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蕭逸耳語吩咐了小虎子和小乞丐小梓一番,就繼續和眾人聊天。
他向來不是等事情來了才措手不及之人,早在他來齊家上任之前,他就跟黎叔打聽好了齊家都有哪幾位老大。
他來齊宅前,就已經跟黎叔借了銀子,打點好了兄弟們,讓他們動起來,去給他探清楚這幾位老大的私人消息。
這些日子,葉蕭逸的得力助手小虎子一直有給他遞消。
葉蕭逸來齊宅上任一個月就發了,有了錢,他的教眾隻會更多。一個月十個銅板的月錢,就能讓一個乞丐在人家門口蹲上一個月給他打探消息、聽牆腳。
如此多的乞丐,分布在那幾位老薑出沒的多個地方。齊家這幾位老家夥的私生活、生意往來、個人喜好、人際交往都被葉蕭逸摸個底朝天。
葉蕭逸掌握了齊家幾位老薑的動向,卻一直沒動作,隻是怕太早動手,打草驚蛇而已。
如今彼此開撕,他也是時候亮出自己的爪牙了。省得讓人家以為他是個柔弱可欺的奶娃娃,無半分還手之力,就不要臉地可勁剝奪他的權利。
齊放天幾人挺好奇葉蕭逸這小鬼要怎麽整治齊家那幾位尊者的,可惜葉蕭逸不肯透露半分,幾人隻好作罷。
齊蕭郎這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一邊給葉蕭逸斟一壺茶,一邊打趣他道:
“小嬸子,你知道小叔說要給你的大禮是什麽嗎?”
葉蕭逸被叫了“嬸”也不發脾氣,隻是笑眯眯的接過茶杯道:“乖,大侄子,你要給我透什麽消息?”
齊蕭郎被這俊美的小少年叫了侄子,居然也沒反對,而是繼續給講他八卦:“你知道齊家的四把鑰匙嗎?”
葉蕭逸搖搖頭,這麽辛秘的東西,他初來乍到哪能這麽快摸到。
齊蕭郎繼續講古:“這齊家的四把鑰匙,外界隻以為這是開宗卷房的鑰匙,其實,這是齊家金庫的四把鑰匙。”
葉蕭逸早知道齊家不簡單了,為了摸清齊家是怎麽賺錢的,此刻他便好奇道:
“藏金窖?齊家哪來那麽多錢財?外界不是傳言說齊家有散盡家財的習慣嗎?積到一點點錢,都濟貧濟出去了,哪來的銀子存起來?”
齊蕭郎笑道:“有沒有存銀,到時候鑰匙到了你手上,你親自去看看不就得了?”
葉蕭逸一副不明所以的樣子,齊放天很好心的為他解惑:“告訴你也無妨,這鑰匙小叔有一把,我們四大總管有一把,宗族裏有一把,不過宗族這把很快就要到你手上了。
還有一把是先人藏起來的,輕易動不得,隻有四把鑰匙齊開,才能打開齊家金庫。
而外界傳言齊家經常散盡家財是不假,但是你可明白此舉的其中之妙?”
嘖,你們說話能一次說完嗎?還要吊著我?算了,看在以後大家就是同盟軍的份上,大家各握有金庫鑰匙的一部分需要彼此合作,葉蕭逸繼續擺出一副好奇寶寶的模樣等著他們指教。
齊放天喝了口茶,才繼續給他講齊家的賺錢之道:“齊家以善傳家是不假,但是這個“善”不是犧牲自我,普渡眾生。齊家的善道是帶著巨萬生意迴饋的。
君子亦知不可涸澤而漁,為商者要賺雄財,就不能不顧長遠利益。
拿此次北地鬧災來說,假如此次鬧災死傷沒了30萬人,這些人的死活自然不關小叔的事,他為何要去救助這些百姓?
如外界所言,隻為齊家的來世積個善緣?
其實這個迴報不用等到來世,等這些人又恢複勞作和生產,他們就是小叔的子民。
這些人漫長的後半生、還有他們的子孫,會永遠記住小叔的恩情,他們一代人、十代人都是齊家店鋪最忠實的顧客。
現在那些店鋪搞那麽多花樣,都不能買到顧客半分忠誠。現在的顧客挑剔得很,一旦有了新的選擇,說過主便過主的顧客多的是。
小叔救助災民,用最普通的大米,卻可以買數萬百姓一輩子、整一家人、至少三代人的忠誠,這是最好的投資。
那些經營雜糧、布衣、百姓用品的店鋪為何次次都追隨著齊家賑災,就是因為賑災一次,接下來十年的生意客源都可以不愁了。
同一地的災害並不經常有,熬過了這段時間,便是數十年的太平日子,賑災圖的正是災後的生意源源不斷。
所以,齊家雖總是在散財,但總是不會虧的,每次散出去的銀子都會翻幾倍迴來。
外界隻記住了齊家散了多少次銀子,卻不知道齊家此後又進賬幾何?這就是齊家能有個藏金窖的原因。”
之後,齊蕭郎又悄聲補充道:“齊家的金庫比之朝廷,隻多不少。眾人隻知朝廷收這、收那的賦稅,怨氣滿身,卻沒看到皇室奢靡、寢陵宮室勞民傷財,朝廷的金庫反而是最少的。
國庫年年空虛,一旦打仗,隻會讓商人捐輸糧晌到邊關。商人要是不肥,這仗隻能打輸。要想朝廷撥銀打仗,除非是非常重大的戰事。
這天下間啊,最不會存錢的便是皇室。他們都是等到要建行宮、要花錢,才現宰一地的富商。齊家這樣低調,屢屢號稱散盡家財,才逃過千百年來帝王的盤剝。”
這下葉蕭逸明白了,齊家賑災,其實就是高明的廣告行為。
現代的企業、品牌打一支廣告幾百萬,還經常打水漂了,沒賺迴本。齊家一人發點糧,卻收買人家一輩子幾代人的忠誠,確實高明。
不過這也是古人靠天吃飯,生活艱難,才會如此感恩,如此記情。現代人生活好了,偶爾受一次災,全球都來支援,東西多得發黴用不完,誰記得讚助企業和愛心人士有幾何?
而這個世道艱難,善人少,齊家才會如此光輝。說齊家以“善”傳家,不如說齊家向來壟斷善道市場,善於跟客戶談良心。
反觀自己,在齊家上任一個月,就積累家財18萬兩白銀,如此肥的羊,沒被宰也會被惦記上吧?若四大管事不提醒他,恐怕再晚一點,就會有人來收拾他了。
葉蕭逸聽完這一番話,感謝道:
“四位大侄子,多謝你們專程來提點我,我還不知道朝廷這麽窮。改明兒,我就以齊家夫人的名義,捐十萬兩白銀到西北邊關。
西北鬧了這麽久饑荒,士兵該吃人了。這銀子送過去,我應該能換個幾百戶的軍侯頭銜迴來吧?”
齊任風這個北地商人大總管笑道:“小嬸子很上道,你心思如此敏捷,我們便不用擔心你了。
這十萬兩的白銀,別說換個幾百戶侯,千戶侯也封得。你若得了這個頭銜,日後跟在放天身邊混官路場子,前路定然更加通暢。”
齊任風並不是忽悠葉蕭逸捐銀子的,雖然銀子捐給朝廷,朝廷迴報不了等同的銀子。但是朝廷諸官均有權啊!
隻要朝廷出個政策,限製別的商人發展,甚至直接取締不給過路費的走商,隻讓一部分識相的商人發展。葉蕭逸得到的就是壟斷整個市場、獨享整個蛋糕的豐利。
普通商人做生意,無法圖個客似雲來,生意興旺,如此才能名利雙收。
但是葉蕭逸幾人正在談的玩法,卻是資本運作。用資本去壟斷市場,綁架所有的有需求者。不用費多少心機去贏得挑剔的客戶,就已經實實在在擁有數萬客源,這是偷懶最多、最暴利的玩法。
葉蕭逸和他的四個大侄子在交流銀子的玩法,即現代的金融玩法、貨幣玩法。齊家宗族那邊卻悄悄派人來了。
正在大談特談的五人停了下來,齊放天一派輕鬆道:
“那幫老薑果然派人來了,小叔才出門半天,這就來砸場子了。小嬸子,這撥人你見是不見?”
雖然明知是來砸場子的,但是葉蕭逸還是點頭了說要見。
不然人家還以為他怕了,堵他院子門口淨說難聽的話怎麽辦?葉蕭逸這兩天還要出門,交待他的丐幫兄弟一些事情的,怎麽可以做縮頭烏龜,不敢應戰?
葉蕭逸五人在花園的暖亭裏喝茶賞雪聊天,亭子已經坐滿了。
一位螓首蛾眉的少女扶著個老太太進來的時候,也沒有她們的位置了。葉蕭逸這個輩分最大的便道:“老人家,外頭寒冷,不如到屋裏去坐?”
其實葉蕭逸是怕她撕逼太雞凍,心髒病發暈在外麵了。到時候得了個氣死老人的名頭,總歸不好。
那老太婆和那少女卻似乎沒聽見葉蕭逸說話似的,徑自跟齊放天他們四個小輩說了些話,才含沙射影地說葉蕭逸還沒進門,便把自己當主人,分不清在齊家裏誰主誰客。
葉蕭逸這個大男人不跟這些娘們計較,繼續屁股穩穩的坐在椅子上喝茶。既然你們愛站在亭子外頭吹冷風,我也得成全你們的特殊癖好不是?
那老太婆看見自己說的話,那狐媚子也當沒聽見,便拄著拐杖到葉蕭逸麵前去辱罵人:
“真真是沒家教,被數落了也當沒聽見,還厚著臉皮坐主位,你不知道給老人家讓座嗎?你這樣的人,我哪敢讓你進齊家的門?”
葉蕭逸非常大條道:“我腳上有傷,不能給您讓座。我之前也問了您要不要進去坐,是你自己耳聾沒聽見,不怪我。
走的時候,我可以給你帶包藥,治耳聾眼瞎特別好。記得多吃點。”
那老太婆登時被氣得在那裏幹喘氣,齊蕭郎附唇過來,低聲給葉蕭逸透氣:
“好口才。不過,這老太婆是齊家宗族裏最難纏、最潑皮的,地位不高,但勝在輩分在那裏,齊家老一輩有什麽花招,都派她上場。
不用跟她鬧太大動靜,這老太婆愛哭天搶地、抓著人到宗廟去咒天發誓什麽的,很難纏。別中她的套。”
他向來不是等事情來了才措手不及之人,早在他來齊家上任之前,他就跟黎叔打聽好了齊家都有哪幾位老大。
他來齊宅前,就已經跟黎叔借了銀子,打點好了兄弟們,讓他們動起來,去給他探清楚這幾位老大的私人消息。
這些日子,葉蕭逸的得力助手小虎子一直有給他遞消。
葉蕭逸來齊宅上任一個月就發了,有了錢,他的教眾隻會更多。一個月十個銅板的月錢,就能讓一個乞丐在人家門口蹲上一個月給他打探消息、聽牆腳。
如此多的乞丐,分布在那幾位老薑出沒的多個地方。齊家這幾位老家夥的私生活、生意往來、個人喜好、人際交往都被葉蕭逸摸個底朝天。
葉蕭逸掌握了齊家幾位老薑的動向,卻一直沒動作,隻是怕太早動手,打草驚蛇而已。
如今彼此開撕,他也是時候亮出自己的爪牙了。省得讓人家以為他是個柔弱可欺的奶娃娃,無半分還手之力,就不要臉地可勁剝奪他的權利。
齊放天幾人挺好奇葉蕭逸這小鬼要怎麽整治齊家那幾位尊者的,可惜葉蕭逸不肯透露半分,幾人隻好作罷。
齊蕭郎這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一邊給葉蕭逸斟一壺茶,一邊打趣他道:
“小嬸子,你知道小叔說要給你的大禮是什麽嗎?”
葉蕭逸被叫了“嬸”也不發脾氣,隻是笑眯眯的接過茶杯道:“乖,大侄子,你要給我透什麽消息?”
齊蕭郎被這俊美的小少年叫了侄子,居然也沒反對,而是繼續給講他八卦:“你知道齊家的四把鑰匙嗎?”
葉蕭逸搖搖頭,這麽辛秘的東西,他初來乍到哪能這麽快摸到。
齊蕭郎繼續講古:“這齊家的四把鑰匙,外界隻以為這是開宗卷房的鑰匙,其實,這是齊家金庫的四把鑰匙。”
葉蕭逸早知道齊家不簡單了,為了摸清齊家是怎麽賺錢的,此刻他便好奇道:
“藏金窖?齊家哪來那麽多錢財?外界不是傳言說齊家有散盡家財的習慣嗎?積到一點點錢,都濟貧濟出去了,哪來的銀子存起來?”
齊蕭郎笑道:“有沒有存銀,到時候鑰匙到了你手上,你親自去看看不就得了?”
葉蕭逸一副不明所以的樣子,齊放天很好心的為他解惑:“告訴你也無妨,這鑰匙小叔有一把,我們四大總管有一把,宗族裏有一把,不過宗族這把很快就要到你手上了。
還有一把是先人藏起來的,輕易動不得,隻有四把鑰匙齊開,才能打開齊家金庫。
而外界傳言齊家經常散盡家財是不假,但是你可明白此舉的其中之妙?”
嘖,你們說話能一次說完嗎?還要吊著我?算了,看在以後大家就是同盟軍的份上,大家各握有金庫鑰匙的一部分需要彼此合作,葉蕭逸繼續擺出一副好奇寶寶的模樣等著他們指教。
齊放天喝了口茶,才繼續給他講齊家的賺錢之道:“齊家以善傳家是不假,但是這個“善”不是犧牲自我,普渡眾生。齊家的善道是帶著巨萬生意迴饋的。
君子亦知不可涸澤而漁,為商者要賺雄財,就不能不顧長遠利益。
拿此次北地鬧災來說,假如此次鬧災死傷沒了30萬人,這些人的死活自然不關小叔的事,他為何要去救助這些百姓?
如外界所言,隻為齊家的來世積個善緣?
其實這個迴報不用等到來世,等這些人又恢複勞作和生產,他們就是小叔的子民。
這些人漫長的後半生、還有他們的子孫,會永遠記住小叔的恩情,他們一代人、十代人都是齊家店鋪最忠實的顧客。
現在那些店鋪搞那麽多花樣,都不能買到顧客半分忠誠。現在的顧客挑剔得很,一旦有了新的選擇,說過主便過主的顧客多的是。
小叔救助災民,用最普通的大米,卻可以買數萬百姓一輩子、整一家人、至少三代人的忠誠,這是最好的投資。
那些經營雜糧、布衣、百姓用品的店鋪為何次次都追隨著齊家賑災,就是因為賑災一次,接下來十年的生意客源都可以不愁了。
同一地的災害並不經常有,熬過了這段時間,便是數十年的太平日子,賑災圖的正是災後的生意源源不斷。
所以,齊家雖總是在散財,但總是不會虧的,每次散出去的銀子都會翻幾倍迴來。
外界隻記住了齊家散了多少次銀子,卻不知道齊家此後又進賬幾何?這就是齊家能有個藏金窖的原因。”
之後,齊蕭郎又悄聲補充道:“齊家的金庫比之朝廷,隻多不少。眾人隻知朝廷收這、收那的賦稅,怨氣滿身,卻沒看到皇室奢靡、寢陵宮室勞民傷財,朝廷的金庫反而是最少的。
國庫年年空虛,一旦打仗,隻會讓商人捐輸糧晌到邊關。商人要是不肥,這仗隻能打輸。要想朝廷撥銀打仗,除非是非常重大的戰事。
這天下間啊,最不會存錢的便是皇室。他們都是等到要建行宮、要花錢,才現宰一地的富商。齊家這樣低調,屢屢號稱散盡家財,才逃過千百年來帝王的盤剝。”
這下葉蕭逸明白了,齊家賑災,其實就是高明的廣告行為。
現代的企業、品牌打一支廣告幾百萬,還經常打水漂了,沒賺迴本。齊家一人發點糧,卻收買人家一輩子幾代人的忠誠,確實高明。
不過這也是古人靠天吃飯,生活艱難,才會如此感恩,如此記情。現代人生活好了,偶爾受一次災,全球都來支援,東西多得發黴用不完,誰記得讚助企業和愛心人士有幾何?
而這個世道艱難,善人少,齊家才會如此光輝。說齊家以“善”傳家,不如說齊家向來壟斷善道市場,善於跟客戶談良心。
反觀自己,在齊家上任一個月,就積累家財18萬兩白銀,如此肥的羊,沒被宰也會被惦記上吧?若四大管事不提醒他,恐怕再晚一點,就會有人來收拾他了。
葉蕭逸聽完這一番話,感謝道:
“四位大侄子,多謝你們專程來提點我,我還不知道朝廷這麽窮。改明兒,我就以齊家夫人的名義,捐十萬兩白銀到西北邊關。
西北鬧了這麽久饑荒,士兵該吃人了。這銀子送過去,我應該能換個幾百戶的軍侯頭銜迴來吧?”
齊任風這個北地商人大總管笑道:“小嬸子很上道,你心思如此敏捷,我們便不用擔心你了。
這十萬兩的白銀,別說換個幾百戶侯,千戶侯也封得。你若得了這個頭銜,日後跟在放天身邊混官路場子,前路定然更加通暢。”
齊任風並不是忽悠葉蕭逸捐銀子的,雖然銀子捐給朝廷,朝廷迴報不了等同的銀子。但是朝廷諸官均有權啊!
隻要朝廷出個政策,限製別的商人發展,甚至直接取締不給過路費的走商,隻讓一部分識相的商人發展。葉蕭逸得到的就是壟斷整個市場、獨享整個蛋糕的豐利。
普通商人做生意,無法圖個客似雲來,生意興旺,如此才能名利雙收。
但是葉蕭逸幾人正在談的玩法,卻是資本運作。用資本去壟斷市場,綁架所有的有需求者。不用費多少心機去贏得挑剔的客戶,就已經實實在在擁有數萬客源,這是偷懶最多、最暴利的玩法。
葉蕭逸和他的四個大侄子在交流銀子的玩法,即現代的金融玩法、貨幣玩法。齊家宗族那邊卻悄悄派人來了。
正在大談特談的五人停了下來,齊放天一派輕鬆道:
“那幫老薑果然派人來了,小叔才出門半天,這就來砸場子了。小嬸子,這撥人你見是不見?”
雖然明知是來砸場子的,但是葉蕭逸還是點頭了說要見。
不然人家還以為他怕了,堵他院子門口淨說難聽的話怎麽辦?葉蕭逸這兩天還要出門,交待他的丐幫兄弟一些事情的,怎麽可以做縮頭烏龜,不敢應戰?
葉蕭逸五人在花園的暖亭裏喝茶賞雪聊天,亭子已經坐滿了。
一位螓首蛾眉的少女扶著個老太太進來的時候,也沒有她們的位置了。葉蕭逸這個輩分最大的便道:“老人家,外頭寒冷,不如到屋裏去坐?”
其實葉蕭逸是怕她撕逼太雞凍,心髒病發暈在外麵了。到時候得了個氣死老人的名頭,總歸不好。
那老太婆和那少女卻似乎沒聽見葉蕭逸說話似的,徑自跟齊放天他們四個小輩說了些話,才含沙射影地說葉蕭逸還沒進門,便把自己當主人,分不清在齊家裏誰主誰客。
葉蕭逸這個大男人不跟這些娘們計較,繼續屁股穩穩的坐在椅子上喝茶。既然你們愛站在亭子外頭吹冷風,我也得成全你們的特殊癖好不是?
那老太婆看見自己說的話,那狐媚子也當沒聽見,便拄著拐杖到葉蕭逸麵前去辱罵人:
“真真是沒家教,被數落了也當沒聽見,還厚著臉皮坐主位,你不知道給老人家讓座嗎?你這樣的人,我哪敢讓你進齊家的門?”
葉蕭逸非常大條道:“我腳上有傷,不能給您讓座。我之前也問了您要不要進去坐,是你自己耳聾沒聽見,不怪我。
走的時候,我可以給你帶包藥,治耳聾眼瞎特別好。記得多吃點。”
那老太婆登時被氣得在那裏幹喘氣,齊蕭郎附唇過來,低聲給葉蕭逸透氣:
“好口才。不過,這老太婆是齊家宗族裏最難纏、最潑皮的,地位不高,但勝在輩分在那裏,齊家老一輩有什麽花招,都派她上場。
不用跟她鬧太大動靜,這老太婆愛哭天搶地、抓著人到宗廟去咒天發誓什麽的,很難纏。別中她的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