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灌嬰的訴說,子軒亦是十分的聰慧,立刻就聯想料到這件事帶來的沉重的後果,他長時間身處於人流混雜的灼館,也是大概能夠猜測的到之所以造成如此結果的原因,無非就是因為名望二字而已;


    鋒烈的根基太淺,名聲不顯就登上了帝位,此事若是換到扶蘇公子的話這流言恐怕就會不打自破,因為扶蘇公子的仁德是天下皆知的,反之若是鋒烈之前他的名聲在百官之中都鮮有知曉,這才有李斯退位一事,若是他的仁德也讓天下知的,又怎會被區區的留言逼迫到如此的地步呢?”


    苦苦的思索了片刻後,子軒卻始終想不出一個好的辦法來解決這件事情,就穿戴好了衣物,就跟隨著灌嬰,離開灼館,準備一同去前往皇宮與鋒烈去商議這件事;


    因為子軒未曾有官職在身,如此入皇宮之時需要從側門入,青石鋪成的道路兩邊,種植著茂盛的青竹,鬱鬱蔥蔥,春日來臨,綠意正濃,碧綠色的葉子隨風搖擺著,煞是美麗;


    鋒烈正在宮殿之內與兩位丞相正在商議大事,守衛宮殿的士卒盡職盡責的的攔下往日裏,多與鋒烈交好,來往與宮殿之內的子軒與灌嬰二人,打一聲的招唿,站了片刻,得到了召見之後,兩人才走進了宮殿之中;


    瞧見從宮殿外,一身儒雅翩翩有禮。緩緩走來子軒的走來,鋒烈從座椅上站了起來,嘴角勾起一抹淺淺的笑意,朝著他迎了上來;


    ‘如此嚴重之事,陛下竟還有心情去笑,莫非陛下心中已經早有決策也?’心中沉思,馮去疾,馮劫兩日相視一望,俱是從對方渾濁的老眼中看到了濃重的疑惑;


    凝視著子軒,鋒烈黑色的眸子閃過一抹讓人不敢小覷的精光,踏步的走上前來,沉吟著道“你若是不來,我也會去找你的”


    子軒正欲答話,就見性格相對來說更加的馮劫,此時仍坐在座椅之上就好似火燒的一般,腦海聯想著鋒烈之前說過的話,心中急切不禁的起了身,疑惑的問道:“莫非陛下你心中早有定計,欲要效仿商君去做立信之事?”


    馮劫,馮去疾人都身體步入了老齡化的階段,有多有往來對於皇宮之中,故此,鋒烈吩咐工匠打造桌椅之時,多打造一批,就放在此處議事的小宮殿之中;


    從馮劫的話語中得到了提點,子軒的眼睛光芒不禁的一亮,暗自的點了點頭,略有笑意的附議著道;“不錯,若是陛下您能立起您的名望的話,此時的困境自然是能夠不攻自破的,之前陛下您之前頒發的‘養老’這一政令,讓您在百官之中暫時的有了威望,可這與民何幹呢?甚至因為之前胡亥所頒發的苛政太猛的原因,使得民眾擔心那新頒發的法令,所多出的金銀還要從他們的身上出呢,苛政恐怕更甚之”


    “再加上趙寒幾人暗自散發的流言,無疑又為陛下您登基掌權蓋上一層沉重的陰霾,他所做的為的,您身上唯一值得讓人稱讚的,就斬殺趙高一眾黨羽,逼迫了胡亥的退位,可這件事情你若是細細的想來,恐怕也不是什麽仁德的事情啊”


    “名望啊,,’鋒烈黑色眸子閃爍著複雜的光芒,若是為君,他何嚐自己不知道自己所欠缺的東西,可是凡事急也急不來的,總要一步一步的去做才達成目標;


    瞧見鋒烈若有所思的樣子,另一旁的馮去疾卻是緊緊的鎖起了眉頭,趕忙的站來起來,擺了擺手,急忙的道:“不妥,此事大為的不妥,二三子可記得一時,春秋時,魯昭公三十一年的冬天,邾國大夫黑肱,背離邾國而投靠魯國,他的封地濫隨之而並入魯國的版圖。


    “孔子所著的《春秋》,在《昭公三十一年》中,記下了這段曆史:“冬,黑肱以濫來奔。”


    “而《左傳》中議論道:“這樣看來,一個以封地叛國的人,即使他不是大人物,也會因此而出名,而且會因此而使他的叛國罪名永遠無法掩蓋,是故君子動則禮,行則思義,不為利迴,不為義疚,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彰,懲不義也。”莫非各位是想要陛下做下邾國大夫“黑肱”嗎?”


    “這樣的事情,恐怕是就不是立信了,而是要使得陛下處於不仁之地啊”


    馮去疾一番鏗鏘有力的話語使得,寬闊的大殿,氣氛異常的凝結,陷入到了一片的沉默之內,若是依照往日來看,上千人出走鹹陽城根本算不得是什麽事情,可偏偏卻在這個時期,而且是隻出不入情況下,這股出走數量眾多的人若是不及時安撫住的,百官的心思都會再次的浮動起來,大秦將不穩也;


    眾人的心中無疑是十分的急切,就像是火燒著一般,這才使得兩位大秦的丞相一大早就跑來了皇宮,這才使得他們兩名老人急急想不出一處好的計策,連出昏招,老生常談;


    一番的激烈的討論之中,始終保持沉默的,也就隻有灌嬰了,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你若是與他論武力,甚至說聰明才智他或許都有幾分,可是在論起政事,論起到底怎麽樣才能夠化解鹹陽這一危機的時候,他就是兩眼一抹黑,什麽也都不知道,甚至對於子軒三人說出的話語,都有些似懂非懂的樣子,腦海中一片的混沌”


    宮殿陷入到了一片的死一般寂靜,凝重的氣氛之中;


    在鋒烈的嘴角卻是勾起一抹淺淺的笑意,他可是不想自己如同那子嬰一般,才不過是做了那幾日的皇位,就隻得匆匆忙忙的退位讓賢,將整個大秦江山托付在旁人的手中,使得自己丟失了大好的性命,時間正一分一秒的過去,先思緒拉了迴來,沉吟著道:


    “之前馮去疾丞相所言不錯,我心中是有定計,但非是如何立信,而是以流言擊潰流言,不知道兩位丞相可還記得我之前讓李斯丞相編寫的大秦的律法?”


    聽著鋒烈的言語,馮去疾不由的讚歎,而又疑惑的迴答道:“自然記得的,陛下您讓李斯丞相修訂的律法前所未有之仁德,讓誰都不由拍手稱讚,可是哪怕是日夜趕工,尚且還需要兩人才能的修築完成啊?這與陛下您所說的‘以流言擊潰流言’有什麽關係呢?”


    鋒烈笑吟吟著道:“自然有關係的,律法無須修訂完成,我們隻需要將這個律法所修訂的大部分的東西放出去,定然能夠引起鹹陽城內百姓的關注,然後我們隻需要將它盡快的修訂完成,然後再廣而告之,這股泛濫的流言定然能夠不攻自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榮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中的青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中的青魚並收藏大秦榮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