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妃暄。”對方似乎並不打算掩飾身份,泰然自若的承認了。


    朝歌看向她身後的包袱,挑了挑唇,“仙子果然膽量不俗,竟然就這般帶著至寶和氏璧行走在外,也不怕旁人奪寶?”


    “妃暄非是什麽仙子。”師妃暄澄淨的目光落在她臉上,似乎不肯放過任何一絲細微的表情變化,“我心中有幾個疑惑,不知顧姑娘能否為我解惑?”


    “但說無妨。”


    “據妃暄所知,顧姑娘應該不認識我才是,既然如此又如何能在人群裏認出我來?”


    朝歌搖頭,“事實上,我認出的不是仙子,而是和氏璧。和侯希白相識,又可能持有和氏璧的人,我隻知道一個師妃暄。”


    這話說得直白,甚至還有些無禮,師妃暄麵上卻並無不豫之色,淡淡道,“那妃暄下一個問題就是,顧姑娘如何知道我身上帶有和氏璧?”


    “因為……”她唇緣突然抹開了笑意,“我是為了奪璧而來的啊。”


    即使師妃暄是侯希白的心上人,也無法改變她要奪璧的決心,無法改變,她隻好將一切攤開來說,看在與侯希白朋友一場的麵上,稍稍給對方留些餘地。


    “其他人奪璧無非是為了名利,顧姑娘又是為了什麽?老實說在此之前,妃暄從未想過顧姑娘對和氏璧也有興趣。”師妃暄話裏在說自己的驚訝,麵上卻仍是一片平靜無波。


    朝歌問:“侯希白是怎麽和你提起我的?”


    師妃暄答道:“希白兄說顧姑娘容色絕倫,其人又風雅無雙,一身以音禦氣的本領出神入化,妃暄深以為然。”


    朝歌嗤笑,“他倒是客氣,誇了這麽多我都開始懷疑這到底是不是在說我了。想必侯兄沒和仙子說過我有傷在身吧?我要和氏璧是為了療傷。”


    因為侯希白的緣故,她自然不能用粗劣的借口來敷衍師妃暄。需要和氏璧治傷,這一理由可謂再光明正大不過了,縱使侯希白來問,她也能理直氣壯。隻是她在說話時用了一些技巧,有意誤導對方侯希白是知道自己受傷這件事的,實際上侯希白並不知道才對,知道這件事的人隻有徐子陵與寇仲兩人。


    有些驚訝於她的坦誠,尤其還是這種關乎隱秘的訊息,師妃暄清麗的臉上終是閃過了一絲詫色。


    “既是如此,妃暄好像沒有理由來阻止顧姑娘奪璧,可惜……”她歎了口氣,目光轉向一旁大街上往來行走的民眾,“妃暄還是不能將和氏璧拱手相讓。”


    “我也從未有過令仙子讓出和氏璧的打算,之所以說這麽多是因為我與侯希白相交一場,不想讓他夾在兩個朋友之間左右為難,最後也算是對仙子的一個解釋,和氏璧我誌在必得。”說完這些話,她又莞爾一笑,“今日仙子一人攜璧外出,孤立無援,我也不好趁人之危,還請將和氏璧帶走好生保管,下次朝歌就不會客氣了。”


    麵對看似平靜實則狂妄的口氣,師妃暄重新將視線轉迴,凝目看著她的眼睛,“從未有人對妃暄說過這樣的話,顧姑娘是否太有自信了一些?”


    “其實我自己也很苦惱,有時候明明說的是大實話,卻無人相信,所以隻能等時日來證明我的確所言非虛了。”朝歌為難道,頓了頓,又問,“我聽說仙子師門有一部慈航劍典,最高境界為劍心通明,不知是否確有其事?”


    師妃暄點頭,後又從容問:“不知顧姑娘如何得知?”


    慈航劍典名聲在外,朝歌能得知並不奇怪,反是劍心通明知曉的人不多,按照侯希白對於朝歌的描述,她不應當知曉才對。


    “這是陰癸派傳給我的訊息。”這消息的確不是朝歌能打聽到的,是白清兒傳來的消息裏略有提及。朝歌對這兩家的爭鬥並未興趣,不過陰癸派既然存了借刀殺人的心思,那她也不介意順手出賣她們一遭,也好提醒一下靜齋傳人這背後有陰癸派搗亂的事實。


    師妃暄姣好的眉微微皺起,旋又舒展開來,平靜道:“多謝顧姑娘提醒。我與姑娘都有堅持,看來也隻能各憑本事了。”


    聽見客棧裏依稀有腳步聲傳出,朝歌知道大抵是那個秦王出來了,便說:“師仙子是來找秦王的吧,看樣子他已經出來了,那我就不打擾你們了。”


    她說完就轉身向裏走去,途中遇到李世民也沒有停頓,隻是向他微一頷首,算是打了招唿。她進去時,桌上擺了兩個瓷杯和一壺酒,徐子陵正在自斟自飲,他喝酒的動作透出幾分孤傷落拓,察覺到她的進來,這才陡然醒悟放下了酒杯。


    朝歌妙目在他身上一掃,隨意問道:“子陵的心情似乎不好?是與那個秦王李……”


    “李世民。”徐子陵見她遲疑著說不上名字,便替她續上。


    “哦,對,李世民,他與你說了讓你不開心的事情。”


    “也沒有什麽,一些小事。”他苦笑。


    聽他這麽說,朝歌也不問了,隻是招手叫夥計再添一個杯子一壺酒,然後坐在他對麵,也開始自斟自酌。沒想到第一口就將她嗆得咳嗽不止,這是她第一次喝這裏的酒,全然不似東浮佳釀甘甜醇厚,反而透著一股辛辣,隻是一小口她臉上就開始浮現紅暈。


    “咳咳咳……”


    “朝歌,你慢點……”徐子陵哭笑不得,猶豫了下,左手輕輕拍著她的背幫忙順氣,右手倒了一杯茶端過來。


    她緩過氣來,接過茶喝下,也隻是稍稍衝淡了口中那股刺激的辛辣之意。又連喝了好幾杯茶,才壓下那種奇怪的味感,她表情大為不滿:“你們這裏的酒好難喝。”


    徐子陵有點想笑又忍住了,在她對麵坐下,笑道:“既然不會喝酒就別逞強。”


    經過朝歌這麽一鬧,他方才的傷感苦澀之情,倒是去了個七七八八。


    “所謂朋友,不就是能在你心情糟糕時陪你喝一杯酒的人嗎?”她聳了聳肩,又補充道:“當然,你們這裏的酒太難喝了,不算數。下次有機會我讓你嚐一嚐東浮佳釀的味道。”


    “多謝。”徐子陵望著她嫣紅的頰,心頭暖意湧現,聲音帶有前所未有的溫柔,“他並未說什麽讓我不開心的事情,我隻是突然想起了素姐,心中又是悔恨又是難過。素姐是我和仲少唯一的親人,卻落在了惡人的手裏,還和他有了孩子。”


    見他神色又痛苦起來,朝歌連忙轉移話題,道:“那個秦王李……李什麽來著?”


    “李世民。”他有些無奈地提醒。


    “算了,管他叫什麽。”朝歌不以為意地揮了揮手,問,“他是不是有什麽背景?”


    “他是隴西李氏的二公子,李閥如今據有關中之地,是天下有力的競爭者之一。”徐子陵解釋完,又反問:“朝歌怎麽對他有興趣了?”


    “不是我對他有興趣,是別人。你不知道吧,我剛剛在外邊遇到了師妃暄。”她饒有趣味地說,見他臉色微變,頓時笑得很開心。方才她與師妃暄的說話時,一直用了束音成線的功夫,外人很難覺察出動靜,哪怕是感應過人的徐子陵也不行。


    然而,徐子陵表情又變得有些恍然,“怪不得我從外邊感覺到一種玄之又玄的寧靜,看來師妃暄是帶了和氏璧前來的。”


    朝歌驚訝於他的敏銳,奇道:“子陵怎麽知道這氣息的來源是和氏璧而不是師妃暄?”


    他自若一笑,“師妃暄是與婠婠齊名的高手,以她的高明,要想收攏自己的氣息就絕不會透出半點。而我感覺到的卻是極淡的波動,似有似無,隻可能來自和氏璧。”


    頓了頓,他皺眉道:“師妃暄來找李世民,是否意味著慈航靜齋看好李世民?”


    “這我就不知道了。”朝歌續上一杯茶推給徐子陵,漫不經意的說。她對這裏的天下之爭本就不甚了解,隨口一提也不過是為了提醒寇仲和徐子陵兩人。


    按照當前的局勢來看,師妃暄挑選萬民之主還需一段時間,也未必看中了李世民,畢竟他隻是秦王,而不是太子。徐子陵無意想太多,很快甩開了這些,問起了其他事情:“其實我覺得有些奇怪,朝歌為何沒有從師妃暄手裏搶奪和氏璧?”


    “你不覺得我公然搶東西是種過錯?”朝歌不覺睜大了眼睛。


    “是否我在朝歌心中就是這般泥古不化的人?”徐子陵苦反問。


    朝歌並非是未經曆練的宗族子弟,在東浮修者入世修行向來是各大宗門的慣例,俗世散修弱肉強食,殺人奪寶之事數見不鮮,朝歌在外曆練期間也常有遇見,是以對奪寶一事並沒有太大的心理障礙。而徐子陵向來是溫文淡泊的君子形象,又曾在前往竟陵的貨船上對她歎過戰亂之苦,師妃暄以和氏璧擇主是為天下太平計,朝歌原以為他縱使不反對,也決計不會支持自己,沒想到她居然想錯了?


    見她的表情,徐子陵哪裏還不知道她在想什麽,苦笑道:“我並不認為盜寶是一種過錯,隻是有關爭霸天下的一種手段,若是心有愧疚,大概是因為師妃暄她們為萬民盡心並不追求私利,而我從中作梗是一種罪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雙龍傳]音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君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君長安並收藏[大唐雙龍傳]音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