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晚上七點,客場作戰的馬爾默烏鴉隊開始從球員通道進入賽場。


    作為聯賽最後一輪決定聯賽冠軍歸屬的關鍵一場,狼獾隊主場在原有加座的情況下,再次擠出空間了,增加了五百多座位。


    因為韓裔媒體最近的熱炒,烏鴉隊主將劉南魁被描繪成決定聯賽冠軍的關鍵人物,因此現場增加了很多韓裔球迷支持烏鴉隊,這讓原本勢單力孤的烏鴉隊球迷壯大了不少。


    不少南韓球迷,手上敲著棒子,有節奏的喊著“南魁,加油!”,“南魁,必勝!”還有球迷在球場的上方懸掛著劉南魁必勝的橫幅。


    中國國家隊的主力隊員與教練組主要成員,都被孔振東安排了球場南麵中央靠前的位置。


    目前積分第一,等著這場比賽結果決定是否奪冠的滑雪人隊,以及瑞典乒超聯賽的官員們都坐在球場北麵的核心位置。


    聯賽官方也覺得今年的冠軍頒獎很省事,反正兩支球隊共用一個主場,待會根據結果直接在這裏頒獎就行了。


    不像往年,要是聯賽最後一輪,幾個城市的賽果同時影響最終的冠軍歸屬,那麽聯賽官方就得派出幾批人馬,分別趕往不同城市守候冠軍的誕生。


    七點二十分,狼獾隊與烏鴉隊一同提交了前三場對決的名單。


    名單剛一顯示在中央大屏上,南韓球迷們就仿佛打了雞血般嚎叫起來。


    第一場,狼獾隊西斯·潘對決烏鴉隊主將劉南魁。


    南韓球迷們不但在自己的圈子裏自嗨,也拚命影響著周邊的狼獾隊球迷,告訴他們劉南魁是一個多麽偉大的球員,而西斯·潘將被虐得多麽慘。


    孔振東雖然內心也別著滅掉南韓隊的怒火,不過坐在球場邊,迴歸到技術層麵,他格外關注這場比賽。


    劉南魁雖然在二十一世紀球迷圈裏被提及較少,可是他的身份格外特殊。


    他是1988年乒乓球進入奧運會後的第一屆男單冠軍。


    這個含金量非常非常高。


    首先,不僅是中國人,其實世界體壇都很注重第一個取得某某成就的人。比如第一個百米跑進十秒的人,比如第一個登上珠峰的人。


    相同的成就,後麵也有人取得,甚至取得更快,但是人們永遠記得第一個。


    另一方麵,奧運作為八九十年代的第一指針,影響著世界所有的運動員。八十年代許多乒乓球絕頂高手,都是以打一屆奧運會作為支撐自己職業生涯前行的動力。


    到了1988年,第一屆奧運會,包括中國江嘉良,瑞典阿佩阿倫,南斯拉夫的舒爾貝克等老將,都是在職業生涯末期,拚進最後的熱血,爭奪奧運會的第一枚王者金牌。


    21歲的劉南魁成為最終的王者,許多八十年代傲視天下的乒乓英豪們才開始服老,逐步淡出國際比賽的視野。


    劉南魁能在諸神燃盡最後光華的奧運會上一舉奪魁,當年的近台爆衝也是顛覆歐洲逐漸抬頭的實力球體係。


    如今五年過去,26歲的劉南魁,已經算是直板老將,但是還沒有到職業生涯的末期,正在技術,心理,體能最協調最巔峰的狀態。


    西斯1潘作為今年狼獾隊崛起的二號功臣,出戰勝率已經排進聯賽前十五,放在其他弱隊,也是穩穩的一哥。


    這樣的對手,在劉南魁麵前,幾乎沒有發揮的餘地。


    如果是西斯·潘發球,往往還能打幾板相持,而一旦劉南魁發球,幾乎都在三板內爆衝直接解決戰鬥。


    21:13,21:14,兩盤強弱懸殊的血虐,讓本格森與孔振東希望多多見識劉南魁技術打法的願望都落空。


    劉南魁的打法本身就是格外提振觀眾士氣的打法,更何況是這種全程無死角的虐殺對手,南韓球迷們的狂唿呐喊更加興奮了,七八百烏鴉隊球迷的聲勢,居然超過了三千多主場球迷。


    雖然劉南魁帶給孔振東的衝擊比預想的強烈,但他還是搖搖頭,努力將雜念排出。


    東歐力量之王,被後世球迷戲稱為‘乒壇德羅巴’的波蘭格魯巴,可不是三心兩意就能戰勝的對手。


    雖然劉南魁沒在場上,但是孔振東登場開始做預備動作後,南韓球迷立刻噓聲大作。


    觀眾席中王滔不滿的道:“這些南韓棒子太過分了,真以為這是他們主場呀?劉南魁還沒成世界第一呢?”


    米興邦卻淡然笑道:“以後南韓主場舉辦的比賽會很多,這樣的場麵也是對振東的考驗吧,關鍵是格魯巴的打法是熱血暴力型的,特別容易調動觀眾情緒,振東能否應付得好,還很難說。”


    第一局比賽開始,孔振東先發五球,第一球就發反手位短球。


    格魯巴迴球之後,孔振東依舊堅決擺短。


    觀眾席中尹蕭教練笑道:“這個球處理的很聰明,這就是當初對戰乒乓第一巨人卡利尼茨時使用的戰術,與對方拚台內短球。”


    對西方打法更加了解的國家隊力量專項教練李曉東卻皺眉道:“恐怕要遭。格魯巴是波蘭選手,地處東西歐交界處。他的打法也就秉承了東歐細膩型與西歐力量型的特長。我們中國隊以往輸他總是在正手連續拉的力量對抗上,實際上,格魯巴的基本功在歐洲球員裏僅次於南斯拉夫的普裏莫拉茨,作為東歐細膩技術的傳承者,台內短球,他還真不怕。”


    李曉東教練話音未落,格魯巴果然開始台內挑打反攻。


    格魯巴身材高大,原本身材高對於乒乓球並非絕對優勢,反而因為步伐不靈活,反應弧太慢而成為弱勢,可是格魯巴有著東歐舉國體製從小訓練出來的步伐,配上高大的身高,反而具備了台內應對全台進攻的防守能力。


    孔振東的進攻拿不下,格魯巴的進攻卻能如同擊劍一般刺過來,五個發球,孔振東反而落後一分。


    發現台內球占不到便宜,孔振東在接下來的五個接發球立馬調整,打起了正手全發力搶衝。


    格魯巴雖然相持中比較強悍,可是發球還是如同歐洲大多數隊員一樣綿軟。


    孔振東的正手有意識的全台搶衝,比蓋亭的不發力快帶弧圈球發力還要早,節奏還要快,殺了格魯巴一個措手不及。


    格魯巴在五個發球中,一直用的是東歐的細膩技術與孔振東周旋,可惜孔振東的快拉,搶衝連續攻打法,顯然避免基本功相持,每個球都將球路的變化簡單化,隻用衝擊力與反應速度得分。


    孔振東利用正手接發球搶攻,也在格魯巴發球局搶在三分,雙方迴到同一起跑線。


    再次進入孔振東發球局,孔振東改變了第一個發球局的細膩變化,在發球中注入更多的前衝之力,將接發球輪的衝擊性打法沿用到這一輪發球,五個發球再次拿下三分。


    格魯巴的細膩球與力量球輪番發威,在接下來的發球權輪換中,雖然受衝擊的時候多些,卻也沒有明顯的下風。


    幾輪發球輪換之後,孔振東帶著16:14的比分,進入自己最後一次發五球的機會。


    狼獾隊的本格森與西斯·潘都身體前傾,關注著賽場的每一個變化。


    烏鴉隊劉南魁麵上表情有些不屑,可是右手抓著手中的毛巾一緊一鬆的變化著,顯示著他內心遠不像表麵那麽雲淡風輕。


    中國隊的教練員與主力們此時也停止交流,盯著場麵變化。


    另一側的滑雪人隊觀戰席,瓦爾德內爾也不再雲淡風輕,而是左手橫過胸前,托著右手,右手則支撐在下巴上關注著比賽。


    所有的現場名將都明白,孔振東領先的2分並不算什麽優勢,相反這五球能否占優,將基本決定這場比賽的走勢。


    孔振東再次斜線發球,發格魯巴正手長球,準備在對方起球後,用快拉接連續攻結束戰鬥。


    吼~球台對麵的格魯巴卻爆發出一聲狂嘯,身體大動作側身,正手直接接發球強拉。


    這個兇猛的接球變化,讓孔振東有些措手不及,這股氣勢,轉化為蓬勃而出的力量,孔振東雖然接到這個球,但壓不住弧線,迴球出界。


    從這個球開始,格魯巴的打法發生根本性變化。


    格魯巴身具東歐細膩派與西歐力量派兩種打法特長,來迴轉換,打球很有章法,戰術極有藝術感。


    可是梁紅截然不同的技術體係,強行切換,美感是很強的,可是連續性與個自的攻擊力,是有一定削弱的。


    從這個接發球開始,格魯巴明悟過來,不能再在兩種打法裏來迴切換了,這既是兩種組合的變幻莫測,又何嚐不是技術風格的遊移不定?


    對於孔振東的快拉與連續攻打法,格魯巴選擇的是純力量猛轟壓製的打法。


    格魯巴選擇力量猛攻一條路衝到黑之後,雖然迴球變得線路單一許多,但衝擊力與爆炸感卻增強一倍,孔振東相持球連續出界或下網。


    在格魯巴的狂嘯加持之下,他的力量型猛轟打法在這個接發球輪打發神威,在這最為重要的五個球裏搶下四分。


    這個發球輪,孔振東不僅沒有擴大優勢,反而帶著17:18的劣勢,進入格魯巴的最後發球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乒乓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機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機胖並收藏乒乓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