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旻、劉蘭膽敢如此的恣意妄為的誣告下陰手,還有一點也是至關重要的。
劉旻、劉蘭是秦王黨,是秦王黨的一員。而大唐朝堂之上,因為李建成的落敗,隻剩下帝黨與原秦王今太子黨。
李淵雖不問世事,但是帝黨依舊是強大,而且不可動搖。劉旻、劉蘭覺得,李世民一日未當上皇帝,他們終究有一定的危險。而羅士信是帝黨第二大將,但論及威望風頭,離朝多年的平陽是比不上羅士信的,將羅士信拉下馬,再換一個太子黨的人當任慶州都督,太子黨在朝外的勢力將會更加的鞏固。
他們是內人而羅士信外人,李世民沒有道理幫著外人不幫他們的道理。
他們並不知道羅士信也是秦王黨的,知道這個的也隻有寥寥幾人而已。
對於劉旻、劉蘭的心思,李世民早就看出來了,一直關注著這件事情,他是想確認一件事,馬周的這封信,似乎已經給出了一個答案。
“殿下!慶州又送來了文公!”
便在這時,杜如晦拿著公文,走進了大廳。
“長史剛走,公文就到了。聽殿下急要,也就送來了。”
“辛苦了!”李世民心如明鏡,定是馬周刻意囑咐前後腳送的,對於馬周機敏的心思,忍不住讚歎了一句。
接過厚厚的公文袋,李世民再次翻閱起來。
“漂亮!”
看著羅士信在草原上取得的勝利,李世民忍不住讚歎了一句,戰報什麽的,他早就聽說了。但是所謂戰報。也就是一個結果,真正的詳細情況,還是需要看公文才能知道。公文中需要點出出征將士的功勞,所有細節表現都記錄在案。
翻越白於山,襲殺突利使者以保山道安全。三麵突擊阿史那部落,無比顯現出羅士信的硬派作風,忍不住讚歎道:“能夠如魚得水的在草原上混得如此瀟灑,也隻有羅士信一人做得到。當世霍驃騎,當真是名不虛傳!”
這每一個優秀的統帥,都有自己的作戰風格。盡管兵無常勢。但一個人的作戰風格,卻不容易改變。
他李世民有他的作戰風格,打仗理念,李靖、李世績亦是如此。但適合這種遊擊戰術,奇襲奔襲。領小股部隊硬打數倍於己的強敵這種戰術,最適合擅打硬戰,而且用兵又相對靈活的羅士信。
接著他看到了羅士信為什麽會兵臨朔方城的真正緣由,啞然失笑起來:原來羅士信打這一仗,隻是因為梁師都拒絕了他從領地進過而已,其他的都是臨時起意。結果直接點燃了導火索,梁洛仁發動內亂,朔方落陷。接著是接手朔方。開倉救濟百姓。調集兵馬,準備守護朔方,直至得到突厥撤出朔北草原為止。
這些情況都在公文之中。公文中也真沒有請罪之意,隻是有著受罰之心,但從字與字中透露的消息卻可以看出,羅士信沒有半點悔改的意思。
李世民搖頭笑了笑,頗為自得的在心中念了一句:“還好遇上的是我!”
公文的最後卻是羅士信將掠奪來的牛羊一並捐送給了朝廷,以緩解大唐經濟上的不足。其後的三萬戰馬也記錄在案。
李世民看著這個數額,表情也跟著動容了。平白的多了八萬六千八百九十三隻羊以及三萬軍馬。大唐吃緊的財政,能夠得到極大的改善。完全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長歎道:“我大唐能擁有大將軍這樣的人物,實在是莫大幸事。”
將公文合上,李世民將麵前的兩封彈劾奏章丟給了房玄齡道:“將它燒了,就當此事沒發生過。劉旻、劉蘭不管怎麽說,也立了大功,朔方來的如此容易,他們確實功不可沒。對我也算忠心,將他們調到南方去,讓他們當任地方長官。至於羅士信,就交由父皇處置吧。我就說嘛……我的眼光還是可以的。”說到最後,李世民莫名其妙的自戀了起來。
房玄齡、杜如晦相互望了一眼,兩人都知趣的沒有說話,他們這個主上算是難得的英主,值得為他付出一可。但是有一點卻讓兩人至始至終都接受不了:特別自戀,時不時的就會誇自己幾句,讓他們都為之臉紅,當事者卻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樣。
李世民從一開始就沒信劉旻、劉蘭的彈劾,對於羅士信在慶州的那些恣意妄為,獨斷專行的舉動,他也一開始就知道的。
羅士信在出任慶州都督的時候,發現邊軍的情況,特地跟李世民說了這事,直接挑明了論及練兵軍事修為他比不上李靖、李世績,沒有如他們那樣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隻有劍走偏鋒,才能短時間內交出滿意的答案。李世民也因此縱容了羅士信在慶州的一切做法。
這收到對於羅士信的彈劾,李世民心中卻衍生了另外一個念頭:因為羅士信是他成為太子至關重要的人物,是整個事變中第一功臣。對於他也格外器重,對於他的要求,無有不應。在唐朝缺馬的情況下,甚至超額的給了他一萬匹軍馬。在大唐經濟吃緊的情況下,也要咬牙做出兩千套全新的軍服給他。
如此的器重,會不會將羅士信慣成一個恃寵而驕,持功自傲的人物?
羅士信便是因為恃寵而驕,持功自傲,所以才肆無忌憚的犯忌,公然的違背禁令?
若是如此,那他當真是好心幹壞事了。
現在看來,一切都是他多慮了。
羅士信就是羅士信,就算身居高位,依舊不改初衷,心中念著百姓,念著大唐,願意為百姓不惜犯忌,為了大唐,將錢財視為無物,把本可屬於他的戰利品通通都給了朝廷,緩解大唐的經濟。
羅士信擔任慶州都督不過一年有餘,但是他打仗為大唐創造的經濟,竟然可以反過來彌補大唐王朝的赤字……
這番成就,實在讓人不服不行。
便如李世民想的一樣,李淵聽到羅士信的犯忌,隻是稍微皺了皺眉頭,讓他提醒幾句就是了,並沒有任何處罰的意思。還是在他的勸說了,才決定了處罰方式。
自古功過不能相抵:羅士信大意越權,撤去羅士信慶州都督職位……(未完待續)
ps:第二更!
劉旻、劉蘭是秦王黨,是秦王黨的一員。而大唐朝堂之上,因為李建成的落敗,隻剩下帝黨與原秦王今太子黨。
李淵雖不問世事,但是帝黨依舊是強大,而且不可動搖。劉旻、劉蘭覺得,李世民一日未當上皇帝,他們終究有一定的危險。而羅士信是帝黨第二大將,但論及威望風頭,離朝多年的平陽是比不上羅士信的,將羅士信拉下馬,再換一個太子黨的人當任慶州都督,太子黨在朝外的勢力將會更加的鞏固。
他們是內人而羅士信外人,李世民沒有道理幫著外人不幫他們的道理。
他們並不知道羅士信也是秦王黨的,知道這個的也隻有寥寥幾人而已。
對於劉旻、劉蘭的心思,李世民早就看出來了,一直關注著這件事情,他是想確認一件事,馬周的這封信,似乎已經給出了一個答案。
“殿下!慶州又送來了文公!”
便在這時,杜如晦拿著公文,走進了大廳。
“長史剛走,公文就到了。聽殿下急要,也就送來了。”
“辛苦了!”李世民心如明鏡,定是馬周刻意囑咐前後腳送的,對於馬周機敏的心思,忍不住讚歎了一句。
接過厚厚的公文袋,李世民再次翻閱起來。
“漂亮!”
看著羅士信在草原上取得的勝利,李世民忍不住讚歎了一句,戰報什麽的,他早就聽說了。但是所謂戰報。也就是一個結果,真正的詳細情況,還是需要看公文才能知道。公文中需要點出出征將士的功勞,所有細節表現都記錄在案。
翻越白於山,襲殺突利使者以保山道安全。三麵突擊阿史那部落,無比顯現出羅士信的硬派作風,忍不住讚歎道:“能夠如魚得水的在草原上混得如此瀟灑,也隻有羅士信一人做得到。當世霍驃騎,當真是名不虛傳!”
這每一個優秀的統帥,都有自己的作戰風格。盡管兵無常勢。但一個人的作戰風格,卻不容易改變。
他李世民有他的作戰風格,打仗理念,李靖、李世績亦是如此。但適合這種遊擊戰術,奇襲奔襲。領小股部隊硬打數倍於己的強敵這種戰術,最適合擅打硬戰,而且用兵又相對靈活的羅士信。
接著他看到了羅士信為什麽會兵臨朔方城的真正緣由,啞然失笑起來:原來羅士信打這一仗,隻是因為梁師都拒絕了他從領地進過而已,其他的都是臨時起意。結果直接點燃了導火索,梁洛仁發動內亂,朔方落陷。接著是接手朔方。開倉救濟百姓。調集兵馬,準備守護朔方,直至得到突厥撤出朔北草原為止。
這些情況都在公文之中。公文中也真沒有請罪之意,隻是有著受罰之心,但從字與字中透露的消息卻可以看出,羅士信沒有半點悔改的意思。
李世民搖頭笑了笑,頗為自得的在心中念了一句:“還好遇上的是我!”
公文的最後卻是羅士信將掠奪來的牛羊一並捐送給了朝廷,以緩解大唐經濟上的不足。其後的三萬戰馬也記錄在案。
李世民看著這個數額,表情也跟著動容了。平白的多了八萬六千八百九十三隻羊以及三萬軍馬。大唐吃緊的財政,能夠得到極大的改善。完全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長歎道:“我大唐能擁有大將軍這樣的人物,實在是莫大幸事。”
將公文合上,李世民將麵前的兩封彈劾奏章丟給了房玄齡道:“將它燒了,就當此事沒發生過。劉旻、劉蘭不管怎麽說,也立了大功,朔方來的如此容易,他們確實功不可沒。對我也算忠心,將他們調到南方去,讓他們當任地方長官。至於羅士信,就交由父皇處置吧。我就說嘛……我的眼光還是可以的。”說到最後,李世民莫名其妙的自戀了起來。
房玄齡、杜如晦相互望了一眼,兩人都知趣的沒有說話,他們這個主上算是難得的英主,值得為他付出一可。但是有一點卻讓兩人至始至終都接受不了:特別自戀,時不時的就會誇自己幾句,讓他們都為之臉紅,當事者卻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樣。
李世民從一開始就沒信劉旻、劉蘭的彈劾,對於羅士信在慶州的那些恣意妄為,獨斷專行的舉動,他也一開始就知道的。
羅士信在出任慶州都督的時候,發現邊軍的情況,特地跟李世民說了這事,直接挑明了論及練兵軍事修為他比不上李靖、李世績,沒有如他們那樣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隻有劍走偏鋒,才能短時間內交出滿意的答案。李世民也因此縱容了羅士信在慶州的一切做法。
這收到對於羅士信的彈劾,李世民心中卻衍生了另外一個念頭:因為羅士信是他成為太子至關重要的人物,是整個事變中第一功臣。對於他也格外器重,對於他的要求,無有不應。在唐朝缺馬的情況下,甚至超額的給了他一萬匹軍馬。在大唐經濟吃緊的情況下,也要咬牙做出兩千套全新的軍服給他。
如此的器重,會不會將羅士信慣成一個恃寵而驕,持功自傲的人物?
羅士信便是因為恃寵而驕,持功自傲,所以才肆無忌憚的犯忌,公然的違背禁令?
若是如此,那他當真是好心幹壞事了。
現在看來,一切都是他多慮了。
羅士信就是羅士信,就算身居高位,依舊不改初衷,心中念著百姓,念著大唐,願意為百姓不惜犯忌,為了大唐,將錢財視為無物,把本可屬於他的戰利品通通都給了朝廷,緩解大唐的經濟。
羅士信擔任慶州都督不過一年有餘,但是他打仗為大唐創造的經濟,竟然可以反過來彌補大唐王朝的赤字……
這番成就,實在讓人不服不行。
便如李世民想的一樣,李淵聽到羅士信的犯忌,隻是稍微皺了皺眉頭,讓他提醒幾句就是了,並沒有任何處罰的意思。還是在他的勸說了,才決定了處罰方式。
自古功過不能相抵:羅士信大意越權,撤去羅士信慶州都督職位……(未完待續)
ps: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