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恐怖的是,卡利尼茨不僅高大,運動服下撐起的肌肉,擲地有聲的步伐,都顯示這是個擁有超級力量天賦的兇猛大漢。
孔振東吸了口氣。他前世沒有與卡利尼茨對決過,不過久仰他的大名。
卡利尼茨外號乒乓球史上第一巨人。
與普通球迷不同,孔振東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他持拍的手型上。
巨大的右手三指頂在直拍背麵,大拇指與食指鐵鉗般將拍柄一夾。巨大的虎口將球拍握在其間。
維多利亞驚叫道:“這個東歐人居然是個直板選手?”
愛德華爵士在一邊科普道:“你們不知道吧,卡利尼茨不僅因為兩米的身高被稱為乒乓屆第一巨人,同時因為使用直板而被稱為歐洲第一直板,也是歐洲唯一的直板世界冠軍!”
西斯·潘問教練本格森道:“教練,卡利尼茨的直板與歐洲很多人不一樣呀!”
本格森點頭道:“歐洲人與北朝,南韓一樣,更多人使用長方形拍麵,單麵打法的日式直板,卡利尼茨卻是傳統的中式值班傳承者。”
西斯·潘咂舌道:“不是吧,中式直板以小快靈著稱,靠速度與旋轉取勝。卡利尼茨力大無窮,可是他的身體素質越好,移動就越困難,根本打不出靈活的變化吧。”
本格森點頭道:“這場球賽很有意思。歐洲第一巨人,力大無窮的卡利尼茨,使用中式直板,對陣小胳膊小腿的中華少年孔振東,而這中國小子偏偏用歐洲弧圈結合快攻打法,這角色互換的比賽恐怕十年難遇一次呀。”
卡利尼茨見到橫板孔振東,內心爆燃。他不由想起自己剛練球的日子。那時候自己還是個十幾歲的少年。
中國人榮過生第一次衝破歐洲封鎖,奪得世乒賽冠軍,這是中國的勝利,也是社會主義陣營的勝利。
也就是那時候經常看榮國生比賽,卡利尼茨才逐漸愛上了乒乓球,也愛上了中國直板。
十餘年苦練,二十年職業生涯,身邊的每一人都告訴自己,自己的身體天賦不適合打乒乓球,更適合打籃球或者排球。
可是自己依舊義無反顧的堅持下來,成為南斯拉夫,成為東歐,成為整個歐洲最強的直板。
迴望過去,卡利尼茨感到那些艱辛仿佛就在眼前。
自己的身體天賦在練直板快攻時,沒有成為優勢,反而成為了障礙,以至於自己少年時代一輸再輸。
換了無數的教練,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汗水,才終於在中國支援東歐的教練手底下,練成了世界唯一的直板防守反擊打法。
他還記得有些落魄的孫教練。那是個在中國那片乒乓帝國無力攀登的失意者,是他讓自己少年時代,就萌生了對那個強大乒乓帝國的恐懼。
如果連孫教練,都無法生存,那麽那裏,強過自己的人又有多少?
卡利尼茨將這些恐懼與敬意摔到腦後。今天不能想這些。
兒子的病必須轉到英國治療,自己必須在歐冠賽場走的更遠,才能獲得續約,才能帶領家人展示躲開戰火紛飛的傷害。
無論那個國度有多少自己無力戰勝的強者,但在這片歐羅巴大地上,我才是直板的王!
卡利尼茨咆哮著,帶著兒子身體的健康願望,帶著一家人未來的生存與生計,狂暴的發出乒球。
西斯·潘皺眉道:“好強的氣場,好爆炸感的發球,振東應該用腳步優勢躲一躲,卸下力。”
孔振東完全沒躲,反而迎球揮拍。
在異國他鄉,見到中國直板傳承者,見到用中國直板拿下世界冠軍的歐洲巨人,孔振東內心充滿敬意。
我尊敬你,但必須把你擊敗,在這座球館,在數千主場球迷麵前,在她們把自己的勝利作為信仰般相信的地方,自己必須贏。
自己必須帶著所有人的歐冠夢想,一路前行!
你可以收獲尊重,收獲掌聲,收獲敬意,但必須把勝利留下。
球拍擊打乒球,孔振東重生後第一次打球發出嘶吼般咆哮。
過去使用範振東全發力打法時,使用蓋亭正手爆衝快帶弧圈球時,使用格林卡的反手絕殺一板時,孔振東都曾經伴隨發力進行主動呐喊。
但今天絕對不同,因為他在擊球瞬間,真的感受到壓不住球的磅礴力量。
許多力量未成的少年隊員,就是被成年選手用這樣的重板欺負。
以磅礴之力,讓你接球就飛。
孔振東猛虎般咆哮擊球,乒球在球拍上猛旋足夠長的時間才反彈擊出。
這一球的發力,不僅要主動發力搶攻,還要應變卡利尼茨傳遞過來的巨大力量,壓製乒球飛向長空的欲望。
砰,啪!
乒球沒有被擊飛,成功的按孔振東預想的線路直奔卡利尼茨反手遠台。
你既然練了中國直板,就讓我見識一下你的反手推擋吧。
許多中國直板選手反手都像篩子一樣,更何況你這個半吊子老外?
卡利尼茨移動速度果然如同判斷的緩慢,可他隻是小小移動一步,右手就在反手位並不別扭的夠到這個球。
我x,欺負我腿短麽?身高兩米的卡利尼茨,這一步橫移,相當於普通選手兩步,因此雖然速度慢了,可他龐大的身軀,長臂猿一般的臂展,使他輕易的勾到這個球。
孔振東不由吐槽,這身高,這臂展,老哥真的不是走錯了球館,來錯了賽場麽?你生來就是籃板王呀!
卡利尼茨完全無視孔振東的震驚,右手推擋相當標準的引拍,吸球,借力,猛地發力,推出!
左推右攻曾經是中國選手稱雄世界的絕活。許多中國頂級選手的反手推擋,可以與歐洲選手正宗的橫板反手彈撥相抗衡。
中國很多選手的反手加力推擋都讓孔振東吃過苦頭,包括臨到退役的中國直板王者程龍燦。
可是接到卡利尼茨這一板反手加力推時,孔振東不由佩服對方怪獸般的力量。
明明是四十歲的老家夥,可是絕對力量上,依舊超過程龍燦至少一成。
孔振東繼續咆哮著發力,同時改變球路,炮轟卡利尼茨正手遠角。
噠,噠!
兩步,僅僅兩步!
卡利尼茨已經從反手位跨越到正手位,當然,離遠角還有些距離。
不要緊,腳步不夠,咱有長臂!
長臂一伸,一抖,乒球帶著爆音,迴擊過來。
孔振東雖然手臂連續接大力球,已經隱隱有些發木,不過卡利尼茨的發力節奏他已經掌握。
他也非常欣喜自己能遇到這樣一場比賽。
孔振東並不是受虐傾向,他一直在加練力量,一直在等待著身體從兩遍到質變的一刻到來。
可是身體具備的力量與抵抗強力衝擊的能力是兩迴事。
孔振東將乒球對抗中的力量博弈,稱之為力量耐力。
如今,他就是再用自己的力量耐力,在於卡利尼茨拚殺。
他也想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裏。
可惜,卡利尼茨並不是孔振東的陪練,他防守反擊打法的精髓,就在與怎麽打都防得住。
全台無死角防守隻是基礎,連續抗揍之後,就得一拳將對手打趴下。
孔振東連續調動球路的攻擊都不奏效,迴球也因為持續抵抗大力而質量降低,卡利尼茨抓住機會,一板重炮,線路堂堂正正,可惜孔振東剛一出拍,球就迎拍飛出。
1:0,這一板才讓孔振東體會到絕對力量的可怕,前幾板主動攻,卡利尼茨被動迴球,他還感覺可以接球,可一旦對方正手爆抽發力,那摧枯拉朽的力量,真的不是自己所能壓製的。
正麵較量輸掉第一球,孔振東並不後悔。手臂的麻木也在連續發力後,反而從新運轉流暢起來。
卡利尼茨狂暴的發出第二球。畢竟是中國教練訓練出來的,他特別懂得球勢的運用。第一球爆抽得分,就要在對方被打蔫的時候,狂轟濫炸。
孔振東這一球不再退縮,迎球猛擊,不過與第一球不同,他配合上前衝的步伐,將整個身體前縱的力量通過手臂,手腕,傳遞到球拍上。
運動中強發力迴球,這是米興邦的拿手絕活。
米興邦身體素質並不出眾,八十年對麵對的歐洲猛人也有很多力量型怪獸,在絕對力量處於弱勢的時候,掌握對的發力技巧,通過其他動能的轉換,將整個身體運作為一枚炮彈,那麽哪怕是孔振東這樣的小身板,爆炸開也有硬撼世界強者的實力。
這一球卡利尼茨接的比較吃力,因為孔振東運動中,斜向上揮拍擊球,球的力量極大,偏偏帶有難以琢磨的側旋。
球的旋轉不便琢磨,那麽卡利尼茨也就不敢貿然發力,隻能略微退台,用空間,換判斷擊球的時間。
退台,加上擊球點晚,卡利尼茨的這個球迴球力量就一般,孔振東有足夠的時間調整拍型,直接爆出反手絕活,台內內切,變換乒球迴旋節奏。
卡利尼茨再次移位反手,揮拍斜向上拔劍式的發力推擋。
嘶~漏空了!
孔振東反切的球幾台弧線急劇下沉,卡利尼茨揮拍擊不到球,1:1平。
孔振東吸了口氣。他前世沒有與卡利尼茨對決過,不過久仰他的大名。
卡利尼茨外號乒乓球史上第一巨人。
與普通球迷不同,孔振東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他持拍的手型上。
巨大的右手三指頂在直拍背麵,大拇指與食指鐵鉗般將拍柄一夾。巨大的虎口將球拍握在其間。
維多利亞驚叫道:“這個東歐人居然是個直板選手?”
愛德華爵士在一邊科普道:“你們不知道吧,卡利尼茨不僅因為兩米的身高被稱為乒乓屆第一巨人,同時因為使用直板而被稱為歐洲第一直板,也是歐洲唯一的直板世界冠軍!”
西斯·潘問教練本格森道:“教練,卡利尼茨的直板與歐洲很多人不一樣呀!”
本格森點頭道:“歐洲人與北朝,南韓一樣,更多人使用長方形拍麵,單麵打法的日式直板,卡利尼茨卻是傳統的中式值班傳承者。”
西斯·潘咂舌道:“不是吧,中式直板以小快靈著稱,靠速度與旋轉取勝。卡利尼茨力大無窮,可是他的身體素質越好,移動就越困難,根本打不出靈活的變化吧。”
本格森點頭道:“這場球賽很有意思。歐洲第一巨人,力大無窮的卡利尼茨,使用中式直板,對陣小胳膊小腿的中華少年孔振東,而這中國小子偏偏用歐洲弧圈結合快攻打法,這角色互換的比賽恐怕十年難遇一次呀。”
卡利尼茨見到橫板孔振東,內心爆燃。他不由想起自己剛練球的日子。那時候自己還是個十幾歲的少年。
中國人榮過生第一次衝破歐洲封鎖,奪得世乒賽冠軍,這是中國的勝利,也是社會主義陣營的勝利。
也就是那時候經常看榮國生比賽,卡利尼茨才逐漸愛上了乒乓球,也愛上了中國直板。
十餘年苦練,二十年職業生涯,身邊的每一人都告訴自己,自己的身體天賦不適合打乒乓球,更適合打籃球或者排球。
可是自己依舊義無反顧的堅持下來,成為南斯拉夫,成為東歐,成為整個歐洲最強的直板。
迴望過去,卡利尼茨感到那些艱辛仿佛就在眼前。
自己的身體天賦在練直板快攻時,沒有成為優勢,反而成為了障礙,以至於自己少年時代一輸再輸。
換了無數的教練,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汗水,才終於在中國支援東歐的教練手底下,練成了世界唯一的直板防守反擊打法。
他還記得有些落魄的孫教練。那是個在中國那片乒乓帝國無力攀登的失意者,是他讓自己少年時代,就萌生了對那個強大乒乓帝國的恐懼。
如果連孫教練,都無法生存,那麽那裏,強過自己的人又有多少?
卡利尼茨將這些恐懼與敬意摔到腦後。今天不能想這些。
兒子的病必須轉到英國治療,自己必須在歐冠賽場走的更遠,才能獲得續約,才能帶領家人展示躲開戰火紛飛的傷害。
無論那個國度有多少自己無力戰勝的強者,但在這片歐羅巴大地上,我才是直板的王!
卡利尼茨咆哮著,帶著兒子身體的健康願望,帶著一家人未來的生存與生計,狂暴的發出乒球。
西斯·潘皺眉道:“好強的氣場,好爆炸感的發球,振東應該用腳步優勢躲一躲,卸下力。”
孔振東完全沒躲,反而迎球揮拍。
在異國他鄉,見到中國直板傳承者,見到用中國直板拿下世界冠軍的歐洲巨人,孔振東內心充滿敬意。
我尊敬你,但必須把你擊敗,在這座球館,在數千主場球迷麵前,在她們把自己的勝利作為信仰般相信的地方,自己必須贏。
自己必須帶著所有人的歐冠夢想,一路前行!
你可以收獲尊重,收獲掌聲,收獲敬意,但必須把勝利留下。
球拍擊打乒球,孔振東重生後第一次打球發出嘶吼般咆哮。
過去使用範振東全發力打法時,使用蓋亭正手爆衝快帶弧圈球時,使用格林卡的反手絕殺一板時,孔振東都曾經伴隨發力進行主動呐喊。
但今天絕對不同,因為他在擊球瞬間,真的感受到壓不住球的磅礴力量。
許多力量未成的少年隊員,就是被成年選手用這樣的重板欺負。
以磅礴之力,讓你接球就飛。
孔振東猛虎般咆哮擊球,乒球在球拍上猛旋足夠長的時間才反彈擊出。
這一球的發力,不僅要主動發力搶攻,還要應變卡利尼茨傳遞過來的巨大力量,壓製乒球飛向長空的欲望。
砰,啪!
乒球沒有被擊飛,成功的按孔振東預想的線路直奔卡利尼茨反手遠台。
你既然練了中國直板,就讓我見識一下你的反手推擋吧。
許多中國直板選手反手都像篩子一樣,更何況你這個半吊子老外?
卡利尼茨移動速度果然如同判斷的緩慢,可他隻是小小移動一步,右手就在反手位並不別扭的夠到這個球。
我x,欺負我腿短麽?身高兩米的卡利尼茨,這一步橫移,相當於普通選手兩步,因此雖然速度慢了,可他龐大的身軀,長臂猿一般的臂展,使他輕易的勾到這個球。
孔振東不由吐槽,這身高,這臂展,老哥真的不是走錯了球館,來錯了賽場麽?你生來就是籃板王呀!
卡利尼茨完全無視孔振東的震驚,右手推擋相當標準的引拍,吸球,借力,猛地發力,推出!
左推右攻曾經是中國選手稱雄世界的絕活。許多中國頂級選手的反手推擋,可以與歐洲選手正宗的橫板反手彈撥相抗衡。
中國很多選手的反手加力推擋都讓孔振東吃過苦頭,包括臨到退役的中國直板王者程龍燦。
可是接到卡利尼茨這一板反手加力推時,孔振東不由佩服對方怪獸般的力量。
明明是四十歲的老家夥,可是絕對力量上,依舊超過程龍燦至少一成。
孔振東繼續咆哮著發力,同時改變球路,炮轟卡利尼茨正手遠角。
噠,噠!
兩步,僅僅兩步!
卡利尼茨已經從反手位跨越到正手位,當然,離遠角還有些距離。
不要緊,腳步不夠,咱有長臂!
長臂一伸,一抖,乒球帶著爆音,迴擊過來。
孔振東雖然手臂連續接大力球,已經隱隱有些發木,不過卡利尼茨的發力節奏他已經掌握。
他也非常欣喜自己能遇到這樣一場比賽。
孔振東並不是受虐傾向,他一直在加練力量,一直在等待著身體從兩遍到質變的一刻到來。
可是身體具備的力量與抵抗強力衝擊的能力是兩迴事。
孔振東將乒球對抗中的力量博弈,稱之為力量耐力。
如今,他就是再用自己的力量耐力,在於卡利尼茨拚殺。
他也想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裏。
可惜,卡利尼茨並不是孔振東的陪練,他防守反擊打法的精髓,就在與怎麽打都防得住。
全台無死角防守隻是基礎,連續抗揍之後,就得一拳將對手打趴下。
孔振東連續調動球路的攻擊都不奏效,迴球也因為持續抵抗大力而質量降低,卡利尼茨抓住機會,一板重炮,線路堂堂正正,可惜孔振東剛一出拍,球就迎拍飛出。
1:0,這一板才讓孔振東體會到絕對力量的可怕,前幾板主動攻,卡利尼茨被動迴球,他還感覺可以接球,可一旦對方正手爆抽發力,那摧枯拉朽的力量,真的不是自己所能壓製的。
正麵較量輸掉第一球,孔振東並不後悔。手臂的麻木也在連續發力後,反而從新運轉流暢起來。
卡利尼茨狂暴的發出第二球。畢竟是中國教練訓練出來的,他特別懂得球勢的運用。第一球爆抽得分,就要在對方被打蔫的時候,狂轟濫炸。
孔振東這一球不再退縮,迎球猛擊,不過與第一球不同,他配合上前衝的步伐,將整個身體前縱的力量通過手臂,手腕,傳遞到球拍上。
運動中強發力迴球,這是米興邦的拿手絕活。
米興邦身體素質並不出眾,八十年對麵對的歐洲猛人也有很多力量型怪獸,在絕對力量處於弱勢的時候,掌握對的發力技巧,通過其他動能的轉換,將整個身體運作為一枚炮彈,那麽哪怕是孔振東這樣的小身板,爆炸開也有硬撼世界強者的實力。
這一球卡利尼茨接的比較吃力,因為孔振東運動中,斜向上揮拍擊球,球的力量極大,偏偏帶有難以琢磨的側旋。
球的旋轉不便琢磨,那麽卡利尼茨也就不敢貿然發力,隻能略微退台,用空間,換判斷擊球的時間。
退台,加上擊球點晚,卡利尼茨的這個球迴球力量就一般,孔振東有足夠的時間調整拍型,直接爆出反手絕活,台內內切,變換乒球迴旋節奏。
卡利尼茨再次移位反手,揮拍斜向上拔劍式的發力推擋。
嘶~漏空了!
孔振東反切的球幾台弧線急劇下沉,卡利尼茨揮拍擊不到球,1:1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