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那得有個前提,你們之間得有過過往有過故事,才能有感情。
南明和晴天初來乍到,前前後後不過數日光陰,和一木師父師娘更是隻有寥寥幾語、匆匆幾麵,自然談不上什麽感情。
所以
對於二人可能遇害這個事實,自詡為現實主義者的南明心中除了些許嗟歎,實在是說不上有多麽難過。
即使是晴天這麽一個柔腸百轉的女子,也不過隻是覺得有些可惜傷感而已。
可是一木不同,一木是師父師娘一手養大的,十數年的朝夕相處,音容笑貌都尤在眼前,但殘酷的事實卻幾乎可以確定出真相,心中悲戚自然萬分沉重。
看著一木雙目含淚、泫然欲泣的可憐模樣,即使是南明這樣的涼薄性子,也不由得心中感慨,誰言年少無情,恰是情深似海之時。因為此時的情才最真最純,沒有夾雜絲毫功利欲望。
南明走到一木身旁,想要安慰一下,最終還是什麽也沒有說。
這世上有很多事,最終還是隻能靠自己,別人幫不了你。愛過方知情苦,痛過方知悔長。尤其是對於男子,很多時候,再苦也隻能自己咬牙挺下去,哪怕你是一個人。這樣你更不能倒下,因為你根本沒有依靠,倒下了,疼的還是自己。
三人靜默無言,隻是朝著湖畔方向行進。墨家有安排,這是既定事實。但至於是什麽安排,連一木也不知曉。
“你說一木師父既然都想好了退路,那為什麽明知不敵還要出去”?晴天輕輕對著南明問了一個問題。
南明想了想,沒有直接迴答,而是也提了個問題。“當初老爺麵對秦國數十萬鐵騎,也是明知不敵,為何還要奮勇迎敵”?
晴天麵色一凝,心中似有感觸,低著頭不再言它。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求仁得仁,足矣”。南明低聲呢喃,細細咀嚼著這句老爺在最後分別的時候跟自己說的話所包含的意義。
此湖畔非彼湖畔,小築是在上遊,此處是在下遊,雖然間隔說不上十分遙遠,然而風景卻是大不相同。
小築旁邊不乏奇花異草,茂林修竹,美則美矣,可終究少了那麽幾分自然味道。而此處蘆葦飄蕩,衰草殘荷,野鳥不時啼叫。雖寂寥空曠,秋意蕭瑟,不是江南好時節,卻勝似江南好時節。
湖畔邊有一孤舟,孤舟船頭躺著一蓑衣老叟,老叟草帽蓋在頭上,身後隨意背著一枝魚竿,酒葫蘆打開放在一旁,也不知是喝醉了還是睡著了。但無論是哪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叟有船,而此處隻有這麽一條船。
南明是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刺客會追過來,但是既然事情已經發生其一,決計不能再發生其二。自己的信條就是打得過就打,打得過也可以跑。有風險的事能不幹就不幹,小命隻有一條,可得愛惜。
“好香的酒味兒”。一道高聲響起,絲毫不怕驚了天上人。
南明三人的身影出現在了蘆葦蕩中,細細觀察了一下周圍環境,貌似除了這一舟一人也沒有別的他物。既然隻有一個選擇,那其實也就是沒有任何選擇。
見到老叟還是躺睡在地上沒有反應,南明心中怪異,自己故意那麽大聲說話都吵不醒你,裝死是吧。
“一木,這就是你師父的安排嗎“?南明低頭對一木問道。
一木眼中哀傷未斷,聽到問話擦擦眼睛,道:“我也不知道,師父也沒有細說“。
南明輕輕點頭,示意兩人在這裏等待,獨自邁步走到湖邊,也不管這草帽有沒有擋住老人視線,施了一禮輕聲說道:“老人家,可是黑土人“?
老叟還是一動不動,像是沒有聽見,猶自酣睡。
南明見狀,提高聲音,又重複了一邊問話,然後老人還是沒有反應。
任誰被這麽忽視都會有點怒意,何況是玩世不恭,一向老爺第一我第二的南明。也不客氣,心想你那麽喜歡玩我就陪你好好玩玩,然後一腳把老人從船上踹到地上。
這下看你醒是不醒,南明拍拍腳背暗自想到。
可是老人還是一點反應也沒有,該不會是死了吧,南明蹲下身子準備試探鼻息,突然聽到“唿唿“的聲音,一辨之下發現竟是老人的打唿聲音,悠長有序,明明就是生命旺盛的樣子。
心中無名火起,南明就準備送上自己的第二腳,被急忙趕過來的晴天拉住,晴天毫不客氣的斥責道:“怎麽能對老人家如此無禮”。
訓完南明後晴天蹲在老人身旁,湊到老人耳邊不停說道:“老人家醒醒,老人家醒醒”。可老人還是沒有反應,南天給了一木一個眼神,小童馬上心領神會,走到老人身邊不停推搡,一邊推搡一邊也跟著晴天喊叫。
老人終究是活人,就算睡得再沉又怎經得住這般叨擾,終於悠悠轉醒,揉了揉昏花的老眼,打了個長長的嗬欠,一副惺忪迷茫的樣子說道:“你們是誰呀打擾我睡覺?哎我怎麽睡到地上來了”?
“我們是你老伴叫來喊你迴家的,要下雨了讓你趕緊迴去收衣服。至於你怎麽睡在地上,我們來的時候你就已經這樣了,估計是喝多了醉的吧”。南明站在一旁雙手橫抱在胸前,一點也不客氣的說道。
老人顯然是還沒理清楚目前的狀況,有點迷茫的喃喃自語道:“我老伴?我老伴不是四年前就走了嗎”?
晴天瞪了南明一眼,後者一臉無辜的表情,然後跟老爺和顏說道:“老人家,請問你是黑土之人嗎”?
老人這會倒是十分確定的搖了搖頭,說道:“我不是黑土人,我是大梁人,大梁知道吧,魏國都城”。
晴天表情一噎,顯然沒想到會是這麽個迴答,南明則是忍不住捂著嘴哧哧輕笑。
“老爺爺,是不是我師父讓你在這等我們的”?一木脆生生地開口問道。
老人點點頭,說道:“對對,前天是有個年輕男子付了我船費,讓我在這裏等人,等誰也沒細說,就是你們對吧”。
晴天接過話語,微微笑道:“對的,那他有跟你說要我們去哪裏嗎”?
老人再次點了點頭,笑了笑說道:“彭城’”。
??????????????
陸路三人添成水路四人,南明晴天一木坐在船中,小童還在暗自消沉,另外兩個則是悠哉欣賞水道兩岸美景。
說實話,一路雖然說是千裏奔波,出趙入楚,經楚進越,可那都是走的陸路,而且都是惶惶急行,哪裏會像現在這樣小船輕搖,碧波微蕩來得心曠神怡,優哉遊哉。
老人站在船尾,雙手扶舵,不停搖動,動作輕盈隨意,的確是個駕船多年的好舵公。
彭城故名徐州,乃是九州之一,戰國時為宋國都城,但後來宋國被齊、楚、魏三國聯合討伐,國滅,彭城也被三國分治。
不知道墨家安排自己二人去彭城是何用意,雖說初代巨子墨翟與宋國略有淵源,但也不至於就把墨家總部安置在彭城吧,安置在古滕更有道理才是啊,至少是墨家祖師爺的故地。
南明心中想不通透,搖了搖頭,索性就不再庸人自擾,還是看看周圍風景陶冶性情算了。
而晴天更是不會去擔心要去哪裏之類的問題,有南明在,跟著他走就是,哪裏需要自己去操心。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老人雖然帶著草帽,不過剛才就發現了還未白發,隻是那臉上的皺紋還有渾濁的目光,讓人知道他已然是閱盡滄桑閱盡百態。
看來這世間事千奇百怪,無所不包。不僅有少年白,也有老年不白。
一壺濁酒喜相逢,南明可不覺得自己和老人相逢有多麽可喜,隻求墨家找了個可靠之人,別把自己三人給顛翻在這湖麵之上就行。
湖泊再大再廣,也是由河流匯集而成。一行四人轉出湖泊,駛進一條大河當中,河水平緩,談不上滔滔。但顏色昏暗,也談不上清清。
南明注意到小舟是逆流而上,隻是這速度卻和在平靜湖麵上行駛時相差不大,也不知道這老頭是怎麽做到的。心中默默歎道,果然事事皆學問,不可小覷了天下人士。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老人莞爾高歌,擊漿為拍,自得其樂。
南明晴天一木都被歌聲吸引,屏氣細聽。
老人繼續唱道:“吾纓可濯兮,滄浪之水不清。吾足可濯兮,滄浪之水還濁”。
“世人不明其心兮,不改其衷。世人一明其心兮,不改其樂”。
“我心難鑒明月兮,明月不定。我意欲識秋毫兮,秋毫不見”。
“哀滄浪之水兮,濁也歸道;哀世人之行兮,清也複消”。
??????????????
歌聲豪邁曠達,不拘一格,聞者心中皆感其情意深厚,似怨似哀,似怒似悔。
南明聽其歌詞意境深遠,悲天憫人之情油然而出。心中暗自讚歎此歌作者必是當世聖人,而老者能唱出其中意境,盡得其精髓,也讓南明改觀。
一曲歌畢,南明正想上前和老人攀談幾句,突然變故發生。
隻見兩岸蘆葦蕩裏,百箭其發,目標直接指向小舟。一時間雙眼所觀之處,箭雨林密,遮天蔽日,咻咻弓弦彈動之聲更是不絕於耳。
晴天和一木見狀早已怵然,呆立原地。即使是南明,拔劍在手,也隻來得及護在晴天一木身前,對這漫天箭雨也生不出半點反抗念頭。
十七年風雨飄搖,終於要在今日塵埃落定,也算是有個伴了。南明微笑,感受著抓在自己後背衣服上的少女溫溫玉手,心中默默歎息。
一條小舟,舟上四人,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再也找不出比這更能形容世間之人的代表了。男女老少,這世上之人不就是由這四種角色組合而成嗎?
箭雨當空,瞬間就要命中小船,這小船要是突然一下子插進那麽多隻箭,想必也是個極為好看的玩意兒吧。
然而可惜,可惜沒人能看到這玩意好不好看,因為這當空箭雨,竟是沒有一隻插入小船。
“看我一釣千秋水,蕩盡人世萬古愁”?????????????
南明和晴天初來乍到,前前後後不過數日光陰,和一木師父師娘更是隻有寥寥幾語、匆匆幾麵,自然談不上什麽感情。
所以
對於二人可能遇害這個事實,自詡為現實主義者的南明心中除了些許嗟歎,實在是說不上有多麽難過。
即使是晴天這麽一個柔腸百轉的女子,也不過隻是覺得有些可惜傷感而已。
可是一木不同,一木是師父師娘一手養大的,十數年的朝夕相處,音容笑貌都尤在眼前,但殘酷的事實卻幾乎可以確定出真相,心中悲戚自然萬分沉重。
看著一木雙目含淚、泫然欲泣的可憐模樣,即使是南明這樣的涼薄性子,也不由得心中感慨,誰言年少無情,恰是情深似海之時。因為此時的情才最真最純,沒有夾雜絲毫功利欲望。
南明走到一木身旁,想要安慰一下,最終還是什麽也沒有說。
這世上有很多事,最終還是隻能靠自己,別人幫不了你。愛過方知情苦,痛過方知悔長。尤其是對於男子,很多時候,再苦也隻能自己咬牙挺下去,哪怕你是一個人。這樣你更不能倒下,因為你根本沒有依靠,倒下了,疼的還是自己。
三人靜默無言,隻是朝著湖畔方向行進。墨家有安排,這是既定事實。但至於是什麽安排,連一木也不知曉。
“你說一木師父既然都想好了退路,那為什麽明知不敵還要出去”?晴天輕輕對著南明問了一個問題。
南明想了想,沒有直接迴答,而是也提了個問題。“當初老爺麵對秦國數十萬鐵騎,也是明知不敵,為何還要奮勇迎敵”?
晴天麵色一凝,心中似有感觸,低著頭不再言它。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求仁得仁,足矣”。南明低聲呢喃,細細咀嚼著這句老爺在最後分別的時候跟自己說的話所包含的意義。
此湖畔非彼湖畔,小築是在上遊,此處是在下遊,雖然間隔說不上十分遙遠,然而風景卻是大不相同。
小築旁邊不乏奇花異草,茂林修竹,美則美矣,可終究少了那麽幾分自然味道。而此處蘆葦飄蕩,衰草殘荷,野鳥不時啼叫。雖寂寥空曠,秋意蕭瑟,不是江南好時節,卻勝似江南好時節。
湖畔邊有一孤舟,孤舟船頭躺著一蓑衣老叟,老叟草帽蓋在頭上,身後隨意背著一枝魚竿,酒葫蘆打開放在一旁,也不知是喝醉了還是睡著了。但無論是哪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叟有船,而此處隻有這麽一條船。
南明是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刺客會追過來,但是既然事情已經發生其一,決計不能再發生其二。自己的信條就是打得過就打,打得過也可以跑。有風險的事能不幹就不幹,小命隻有一條,可得愛惜。
“好香的酒味兒”。一道高聲響起,絲毫不怕驚了天上人。
南明三人的身影出現在了蘆葦蕩中,細細觀察了一下周圍環境,貌似除了這一舟一人也沒有別的他物。既然隻有一個選擇,那其實也就是沒有任何選擇。
見到老叟還是躺睡在地上沒有反應,南明心中怪異,自己故意那麽大聲說話都吵不醒你,裝死是吧。
“一木,這就是你師父的安排嗎“?南明低頭對一木問道。
一木眼中哀傷未斷,聽到問話擦擦眼睛,道:“我也不知道,師父也沒有細說“。
南明輕輕點頭,示意兩人在這裏等待,獨自邁步走到湖邊,也不管這草帽有沒有擋住老人視線,施了一禮輕聲說道:“老人家,可是黑土人“?
老叟還是一動不動,像是沒有聽見,猶自酣睡。
南明見狀,提高聲音,又重複了一邊問話,然後老人還是沒有反應。
任誰被這麽忽視都會有點怒意,何況是玩世不恭,一向老爺第一我第二的南明。也不客氣,心想你那麽喜歡玩我就陪你好好玩玩,然後一腳把老人從船上踹到地上。
這下看你醒是不醒,南明拍拍腳背暗自想到。
可是老人還是一點反應也沒有,該不會是死了吧,南明蹲下身子準備試探鼻息,突然聽到“唿唿“的聲音,一辨之下發現竟是老人的打唿聲音,悠長有序,明明就是生命旺盛的樣子。
心中無名火起,南明就準備送上自己的第二腳,被急忙趕過來的晴天拉住,晴天毫不客氣的斥責道:“怎麽能對老人家如此無禮”。
訓完南明後晴天蹲在老人身旁,湊到老人耳邊不停說道:“老人家醒醒,老人家醒醒”。可老人還是沒有反應,南天給了一木一個眼神,小童馬上心領神會,走到老人身邊不停推搡,一邊推搡一邊也跟著晴天喊叫。
老人終究是活人,就算睡得再沉又怎經得住這般叨擾,終於悠悠轉醒,揉了揉昏花的老眼,打了個長長的嗬欠,一副惺忪迷茫的樣子說道:“你們是誰呀打擾我睡覺?哎我怎麽睡到地上來了”?
“我們是你老伴叫來喊你迴家的,要下雨了讓你趕緊迴去收衣服。至於你怎麽睡在地上,我們來的時候你就已經這樣了,估計是喝多了醉的吧”。南明站在一旁雙手橫抱在胸前,一點也不客氣的說道。
老人顯然是還沒理清楚目前的狀況,有點迷茫的喃喃自語道:“我老伴?我老伴不是四年前就走了嗎”?
晴天瞪了南明一眼,後者一臉無辜的表情,然後跟老爺和顏說道:“老人家,請問你是黑土之人嗎”?
老人這會倒是十分確定的搖了搖頭,說道:“我不是黑土人,我是大梁人,大梁知道吧,魏國都城”。
晴天表情一噎,顯然沒想到會是這麽個迴答,南明則是忍不住捂著嘴哧哧輕笑。
“老爺爺,是不是我師父讓你在這等我們的”?一木脆生生地開口問道。
老人點點頭,說道:“對對,前天是有個年輕男子付了我船費,讓我在這裏等人,等誰也沒細說,就是你們對吧”。
晴天接過話語,微微笑道:“對的,那他有跟你說要我們去哪裏嗎”?
老人再次點了點頭,笑了笑說道:“彭城’”。
??????????????
陸路三人添成水路四人,南明晴天一木坐在船中,小童還在暗自消沉,另外兩個則是悠哉欣賞水道兩岸美景。
說實話,一路雖然說是千裏奔波,出趙入楚,經楚進越,可那都是走的陸路,而且都是惶惶急行,哪裏會像現在這樣小船輕搖,碧波微蕩來得心曠神怡,優哉遊哉。
老人站在船尾,雙手扶舵,不停搖動,動作輕盈隨意,的確是個駕船多年的好舵公。
彭城故名徐州,乃是九州之一,戰國時為宋國都城,但後來宋國被齊、楚、魏三國聯合討伐,國滅,彭城也被三國分治。
不知道墨家安排自己二人去彭城是何用意,雖說初代巨子墨翟與宋國略有淵源,但也不至於就把墨家總部安置在彭城吧,安置在古滕更有道理才是啊,至少是墨家祖師爺的故地。
南明心中想不通透,搖了搖頭,索性就不再庸人自擾,還是看看周圍風景陶冶性情算了。
而晴天更是不會去擔心要去哪裏之類的問題,有南明在,跟著他走就是,哪裏需要自己去操心。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老人雖然帶著草帽,不過剛才就發現了還未白發,隻是那臉上的皺紋還有渾濁的目光,讓人知道他已然是閱盡滄桑閱盡百態。
看來這世間事千奇百怪,無所不包。不僅有少年白,也有老年不白。
一壺濁酒喜相逢,南明可不覺得自己和老人相逢有多麽可喜,隻求墨家找了個可靠之人,別把自己三人給顛翻在這湖麵之上就行。
湖泊再大再廣,也是由河流匯集而成。一行四人轉出湖泊,駛進一條大河當中,河水平緩,談不上滔滔。但顏色昏暗,也談不上清清。
南明注意到小舟是逆流而上,隻是這速度卻和在平靜湖麵上行駛時相差不大,也不知道這老頭是怎麽做到的。心中默默歎道,果然事事皆學問,不可小覷了天下人士。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老人莞爾高歌,擊漿為拍,自得其樂。
南明晴天一木都被歌聲吸引,屏氣細聽。
老人繼續唱道:“吾纓可濯兮,滄浪之水不清。吾足可濯兮,滄浪之水還濁”。
“世人不明其心兮,不改其衷。世人一明其心兮,不改其樂”。
“我心難鑒明月兮,明月不定。我意欲識秋毫兮,秋毫不見”。
“哀滄浪之水兮,濁也歸道;哀世人之行兮,清也複消”。
??????????????
歌聲豪邁曠達,不拘一格,聞者心中皆感其情意深厚,似怨似哀,似怒似悔。
南明聽其歌詞意境深遠,悲天憫人之情油然而出。心中暗自讚歎此歌作者必是當世聖人,而老者能唱出其中意境,盡得其精髓,也讓南明改觀。
一曲歌畢,南明正想上前和老人攀談幾句,突然變故發生。
隻見兩岸蘆葦蕩裏,百箭其發,目標直接指向小舟。一時間雙眼所觀之處,箭雨林密,遮天蔽日,咻咻弓弦彈動之聲更是不絕於耳。
晴天和一木見狀早已怵然,呆立原地。即使是南明,拔劍在手,也隻來得及護在晴天一木身前,對這漫天箭雨也生不出半點反抗念頭。
十七年風雨飄搖,終於要在今日塵埃落定,也算是有個伴了。南明微笑,感受著抓在自己後背衣服上的少女溫溫玉手,心中默默歎息。
一條小舟,舟上四人,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再也找不出比這更能形容世間之人的代表了。男女老少,這世上之人不就是由這四種角色組合而成嗎?
箭雨當空,瞬間就要命中小船,這小船要是突然一下子插進那麽多隻箭,想必也是個極為好看的玩意兒吧。
然而可惜,可惜沒人能看到這玩意好不好看,因為這當空箭雨,竟是沒有一隻插入小船。
“看我一釣千秋水,蕩盡人世萬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