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消息的那幾家惡霸並沒有廣而告之通知鄉裏人,而是悄悄的坐牛車去州府探探風。
葉家那個死爹死娘的小子說現在州府裏頭擺地攤的簪花都有六七十文,他們就來看個究竟,看看他說的是真是假。
到了州府,這些鄉巴佬都變得畏畏縮縮的,毫無在鄉間的惡霸模樣。官家家眷才有資格進的名店,他們是路過都不敢從人家店門前路過。他們完全沒有辦法想象,葉家的貨是在這些店寄賣。
這些鄉裏人非常理所當然的認為,蕭墨也是擺地攤叫賣的一員。他們問過了地攤上的簪花價錢,發現這裏的簪花的確是賣到了六七十文一支,還有人開價一百多文的。
這些貪心鬼馬上覺得簪花大有賺頭,趕緊迴家去組織生產。從沒在商場混過平頭百姓,哪裏受過物價波動的災難?他們就認為物價是幾十年不變的,一開始就準備做大,從不知道過度積貨能虧到什麽程度。
這些人坐了幾天牛車迴到鄉裏就開始組織人手做簪花,把同宗同服的親戚喊過來幫忙。他們開的工價比葉奶奶還高了2文錢,很多婦人都轉移陣地去親戚家裏做工。
這兒2文錢能買到幾斤的蔬菜了,讀書人用的毛筆,最差的那種也就3文錢。這多了2文錢的工價對這些村婦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越來越多的村婦跳槽,直接的後果就是葉奶奶這兒稀稀拉拉的隻剩繆繆幾個人。
葉奶奶捶心肝罵道:“這幫天殺的,怎麽就見不得別人好呢?咱們家才過了幾個月富足的日子就招人眼紅!
告訴了他們路子,他們就直接跟我們搶人了。乖孫啊,咱們也漲幾文工價吧,別讓他們把人都搶光了。”
葉蕭逸放下書本道:“奶奶,咱們停工吧。剛好這批繡娘有人接手了,我打算發給她們的失業補貼也用不到了。
你給還在幹活的繡娘發點錢,讓她們去別家吧。咱們不做簪花了,家裏的貨已經夠多了,蕭墨跑完了存貨,咱們就做別的生意。”
葉奶奶越想越憋屈,怎麽好好的生意就要被別人搶了去?還要乖孫倒騰別的生意?
但是自從葉蕭逸當家後,葉奶奶就不自覺的聽他的,生意也是乖孫張羅起來的,乖孫說停工,葉奶奶也不得不照辦。
隻是給外人說起的時候,葉奶奶滿腹怨憤,指責那幫天殺的惡霸欺負他們孤寡。
葉奶奶把最後的一批女工都送走了之後,葉蕭逸才笑眯眯的對葉奶奶道:
“行了,做戲已經做足了,咱們退出也是被他們“逼”退的。到時候他們都虧了,隻有我們能夠幹幹淨淨抽身,也怨不得我們。我們可從來沒有主動坑過人不是?”
葉奶奶雖然聽不懂乖孫說什麽,但是也有點明白了那幫惡霸撈不到好。
葉家不做生意了,但是葉小妹每天穿得像個公主似的,仍然很招人羨慕妒忌恨。而且葉家還請了長工蕭墨、買了馬匹,這馬匹對平民家庭可是貴重財產。
那幾家剛剛開始發展家庭手工作坊的地頭蛇都向葉家看齊,人家過往收多少貨,他們也收多少貨。爭取早日把馬匹買上,不然這大老遠的雇車資費太貴了。
一支簪花的賺頭10文到20文,一次帶太少貨,是不劃算的。起碼來迴兩趟的牛車路資要抵過去才能賺到錢,所以這些人都是收夠了上百支簪花才帶去州府裏賣。
這些人的期盼很美好,一支簪花最少賺10文錢,一百支就是一千文錢,一兩銀子啊!扣掉了雇牛車的錢,餘下的就是淨利潤。
要是他們去一趟州府,就有差不多一兩銀子的收入,幾個月後,他們也能像葉家那樣買馬了。
這些人都很激動,他們還不知道,隻隔了短短一個月市場就變化成什麽樣?
隻有葉蕭逸這個股市常客知道,市場是瞬息萬變不等人的。時間就是金錢,反應速度是決勝關鍵,隻有在正確的時機迅速的反應,才能駕馭市場的變化,從中獲利。
而這些保守的農人哪裏知道,他們已經錯過了賺錢的時機?從他們慢吞吞的坐牛車去大老遠的州府觀望,來迴已經浪費了好幾天。
再到他們籌錢開家庭作坊,四處跟人借錢給工人發工資又拖了十來天。最後等他們生產好了產品,慢吞吞的用牛車運去州府賣的時候,地攤上的簪花價錢已經跌到了20文。
這些惡霸抓起一個地攤小哥就問:“你耍大爺啊?一個月前,簪花的價錢明明就賣到了六七十文,還有一百多文的。20文不到就想收我的貨,當大爺是傻蛋好欺負?”
地攤小哥也不好欺負:“你不賣就走,我也不收了。這簪花價錢一天一跌的,你也好意思說一個月前?
你瞧瞧一個月前多少人賣簪花,現在多少人賣簪花?賣不出去大家都開始降價,這簪花的價錢遲早跌迴原價。20文還算高的,明天就沒這個水準了。”
這些人哪裏會把簪花就這麽便宜賣掉?他們開給工人的工錢是52文一支,虧本賣了就代表跟人借的錢還不迴去。他們寧願把貨囤著,再觀望觀望簪花的價錢有沒可能再飆高。
可惜葉蕭逸和蕭墨已經收手了,市場上簪花泛濫成這樣也是人力控製不住的。各大名店也已經賺夠了,同行擠進來競爭,他們也跟著降價,降到了穀底最多不賣了。
簪花的價錢一天比一天往下走,這些借錢開工廠的老地痞的心一直在滴血。再不賣出去就虧得更多,但是一旦賣出去,就沒有翻本的希望了。
有人罷手了,以十文的價錢都賣出去,一支虧42文,還不包路費。也有人一直等簪花價錢升溫,壓著貨不賣出去。
結果當然是簪花的價錢,跌到了穀底就再也沒動過了。這些人做一趟生意就虧了快一兩銀子,把家裏一整年的花銷都給市場交學費去了,還欠了親朋好友一屁股債。
這時才有人發現葉家走了狗屎運,沒被簪花降價的災難波及。
開始有人到葉奶奶那裏去學舌,笑那幾家人:“真是惡有惡報,那幾個老地痞合著一起來逼你們家交出發財的路子,現在你看他們虧成什麽樣?壞事真的不能做,都會有報應的,老天都看著呢。”
葉奶奶聽聞了惡棍的悲慘遭遇後,越發覺得她的乖孫不簡單,三兩句話就讓人傾家蕩產。讀書人果然是最厲害的,更加堅定以後以乖孫為主心骨,事事聽他安排。
當葉蕭逸說:“咱們搬去城裏住吧。”葉奶奶是毫無二話,收拾了東西就準備通知小兒子。老太婆我發家致富,靠自個兒也能在縣城裏安家了。
誰知葉蕭逸卻說:“縣裏?不,我們是去揚州城住。”
揚州城文人士子多,那裏的學術氛圍也比較濃厚。葉蕭逸總不能光靠蕭墨在這裏跟他補課而成神,多聽聽別的士子文鄒鄒的論調,也好早日浸泡成文采彬彬的士子一枚。
文采說白了,也是一種語言。想要用它用得如喝白開水一樣簡單,就要多練習。揚州城那麽好的文人氛圍不利用,簡直太浪費了。
葉蕭逸認識了一個蕭墨就收獲這麽多,他準備結交多幾個博學又愛賣弄的士子為伍,讓他們多給自己漲姿勢。
葉蕭逸發現,蕭墨講過的話,他大都都記得,甚至還能原話把蕭墨的話翻版出來。但是他自己一個人看書就沒這個效果了,所以他想采用情景記憶法來幫助記憶。
如果別人賣弄過的東西他都能記住,那麽他背教材也不用背得那麽辛苦了。一想到大拉拉60萬字他隻完成了4萬,葉蕭逸就壓力山大。
葉奶奶沒有想到孫子這麽大氣魄,居然想去揚州城裏住?她一輩子都沒踏入過那麽繁華的地方,葉奶奶問:
“乖孫啊,揚州城的房子可貴了,物價也貴死了,咱們家剛買了馬,哪還有那麽多錢?
縣城也挺好的啊,你叔父就在縣城,住在那裏,他有空還能教教你讀書。何必非要去揚州府呢?”
葉奶奶一輩子都沒見過知府那麽大的官,她也不知道上級城市有什麽好處?她的生活理念隻是省錢省錢,省多一點就能安穩度日,花得更久。
葉老大可和葉奶奶不同,前段日子,葉蕭逸還帶了蕭墨去馬場,把那匹價值一千兩銀子的汗血寶馬買迴來。
葉奶奶還不知道葉家其實已經有兩匹馬了。隻是因為這段時間總有偷雞摸狗的偷兒流氓騷擾他們家的馬,葉蕭逸才沒把那匹千裏馬帶迴家。
汗血寶馬的飼料精貴,不能粗養,還得請個馬夫專門侍弄寶馬。葉蕭逸就幹脆把馬寄養在馬場,等他搬了家再去把馬領迴來。
家裏的錢一直是葉蕭逸和蕭墨在籌謀,葉奶奶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賺了多少錢?但是看他們花錢,葉奶奶就心痛。
葉蕭逸隻是道:“家裏有的是錢,過陣子蕭墨還要去揚州城做生意,我們搬去那裏住方便。”
其實葉家買了兩匹馬後,還剩整整兩千多兩銀子,足夠葉蕭逸再去做大茶飯和搬到揚州城住。
不過財不露白,葉奶奶這人愛炫耀,一不小心就會被人激出家底。告訴了她,不是等於告訴偷兒:
我家裏有整整兩千兩白銀,偷的時候別拿少了?
乖孫說是為了做生意,葉奶奶馬上就服從了,但是人情方麵總要做到位:
“乖孫啊,雖然老太婆和你叔父吵崩了。但是你爹去了這麽多年,你們兄妹和你娘都是靠你叔父接濟的。
現在咱們要搬家了,總得和你叔父說一聲,請他們到新居鬧鬧才合規矩。不然會被人說不孝不義。”
這兒的孝道盛行,文人如果不孝就是汙點。這也是為什麽長兄戰死那麽多年,葉才都必須一直負擔著長兄遺孤的原因。
葉蕭逸點點頭道:“對!差點忘了,我是晚輩,他是長輩,沒去拜見過的確算不孝。走,咱這就去拜訪他們家。”
葉家那個死爹死娘的小子說現在州府裏頭擺地攤的簪花都有六七十文,他們就來看個究竟,看看他說的是真是假。
到了州府,這些鄉巴佬都變得畏畏縮縮的,毫無在鄉間的惡霸模樣。官家家眷才有資格進的名店,他們是路過都不敢從人家店門前路過。他們完全沒有辦法想象,葉家的貨是在這些店寄賣。
這些鄉裏人非常理所當然的認為,蕭墨也是擺地攤叫賣的一員。他們問過了地攤上的簪花價錢,發現這裏的簪花的確是賣到了六七十文一支,還有人開價一百多文的。
這些貪心鬼馬上覺得簪花大有賺頭,趕緊迴家去組織生產。從沒在商場混過平頭百姓,哪裏受過物價波動的災難?他們就認為物價是幾十年不變的,一開始就準備做大,從不知道過度積貨能虧到什麽程度。
這些人坐了幾天牛車迴到鄉裏就開始組織人手做簪花,把同宗同服的親戚喊過來幫忙。他們開的工價比葉奶奶還高了2文錢,很多婦人都轉移陣地去親戚家裏做工。
這兒2文錢能買到幾斤的蔬菜了,讀書人用的毛筆,最差的那種也就3文錢。這多了2文錢的工價對這些村婦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越來越多的村婦跳槽,直接的後果就是葉奶奶這兒稀稀拉拉的隻剩繆繆幾個人。
葉奶奶捶心肝罵道:“這幫天殺的,怎麽就見不得別人好呢?咱們家才過了幾個月富足的日子就招人眼紅!
告訴了他們路子,他們就直接跟我們搶人了。乖孫啊,咱們也漲幾文工價吧,別讓他們把人都搶光了。”
葉蕭逸放下書本道:“奶奶,咱們停工吧。剛好這批繡娘有人接手了,我打算發給她們的失業補貼也用不到了。
你給還在幹活的繡娘發點錢,讓她們去別家吧。咱們不做簪花了,家裏的貨已經夠多了,蕭墨跑完了存貨,咱們就做別的生意。”
葉奶奶越想越憋屈,怎麽好好的生意就要被別人搶了去?還要乖孫倒騰別的生意?
但是自從葉蕭逸當家後,葉奶奶就不自覺的聽他的,生意也是乖孫張羅起來的,乖孫說停工,葉奶奶也不得不照辦。
隻是給外人說起的時候,葉奶奶滿腹怨憤,指責那幫天殺的惡霸欺負他們孤寡。
葉奶奶把最後的一批女工都送走了之後,葉蕭逸才笑眯眯的對葉奶奶道:
“行了,做戲已經做足了,咱們退出也是被他們“逼”退的。到時候他們都虧了,隻有我們能夠幹幹淨淨抽身,也怨不得我們。我們可從來沒有主動坑過人不是?”
葉奶奶雖然聽不懂乖孫說什麽,但是也有點明白了那幫惡霸撈不到好。
葉家不做生意了,但是葉小妹每天穿得像個公主似的,仍然很招人羨慕妒忌恨。而且葉家還請了長工蕭墨、買了馬匹,這馬匹對平民家庭可是貴重財產。
那幾家剛剛開始發展家庭手工作坊的地頭蛇都向葉家看齊,人家過往收多少貨,他們也收多少貨。爭取早日把馬匹買上,不然這大老遠的雇車資費太貴了。
一支簪花的賺頭10文到20文,一次帶太少貨,是不劃算的。起碼來迴兩趟的牛車路資要抵過去才能賺到錢,所以這些人都是收夠了上百支簪花才帶去州府裏賣。
這些人的期盼很美好,一支簪花最少賺10文錢,一百支就是一千文錢,一兩銀子啊!扣掉了雇牛車的錢,餘下的就是淨利潤。
要是他們去一趟州府,就有差不多一兩銀子的收入,幾個月後,他們也能像葉家那樣買馬了。
這些人都很激動,他們還不知道,隻隔了短短一個月市場就變化成什麽樣?
隻有葉蕭逸這個股市常客知道,市場是瞬息萬變不等人的。時間就是金錢,反應速度是決勝關鍵,隻有在正確的時機迅速的反應,才能駕馭市場的變化,從中獲利。
而這些保守的農人哪裏知道,他們已經錯過了賺錢的時機?從他們慢吞吞的坐牛車去大老遠的州府觀望,來迴已經浪費了好幾天。
再到他們籌錢開家庭作坊,四處跟人借錢給工人發工資又拖了十來天。最後等他們生產好了產品,慢吞吞的用牛車運去州府賣的時候,地攤上的簪花價錢已經跌到了20文。
這些惡霸抓起一個地攤小哥就問:“你耍大爺啊?一個月前,簪花的價錢明明就賣到了六七十文,還有一百多文的。20文不到就想收我的貨,當大爺是傻蛋好欺負?”
地攤小哥也不好欺負:“你不賣就走,我也不收了。這簪花價錢一天一跌的,你也好意思說一個月前?
你瞧瞧一個月前多少人賣簪花,現在多少人賣簪花?賣不出去大家都開始降價,這簪花的價錢遲早跌迴原價。20文還算高的,明天就沒這個水準了。”
這些人哪裏會把簪花就這麽便宜賣掉?他們開給工人的工錢是52文一支,虧本賣了就代表跟人借的錢還不迴去。他們寧願把貨囤著,再觀望觀望簪花的價錢有沒可能再飆高。
可惜葉蕭逸和蕭墨已經收手了,市場上簪花泛濫成這樣也是人力控製不住的。各大名店也已經賺夠了,同行擠進來競爭,他們也跟著降價,降到了穀底最多不賣了。
簪花的價錢一天比一天往下走,這些借錢開工廠的老地痞的心一直在滴血。再不賣出去就虧得更多,但是一旦賣出去,就沒有翻本的希望了。
有人罷手了,以十文的價錢都賣出去,一支虧42文,還不包路費。也有人一直等簪花價錢升溫,壓著貨不賣出去。
結果當然是簪花的價錢,跌到了穀底就再也沒動過了。這些人做一趟生意就虧了快一兩銀子,把家裏一整年的花銷都給市場交學費去了,還欠了親朋好友一屁股債。
這時才有人發現葉家走了狗屎運,沒被簪花降價的災難波及。
開始有人到葉奶奶那裏去學舌,笑那幾家人:“真是惡有惡報,那幾個老地痞合著一起來逼你們家交出發財的路子,現在你看他們虧成什麽樣?壞事真的不能做,都會有報應的,老天都看著呢。”
葉奶奶聽聞了惡棍的悲慘遭遇後,越發覺得她的乖孫不簡單,三兩句話就讓人傾家蕩產。讀書人果然是最厲害的,更加堅定以後以乖孫為主心骨,事事聽他安排。
當葉蕭逸說:“咱們搬去城裏住吧。”葉奶奶是毫無二話,收拾了東西就準備通知小兒子。老太婆我發家致富,靠自個兒也能在縣城裏安家了。
誰知葉蕭逸卻說:“縣裏?不,我們是去揚州城住。”
揚州城文人士子多,那裏的學術氛圍也比較濃厚。葉蕭逸總不能光靠蕭墨在這裏跟他補課而成神,多聽聽別的士子文鄒鄒的論調,也好早日浸泡成文采彬彬的士子一枚。
文采說白了,也是一種語言。想要用它用得如喝白開水一樣簡單,就要多練習。揚州城那麽好的文人氛圍不利用,簡直太浪費了。
葉蕭逸認識了一個蕭墨就收獲這麽多,他準備結交多幾個博學又愛賣弄的士子為伍,讓他們多給自己漲姿勢。
葉蕭逸發現,蕭墨講過的話,他大都都記得,甚至還能原話把蕭墨的話翻版出來。但是他自己一個人看書就沒這個效果了,所以他想采用情景記憶法來幫助記憶。
如果別人賣弄過的東西他都能記住,那麽他背教材也不用背得那麽辛苦了。一想到大拉拉60萬字他隻完成了4萬,葉蕭逸就壓力山大。
葉奶奶沒有想到孫子這麽大氣魄,居然想去揚州城裏住?她一輩子都沒踏入過那麽繁華的地方,葉奶奶問:
“乖孫啊,揚州城的房子可貴了,物價也貴死了,咱們家剛買了馬,哪還有那麽多錢?
縣城也挺好的啊,你叔父就在縣城,住在那裏,他有空還能教教你讀書。何必非要去揚州府呢?”
葉奶奶一輩子都沒見過知府那麽大的官,她也不知道上級城市有什麽好處?她的生活理念隻是省錢省錢,省多一點就能安穩度日,花得更久。
葉老大可和葉奶奶不同,前段日子,葉蕭逸還帶了蕭墨去馬場,把那匹價值一千兩銀子的汗血寶馬買迴來。
葉奶奶還不知道葉家其實已經有兩匹馬了。隻是因為這段時間總有偷雞摸狗的偷兒流氓騷擾他們家的馬,葉蕭逸才沒把那匹千裏馬帶迴家。
汗血寶馬的飼料精貴,不能粗養,還得請個馬夫專門侍弄寶馬。葉蕭逸就幹脆把馬寄養在馬場,等他搬了家再去把馬領迴來。
家裏的錢一直是葉蕭逸和蕭墨在籌謀,葉奶奶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賺了多少錢?但是看他們花錢,葉奶奶就心痛。
葉蕭逸隻是道:“家裏有的是錢,過陣子蕭墨還要去揚州城做生意,我們搬去那裏住方便。”
其實葉家買了兩匹馬後,還剩整整兩千多兩銀子,足夠葉蕭逸再去做大茶飯和搬到揚州城住。
不過財不露白,葉奶奶這人愛炫耀,一不小心就會被人激出家底。告訴了她,不是等於告訴偷兒:
我家裏有整整兩千兩白銀,偷的時候別拿少了?
乖孫說是為了做生意,葉奶奶馬上就服從了,但是人情方麵總要做到位:
“乖孫啊,雖然老太婆和你叔父吵崩了。但是你爹去了這麽多年,你們兄妹和你娘都是靠你叔父接濟的。
現在咱們要搬家了,總得和你叔父說一聲,請他們到新居鬧鬧才合規矩。不然會被人說不孝不義。”
這兒的孝道盛行,文人如果不孝就是汙點。這也是為什麽長兄戰死那麽多年,葉才都必須一直負擔著長兄遺孤的原因。
葉蕭逸點點頭道:“對!差點忘了,我是晚輩,他是長輩,沒去拜見過的確算不孝。走,咱這就去拜訪他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