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孔振東等狼獾隊隊員們乘坐巴士前往孔爾夫。


    孔爾夫是瑞典北部哥德堡還要深入北部山區的一座小城。


    大巴車先到哥德堡,讓球員們休整與午餐後,巴士開上三十多公裏的山路。


    孔振東從車窗望著窗外的原始生態。這在國內,大概是原始保護區才會見到的景象。


    能夠將這樣深山中的小鎮,帶出一支打入瑞典乒超聯賽的球隊,孔振東已經很佩服埃裏克·林德。


    更何況,這支球隊還能在十六支球隊組成的頂級聯賽中奪得第四名。


    下午三點,大巴進入孔爾夫小鎮。


    此時正是一天裏陽光最充分的時刻。


    孔振東等隊員們深唿吸一口,覺得這遠離城市喧囂的空氣真棒。


    哪怕是在小鎮裏,也隨處可見參天大樹以及樹木間跳躍的猿猴。


    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絕美畫卷。


    比賽安排在第二天晚上七點半,明天白天還是按慣例兩場訓練,因此今天晚飯與夜晚時間,隊員們可以自由活動,享受小鎮美食與欣賞民俗舞蹈。


    1月28日上午,孔振東等人到孔爾夫精靈隊的訓練基地進行狀態保持訓練。


    孔振東等人還在精靈隊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他們的陳列室,孔振東看到了更多埃裏克·林德伴隨精靈隊不斷成長與變強的珍貴照片。


    下午的比賽場館適應訓練,兩隊是錯開的,因此孔振東還是無緣見到林德與科貝爾本人。


    隻是這比賽場館,規模比狼獾隊主場小了很多,估計最多容納不超過一千五百人,正因為要符合人與自然的風貌,球館的密封性能,也就是防側風的能力不好。


    相比於習慣這座精靈隊主場的隊員來說,控球的線路與落點顯然比孔振東等第一次在這種環境打球的要強。


    七點整,孔振東等球員在教練本格森帶領下進入賽場。


    掃了一眼觀眾席,孔振東與西斯·潘都難掩震驚之色。


    這真的是一座不到十萬人小鎮的乒乓球館麽?


    現場一千五百個席位座無虛席,而且一些太小的兒童都是和父母擠著坐。


    孔振東笑道:“雖然斯德哥爾摩與歌倫堡的球市更加興旺,但是還是在這裏,乒乓球合家歡的氣氛更濃一些。”這麽一座小鎮能夠擠爆球館,從球迷們男女老幼比例相當就能看出,許多家庭都是三代同堂出來看球。


    他們將乒超聯賽作為娛樂生活中的一部分,這在講究刺激與輸贏的大城市,是難得一見的景象。


    埃裏克·林德,守護著這些可愛的球迷,為他們而戰,也是幸福的事吧?


    七點二十,本格森與孔爾夫精靈隊的教練一同提交前三輪對戰名單。


    前三輪對陣形勢顯示在球場中央大屏上,現場爆發出歡唿聲,狼獾隊教練組與隊員們卻是喜憂參半。


    以西斯·潘如今在聯賽裏的勝率,在也沒辦法把他安排在第三單打,進行田忌賽馬式的排兵布陣。


    麵對雙核心的對手,怎麽排兵都無法盡如人意。


    孔振東雖然避開了首場對決林德,可是終究逃不過第二場麵對科貝爾,而相對而言,狼獾隊多場比賽都是送人頭的第三單打,瓦斯裏,本輪對戰孔爾夫精靈隊的本土球員布萊恩。


    孔爾夫終究是個不足十萬人的小鎮,誕生林德這樣的國家隊名將已是奇跡,去年從動蕩的東歐來到瑞典的科貝爾選擇這裏,既是因為有林德可以抱團,也是因為愛上這裏的遠離喧囂與寧靜致遠。


    這小鎮雖然乒乓氣氛濃厚,但要再誕生以為乒乓強者,這概率將是多麽的渺小。因此精靈隊的第三單打布萊恩,隻是從業餘隊員裏逐步成長為職業聯賽隊員,本格森對於往日經常送人頭的第三場,今天有了更多期待。


    七點半,西斯·潘對決埃裏克·林德的第一場,正式開戰。


    這場球,西斯·潘成熟了許多,或者是因為歐洲頂級的選手,西斯·潘這半年已經對戰太多,因此對於曾經世界排名前三,如今世界排名還在前十五的林德,西斯·潘沒有往日的緊張與迷茫。


    可惜雖然西斯·潘表現的很沉穩,但是對林德的威脅依舊太小。


    始終掌握比賽節奏的林德,以2:0輕鬆戰勝西斯·潘。


    比賽結束,孔振東有些失望,但還是站起來為西斯·潘鼓掌鼓勵。


    看了看時間,居然僅僅35分鍾。


    35分鍾,就進行完兩局21分製的比賽,而且不是一邊倒的屠殺比賽,是兩人勢均力敵大半局的比賽。


    這樣的比賽,時間卻如此短。孔振東皺皺眉:唯一的解釋,就是在眾人不知不覺間,比賽對決節奏加快了三成以上。


    許多快攻隊員的對決節奏都是狂風暴雨般迅捷的。可是他們的擊球節奏風風火火,有跡可循。


    像今天這樣,看完兩局比賽,要是不看時間,根本感覺不到比賽節奏被加快的詭異現象,孔振東還是第一次碰到。


    如此潤物無聲,連旁觀者清的備戰席觀眾都感覺不到節奏加快,可見林德對於對抗節奏的把握到了多麽秒至毫顛的境界。


    孔振東仔細迴想剛才的比賽,卻還是找不到林德的竅門,隻能將這場比賽排出腦外,放空自己,做著迎戰科貝爾的熱身。


    科貝爾,絕不是一個可以在分心狀態下戰勝的對手。


    兩人適應新球後,科貝爾先發五球。


    現場看球的維多利亞姐妹都能明顯的感覺到,今天的孔振東,接發球動作顯得有些拘謹。


    他不是拘謹,而是慎重。


    雖然他重心略微前傾,雙手張開,揚起,擺出積極擊球姿態,可是腳步上,沒有一絲前衝的準備。


    他對科貝爾的速度深懷戒心,不準備輕易擺出上台姿勢被對方打穿越。


    還好,與孔振東見過的錄像帶一樣,科貝爾的發球中規中矩,線路雖然是攻的左路,反手,可是球速並不快。


    孔振東有充分的時間,台內正手擺短。


    可就在這時,科貝爾的第三板,陡然提速。


    一般隊員此時都是迴擺,或者搓半長球。


    可是科貝爾卻快速上台,台內直接快速擰拉,斜線壓孔振東反手。


    其實將這個球稱為擰拉並不恰當,因為打出的球不具備拉出弧圈球的旋轉,更像是快挑的球。


    因此按動作,可以稱之為擰挑。可是經過了手臂翻轉,乒球的速度與力量遠不是快挑可比,甚至比正手挑打的突襲性還要好。


    孔振東對科貝爾的速度深懷戒心,因此他還預留了退台接球的戰術,見到對方突襲反手,他使出夢幻腳步,勉強後撤。


    跟上了這個球,孔振東努力迴球,迴球沒有出界,可是被動迴球下,殺傷有限。


    科貝爾的反手果然等在中路,迎著孔振東這一板,他這次迴球,才是小角度的正宗反手擰拉,直接變線轟孔振東正手,直接得分。


    孔振東長籲口氣,沒想到自己將科貝爾的速度戒備到了極限,卻依舊還是沒有摸到對方的極限。


    他知道後世蝴蝶公司,出了一款橫板經典底板:蝴蝶·科貝爾。


    作為最暢銷的五層原木底板,這款底板的火爆程度,遠超代言球星知名度。


    有球迷會不服:科貝爾好歹是反手台內擰拉第一人,九十年代反手怪獸,多次世界大賽四強,這樣的高手,代言球拍賣的火有什麽稀奇?


    孔振東當然承認,科貝爾算得上歐洲乃至世界乒壇的一流高手,但他從不在最高級別諸神混戰的名單之內。


    什麽叫最高級別諸神混戰?指的是九十年代最璀璨的群雄逐鹿狀態下的乒壇盛世。


    這期間的三屆奧運會,五屆世乒賽,十次世界杯,每一次世界大戰,具備奪冠潛質的絕頂高手,都有十餘人在伯仲之間。


    而科貝爾,從不在這十餘人名單之內,他的最好成績,也隻是四強而已。


    可作為一個四強選手代言的乒乓底板,為什麽會多次賣脫銷呢?


    因為蝴蝶公司為科貝爾這款球拍加了個標記,這個標記翻譯過來的含義是:最快!


    五層原木底板非常多,可是科貝爾卻被冠以最快之名。


    科貝爾底板本身的特性也是科貝爾技術打法的特性:最快,最彈,最易上台。


    這樣的性能,當然是業餘晉升期球迷的最愛。


    科貝爾隨後的四個發球,也真的擔得起最快,最彈,最易上台八字真言。


    孔振東明明防備著他的快,可是科貝爾正手接反手的一板,不僅不像一般選手那樣會凝滯或者減速,居然還能夠在切換中提速爆衝,這讓反手控球很強的孔振東在節奏上一時也無法把握。


    科貝爾在發球輪利用超快速度與增速的反手銜接,拿下四分。


    落後三分進入發球輪,看台上維多利亞與瑪德琳我在一起的雙手,都能感到彼此掌心的濕熱,她們也沒見到過見到快速,侵略性這麽強的反手。


    所有人都為孔振東的發球輪捏一把汗,他卻從容的橫移滑步,瀟灑的低拋,反手切旋發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乒乓天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機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機胖並收藏乒乓天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