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侈來到荀子所在的小院兒時,正巧碰到呂不韋走了出來。


    贏侈負責給儒家棒子,但荀子不在此列。


    一個是荀子的輩分高,聲望高,實力強大,另一個是荀子已經不再管儒家的事兒了。


    而且贏侈可以給儒家大棒,但不可能也對荀子這麽做。


    從文,荀子是學究天人的存在,受到天下讀書人的敬仰,就連韓非、李斯這些人都是荀子的弟子。


    從武,荀子是世間屈指可數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也就是北冥子、東皇太一、楚南公這些人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所以嬴政把退休的呂不韋派了過來。


    “位置已經選好了,今天夜色不錯,不如去海邊坐坐?”


    贏侈的邀請,呂不韋自然不會拒絕。


    ……


    海邊,泛白的海浪在月色的倒影下有些清冷。


    看著眼前意氣風發的少年,呂不韋眼前一陣恍惚,仿佛看到了當年還是一介商人的自己。


    那時候除了有幾分錢財之外,再無其他。


    商人的地位地下,雖有錢財,但在大多數人眼中和心裏都是看不起他的。


    他抓住了機會,幫助異人成為了秦王。


    而異人也封他成為秦國的相邦。


    他從一介商人成為了七國中最有權勢的秦國權相。


    可嬴政和贏侈兩兄弟已經不再局限於秦國了,他們的視線看到的是七國的天下。


    “當初我反對秦國東出隻是覺得時機未到,如今看來是我不如年輕人銳意進取。”


    呂不韋在一旁的岩石上坐下,伸手拿起旁邊準備好的釣竿和魚餌。


    他身上穿著普通的衣物,就像是一個尋常的老人,戴著鬥笠坐在礁岩上拿著釣竿。


    “我和王兄隻是運氣比較好。”


    贏侈謙虛了一句。


    他是知道曆史進程的,不然肯定不敢這麽莽。


    “對就對,錯就錯,老夫又不是不分對錯的人。”


    呂不韋話鋒一轉說道,“話雖如此,但是再來一次,我還是不同意大秦東出。”


    的確如同贏侈所說的那般,他們的運氣真的不錯。


    雖然其中有不少陰謀詭計在裏麵。


    但是韓國主弱臣強,魏國朝堂腐敗,楚國人心不齊,齊國安逸太久,種種因素都是不可複製的。


    當時的秦國問題隻比六國更多。


    嬴政與贏侈兩人能夠走到現在,運氣至少占了一半兒。


    “我知道你想說什麽,哪怕是此次攻打楚國,我們也同樣沒有做好準備,王兄的命令是能打就盡量打,實在不行就算了。”


    “假戲真做,先把戲給唱起來,後麵如何後麵再看。”


    “雖然有一種趕鴨子上架的感覺。”


    “但是不光隻是我們沒有做好準備,楚國更沒有做好準備。”


    “若是什麽事都要做好十足的準備,什麽事都要有十成的把握才動手,那就什麽事都不用做了。”


    “你第一次去秦國的時候,心裏也沒底兒吧?”


    贏侈的一番話讓呂不韋恍然,隨著年齡的增長,金錢、權力、女人,他得到了一切。


    但也隨之失去了年輕時的銳氣與進取之心。


    他怕了。


    他擔心若是秦國東出打了敗仗。


    他擔心若是山東六國合縱攻秦。


    “原來如此。”


    呂不韋沉默不語,靜靜地看著波光粼粼的海麵。


    贏侈隨意的將釣竿插在泥沙之中站了起來。


    釣魚隻是一種形式,海邊隻是一種氣氛,贏侈和呂不韋的目的都不是釣魚。


    贏侈問道,“荀子那邊的事情如何了?”


    贏侈負責給儒家施壓,韓非後麵再來扮好人。


    這其中不包括荀子。


    呂不韋則擔起了這個任務,算是用他這把老骨頭為大秦最後做一些貢獻。


    “今天與荀子邊下棋邊閑聊,都是養花、下棋、看書的內容。”


    “你是說荀子不表態?”贏侈皺眉問道。


    “不表態則代表已經表態了,荀子是在告訴我,小聖賢莊現在是伏念、顏路、張良他們管事兒。”


    “那他呢?願意去秦國嗎?”贏侈問道。


    荀子一人能頂得上一個小聖賢莊。


    荀子若是能到鹹陽,那小聖賢莊也就能到了鹹陽。


    這一次,呂不韋卻是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荀子老了,人老了就不想動彈了,故土難離。”


    “這樣麽。”


    呂不韋的迴答,贏侈並不意外,荀子的境界早已經到了返璞歸真的地步,心境更是趨近於樸實無華。


    鹹陽與桑海對於荀子來說沒什麽區別。


    一間房,一本書,一盞茶,對於荀子來說就足夠了。


    “想要讓儒家入秦還得從伏念的身上想辦法。”呂不韋原本想說伏念和顏路兩人的。


    但考慮到對顏路最重要的無名是死在贏侈手裏了,他便自動將顏路給忽略掉了。


    “伏念...”


    對於伏念,贏侈了解的真的很少。


    劇情中刻畫也不多。


    伏念是儒家掌門人、“齊魯三傑”之首。


    從小就才華出眾,被儒家許多長輩看好,預言將成為儒家未來的希望,也是年輕一輩的儒家弟子仰慕的偶像。


    因此對儒家的未來有著強烈的使命感。


    “要不讓伏念去教導扶蘇吧,扶蘇是秦國的未來,讓儒家培養秦國的未來無論從什麽方麵考慮,儒家都不會拒絕的。”


    贏侈提議道。


    “扶蘇...?”呂不韋念叨著這兩個字,沒有接話。


    “當然也不隻讓伏念去教導,儒家、道家、兵家等等,去其糟泊取其精華,作為大秦的未來自然需要集各家之所長於一身才行。”


    “這樣的話,大王應該不會反對。”


    呂不韋這次點頭讚同了贏侈的提議。


    嬴政,或者說秦國對於諸子百家的態度,從來都是以接納為主。


    隻有對於那些頭鐵非要反秦的家夥才會舉起屠刀。


    贏侈的提議很不錯,扶蘇是秦國的長公子,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就是未來的秦王。


    給扶蘇當老師,那就是給未來的秦王當老師!


    尤其是扶蘇現在年紀小,性子還未定下來,教導他成為什麽樣的人,未來的秦國就是什麽樣的秦國。


    或許伏念不貪戀權勢、金錢,但未來的世界中有儒家的一筆肯定會更加豐富多彩的。


    “呂相這是同意了?”


    “那我可就給王兄寫信了。”


    ……


    秦國,鹹陽。


    贏侈的信八百裏加急,換馬不換人,一路從地圖的最東邊,送到了西邊。


    信中將儒家小聖賢莊一行,呂不韋探聽的荀子的態度,以及他和呂不韋的分析、提議等等全部都寫在了信上。


    “讓伏念做扶蘇的老師麽?”


    嬴政思考著其中的利弊。


    帝王之道不在於一家一言,而在於眾家之長。


    贏侈的提議很不錯。


    伏念的名聲在外,嬴政自然是知道的。


    他的心底也在給扶蘇尋找老師,“儒家可以用伏念,法家就讓韓非教,兵家有王翦,道家...”


    嬴政將扶蘇作為儲君培養。


    作為君王,不需要把每一家都學透,但要對每一家都足夠的了解。


    一想到楚地和齊地都納入了秦國之中,農家、儒家都願意入秦,嬴政的心情頓時大好。


    他想著有一段時間沒有去後宮看扶蘇了。


    是此,嬴政放下書信站起身來。


    “去後宮走走,另外把韓非趙國來。”


    ……


    魏地,大梁城。


    經過數個月的排水、修建、賑災等措施,大梁城的民生逐漸恢複。


    新鄭城破的時候,衛莊便帶著紅蓮提前離開了。


    兩人最初的想法是先到魏國,畢竟韓魏是兄弟國,兩國比鄰,又同為秦國東出的門戶,互相幫助是不可避免的。


    隻可惜二人來到大梁城後,沒過多久大梁城便被秦軍圍住了。


    水淹大梁城,魏國滅亡。


    兩人不得不再次逃離。


    隻不過這一次,衛莊斷定秦國若是繼續用兵,必然會繼續北上攻打趙國。


    因此兩人不能往北走。


    衛莊決定來一招燈下黑,究竟藏在了大梁城外的一處村莊裏。


    也因為如此,羅網找了兩人近乎半年時間才有了消息。


    而今,玄翦帶著張良,以及暗處的羅網殺手來到了大梁城外。


    ……


    一座無名的小村莊,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紅蓮正在院子裏練劍,衛莊坐在樹梢上,抱著手臂閉門假寐。


    突然!


    衛莊猛地睜開雙眼從樹梢上落了下來。


    “怎麽了?”


    紅蓮察覺到衛莊的神色嚴肅,停止了練劍,問道。


    衛莊卻是沒有迴答,而是目光直勾勾的看向房頂之上。


    能夠如此悄無聲息接近的人,必然是個絕世高手,而且給人一種充滿殺戮的血腥氣息。


    來人是個殺手,是個用劍的殺手。


    氣息很熟悉。


    “黑白玄翦!”


    衛莊幽幽的吐出了四個字。


    玄翦站在房頂之上,低頭看著院中的兩個人,“別緊張,今天要找你們的不是我。”


    玄翦用眼神示意衛莊看向身後的大門。


    吱呀一聲!


    院子裏的大門被推開,而後張良緩緩地走了進來。


    “小良子?”


    紅蓮看清張良,眼底閃過一抹喜色。


    新鄭城破的時候,流沙的眾人都分散了,而且失去了韓非這個主心骨,流沙也不再是流沙。


    衛莊找到了紅蓮,將他帶走了。


    紫女則是安排紫蘭軒的眾女後,前往秦國尋找韓非。


    張良則是被張開地準備的後手送到了桑海。


    如果不是因為韓非,張良早就離開韓國前往小聖賢莊讀書了。


    “紅蓮公主!”


    張良恭恭敬敬的抱拳作揖。


    哪怕是韓國亡了,在張良的心中,紅蓮依舊是公主,韓非依舊是韓國的公子。


    紅蓮心中的激動一蕩,逐漸變得冷冽下來。


    她看見了韓非身後的人。


    黑色的盔甲。


    秦人尚黑,秦軍都是黑衣黑甲,這人是秦國的士兵,張良與秦國人混在了一起。


    “並非公主殿下想的那樣。”


    張良心中苦笑一聲,但看著紅蓮這麽有活力,也是暗暗放下心來。


    畢竟有衛莊在,紅蓮也不是嬌弱的性格。


    “那是怎樣?”紅蓮冷冷地瞪著張良,就像是看著叛徒一樣。


    在她心裏,秦國滅了韓國,那就是敵人。


    而張良如今卻站在秦國那一邊。


    張良就是叛徒!


    “韓兄在秦國,我想去見一見他。”張良說道。


    “哥哥?”


    紅蓮的神色一變,她知道最近的關於韓非的消息還是當時韓非離開韓國前往秦國的時候。


    那時候,眾人為了避免紅蓮擔心和亂來,便沒有告訴她關於韓非在秦國的事情。


    她隻是知道韓非去了秦國。


    並不知道韓非被秦王下獄,更不知道韓非幾次都差點兒死了。


    若不是贏侈安排羅網暗中保護著,韓非早就死在牢房裏了。


    “是的,韓兄他...”


    張良看了衛莊一眼,當初眾人的夢想是建立起一個全新的韓國,建立起一個掌握了九十九天下的韓國。


    而今韓非卻成為了秦國的司寇。


    “他前段時間從獄中出來了,向秦王建議不要攻打趙國,轉而攻打楚國,秦王假戲真做,以重利買通了齊國宰相後勝。”


    “秦齊越三國聯盟攻楚,楚國不敵,除了少部分貴族逃走之外,包括楚王在內的大部分王族都被押送到了鹹陽。”


    張良簡單的將楚國的戰事告訴了二人。


    這些是紅蓮並不清楚,但是衛莊知道,衛莊在成為韓國大將軍之前,他還是韓國的黑道一哥。


    秦國滅韓,地下世界卻不會消失。


    衛莊手中仍舊有屬於他的情報網,否則也不可能躲過羅網的搜查這麽長時間。


    “什麽?哥哥幫助秦國滅了楚國?”


    紅蓮失聲驚唿,她無法理解。


    秦國不是敵人嗎?


    為什麽要幫助敵人?


    紅蓮無法理解,張良和衛莊卻是能夠理解,因為韓非與嬴政有著一樣的夢想。


    那就是建立一個沒有戰爭,天下人不分國家的大統一的世界。


    唯一的區別是嬴政想要建立的這個世界叫秦國。


    韓非心中的新世界叫韓國。


    “韓兄心中所想隻有他自己知道,紅蓮公主若是有疑問,可以當麵問一問他。”


    紅蓮信了,決定親自去問一問韓非。


    可衛莊不是傻子。


    韓非的答案不需要問,他也知道。


    “你是來當說客的,還是來抓我們的?”衛莊攔住了紅蓮,目光幽冷的盯著張良。


    “秦王已經撤銷了紅蓮公主與衛莊兄的懸賞。”


    張良沒有正麵迴答,隻是告訴衛莊,此去秦國並沒有危險。


    前提是不要搞事。


    他也隻是想去見一見韓非。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七國的天下,我全都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希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希穀並收藏秦時:七國的天下,我全都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