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裏的疑問解決後,虞進也就沒了顧慮,一行人沿著山路繼續往上走。
自己隻是一個小人物,不值得大費周章。
實在抗不住,還有趙錦的大腿可以抱,而作為錦衣衛的一份子,必要時也可以找現在炙手可熱的朱希忠求救,都是自己人,不會見死不救。
再說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下,也不怕他們出陰招。
反正自己臉皮厚。
一行人有說有笑往上走,這時風雪停了下來,那一抹冬日的陽光曬在身上,讓人感覺曖曖的,很舒服,路邊已堆了近半尺厚的積雪,很多樹梢都結了冰梭,放眼望去,天地之間好像成了冰雪的世界。
美得猶如童話裏的場景一樣。
人多的好處在這裏就體現出來了,在不停踩踏之下,那路隻是有點潮濕,並不滑,虞進一行可以邊走邊看。
這時遊人很多,很多人扶老攜幼一起來參加這次盛會。
“少爺,給。”青兒在路邊買了幾串冰糖葫蘆,給虞進也分一串。
虞進看了一下,發現那糖葫蘆有幾種顏色,就知這葫蘆是混串,冰糖葫蘆的做法是把野果用竹簽串成串後蘸上麥芽糖稀,糖稀遇風迅速變硬就是冰糖葫蘆,而野果有山楂、海棠果、麻山藥、山裏紅、核桃仁、葡萄等等。
多是以山楂為主,而虞進手上這串是混搭,用三種果子串成。
咬一口,又酸又甜,有一種甜脆、爽口感覺。
“嗯。好吃。”虞進點頭說道。
徐邦寧也點點頭說:“這冰糖葫蘆做得倒也地道。”
“我讓人把那些糖葫蘆都包了,一會也給那些才子們開開胃。”徐邦瑞當機立斷,讓人把那老頭冰糖葫蘆都包圓。
不愧是籌備組的人,很盡職盡責,居然這都想得到。
能參與籌備這麽重要的聚會,本來就是一件風光、長臉麵的事。從徐家兄弟這股認真勁就知道了。
古人對“名”看得很重,就是像徐邦瑞這樣的世家子,也同樣重視。
吃冰糖葫蘆隻是一個插曲,眾人又繼續前行。
“讓路,讓路。”
“快,都讓開。”
“幾位。請讓一下,勞駕。”
就在眾人正在走路時,突然衝上幾名開路的豪奴,對著人群不斷大聲吼叫,看到像虞進這些衣著華貴的。那語氣也就稍稍客氣一點。
徐邦瑞兄弟被人請到一邊,本想發飆,他們可是國公府的人,哪裏受到這樣的氣,可他們迴頭看了一眼,默默地退出一邊。
那開路的豪奴也認出徐家兄弟,連連向他告罪,而徐邦瑞則是很大度讓他們繼續開路。
虞進以為他們要發飆。平日他們可是京中一霸,現在被人“請”到路邊,心情肯定不好。沒想到他們竟然那樣順從。
一句怨言也沒有。
不會吧,京城的紈絝子弟,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容忍?
“徐兄,後麵是什麽人,竟然讓你這樣敬重?”虞進忍不住問道。
有點失望,本來還想免費看戲。沒想到什麽事都沒發生,其實不光徐氏兄弟讓路。很多衣飾華麗的達官貴人,也紛紛讓路。這讓虞進很奇怪,迴頭一望,隻見一頂青色的四人橋正沿著山路而上。
四名抬轎的轎夫真是好身板,健步如飛,抬著人,走山路比常人走平路還快。
“那是袁大學士的轎,他是建極殿大學士,也是這次詩會的評委。”徐邦寧在一旁解釋道。
建極殿大學士?
虞進想起來了,自己聽趙錦介紹這個人,介紹的時候是用不屑的語氣說的。
袁煒!
說起來,這人也算是自己的同鄉,他是浙江慈溪人,嘉靖十七年進士第三名,授翰林院編修,遷侍讀學士。
袁煒為人冷漠、驕橫,官運卻是極佳,先是破格升遷禮部右侍郎,第二年,加太子賓客兼學士;四十一年,萬壽宮建成,升為少保,禮部尚書;四十三年,晉為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
升遷之快,有如青雲直上。
他升得快,並不是他做官出色,而是他擅長寫青詞,從而深得嘉靖喜歡,還被召入內閣,與李春芳、嚴訥、郭樸等人有“青詞宰相”的名號。
嘉靖對他非常信任,四十一年開科,還把主考官的重任交給他,從而讓他的聲名更響。
能把上屆科舉的主考官請來評判,不得不說這詩會籌備組的能力。
過完年又是三年一次的科舉,很多學子早早磨拳擦掌,準備再次向仕途衝鋒,這次是袁煒擔任評委,說不定會提示一下科舉的要點,要知道,他就是那個圈子的人,又深得皇上寵信。
難怪遊人中,那麽多士子打扮的人。
就在虞進思緒間,四個壯漢抬著這位袁大學士快步通過,虞進想看看轎裏的人,可是那轎簾一直沒打開。
趙錦說袁煒驕橫、目中無人,看到所言非虛。
那麽多人徒步上山,就他一個搞特殊。
等袁煒走後,虞進一行繼續向前走。
虞進拍了拍了拍徐邦瑞的肩膀開玩笑道:“徐兄,對袁大學士這麽尊敬,怎麽,想考狀元?”
“算了,考得好沒用,考得不好反而讓人笑話,這些機會,還是留給那些讀書人。”
考到功名,能進內閣那已經很了不起,可就是進了內閣,那地位也不能和世襲罔替的國公相提並論。
徐家兄弟這次來的目的,和虞進一樣,就是增加自己的聲望,拓展自己的人脈。
做國公也可以進步的,隻是做個閑職,位置不重要,油水又少,像朱希忠,他是成國公,可他擔任過多個重要職位,現在還在敏感時刻,出任錦衣衛指揮使一職,那是何等榮耀。
“哈哈,那是,那是。”虞進點頭附和道。
眾人邊說邊走,虞進突然“咦”地叫了一聲,突然指著前麵說:“咦,那些人在拜什麽,拜土地公公嗎?”
就在前麵一個巨石旁,一群人,有男有女,正給一顆大樹上香,不顧地上又濕又髒,很是虔誠地又跪又拜,頭發髒了,衣服濕了也渾然不覺。
華夏自古有拜土地的習慣,有的地方建有廟宇,有的就挑一棵大樹或者大石,不過離寺廟這麽的地方設個土地,好像不太合適吧。
徐家兄弟走在前麵,沒聽見,小沐則是高興地說:“少爺,少爺,我知道。”
“好,小沐說。”
小沐故作神秘地說:“少爺,你知這是什麽寺嗎?”
“潭柘寺,對了,也叫嘉福寺。”虞進馬上迴道。
潭柘寺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後來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而潭柘寺一直是民間的叫法。
“我們都把它叫潭柘寺,就是詩會也叫潭柘詩會”小沐解釋道:“潭柘寺的由來,是山前有柘樹,山後有龍潭,所以才叫潭柘寺。”
虞進心中一動,連忙問道:“這就是柘樹?”
“少爺真是聰明,一點就通,沒錯,這就那棵最有名的柘樹,柘樹全身都是寶,莖皮是很好的造紙原料;根皮入藥,止咳化痰,祛風利濕,散淤止痛;樹幹可以做家具,結實耐用,就是那柘樹的葉,拿去喂蠶,蠶吃了後能吐出優質的蠶絲,《齊民要術》說,柘葉飼蠶,絲好,做琴瑟等弦,清名響徹,勝於反絲遠矣。”
“老百姓有咳、痰、風濕骨痛、淤腫等,來這裏弄一點皮迴去煮水喝,往往一喝見效,非常靈驗,這些年醫治了不少百姓,百姓感恩,覺得這是有神靈保佑,於是經常來上香。”
虞進看看那棵傷痕累累的百年老柘樹,再看看那頂漸行漸遠的小轎,搖了搖頭,壓低聲音說:“這年頭,有的人還比不上一顆樹。”(未完待續)
ps:今天有點牙痛,明天再爆發
自己隻是一個小人物,不值得大費周章。
實在抗不住,還有趙錦的大腿可以抱,而作為錦衣衛的一份子,必要時也可以找現在炙手可熱的朱希忠求救,都是自己人,不會見死不救。
再說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下,也不怕他們出陰招。
反正自己臉皮厚。
一行人有說有笑往上走,這時風雪停了下來,那一抹冬日的陽光曬在身上,讓人感覺曖曖的,很舒服,路邊已堆了近半尺厚的積雪,很多樹梢都結了冰梭,放眼望去,天地之間好像成了冰雪的世界。
美得猶如童話裏的場景一樣。
人多的好處在這裏就體現出來了,在不停踩踏之下,那路隻是有點潮濕,並不滑,虞進一行可以邊走邊看。
這時遊人很多,很多人扶老攜幼一起來參加這次盛會。
“少爺,給。”青兒在路邊買了幾串冰糖葫蘆,給虞進也分一串。
虞進看了一下,發現那糖葫蘆有幾種顏色,就知這葫蘆是混串,冰糖葫蘆的做法是把野果用竹簽串成串後蘸上麥芽糖稀,糖稀遇風迅速變硬就是冰糖葫蘆,而野果有山楂、海棠果、麻山藥、山裏紅、核桃仁、葡萄等等。
多是以山楂為主,而虞進手上這串是混搭,用三種果子串成。
咬一口,又酸又甜,有一種甜脆、爽口感覺。
“嗯。好吃。”虞進點頭說道。
徐邦寧也點點頭說:“這冰糖葫蘆做得倒也地道。”
“我讓人把那些糖葫蘆都包了,一會也給那些才子們開開胃。”徐邦瑞當機立斷,讓人把那老頭冰糖葫蘆都包圓。
不愧是籌備組的人,很盡職盡責,居然這都想得到。
能參與籌備這麽重要的聚會,本來就是一件風光、長臉麵的事。從徐家兄弟這股認真勁就知道了。
古人對“名”看得很重,就是像徐邦瑞這樣的世家子,也同樣重視。
吃冰糖葫蘆隻是一個插曲,眾人又繼續前行。
“讓路,讓路。”
“快,都讓開。”
“幾位。請讓一下,勞駕。”
就在眾人正在走路時,突然衝上幾名開路的豪奴,對著人群不斷大聲吼叫,看到像虞進這些衣著華貴的。那語氣也就稍稍客氣一點。
徐邦瑞兄弟被人請到一邊,本想發飆,他們可是國公府的人,哪裏受到這樣的氣,可他們迴頭看了一眼,默默地退出一邊。
那開路的豪奴也認出徐家兄弟,連連向他告罪,而徐邦瑞則是很大度讓他們繼續開路。
虞進以為他們要發飆。平日他們可是京中一霸,現在被人“請”到路邊,心情肯定不好。沒想到他們竟然那樣順從。
一句怨言也沒有。
不會吧,京城的紈絝子弟,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容忍?
“徐兄,後麵是什麽人,竟然讓你這樣敬重?”虞進忍不住問道。
有點失望,本來還想免費看戲。沒想到什麽事都沒發生,其實不光徐氏兄弟讓路。很多衣飾華麗的達官貴人,也紛紛讓路。這讓虞進很奇怪,迴頭一望,隻見一頂青色的四人橋正沿著山路而上。
四名抬轎的轎夫真是好身板,健步如飛,抬著人,走山路比常人走平路還快。
“那是袁大學士的轎,他是建極殿大學士,也是這次詩會的評委。”徐邦寧在一旁解釋道。
建極殿大學士?
虞進想起來了,自己聽趙錦介紹這個人,介紹的時候是用不屑的語氣說的。
袁煒!
說起來,這人也算是自己的同鄉,他是浙江慈溪人,嘉靖十七年進士第三名,授翰林院編修,遷侍讀學士。
袁煒為人冷漠、驕橫,官運卻是極佳,先是破格升遷禮部右侍郎,第二年,加太子賓客兼學士;四十一年,萬壽宮建成,升為少保,禮部尚書;四十三年,晉為少傅兼太子太傅、建極殿大學士。
升遷之快,有如青雲直上。
他升得快,並不是他做官出色,而是他擅長寫青詞,從而深得嘉靖喜歡,還被召入內閣,與李春芳、嚴訥、郭樸等人有“青詞宰相”的名號。
嘉靖對他非常信任,四十一年開科,還把主考官的重任交給他,從而讓他的聲名更響。
能把上屆科舉的主考官請來評判,不得不說這詩會籌備組的能力。
過完年又是三年一次的科舉,很多學子早早磨拳擦掌,準備再次向仕途衝鋒,這次是袁煒擔任評委,說不定會提示一下科舉的要點,要知道,他就是那個圈子的人,又深得皇上寵信。
難怪遊人中,那麽多士子打扮的人。
就在虞進思緒間,四個壯漢抬著這位袁大學士快步通過,虞進想看看轎裏的人,可是那轎簾一直沒打開。
趙錦說袁煒驕橫、目中無人,看到所言非虛。
那麽多人徒步上山,就他一個搞特殊。
等袁煒走後,虞進一行繼續向前走。
虞進拍了拍了拍徐邦瑞的肩膀開玩笑道:“徐兄,對袁大學士這麽尊敬,怎麽,想考狀元?”
“算了,考得好沒用,考得不好反而讓人笑話,這些機會,還是留給那些讀書人。”
考到功名,能進內閣那已經很了不起,可就是進了內閣,那地位也不能和世襲罔替的國公相提並論。
徐家兄弟這次來的目的,和虞進一樣,就是增加自己的聲望,拓展自己的人脈。
做國公也可以進步的,隻是做個閑職,位置不重要,油水又少,像朱希忠,他是成國公,可他擔任過多個重要職位,現在還在敏感時刻,出任錦衣衛指揮使一職,那是何等榮耀。
“哈哈,那是,那是。”虞進點頭附和道。
眾人邊說邊走,虞進突然“咦”地叫了一聲,突然指著前麵說:“咦,那些人在拜什麽,拜土地公公嗎?”
就在前麵一個巨石旁,一群人,有男有女,正給一顆大樹上香,不顧地上又濕又髒,很是虔誠地又跪又拜,頭發髒了,衣服濕了也渾然不覺。
華夏自古有拜土地的習慣,有的地方建有廟宇,有的就挑一棵大樹或者大石,不過離寺廟這麽的地方設個土地,好像不太合適吧。
徐家兄弟走在前麵,沒聽見,小沐則是高興地說:“少爺,少爺,我知道。”
“好,小沐說。”
小沐故作神秘地說:“少爺,你知這是什麽寺嗎?”
“潭柘寺,對了,也叫嘉福寺。”虞進馬上迴道。
潭柘寺始建於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後來清代康熙皇帝賜名為“岫雲寺”,而潭柘寺一直是民間的叫法。
“我們都把它叫潭柘寺,就是詩會也叫潭柘詩會”小沐解釋道:“潭柘寺的由來,是山前有柘樹,山後有龍潭,所以才叫潭柘寺。”
虞進心中一動,連忙問道:“這就是柘樹?”
“少爺真是聰明,一點就通,沒錯,這就那棵最有名的柘樹,柘樹全身都是寶,莖皮是很好的造紙原料;根皮入藥,止咳化痰,祛風利濕,散淤止痛;樹幹可以做家具,結實耐用,就是那柘樹的葉,拿去喂蠶,蠶吃了後能吐出優質的蠶絲,《齊民要術》說,柘葉飼蠶,絲好,做琴瑟等弦,清名響徹,勝於反絲遠矣。”
“老百姓有咳、痰、風濕骨痛、淤腫等,來這裏弄一點皮迴去煮水喝,往往一喝見效,非常靈驗,這些年醫治了不少百姓,百姓感恩,覺得這是有神靈保佑,於是經常來上香。”
虞進看看那棵傷痕累累的百年老柘樹,再看看那頂漸行漸遠的小轎,搖了搖頭,壓低聲音說:“這年頭,有的人還比不上一顆樹。”(未完待續)
ps:今天有點牙痛,明天再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