間休息想到的戰術。
中路防守薄弱,正反手手型切換跟不上並不是塞弗一個人的弱點。
這是橫板握拍法先天的弱勢。
孔振東也是橫板選手。
既然我在中路被打爆了,那我搶先一步,攻他的中路不就行了麽?
孔振東卻是微微一笑,這一招,我早就想到了!
可我比你多一個殺手鐧呀。
孔振東右手握拍向內一旋,猛地仿佛騎士拔劍般向外揮出。
中路球,我直接反手擰拉呀!
塞弗作為八九十年代的快攻發力型打法,對於反手技術,特別是科貝爾開始的反手台內擰拉戰術並不熟悉。
正因為他不具備反手擰拉技術,他的中路才中門打開。
孔振東反手擰拉卻是接中路球的利器。
而且反手擰拉中路球之後,手型完全打開了,隨之腰部一發力,手型一翻,特別方便的就能接正手快殺。
這個球就是典型的孔振東反手擰拉過網後,塞弗剛剛迴球過來,孔振東已經正手側身等著他了。
正手一板快殺,孔振東拿下這一分。
這不僅僅是一分那麽簡單,而是孔振東能夠輕易的破解塞弗的中路球。
打球經驗豐富的塞弗,此時卻有些慌亂了。
他接不住孔振東的中路連續殺,可是他的中路進攻孔振東卻雲淡風輕的化解了。
這還怎麽打?
為了驗證,塞弗隨後的幾個發球再次試探孔振東的中路攻防能裏。
孔振東也不客氣,五個接發球搶下四分。
接下來換孔振東的發球輪了。原本孔振東與塞弗是發球輪互爆的狀態,因此所有觀眾都猜塞弗這個接發球輪能夠贏迴去,差別就是贏多少分而已。
可是所有人都小看了孔振東的戰術整合能力,也小看了看透一切的本格森教練。
本格森教練的指導意見是什麽?
發球更兇狠一些!中路更堅決一些!
這看起來是兩個戰術指令。
可是如果在同一個球裏麵執行呢?
那麽就是用兇狠的發球,穩住進攻主動性,然後利用進攻的主動權,連續轟中路。
有了這樣兩大戰術的整合,發球輪再也不會是孔振東的劣勢了。
孔振東主動發起中路進攻,塞弗除了退台,別無選擇,最終孔振東在自己的發球輪拿下3分。
7:3的開局,堪稱完美。
塞弗接下來的發球輪應變能力可謂超強。
他幾乎是一個copy忍者。
他的發球輪也開始兇狠的發球,加主動中路進攻。
一樣的戰術,卻是不同的結果。
因為孔振東中路殺得死塞弗,塞弗的中路卻沒法殺死孔振東。
孔振東在這輪接發球輪,再次拿下三分。
隨後的孔振東與塞弗交換發球輪,塞弗始終擺脫不了自己的發球輪進攻打不死,到了孔振東發球輪中路救不活的被動局麵。
所有人都想不到,隻是一招堅決攻中路,以及反手擰拉接正手快抽的防中路,孔振東就在第三輪樹立了穩定的優勢。
前兩局,孔振東與塞弗,每人最多領先對手三分,而且一局下來,輸贏也就最後兩三分。
所有人都以為第三局會是同樣激烈甚至更加嗜血的血拚之戰。
可是孔振東開局拿下10:5的優勢。塞弗雖然接下來努力進攻,全發力也應用到極致,可是接下來的十五球,也不過拿下8分而已。
17:13,進入塞弗最後的發球輪。
塞弗有些狂躁的兇猛發球,孔振東刻意慢節奏的迴球,塞弗卻在迴球中大角度的猛殺。
他也看出來了,也從中路對殺的怪圈中解放了自己。
孔振東那小子能用中路殺死我,我就一定要中路殺死他?》
明明殺不死,何必去較勁?
塞弗明白得有些晚,不過在自己的發球輪還是扭轉局勢,拿下3分。
16:19,進入孔振東最後的發球輪,3分,也是塞弗第三局開局以來,比分追得最近的一次。
可這也是最後的一絲機會與幻想了,孔振東到了自己的發球輪,兇猛發球加中路連續殺的攻勢怎麽會降低?
最終,孔振東21:17,拿下第三局。
當孔振東快抽一板斜線,拿下最後一分時,西斯·潘與瓦斯裏咆哮著衝入場內,將他高高舉起。
直到身體騰空,孔振東才意識到,自己拿到了歐洲俱樂部含金量最重的歐洲冠軍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