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月圓之夜的丐幫論道峰會,由幫主張阿牛主持。
雖然這是葉蕭逸發起的活動,也是葉蕭逸掏腰包出的活動經費。但是葉蕭逸隻想知道誰是北方首富,他隻要在這裏聽答案便可。
青花幫右長使張大爺私底下跟葉蕭逸說:
“阿牛也太霸道了,這就把東道主的身份要了過去。小葉你也太好講話了,這可是個揚名立信的好機會,怎麽能說讓就讓?”
在別人眼裏,這個論道峰會的負責人是“香餑餑”、是了不得的領軍人物。在葉蕭逸眼裏,這個活動負責人跟丐幫幫主身份一樣,照樣是個靶子,輕易接手不得。
朝廷若對青花幫有任何指示,肯定是張阿牛被請去喝茶。
葉蕭逸就算是當黑道太子的時候,他和他家老頭的名字也是正正經經的清白人,而非在喝茶名單之上的各區總負責人。
總經理和董事長的區別就在於公司若涉黑,第一個被抓的永遠是總經理。若事情性質嚴重,董事長在後方還能金蟬脫殼轉移股份呢。
不過張阿牛現在還沒明白這個道理,他就覺得他是老大,不能被其他人的風華掩蓋了他。
葉蕭逸也非常裝腔作勢大義凜然地拍阿牛馬屁,說自己區區一個左使號令不了眾人,壓不住場子,幫主您能來幫忙真是太好了!
阿牛非常滿意,覺得小葉子這小弟很愚忠,以後盡可放心地用他。
張阿牛這個活躍份子口才還不錯,他一上來就給團團圍坐在竹林的眾眾乞丐安利自己的青花幫,說加入本幫有什麽好處。
大概講得眾人都不耐煩了,張阿牛才上好戲:
“眾位鄉親父老,你們若想加入青花幫,就悄悄去大樹下領打狗棒。現在論道峰會正式開始,論題是“誰是北方首富”,論道采用互辯形式戰勝對方的觀點,最終隻取一人勝。勝者獎勵五個銅板!”
大夥這才齊齊拍手叫好,葉蕭逸在觀眾席上也跟著拍手叫好。他和大家一樣圍著篝火坐在地上,隻聽別人辯論,不發表意見。
葉蕭逸借著篝火的光亮數了數,這裏起碼有三百人頭以上,這片竹林都被坐滿。看來小梓的辦事效率不錯,可以慢慢把這小孩收到手下做事。
銀龍派來的調查人員也混在眾人中,他們沒有把青花幫如今的七八十個教眾全都調查一遍。
隻一一記下了此次論道的一些活躍份子,準備重點詳查這些人的身世背景。不聲不響的葉蕭逸,反而被調查人員忽略了。
這裏還不止來了銀龍的耳目,其他乞丐幫派也派了人來這裏看看,青花幫召集這麽多人到底要幹什麽?
自古,窮漢子喜歡聽天下富人的事跡,以勵誌自己。富公子喜歡論天下美人,以抬高品味格調。
有遠見的頭領都一致覺得這種釣人的論道峰會必另有所圖,而不是為了發區區五個銅板。
阿牛幫主的開場白,讓來打聽的人都找到了答案。你大爺的,搞這麽轟動,還特地在晚上舉行,咱還以為你要發動什麽起義、遊說,要煽動乞丐造反呢。
原來就是為了安利別人入幫啊,嚇死俺了。你們青花幫能用正常點的辦法收人嗎?
葉蕭逸隻想說,這是最迅速壯大幫派的辦法。不然等那些拖拖拉拉的長老慢慢收人,他身上還真會長出虱子來。
當多一天乞丐,受多一天罪。葉蕭逸隻想一口氣把青花幫吹漲了,起碼這次論道結束,青花幫的人數就能翻兩倍了。
至於論道峰會為什麽在晚上舉行,當然是白天乞丐們要行乞做生意,晚上閑得無聊又沒啪啪.啪活動,才會有興致來湊熱鬧啊。
這可是第一個為乞丐舉行的節目,還是在月圓之夜這麽值得慶祝的日子。
葉蕭逸知道此次來的人肯定魚龍混雜,有敵有友有觀望勢力,他隻靜靜的聽。
先來一個老漢,說世上最富有的人是皇帝。
幫主張阿牛站出來問:“諸位,有誰能駁倒他的觀點?”
一個年輕的乞丐小夥站出來反駁道:
“假如皇帝真的這麽富,為何年年該賑災的時候,朝廷都說國庫空虛拿不出晌銀?
反而是那些個富商一擲萬金,輕易就養活了千萬災民。你們捫心自問,這些年發災是誰救濟的你們?”
那老漢立刻反駁:“天下的財富盡歸皇室,商人的財富也是皇帝的財富。”
年輕的乞丐小夥子繼續反駁:“朝廷百官不耕一畝田、不賺一文錢,他們的俸祿全是百姓身上刮來的,財力始終有限。
隻有真正的富翁才能眼都不眨就送出萬貫家財,因為這些對於他們而言隻是綠豆芝麻。對朝廷而言,區區賑災銀子卻是搶手金蛋。
諸位認為我說的,可有道理?”
圍著篝火而坐的眾人都拍掌叫好,那老漢被逼退了下去。
年輕的小夥子舉了幾個大富商的例子,說誰誰誰應該是北方首富。不斷有人舉更富的例子反駁他,於是那些眾所周知的富商都被一個個列舉了出來。
葉蕭逸坐在下麵默默的做筆記,把那些個富商的名號一個個刻在木板上。
論道大會進行了一個時辰,葉蕭逸的木板上就記了幾個線索。
第一個是元莊票號。票號當家是山西人,是晉商代表中的巨無霸。
據這些乞丐說,山西票號是朝廷的錢袋子、財政部,養活了不少萬金級別的大貪官,這個與官勾結的晉商錢莊富不可言。
元莊票號到底有多少財富,這些乞丐也說不準,隻說傳言有金山銀山。葉蕭逸就在後頭打了個問號。當家人姓甚名誰百姓也沒人知道,隻是知道“圓莊票號”這個名號,葉蕭逸再在後頭打了個問號。
第二條線索是“四象、八牛、七十二條金狗”。這些人是湖州商幫中的大款,也是全國最大的絲商團體。
據說,南潯江浙一帶富商以絲綢起家,經營絲貿生意者多資本雄厚。財產達百萬以上者稱之曰象。五十萬以上,不過百萬者,稱之曰牛。其在二十萬以上,不達五十萬者,則譬之曰狗。所謂象、牛、狗,是以其身軀之大小,象征絲商財產之巨細。
這些窮苦乞丐別說是絲綢,連普通布匹也是不夠穿的。他們隻是知道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這個名號,這些富商具體是誰他們也道不出個一二三來,葉蕭逸隻能在後麵打個問號。
其它的線索譬如“徽墨”商人曹氏,據說他們家有多方價值連城的古硯台和稀世寶墨。說是曹氏的財富不可用黃金來衡量,隻能用“無價之寶”來說。
葉蕭逸有點頭疼地在後頭打個問號,是不是我取了幾座城池,才能勝過他家價值連城的寶墨寶硯?亦或是勸曹氏搬迴南方老家住,這樣他們就不算北方富豪?
葉蕭逸還在記筆記,別人也聽得津津有味。有個瘦子站出來反駁道:
“有錢便是爺?這個我不讚同,隻有錢的爺也隻是下等的爺,有人的爺才是上等的爺!”
說罷,那人還舉了個大拇指以示驕傲。
他似乎意有所指某個大人物,場下的人紛紛拍掌附和:“對!有人才是上等的爺!”
那個瘦子繼續講道:“錢財名利算什麽?還是善人得道!咱們那位爺無官無爵、無萬金家財,但是他說一句話,全城沒有人不聽的,天下商人沒有不從的。這才是上等的爺!”
下麵的乞丐紛紛附應說,對!齊家大善之家,才當得這最富有的人!
葉蕭逸碰碰旁邊的小哥,問道:“上城這麽多姓齊的,你們說的齊家是哪家啊?為什麽說天下商人都聽他的話?”
那小哥悄悄跟葉蕭逸八卦:“你不是上城的人當然不知道,人家說起這濟寧城齊家啊,都是指那一位爺。”
葉蕭逸也悄聲跟他八卦:“那這位爺叫什麽名你知不知道?”
那小哥噓了一聲,左右看看,以更低的聲音道:“這位爺很是低調,別人輕易議論不得。連大富商提起他都避其名諱,以顯尊敬,咱們窮苦百姓又怎麽知道人家尊誨?”
葉蕭逸再問:“那這齊家是做什麽生意的,竟然這般厲害,能讓全城人都聽他的話?”
那小哥嘖了一聲,一副“你真不上道”的樣子教育葉蕭逸:
“都說齊家是大善之家了,人家靠的不是生意,而是一個“善”字。
人家齊家的祖先可是陶朱公,就是名臣範蠡。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助越王勾踐滅吳後,就馬上隱退,深藏功與名,逃過誅殺,才稱“逃誅公”……”
上麵的瘦子也說到了齊家的祖先:
“陶公十九年間三次致富成七國首富,家財巨萬。他三次都大散家財,造福鄉親,千百年來被人稱為“商聖”。
後來他定家在齊國,改名易姓的陶公,令後人都姓齊,並且不再稱首富,留一個“善”字傳家。
齊家的大善之道,天下商人沒有不服的。齊家那位爺更是出了名的大善人,他開一句口,那些個大富商就算傾家蕩產也給百姓和朝廷捐銀助災。
這才是真正的上等爺!剛剛說的那些個富商莫不彎腰稱他為“爺”,奉他的話為聖旨的。
連朝廷沒銀錢打仗了,都得求到齊家門下去,由此可見齊家的能耐。
你們說,這齊家的“善道”,當不當得這首富之名?”
下麵的人均沒有反駁的。葉蕭逸卻心道,這“善”字恐怕隻是一層外衣,這齊家才是天下商幫的教主吧?
往往真正的首富,都不在富豪榜之上。財富越巨就越低調,這才是真理。出來蹦躂的,都是急求名利的魚蝦蟹,真龍永遠不現身。
葉蕭逸打算去探一探這個齊家。隻有知道對手到了什麽程度,他才知道要做多少功夫才能越過對方,成為北方首富。
雖然這是葉蕭逸發起的活動,也是葉蕭逸掏腰包出的活動經費。但是葉蕭逸隻想知道誰是北方首富,他隻要在這裏聽答案便可。
青花幫右長使張大爺私底下跟葉蕭逸說:
“阿牛也太霸道了,這就把東道主的身份要了過去。小葉你也太好講話了,這可是個揚名立信的好機會,怎麽能說讓就讓?”
在別人眼裏,這個論道峰會的負責人是“香餑餑”、是了不得的領軍人物。在葉蕭逸眼裏,這個活動負責人跟丐幫幫主身份一樣,照樣是個靶子,輕易接手不得。
朝廷若對青花幫有任何指示,肯定是張阿牛被請去喝茶。
葉蕭逸就算是當黑道太子的時候,他和他家老頭的名字也是正正經經的清白人,而非在喝茶名單之上的各區總負責人。
總經理和董事長的區別就在於公司若涉黑,第一個被抓的永遠是總經理。若事情性質嚴重,董事長在後方還能金蟬脫殼轉移股份呢。
不過張阿牛現在還沒明白這個道理,他就覺得他是老大,不能被其他人的風華掩蓋了他。
葉蕭逸也非常裝腔作勢大義凜然地拍阿牛馬屁,說自己區區一個左使號令不了眾人,壓不住場子,幫主您能來幫忙真是太好了!
阿牛非常滿意,覺得小葉子這小弟很愚忠,以後盡可放心地用他。
張阿牛這個活躍份子口才還不錯,他一上來就給團團圍坐在竹林的眾眾乞丐安利自己的青花幫,說加入本幫有什麽好處。
大概講得眾人都不耐煩了,張阿牛才上好戲:
“眾位鄉親父老,你們若想加入青花幫,就悄悄去大樹下領打狗棒。現在論道峰會正式開始,論題是“誰是北方首富”,論道采用互辯形式戰勝對方的觀點,最終隻取一人勝。勝者獎勵五個銅板!”
大夥這才齊齊拍手叫好,葉蕭逸在觀眾席上也跟著拍手叫好。他和大家一樣圍著篝火坐在地上,隻聽別人辯論,不發表意見。
葉蕭逸借著篝火的光亮數了數,這裏起碼有三百人頭以上,這片竹林都被坐滿。看來小梓的辦事效率不錯,可以慢慢把這小孩收到手下做事。
銀龍派來的調查人員也混在眾人中,他們沒有把青花幫如今的七八十個教眾全都調查一遍。
隻一一記下了此次論道的一些活躍份子,準備重點詳查這些人的身世背景。不聲不響的葉蕭逸,反而被調查人員忽略了。
這裏還不止來了銀龍的耳目,其他乞丐幫派也派了人來這裏看看,青花幫召集這麽多人到底要幹什麽?
自古,窮漢子喜歡聽天下富人的事跡,以勵誌自己。富公子喜歡論天下美人,以抬高品味格調。
有遠見的頭領都一致覺得這種釣人的論道峰會必另有所圖,而不是為了發區區五個銅板。
阿牛幫主的開場白,讓來打聽的人都找到了答案。你大爺的,搞這麽轟動,還特地在晚上舉行,咱還以為你要發動什麽起義、遊說,要煽動乞丐造反呢。
原來就是為了安利別人入幫啊,嚇死俺了。你們青花幫能用正常點的辦法收人嗎?
葉蕭逸隻想說,這是最迅速壯大幫派的辦法。不然等那些拖拖拉拉的長老慢慢收人,他身上還真會長出虱子來。
當多一天乞丐,受多一天罪。葉蕭逸隻想一口氣把青花幫吹漲了,起碼這次論道結束,青花幫的人數就能翻兩倍了。
至於論道峰會為什麽在晚上舉行,當然是白天乞丐們要行乞做生意,晚上閑得無聊又沒啪啪.啪活動,才會有興致來湊熱鬧啊。
這可是第一個為乞丐舉行的節目,還是在月圓之夜這麽值得慶祝的日子。
葉蕭逸知道此次來的人肯定魚龍混雜,有敵有友有觀望勢力,他隻靜靜的聽。
先來一個老漢,說世上最富有的人是皇帝。
幫主張阿牛站出來問:“諸位,有誰能駁倒他的觀點?”
一個年輕的乞丐小夥站出來反駁道:
“假如皇帝真的這麽富,為何年年該賑災的時候,朝廷都說國庫空虛拿不出晌銀?
反而是那些個富商一擲萬金,輕易就養活了千萬災民。你們捫心自問,這些年發災是誰救濟的你們?”
那老漢立刻反駁:“天下的財富盡歸皇室,商人的財富也是皇帝的財富。”
年輕的乞丐小夥子繼續反駁:“朝廷百官不耕一畝田、不賺一文錢,他們的俸祿全是百姓身上刮來的,財力始終有限。
隻有真正的富翁才能眼都不眨就送出萬貫家財,因為這些對於他們而言隻是綠豆芝麻。對朝廷而言,區區賑災銀子卻是搶手金蛋。
諸位認為我說的,可有道理?”
圍著篝火而坐的眾人都拍掌叫好,那老漢被逼退了下去。
年輕的小夥子舉了幾個大富商的例子,說誰誰誰應該是北方首富。不斷有人舉更富的例子反駁他,於是那些眾所周知的富商都被一個個列舉了出來。
葉蕭逸坐在下麵默默的做筆記,把那些個富商的名號一個個刻在木板上。
論道大會進行了一個時辰,葉蕭逸的木板上就記了幾個線索。
第一個是元莊票號。票號當家是山西人,是晉商代表中的巨無霸。
據這些乞丐說,山西票號是朝廷的錢袋子、財政部,養活了不少萬金級別的大貪官,這個與官勾結的晉商錢莊富不可言。
元莊票號到底有多少財富,這些乞丐也說不準,隻說傳言有金山銀山。葉蕭逸就在後頭打了個問號。當家人姓甚名誰百姓也沒人知道,隻是知道“圓莊票號”這個名號,葉蕭逸再在後頭打了個問號。
第二條線索是“四象、八牛、七十二條金狗”。這些人是湖州商幫中的大款,也是全國最大的絲商團體。
據說,南潯江浙一帶富商以絲綢起家,經營絲貿生意者多資本雄厚。財產達百萬以上者稱之曰象。五十萬以上,不過百萬者,稱之曰牛。其在二十萬以上,不達五十萬者,則譬之曰狗。所謂象、牛、狗,是以其身軀之大小,象征絲商財產之巨細。
這些窮苦乞丐別說是絲綢,連普通布匹也是不夠穿的。他們隻是知道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這個名號,這些富商具體是誰他們也道不出個一二三來,葉蕭逸隻能在後麵打個問號。
其它的線索譬如“徽墨”商人曹氏,據說他們家有多方價值連城的古硯台和稀世寶墨。說是曹氏的財富不可用黃金來衡量,隻能用“無價之寶”來說。
葉蕭逸有點頭疼地在後頭打個問號,是不是我取了幾座城池,才能勝過他家價值連城的寶墨寶硯?亦或是勸曹氏搬迴南方老家住,這樣他們就不算北方富豪?
葉蕭逸還在記筆記,別人也聽得津津有味。有個瘦子站出來反駁道:
“有錢便是爺?這個我不讚同,隻有錢的爺也隻是下等的爺,有人的爺才是上等的爺!”
說罷,那人還舉了個大拇指以示驕傲。
他似乎意有所指某個大人物,場下的人紛紛拍掌附和:“對!有人才是上等的爺!”
那個瘦子繼續講道:“錢財名利算什麽?還是善人得道!咱們那位爺無官無爵、無萬金家財,但是他說一句話,全城沒有人不聽的,天下商人沒有不從的。這才是上等的爺!”
下麵的乞丐紛紛附應說,對!齊家大善之家,才當得這最富有的人!
葉蕭逸碰碰旁邊的小哥,問道:“上城這麽多姓齊的,你們說的齊家是哪家啊?為什麽說天下商人都聽他的話?”
那小哥悄悄跟葉蕭逸八卦:“你不是上城的人當然不知道,人家說起這濟寧城齊家啊,都是指那一位爺。”
葉蕭逸也悄聲跟他八卦:“那這位爺叫什麽名你知不知道?”
那小哥噓了一聲,左右看看,以更低的聲音道:“這位爺很是低調,別人輕易議論不得。連大富商提起他都避其名諱,以顯尊敬,咱們窮苦百姓又怎麽知道人家尊誨?”
葉蕭逸再問:“那這齊家是做什麽生意的,竟然這般厲害,能讓全城人都聽他的話?”
那小哥嘖了一聲,一副“你真不上道”的樣子教育葉蕭逸:
“都說齊家是大善之家了,人家靠的不是生意,而是一個“善”字。
人家齊家的祖先可是陶朱公,就是名臣範蠡。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助越王勾踐滅吳後,就馬上隱退,深藏功與名,逃過誅殺,才稱“逃誅公”……”
上麵的瘦子也說到了齊家的祖先:
“陶公十九年間三次致富成七國首富,家財巨萬。他三次都大散家財,造福鄉親,千百年來被人稱為“商聖”。
後來他定家在齊國,改名易姓的陶公,令後人都姓齊,並且不再稱首富,留一個“善”字傳家。
齊家的大善之道,天下商人沒有不服的。齊家那位爺更是出了名的大善人,他開一句口,那些個大富商就算傾家蕩產也給百姓和朝廷捐銀助災。
這才是真正的上等爺!剛剛說的那些個富商莫不彎腰稱他為“爺”,奉他的話為聖旨的。
連朝廷沒銀錢打仗了,都得求到齊家門下去,由此可見齊家的能耐。
你們說,這齊家的“善道”,當不當得這首富之名?”
下麵的人均沒有反駁的。葉蕭逸卻心道,這“善”字恐怕隻是一層外衣,這齊家才是天下商幫的教主吧?
往往真正的首富,都不在富豪榜之上。財富越巨就越低調,這才是真理。出來蹦躂的,都是急求名利的魚蝦蟹,真龍永遠不現身。
葉蕭逸打算去探一探這個齊家。隻有知道對手到了什麽程度,他才知道要做多少功夫才能越過對方,成為北方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