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士信將慶州這裏的情況詳細寫了下來,將他所需求的兵器、衣甲都記在心中,然後又寫了一封公文,以公文的形式向李世民討要軍備物資。
做好這一切,羅士信派人將公文與信一起送往長安。
處理好這樁事情,他信步來到都督府的檔案室,檔案室裏王玄策與一夥文士正在整理檔案資料,身為都督,地方上的軍事統帥,所管轄的事情就多了。不隻是練兵那麽簡單,掌諸州兵馬隻是其中之一而已。兵器鎧甲,糧草軍餉,城池防禦,城池修葺,地域防衛都是歸他管。
若他再如昔日當大將軍一樣,事事都要插手過問,保管活活累死,英年早逝。
軍事上他能夠放手,但是軍務上,便不得不慎重以待了。
他的根基出生,終究淺薄了一些,手上的文臣太少,武將能夠憑借習性,從右驍衛裏調人幫忙,但是文臣卻沒有幾個願意跟他一起來的。畢竟一個是在天子腳下,一個在北方邊境,這其中有著巨大的差別。
武將通過軍功晉級,跟著能打勝仗的將軍就有前途,而文官的晉級卻要看運氣與天時地利。但毫無疑問,在長安天子腳下的機會遠遠大過在慶州當任一個都督的幕僚,雖然職位上去了,但晉升機會也跟著大幅度減少,得不償失。
盡管他們對於自己這位給右驍衛帶來極高榮譽的上司並無惡感。反而充滿了敬意,但人都是現實的。沒有人會與自己的前途過不去,他們敬重羅士信是一迴事。要不要放下目前的一切,跟著羅士信去慶州就是另一迴事了。整個右驍衛營也隻有四個新上任的文官,願意跟著羅士信來慶州。其他人都婉拒了,羅士信為人直爽,人家不願意來自然不去強求。
至於那新上任的文官多半也是因為自身的資曆太淺,在最下層的右驍衛鍍金,不如先到慶州謀個出身。尋個好的履曆,以便日後推銷的出去。
羅士信也不在乎他們的想法。他手上正缺處理事務的文官,對他們來者不拒,通通丟給了王玄策,讓他帶一下。看看有沒有可造之材。
四人都是依靠科舉上位的,文化水平都還不錯,但受到自身才能的所限,當不了大任,但是處理一些公務上的雜事,還是綽綽有餘的,給王玄策減少了許多負擔,但是三州的各種雜事,隻由五人處理。也實在緊張了一些,尤其是王玄策,大事情都要他來把關。任務最是繁重,看著眼睛充滿了血絲一樣的少年郎,羅士信心底實在有些過意不去。王玄策經過他的提攜,在右驍衛混得風生水起,已經有著一定的根基。但是因為他的開口,他毅然選擇了放棄麵前的根基。跟著來到了慶州,做他的司馬。幫他處理事物。
這份心意情意,羅士信記在心底。
大步走進了檔案室,羅士信道:“小王,別太累了,休息會兒,事情總有做完的時候,你要是累到了,那我可是要哭了。這麽繁重的事情,還要撂倒我頭上,我可做不來。”
王玄策從容一笑:“殿下放心,這點事情,可壓不垮我。”說著,還將手中的資料交給了一旁的副手,吩咐他注意細節,他笑容中帶著疲憊,但神色沉穩,言語幹練,點到即止,指揮起人來頗有大將風範。
羅士信有些訝異,這還是王玄策嘛?
細細一想,心中恍然,會意的笑了笑:王玄策本就天賦過人,而他麾下的文臣謀士又少,絕大部分的事物都壓在他一人身上,壓榨著他的潛能。王玄策沒有被壓倒,換來的自然是自身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可以想象,經過如此強度的曆練,王玄策的自身才華得到了充實,他的路一定會比曆史上走的更遠。
羅士信退了下去,心中依舊想著招人的事情:繁重的政務固然不斷地敲打著王玄策這塊好鋼,可再好的鋼,敲打過頭也會毀掉,何況是人?
必需要找一些人來幫王玄策分擔政務。
羅士信琢磨著,忍不住搔了搔頭皮,這軍事不順,文事也不順,這都督當得,有些憋屈啊……
他有些泄氣,但想到自己事事旦旦的表示整備邊軍,直搗突厥汗庭的的“大話”,拍了拍臉頰,現在還不到泄氣的時候。
他忖道:“我就不信了,憑借穿越者的優勢,還找不到優秀的行政人才?”
房玄齡、杜如晦、魏征、岑文本……
一個個貞觀朝的行政人才都在他腦海中過一遍,發現絕大多數人都讓李世民這個坑爹的家夥給挖去了……他難道還能挖李世民的牆角不成?
想著想著,突然一個人名在腦海中一閃而過……
羅士信驚喜的跳了出來,叫道:“就是他了……就是說嘛,天無絕人之路……老子就不信,我堂堂羅士信身懷幾千年的知識,還會讓人才憋死。”
李世民固然是一個擅於識人擅於用人的好皇帝,但是天下人才何其之多,就算李世民在如何會用人,也有遺漏的人物……劉仁軌,毫無疑問就是其中一個,而且是極為出名的一個。
劉仁軌生長於隋末動亂時期,因為天下動蕩,不能安靜地讀書,每當勞動之餘,就伸出手指在空中、在地上寫寫劃劃,來鞏固學得的知識,終於以學識淵博而聞名,但他一直沒有得到重用,直到高宗朝,他才真正的闖出一片天地,尤其是在留守平壤的時候,算無遺策的打通了新羅的運糧道,還與白江口痛擊日本海軍。
中日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決戰,便是劉仁軌以絕對的優勢打敗了小日本。
其後他治理百濟,效果卓越,最後位極人臣成為大唐宰相,得到了高宗李治、武則天的器重……
如此文武雙全的人物,現在正在某一個地方當任一個小小的芝麻綠豆大的官,混吃等死。
羅士信毫不猶豫的立刻執筆,再寫了一封信,他記得劉仁軌的英雄事跡,但是對於沒落的時候劉仁軌的事跡卻不曉得,也不知現在他在什麽地方。不過但凡唐朝官員都會有文檔記錄在案,這個繁重的任務就交給李世民去頭疼了。(未完待續)
ps:第二更!
做好這一切,羅士信派人將公文與信一起送往長安。
處理好這樁事情,他信步來到都督府的檔案室,檔案室裏王玄策與一夥文士正在整理檔案資料,身為都督,地方上的軍事統帥,所管轄的事情就多了。不隻是練兵那麽簡單,掌諸州兵馬隻是其中之一而已。兵器鎧甲,糧草軍餉,城池防禦,城池修葺,地域防衛都是歸他管。
若他再如昔日當大將軍一樣,事事都要插手過問,保管活活累死,英年早逝。
軍事上他能夠放手,但是軍務上,便不得不慎重以待了。
他的根基出生,終究淺薄了一些,手上的文臣太少,武將能夠憑借習性,從右驍衛裏調人幫忙,但是文臣卻沒有幾個願意跟他一起來的。畢竟一個是在天子腳下,一個在北方邊境,這其中有著巨大的差別。
武將通過軍功晉級,跟著能打勝仗的將軍就有前途,而文官的晉級卻要看運氣與天時地利。但毫無疑問,在長安天子腳下的機會遠遠大過在慶州當任一個都督的幕僚,雖然職位上去了,但晉升機會也跟著大幅度減少,得不償失。
盡管他們對於自己這位給右驍衛帶來極高榮譽的上司並無惡感。反而充滿了敬意,但人都是現實的。沒有人會與自己的前途過不去,他們敬重羅士信是一迴事。要不要放下目前的一切,跟著羅士信去慶州就是另一迴事了。整個右驍衛營也隻有四個新上任的文官,願意跟著羅士信來慶州。其他人都婉拒了,羅士信為人直爽,人家不願意來自然不去強求。
至於那新上任的文官多半也是因為自身的資曆太淺,在最下層的右驍衛鍍金,不如先到慶州謀個出身。尋個好的履曆,以便日後推銷的出去。
羅士信也不在乎他們的想法。他手上正缺處理事務的文官,對他們來者不拒,通通丟給了王玄策,讓他帶一下。看看有沒有可造之材。
四人都是依靠科舉上位的,文化水平都還不錯,但受到自身才能的所限,當不了大任,但是處理一些公務上的雜事,還是綽綽有餘的,給王玄策減少了許多負擔,但是三州的各種雜事,隻由五人處理。也實在緊張了一些,尤其是王玄策,大事情都要他來把關。任務最是繁重,看著眼睛充滿了血絲一樣的少年郎,羅士信心底實在有些過意不去。王玄策經過他的提攜,在右驍衛混得風生水起,已經有著一定的根基。但是因為他的開口,他毅然選擇了放棄麵前的根基。跟著來到了慶州,做他的司馬。幫他處理事物。
這份心意情意,羅士信記在心底。
大步走進了檔案室,羅士信道:“小王,別太累了,休息會兒,事情總有做完的時候,你要是累到了,那我可是要哭了。這麽繁重的事情,還要撂倒我頭上,我可做不來。”
王玄策從容一笑:“殿下放心,這點事情,可壓不垮我。”說著,還將手中的資料交給了一旁的副手,吩咐他注意細節,他笑容中帶著疲憊,但神色沉穩,言語幹練,點到即止,指揮起人來頗有大將風範。
羅士信有些訝異,這還是王玄策嘛?
細細一想,心中恍然,會意的笑了笑:王玄策本就天賦過人,而他麾下的文臣謀士又少,絕大部分的事物都壓在他一人身上,壓榨著他的潛能。王玄策沒有被壓倒,換來的自然是自身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可以想象,經過如此強度的曆練,王玄策的自身才華得到了充實,他的路一定會比曆史上走的更遠。
羅士信退了下去,心中依舊想著招人的事情:繁重的政務固然不斷地敲打著王玄策這塊好鋼,可再好的鋼,敲打過頭也會毀掉,何況是人?
必需要找一些人來幫王玄策分擔政務。
羅士信琢磨著,忍不住搔了搔頭皮,這軍事不順,文事也不順,這都督當得,有些憋屈啊……
他有些泄氣,但想到自己事事旦旦的表示整備邊軍,直搗突厥汗庭的的“大話”,拍了拍臉頰,現在還不到泄氣的時候。
他忖道:“我就不信了,憑借穿越者的優勢,還找不到優秀的行政人才?”
房玄齡、杜如晦、魏征、岑文本……
一個個貞觀朝的行政人才都在他腦海中過一遍,發現絕大多數人都讓李世民這個坑爹的家夥給挖去了……他難道還能挖李世民的牆角不成?
想著想著,突然一個人名在腦海中一閃而過……
羅士信驚喜的跳了出來,叫道:“就是他了……就是說嘛,天無絕人之路……老子就不信,我堂堂羅士信身懷幾千年的知識,還會讓人才憋死。”
李世民固然是一個擅於識人擅於用人的好皇帝,但是天下人才何其之多,就算李世民在如何會用人,也有遺漏的人物……劉仁軌,毫無疑問就是其中一個,而且是極為出名的一個。
劉仁軌生長於隋末動亂時期,因為天下動蕩,不能安靜地讀書,每當勞動之餘,就伸出手指在空中、在地上寫寫劃劃,來鞏固學得的知識,終於以學識淵博而聞名,但他一直沒有得到重用,直到高宗朝,他才真正的闖出一片天地,尤其是在留守平壤的時候,算無遺策的打通了新羅的運糧道,還與白江口痛擊日本海軍。
中日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決戰,便是劉仁軌以絕對的優勢打敗了小日本。
其後他治理百濟,效果卓越,最後位極人臣成為大唐宰相,得到了高宗李治、武則天的器重……
如此文武雙全的人物,現在正在某一個地方當任一個小小的芝麻綠豆大的官,混吃等死。
羅士信毫不猶豫的立刻執筆,再寫了一封信,他記得劉仁軌的英雄事跡,但是對於沒落的時候劉仁軌的事跡卻不曉得,也不知現在他在什麽地方。不過但凡唐朝官員都會有文檔記錄在案,這個繁重的任務就交給李世民去頭疼了。(未完待續)
ps: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