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蕭逸故伎重演,又來裝病,親自去找到知府大人,說他哮喘,聞不得那股尿臊味。葉蕭逸袖子裏塞給知府一枚和田美玉,道:
“我也不用別人跟我換座位,我能坐您跟前沾沾福氣麽?”
還從來沒人這麽幹過,揚州知府皺皺眉:“沒有棚子,刮風下雨怎麽辦?還有,你能頂一天太陽考試?你又在何處過夜?”
葉蕭逸指著院中的棲梧樹道:“學生就在此大樹下考試如何?學生出身農家,夜間亦可在此樹上休息。若刮風下雨再搬至考舍,可否?”
揚州知府又私下裏被葉蕭逸塞了一塊和田美玉,這考生家裏的和田玉就跟不要錢似的,罷了,他也沒必要得罪這樣的人家。揚州知府揮揮手,準了葉蕭逸的要求。
考試第一天,“天字號”考場就出現了這樣的奇觀,人人都在轎子一樣的小隔間裏考試,唯有一襲白衣的少年郎在棲梧樹下作答。
據官差說,是一個發病的考生受不了小隔間的幽閉環境,知府大人仁慈,特許他到大樹下乘涼作答。
揚州知府很會做人,試還沒考完,這段佳話就被傳到了坊間。官差口耳相傳,讓院外等學子的家屬們聽見揚州知府如何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當父母官。
此事不但揚州知府出了風頭,估計整個“天字號”考場的學子都認識了葉蕭逸。他實在太明顯了,不但長得俊俏綺麗,還坐在那麽顯眼的地方。
連官差拿著題板巡場展示都特意往他這個“病號”麵前走一轉,讓他把題抄下來再走。
葉蕭逸“虛弱”地笑笑,朝官差點頭致謝,提筆答題。
因為時間充分,葉蕭逸先在稿紙上適應了一下新的毫筆。
因為這是考場發的筆,質量肯定不及葉蕭逸家裏幾兩銀子一支筆好,毫毛是是硬是軟、在寫字過程中的筆鋒會不會開叉,葉蕭逸都得心裏有數。
默寫是極考書法的,假如有一百個人都默對的情況下,字的好壞直接就影響排名,排第一名還是一百名,就看寫字功夫深不深。
這也是古人為何這麽癡狂研究書法的原因。本來文字隻是傳播思想、知識的工具,能看就行,奈何競爭者太多,就得在每個環境中玩出花樣來。
不過葉蕭逸根基太淺,玩不出什麽花樣,隻能用“不變應萬變”的正楷pk人家風格各異的字體。
葉蕭逸隻期望這一屆不要有太*的天才對手,他練了三年的楷書,每天下午花小時練字,一千個黃昏,他就練習了兩千個小時的正楷,他的字已經可以媲美打印機了。
不被普通人比下去他還是有這個自信的,但要是遇到類似“王羲之”那樣的書法狂人,葉蕭逸隻希望自己能在記誦上取勝。
這次的默寫題也確實難了很多,之前縣試的三篇默寫都是名篇名段,這次“貼經”(默寫)就考足一天。不但出題多了,連天書《尚書》和春秋三傳裏的篇章都跑出來了。
不過試題還是比較靈活的,每次貼題都是二選一默寫,出兩篇隻需選默一篇,大大降低了難度。
一天下來,巡場官差就貼了五次題,共十個段落,都是葉蕭逸記得的,葉蕭逸就選了五篇更難的默寫。他這樣選是為了顯示自己基礎紮實,彌補書法的不足,以求名次靠前。
第二天考作文,題目是“江都賦”,江都即揚州,就是寫“我的故鄉揚州”這樣的小學作文,寫一兩百字即可。
不過體裁必須是“賦”,這就要求格式上跟詩一樣,句尾要押韻、上下句語調要符合仄起平落,要講對仗和排比。也是要在稿紙上拚拚湊湊、刪刪改改才能最終成章的文體,妄想一筆就寫出一篇賦來,那是異想天開。
寫一篇短賦葉蕭逸還是在行的,但是要在這麽多人中取勝,就得動腦筋了。
寫我的故鄉xxx無非就是按照《地誌》的寫法,寫寫揚州的曆史,有什麽曆史人物、曆史事件、著名景點。
再寫寫現在的人文環境:人們的生活麵貌、民俗民情、城郭特色、物產豐不豐富、四時景點等,春夏秋冬遛一遍,字數肯定到位。
最後再抒發一下筆者的情感和誌向,無非是我愛我的家鄉、我以揚州為榮、我戀慕著我的故鄉、我要為家鄉做貢獻之類的主題。
這樣的寫法簡單,卻容易千篇一律,想要取勝,立意上就必須碾壓別人。
立意不同,文章裁取的素材,和描寫的角度都會跟著有所側重。所以一篇文章的立意就決定了整篇文章的風貌,葉蕭逸不惜花大量時間來想“中心思想”該寫什麽能夠完勝別人。
葉蕭逸咬筆頭想了n久,最終決定他的主題是:生於斯、長於斯,吾生於此方,生是王朝人,死是王朝鬼。
這樣的感情夠深刻了吧?要是有比哥更膩害的表白,葉蕭逸也沒辦法了。
確立完中心,第二步是裁取素材。
素材無非是用來體現江都(揚州)的巨富跟百姓的付出和勞作分不開,江都每一處場景與人們的羈絆、江都人經曆過的患難等煽情情節。
選定了素材,車、馬、牛、香榭、亭台這些名詞就跑出來了,車水馬龍、十裏楊柳岸、火樹銀花這些相關的形容也跑出來了,葉蕭逸就可以開始拚文句、組文章了。
文章的構成依舊是按照地誌的寫法,先作曆史,再描寫江都,最後詠誌。葉蕭逸仍然在下午三點左右就搞定了這篇“小學作文”。
大功告成後,葉蕭逸活動活動手指,四處望望,天字號考場竟然沒有人提早交卷啊?算了,老子也不做第一個,葉蕭逸複繼續修改、潤色文句,把押韻的字眼再一個個精雕細琢,挨到了黃昏才跟大家一起交卷。
第三場的策論果然是問兵道,葉蕭逸考了兩天,也不費腦子了,就把事先準備的“以少對多”戰術寫了上去。
出考場的時候,葉蕭逸心裏忖度著:這場府試,老子應該是第一吧?策論的題目猜中了,他那篇賦又寫得那麽煽情,連默寫題他都挑最難的默了,應該沒人有他那麽想贏了吧?
放榜那天,葉蕭逸整個人跳到蕭墨身上去抱住他:“哈哈哈哈!老子考了第一!”
蕭墨捏捏他的臉,好笑道:“考了第一就那麽高興?”
葉蕭逸激動過後,才摸摸鼻子,從蕭墨身上跳下來:“當然高興,再來一次第一我就可以直接保送今年的鄉試,不用再等三年了!”
蕭墨把他又拉迴自己懷裏,替他整理好衣衫,一邊提醒他道:
“怎麽就那麽著急想當狀元?你知不知道年紀太小也為不了官,聖上一般是讓他再等幾年,就算文章第一也不會被點狀元的。”
葉蕭逸哼了一聲,“那可由不得他,如果我大小三元連中五元,第六元他若不點我做狀元,誰都知道今上歧視少年郎,他會這麽做嗎?”
這迴蕭墨大笑出來,摸著葉蕭逸的臉道:“不愧是我教出來的學生,勇氣可嘉!為師等著你中六元。”
葉蕭逸點頭:“拭目以待吧!”
事實上,連考了八場,葉老大已經找到了贏的感覺。每場考試時間都是充足的,有足夠的時間讓他想策略,找到製勝點。
比如書法,他不能說他的字比所有人好看,但是他能保證他的字夠正規,不會被人比下去。
至於背誦,除了被他刪掉的無用部分,十三經他基本背得妥妥的,隻要不是往牛角尖上出題,他就能拿滿分。
而對於文章,這是學子們搶名次的重要戰場,需具體應對,不能冒冒然下筆。
府試幾千名考生最終隻取前五十名繼續參加院試,其它的合格者發予“童生”文憑。葉蕭逸拿了考引,緊接著就要報名參加院試了。
院試在各地州府舉行,剛好揚州城就是揚州的州府,葉蕭逸就免了再次跋涉趕考。而同一州的其它三十九城考生都要來揚州城參加院試。過了院試,就是正式的秀才了。
蕭潛和葉放天都來賀葉蕭逸連中第一,可惜葉蕭逸沒時間和他們聚會喝酒。因為他要趕著寫自我介紹的《表》,並背誦。
這個《表》即是說我是某某籍的某某人,家父誰、祖輩履曆、生平大概,簡單提一下誌向,越簡潔越穩妥越好。因為第一場院試前,每府府試前十甲考生是要被提堂麵試的。
這次麵試和監考學子的是州道的提督學政,二品官員,非常大牌。之前監考的知縣老爺才七品,知府也隻四品,而學政是由皇帝欽派的翰林,身份等同欽差,逼格也比較高。
逼格越高,葉蕭逸就越想直接搭上他,如果他願意舉薦自己直接參加鄉試,那是最便利的途徑。比求爺爺告奶奶,讓揚州的官員幫忙打通關係直接方便多了。
所以葉蕭逸最近在跟蕭墨練習麵試,就當提前模擬殿試好了。
葉放天得知葉蕭逸悶在家裏居然是在模擬對話練習就笑死了,親自把他逮出來,拉著他去喝酒:
“想知道如何跟高官談話、怎麽跟皇帝對答?哥哥可以教你呀,你別忘了本大人可是上屆的探花郎呢。”
蕭墨出奇地沒有阻止葉放天把自己的學生帶走,而是笑得跟狐狸一樣對葉蕭逸說:
“送上門的不用白不用,葉放天此人在官場上十分吃得開,你可以跟他多討教討教如何說官話。”
“我也不用別人跟我換座位,我能坐您跟前沾沾福氣麽?”
還從來沒人這麽幹過,揚州知府皺皺眉:“沒有棚子,刮風下雨怎麽辦?還有,你能頂一天太陽考試?你又在何處過夜?”
葉蕭逸指著院中的棲梧樹道:“學生就在此大樹下考試如何?學生出身農家,夜間亦可在此樹上休息。若刮風下雨再搬至考舍,可否?”
揚州知府又私下裏被葉蕭逸塞了一塊和田美玉,這考生家裏的和田玉就跟不要錢似的,罷了,他也沒必要得罪這樣的人家。揚州知府揮揮手,準了葉蕭逸的要求。
考試第一天,“天字號”考場就出現了這樣的奇觀,人人都在轎子一樣的小隔間裏考試,唯有一襲白衣的少年郎在棲梧樹下作答。
據官差說,是一個發病的考生受不了小隔間的幽閉環境,知府大人仁慈,特許他到大樹下乘涼作答。
揚州知府很會做人,試還沒考完,這段佳話就被傳到了坊間。官差口耳相傳,讓院外等學子的家屬們聽見揚州知府如何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當父母官。
此事不但揚州知府出了風頭,估計整個“天字號”考場的學子都認識了葉蕭逸。他實在太明顯了,不但長得俊俏綺麗,還坐在那麽顯眼的地方。
連官差拿著題板巡場展示都特意往他這個“病號”麵前走一轉,讓他把題抄下來再走。
葉蕭逸“虛弱”地笑笑,朝官差點頭致謝,提筆答題。
因為時間充分,葉蕭逸先在稿紙上適應了一下新的毫筆。
因為這是考場發的筆,質量肯定不及葉蕭逸家裏幾兩銀子一支筆好,毫毛是是硬是軟、在寫字過程中的筆鋒會不會開叉,葉蕭逸都得心裏有數。
默寫是極考書法的,假如有一百個人都默對的情況下,字的好壞直接就影響排名,排第一名還是一百名,就看寫字功夫深不深。
這也是古人為何這麽癡狂研究書法的原因。本來文字隻是傳播思想、知識的工具,能看就行,奈何競爭者太多,就得在每個環境中玩出花樣來。
不過葉蕭逸根基太淺,玩不出什麽花樣,隻能用“不變應萬變”的正楷pk人家風格各異的字體。
葉蕭逸隻期望這一屆不要有太*的天才對手,他練了三年的楷書,每天下午花小時練字,一千個黃昏,他就練習了兩千個小時的正楷,他的字已經可以媲美打印機了。
不被普通人比下去他還是有這個自信的,但要是遇到類似“王羲之”那樣的書法狂人,葉蕭逸隻希望自己能在記誦上取勝。
這次的默寫題也確實難了很多,之前縣試的三篇默寫都是名篇名段,這次“貼經”(默寫)就考足一天。不但出題多了,連天書《尚書》和春秋三傳裏的篇章都跑出來了。
不過試題還是比較靈活的,每次貼題都是二選一默寫,出兩篇隻需選默一篇,大大降低了難度。
一天下來,巡場官差就貼了五次題,共十個段落,都是葉蕭逸記得的,葉蕭逸就選了五篇更難的默寫。他這樣選是為了顯示自己基礎紮實,彌補書法的不足,以求名次靠前。
第二天考作文,題目是“江都賦”,江都即揚州,就是寫“我的故鄉揚州”這樣的小學作文,寫一兩百字即可。
不過體裁必須是“賦”,這就要求格式上跟詩一樣,句尾要押韻、上下句語調要符合仄起平落,要講對仗和排比。也是要在稿紙上拚拚湊湊、刪刪改改才能最終成章的文體,妄想一筆就寫出一篇賦來,那是異想天開。
寫一篇短賦葉蕭逸還是在行的,但是要在這麽多人中取勝,就得動腦筋了。
寫我的故鄉xxx無非就是按照《地誌》的寫法,寫寫揚州的曆史,有什麽曆史人物、曆史事件、著名景點。
再寫寫現在的人文環境:人們的生活麵貌、民俗民情、城郭特色、物產豐不豐富、四時景點等,春夏秋冬遛一遍,字數肯定到位。
最後再抒發一下筆者的情感和誌向,無非是我愛我的家鄉、我以揚州為榮、我戀慕著我的故鄉、我要為家鄉做貢獻之類的主題。
這樣的寫法簡單,卻容易千篇一律,想要取勝,立意上就必須碾壓別人。
立意不同,文章裁取的素材,和描寫的角度都會跟著有所側重。所以一篇文章的立意就決定了整篇文章的風貌,葉蕭逸不惜花大量時間來想“中心思想”該寫什麽能夠完勝別人。
葉蕭逸咬筆頭想了n久,最終決定他的主題是:生於斯、長於斯,吾生於此方,生是王朝人,死是王朝鬼。
這樣的感情夠深刻了吧?要是有比哥更膩害的表白,葉蕭逸也沒辦法了。
確立完中心,第二步是裁取素材。
素材無非是用來體現江都(揚州)的巨富跟百姓的付出和勞作分不開,江都每一處場景與人們的羈絆、江都人經曆過的患難等煽情情節。
選定了素材,車、馬、牛、香榭、亭台這些名詞就跑出來了,車水馬龍、十裏楊柳岸、火樹銀花這些相關的形容也跑出來了,葉蕭逸就可以開始拚文句、組文章了。
文章的構成依舊是按照地誌的寫法,先作曆史,再描寫江都,最後詠誌。葉蕭逸仍然在下午三點左右就搞定了這篇“小學作文”。
大功告成後,葉蕭逸活動活動手指,四處望望,天字號考場竟然沒有人提早交卷啊?算了,老子也不做第一個,葉蕭逸複繼續修改、潤色文句,把押韻的字眼再一個個精雕細琢,挨到了黃昏才跟大家一起交卷。
第三場的策論果然是問兵道,葉蕭逸考了兩天,也不費腦子了,就把事先準備的“以少對多”戰術寫了上去。
出考場的時候,葉蕭逸心裏忖度著:這場府試,老子應該是第一吧?策論的題目猜中了,他那篇賦又寫得那麽煽情,連默寫題他都挑最難的默了,應該沒人有他那麽想贏了吧?
放榜那天,葉蕭逸整個人跳到蕭墨身上去抱住他:“哈哈哈哈!老子考了第一!”
蕭墨捏捏他的臉,好笑道:“考了第一就那麽高興?”
葉蕭逸激動過後,才摸摸鼻子,從蕭墨身上跳下來:“當然高興,再來一次第一我就可以直接保送今年的鄉試,不用再等三年了!”
蕭墨把他又拉迴自己懷裏,替他整理好衣衫,一邊提醒他道:
“怎麽就那麽著急想當狀元?你知不知道年紀太小也為不了官,聖上一般是讓他再等幾年,就算文章第一也不會被點狀元的。”
葉蕭逸哼了一聲,“那可由不得他,如果我大小三元連中五元,第六元他若不點我做狀元,誰都知道今上歧視少年郎,他會這麽做嗎?”
這迴蕭墨大笑出來,摸著葉蕭逸的臉道:“不愧是我教出來的學生,勇氣可嘉!為師等著你中六元。”
葉蕭逸點頭:“拭目以待吧!”
事實上,連考了八場,葉老大已經找到了贏的感覺。每場考試時間都是充足的,有足夠的時間讓他想策略,找到製勝點。
比如書法,他不能說他的字比所有人好看,但是他能保證他的字夠正規,不會被人比下去。
至於背誦,除了被他刪掉的無用部分,十三經他基本背得妥妥的,隻要不是往牛角尖上出題,他就能拿滿分。
而對於文章,這是學子們搶名次的重要戰場,需具體應對,不能冒冒然下筆。
府試幾千名考生最終隻取前五十名繼續參加院試,其它的合格者發予“童生”文憑。葉蕭逸拿了考引,緊接著就要報名參加院試了。
院試在各地州府舉行,剛好揚州城就是揚州的州府,葉蕭逸就免了再次跋涉趕考。而同一州的其它三十九城考生都要來揚州城參加院試。過了院試,就是正式的秀才了。
蕭潛和葉放天都來賀葉蕭逸連中第一,可惜葉蕭逸沒時間和他們聚會喝酒。因為他要趕著寫自我介紹的《表》,並背誦。
這個《表》即是說我是某某籍的某某人,家父誰、祖輩履曆、生平大概,簡單提一下誌向,越簡潔越穩妥越好。因為第一場院試前,每府府試前十甲考生是要被提堂麵試的。
這次麵試和監考學子的是州道的提督學政,二品官員,非常大牌。之前監考的知縣老爺才七品,知府也隻四品,而學政是由皇帝欽派的翰林,身份等同欽差,逼格也比較高。
逼格越高,葉蕭逸就越想直接搭上他,如果他願意舉薦自己直接參加鄉試,那是最便利的途徑。比求爺爺告奶奶,讓揚州的官員幫忙打通關係直接方便多了。
所以葉蕭逸最近在跟蕭墨練習麵試,就當提前模擬殿試好了。
葉放天得知葉蕭逸悶在家裏居然是在模擬對話練習就笑死了,親自把他逮出來,拉著他去喝酒:
“想知道如何跟高官談話、怎麽跟皇帝對答?哥哥可以教你呀,你別忘了本大人可是上屆的探花郎呢。”
蕭墨出奇地沒有阻止葉放天把自己的學生帶走,而是笑得跟狐狸一樣對葉蕭逸說:
“送上門的不用白不用,葉放天此人在官場上十分吃得開,你可以跟他多討教討教如何說官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