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然覺得坐她後麵的兩位簡直聽不懂人話,仔細一打量發現,財大氣粗窮追不舍的謝婷婷不是別人,正是弟子大選當日、無仇無怨無故對她出言諷刺的包包頭女孩,因為她今天拆了頭上的發包,梳成雙平髻,宇文然一開始沒認出來。
宇文然平素不愛惹事,但也不怕事,人敬她一尺,她敬人一丈,對謝婷婷這種不知客氣為何物的人真心喜歡不起來。若是謝婷婷和和氣氣問她借大薊草,她也許會不計前嫌,和薑如商量一下勻幾棵給她們救急。
可謝婷婷上來直接討要,還一副我窮我有理,你有的多就必須給我的模樣,宇文然實在懶得理她,直接扭頭,收迴桌上多餘的十五棵大薊草,表明態度,說不給就不給。
謝婷婷氣的臉色漲紅,額角青筋暴起,要不是藥宗祖訓和石崇的前車之鑒擺在那裏,讓她保留了一絲殘存的理智,她恨不得現在撲上去撕了宇文然。
他們三在教室弄的動靜挺大,引來不少弟子迴頭觀望,謝婷婷自覺臉上無光,扯著常婉坐迴座位,又怪鄭蘭芽與她們本是一起的,卻隻在旁邊幹坐著,像鋸了嘴的葫蘆,一句話都不幫她們說。
鄭蘭芽不甘示弱:“我還沒來得及說話,你們就把事情搞得那麽僵,她拒絕的那麽幹脆,我有什麽辦法呀。”
常婉和稀泥道:“不要因為別人的錯誤,傷了自己人的和氣,本來就是那人不好,見死不救還有理了。”
謝婷婷聞言,咬牙切齒地看著宇文然沒事人一樣和旁人有說有笑,把陪她說話的薑如也順便恨上了。
馬嵐師叔姍姍來遲,似乎沒注意到幾個弟子沒帶全大薊草。這屆三十六個新弟子不出他意料,都已經成功引氣入體,馬嵐師叔十分滿意,首先教授眾人製作止血丹必用的小法決——分水決。
“分水決能夠分離草藥的水分,與晾曬、炒製等方法相比,分水決能更快、更迅速方便的讓草藥脫水,且不失其藥性。想必大家都能熟練掌控自己的靈力了,分水決我已經傳授給你們,你們可以嚐試使用分水決,處理手中的大薊草,按我給你們的配方調製止血丹,待本堂課結束,每個人都要上交五顆止血丹,按藥效優劣計算貢獻點。”
大薊草枝葉和根都能入藥,靈田裏種出來的大薊草已經不算普通草藥,被納入一階靈植的範疇,有涼血止血去瘀消腫促進傷口愈合的奇效。每個藥宗弟子第一個功課就是學會處理大薊草,把它製成止血丹,上交規定的數量給宗門,藥宗會給弟子迴饋貢獻點,把他們製作的止血丹送到有需求的地方。
分水決並不難學,薑如溫養了大半個月的大薊草,對靈力的控製不能再細致,很快把五個大薊草脫水,根葉分開搗成粉末狀。做完準備工作,薑如輕聲念叨著馬嵐師叔給的配方,調製止血丹。
“三成葉,七成根…”
宇文然生無可戀道:“所謂止血丹,原來就是把大薊草根葉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加點靈泉水,搓成藥丸啊!”
她還以為步驟很複雜,結果製丹過程和止血丹的名字一樣簡單粗暴。
陳文慧道:“宗門不可能現在就讓我們做特別有技術含量的丹藥,而且止血丹看似簡單,實則考驗的是我們對靈力的掌控和處理藥材的天賦,但凡大薊草有一點點水分沒處理幹淨,或用量不足。都會影響到止血丹的藥性。”
“原來如此,是我太浮躁了。”宇文然虛心受教,收起輕視的態度,開始認真搓藥丸。
大薊草根少葉多,一株成熟大薊草的根恰好是一顆藥效合格的止血丹所需份量,宇文然十分慶幸自己有兩個未雨綢繆的小夥伴,使她失手弄廢了兩棵大薊草後,仍然有足夠的替補製丹的大薊草滿足上交所需。
馬嵐師叔告訴新弟子們,除了必須上交的五顆止血丹,他們做剩下的止血丹可以自己留著以備不時之需,也可以全部上交,換取貢獻點。
這是新弟子們獲取貢獻點最簡單的途徑了。貢獻點在門派的重要程度堪比貨幣靈石靈珠,能在門派購買功法、武器等必需品。手上有餘錢的新弟子們聽了馬嵐師叔的話,又去了一趟百草堂,靈石不夠的弟子隻能看著別的同窗抱著大薊草迴來,扼腕歎息,後悔把靈石用在了別的地方。
薑如是肯定要換貢獻點的,她小心翼翼把十棵普通大薊草製成止血丹,想到第一次在理事閣領月例時看到的那些昂貴功法,咬咬牙,把原本沒舍得用、準備拿去壓箱底的十棵溫養過的大薊草取了出來,如法炮製成小藥丸,小心翼翼給它們裹上了一層蜜蠟。
等所有人做完止血丹,馬嵐師叔一一給他們測評上交的止血丹。優品一顆三個貢獻點,良品一顆兩個貢獻點,次品隻得一個貢獻點。
陳文慧評了八顆優品、十二顆良品,記了四十八貢獻點。
謝婷婷硬是用三棵大薊草製了五顆止血丹,馬嵐師叔擰著眉,給她記了五個貢獻點。
宇文然到最後報廢了四棵大薊草,最後做成十六個止血丹,四個優品、九個良品,還有一個次品,記三十一個貢獻點。
輪到薑如時,馬嵐師叔原本隨意翻了翻她的玉瓶就要下定論,翻到其中一個突然頓住,倒出其中止血丹放在鼻尖聞了聞,又撚了一點粉末嚐了嚐,抬眼問她:“你的大薊草不是在百草堂買的吧?”
薑如老實答道:“是我自己種的。”
馬嵐師叔深深看了她一眼:“十顆優品,十顆上上品。”抬手在她的身份玉牌裏記了八十貢獻點。
上上品聽起來就比優品檔次高,馬嵐師叔測評之前不曾提過,薑如在心裏算了下,一顆上上品竟給了五貢獻點。
馬嵐師叔卻沒有過多解釋的意思,隻對薑如叮囑道:“你對靈力的掌控和在處理藥材上的天賦皆屬上乘,不過,以後不要耗費太多精力在大薊草這類普通草藥上了,實在浪費,最好尋些高階靈植溫養,於修煉也有益處。”
宇文然平素不愛惹事,但也不怕事,人敬她一尺,她敬人一丈,對謝婷婷這種不知客氣為何物的人真心喜歡不起來。若是謝婷婷和和氣氣問她借大薊草,她也許會不計前嫌,和薑如商量一下勻幾棵給她們救急。
可謝婷婷上來直接討要,還一副我窮我有理,你有的多就必須給我的模樣,宇文然實在懶得理她,直接扭頭,收迴桌上多餘的十五棵大薊草,表明態度,說不給就不給。
謝婷婷氣的臉色漲紅,額角青筋暴起,要不是藥宗祖訓和石崇的前車之鑒擺在那裏,讓她保留了一絲殘存的理智,她恨不得現在撲上去撕了宇文然。
他們三在教室弄的動靜挺大,引來不少弟子迴頭觀望,謝婷婷自覺臉上無光,扯著常婉坐迴座位,又怪鄭蘭芽與她們本是一起的,卻隻在旁邊幹坐著,像鋸了嘴的葫蘆,一句話都不幫她們說。
鄭蘭芽不甘示弱:“我還沒來得及說話,你們就把事情搞得那麽僵,她拒絕的那麽幹脆,我有什麽辦法呀。”
常婉和稀泥道:“不要因為別人的錯誤,傷了自己人的和氣,本來就是那人不好,見死不救還有理了。”
謝婷婷聞言,咬牙切齒地看著宇文然沒事人一樣和旁人有說有笑,把陪她說話的薑如也順便恨上了。
馬嵐師叔姍姍來遲,似乎沒注意到幾個弟子沒帶全大薊草。這屆三十六個新弟子不出他意料,都已經成功引氣入體,馬嵐師叔十分滿意,首先教授眾人製作止血丹必用的小法決——分水決。
“分水決能夠分離草藥的水分,與晾曬、炒製等方法相比,分水決能更快、更迅速方便的讓草藥脫水,且不失其藥性。想必大家都能熟練掌控自己的靈力了,分水決我已經傳授給你們,你們可以嚐試使用分水決,處理手中的大薊草,按我給你們的配方調製止血丹,待本堂課結束,每個人都要上交五顆止血丹,按藥效優劣計算貢獻點。”
大薊草枝葉和根都能入藥,靈田裏種出來的大薊草已經不算普通草藥,被納入一階靈植的範疇,有涼血止血去瘀消腫促進傷口愈合的奇效。每個藥宗弟子第一個功課就是學會處理大薊草,把它製成止血丹,上交規定的數量給宗門,藥宗會給弟子迴饋貢獻點,把他們製作的止血丹送到有需求的地方。
分水決並不難學,薑如溫養了大半個月的大薊草,對靈力的控製不能再細致,很快把五個大薊草脫水,根葉分開搗成粉末狀。做完準備工作,薑如輕聲念叨著馬嵐師叔給的配方,調製止血丹。
“三成葉,七成根…”
宇文然生無可戀道:“所謂止血丹,原來就是把大薊草根葉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加點靈泉水,搓成藥丸啊!”
她還以為步驟很複雜,結果製丹過程和止血丹的名字一樣簡單粗暴。
陳文慧道:“宗門不可能現在就讓我們做特別有技術含量的丹藥,而且止血丹看似簡單,實則考驗的是我們對靈力的掌控和處理藥材的天賦,但凡大薊草有一點點水分沒處理幹淨,或用量不足。都會影響到止血丹的藥性。”
“原來如此,是我太浮躁了。”宇文然虛心受教,收起輕視的態度,開始認真搓藥丸。
大薊草根少葉多,一株成熟大薊草的根恰好是一顆藥效合格的止血丹所需份量,宇文然十分慶幸自己有兩個未雨綢繆的小夥伴,使她失手弄廢了兩棵大薊草後,仍然有足夠的替補製丹的大薊草滿足上交所需。
馬嵐師叔告訴新弟子們,除了必須上交的五顆止血丹,他們做剩下的止血丹可以自己留著以備不時之需,也可以全部上交,換取貢獻點。
這是新弟子們獲取貢獻點最簡單的途徑了。貢獻點在門派的重要程度堪比貨幣靈石靈珠,能在門派購買功法、武器等必需品。手上有餘錢的新弟子們聽了馬嵐師叔的話,又去了一趟百草堂,靈石不夠的弟子隻能看著別的同窗抱著大薊草迴來,扼腕歎息,後悔把靈石用在了別的地方。
薑如是肯定要換貢獻點的,她小心翼翼把十棵普通大薊草製成止血丹,想到第一次在理事閣領月例時看到的那些昂貴功法,咬咬牙,把原本沒舍得用、準備拿去壓箱底的十棵溫養過的大薊草取了出來,如法炮製成小藥丸,小心翼翼給它們裹上了一層蜜蠟。
等所有人做完止血丹,馬嵐師叔一一給他們測評上交的止血丹。優品一顆三個貢獻點,良品一顆兩個貢獻點,次品隻得一個貢獻點。
陳文慧評了八顆優品、十二顆良品,記了四十八貢獻點。
謝婷婷硬是用三棵大薊草製了五顆止血丹,馬嵐師叔擰著眉,給她記了五個貢獻點。
宇文然到最後報廢了四棵大薊草,最後做成十六個止血丹,四個優品、九個良品,還有一個次品,記三十一個貢獻點。
輪到薑如時,馬嵐師叔原本隨意翻了翻她的玉瓶就要下定論,翻到其中一個突然頓住,倒出其中止血丹放在鼻尖聞了聞,又撚了一點粉末嚐了嚐,抬眼問她:“你的大薊草不是在百草堂買的吧?”
薑如老實答道:“是我自己種的。”
馬嵐師叔深深看了她一眼:“十顆優品,十顆上上品。”抬手在她的身份玉牌裏記了八十貢獻點。
上上品聽起來就比優品檔次高,馬嵐師叔測評之前不曾提過,薑如在心裏算了下,一顆上上品竟給了五貢獻點。
馬嵐師叔卻沒有過多解釋的意思,隻對薑如叮囑道:“你對靈力的掌控和在處理藥材上的天賦皆屬上乘,不過,以後不要耗費太多精力在大薊草這類普通草藥上了,實在浪費,最好尋些高階靈植溫養,於修煉也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