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天意還是巧合,和玉珠一起進入大殿的五人眾有一個特別漂亮的小姑娘,就是年氏。
年氏的眼睛清澈水潤,幽幽的看著你的時候,能恨不得讓你把心窩子逃出來。身似弱柳,走路的時候就好像那拂楊柳,跟著風,一擺一擺,看到的人的心也跟著一擺一擺,
不過玉珠沒太在意,她身邊有蒲綠那個禍水,現在的審美眼光不是一般的挑剔,而且那小姑娘,美是美了,就是眉宇間總是有一股哀怨的感覺。不明媚,不陽光。不像個少女,倒像個怨婦。
玉珠收迴目光,想到曆史上的年氏,連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可惜了呢!
隨著另外四個人的身形按規矩行禮,玉珠跪在地上,額頭觸碰到手背,心裏慌亂的厲害,悄悄的轉動了一點點頭部,看向在自己右邊的那些人,都是眼觀鼻,鼻觀心。
玉珠轉迴頭,坐在上麵的人肆意說話,他們卻要跪在這裏,心裏難免失衡。
“都起來吧!”康熙終於發話了。
“貴妃,這是最後一組了吧!”康熙轉過頭,問道。
“迴皇上,是這樣的。”貴妃雍容華貴的坐在那裏,一身紫色旗裝上麵鑲金鑲銀,孔雀盤繞,鬼氣逼人。高高的旗頭盡顯主人的尊貴。還沒見麵,就已經能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威壓。
“好了,都把頭抬起來吧!”康熙淡淡的說道。
這些秀女緩緩的抬頭,玉珠不知道應該看向哪裏,隻能盯著康熙的椅子。
康熙此時看著年氏和玉珠,“鈕鈷祿氏孝婉淑儀,封鈕鈷祿氏為四阿哥側福晉。”康熙指著年氏說道,“德妃,這個,你看著給胤禛留著做格格可好?”
德妃心裏自然是不樂意的。
年氏相貌出眾,更是有個手握重兵的哥哥。她當初還想著把年氏給了十四當側福晉呢!可大清規矩,是萬萬沒有福晉,側福晉同娶的,要不是年氏屬於漢軍旗,她還真的要頭疼選誰做兒媳呢!
本來還指望著這次年氏能留牌子,迴家自選,到時候她總能想了辦法給老十四要過來。可現在,。,,,,
“皇上說的自然是好的,臣妾替胤禛謝過皇上。、”德妃有些僵硬的笑道。
“恩,那就這麽定了。”康熙站起身,“朕還有事,先走了,這裏。你們處理吧!”
康熙走了,四個妃子也失去了聊天的興致,草草散場。
玉珠心裏既失落又高興,命運就這樣被安排,失落的是。自己終究還是要進入那片宮牆,成為眾多女人當中的一個,而高興的是,起碼四阿哥府裏規矩嚴,都說烏赫納喇是個慈善大度的,自己玩不來權謀那一套。也許他是最好的選擇了。
秀女們被送迴了家,玉珠一下馬車就看到在大門外等候的錢氏。
玉珠再也忍不住,撲下了馬車就抱著錢氏開始掉眼淚,哭的錢氏鼻子都酸酸的。
“好孩子,咱們到家了,不哭了,額娘在這呢!”錢氏溫柔的摟著玉珠,因著她往福利走,雖然他們這裏說不上人來人往,但要是叫人看到了,也許還會說玉珠對婚事不滿,對康熙不敬呢!
“額娘,我不想嫁人,我想在家裏伺候你們一輩子。”玉珠心智這不可能,可還是想說出來,這樣也可以絕了自己的念想。
“傻孩子,就算你想陪著我們一輩子,我們也不能陪著你一輩子啊!你現在還小,舍不得離開父母是真的,可以後的日子吆喝你的夫君攜手也是真的,與其這樣終日惶惶不安,你還不如想想怎麽套的婆家喜歡,怎麽讓夫君重視呢!”錢氏摟著玉珠靠在床上,母女倆好久都沒這麽說過話了。
“我知道額娘說的話是對的,可是心裏就是別不過來那個勁,想想要給一個比我大那麽多的人當小妾,我心裏就覺得怪怪的,”
胤禛比玉珠大了十三歲,要是他娶妻早點的話,沒準孩子都有玉珠那麽大了,而且側福晉,多麽尷尬的一個位置啊,是福晉,非福晉做什麽都名不正言不順,人家嫡福晉和胤禛才是一家的,他們,不過是兩人的奴才罷了。
玉珠沒有說出這個擔憂,這是她來自現代的靈魂無法訴說的苦惱,也許錢氏會不滿意與她的這個身份,但絕對不到不能接受的地步。
“才十三歲而已,哪裏就差的太多了,你阿瑪還比我大了十三歲呢!”錢氏不以為意的說道,要說差的大,皇上的兒子比他新晉的秀女年齡都大多了,當爺爺都沒什麽問題,還不是一樣。
額,玉珠忘了這事兒了,不過阿瑪平日裏都在軍隊中和將士一起操練,一點兒也不顯老,叫她都給忽略了。
“珠兒,額娘知道,你心裏想法多,可是你任何的想法,都要排在皇上之後,因為額娘不要看到你惹禍上身,你要永遠牢記,皇家的威嚴,容不得你一個小女子挑釁,你連成為絆腳石的資格都沒有。”錢氏嚴肅的說道,她永遠也忘不了當初得知玉珠說了十四阿哥時的驚恐,那時候,她就知道這孩子骨子裏是不太看重皇權的,雖然她好像因為知道後果而收斂了許多。
“額娘,我知道了。”玉珠閉著眼睛靠在錢氏的身邊,吸取著錢氏身上溫暖的氣味,眼淚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幹在了臉上,像小花貓一樣,
錢氏輕輕拍打著她,就像玉珠小時候無數的夜晚一樣,兩個人珍惜著這段時光,都沒有說話。
第二天,聖旨下來了,這事兒就不可逆轉的定了。
欽天監派人前來告訴日子已經定下,就在明年春天,四月初五,宜嫁娶。
算算,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年氏卻因為身份是格格,沒有那麽多的講究,先玉珠一步進府,就在今年九月。
五月份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轟動京城的大事,康熙圈禁索額圖。理由是“議論國事,結黨妄行”,拘禁於宗人府。
索額圖,那是康熙的嶽父,太子的親舅,索尼的兒子。先皇後的阿瑪。和他有關係的人,全部都在大清扮演著濃重的一筆。
索尼是什麽人,大清開國開國勳臣,有著“商議大事,無出索尼者”的評價,順治給康熙留下的四大輔政大臣之首,三朝元老,即便康熙見了他,也不會在他的麵前擺皇帝的架子。
先皇後,孝誠仁皇後,康熙的青梅竹馬,陪著康熙經曆年少時的風風雨雨,夫妻兩個感情深厚到讓康熙封了一個奶娃娃為太子。
而太子呢!是康熙親自帶在身邊撫養長大,寄語了他濃厚的期望同時,也把他對兒子的愛傾注了十之*,的確,他對老十三,老十四,老八也都是喜歡的,可那是不一樣的。康熙並不看重他們。
兒子有了出息,他高興,討了他的喜歡,他也高興,可,看看康熙把太子的一切用度比照自己就知道,隻有太子,是被他真正放在心裏的兒子。
可太子的發展並沒有按照康熙的預料,反而越長大越不懂事,小時候那個機靈聽話的兒子不見了,反倒變成了現在這個處處謀好處,跟弟弟爭權奪利,不顧親情的樣子。
康熙怎麽想也不覺得是因為自己的管教出了問題。那麽太子身邊還有誰呢!平日裏和誰走的最親近呢!
答案唿之欲出,
索額圖最初得到康熙的青睞是因為獻策抖倒康熙的心腹大患鼇拜。索額圖其時人閣柄政,青雲得誌,可他並不是個對政事有見識的人,先是在三番之事與康熙意見相駁,甚至語含指責。可這沒什麽,康熙不是個容不下人的皇上,更何況就衝著與索額圖關係匪淺的三個人的份上,他也不會把索額圖怎麽樣。
後來索額圖權勢日盛,在內閣辦事專橫,甚至擅改朝廷命官京批,這人就是胤禛的老師,顧八代。
康熙十三年,立太子,索額圖權柄滔天,為大清巨貪,康熙都有耳聞。
之後結黨與明珠各成一派,康熙屢屢降下旨意訓誡索額圖,可索額圖依舊不改其做派。
眼看著太子和索額圖的行事越來越像,康熙心裏能不惱嗎?
索額圖貪,太子更貪,索額圖不把朝中大臣放在眼裏,太子就敢賣官。索額圖結黨營私,太子就是他推在前麵的人選。這樣的人,就算關係再深,功勞再大,康熙再大度,也是絕對容不下的。
就算這樣,也隻是拘禁於宗人府,並沒有要了他的命。
索額圖被抓的消息在京城裏投下了一枚炸彈,除了太子黨,其餘的人都拍手稱快,尤其是堅定的輔佐其他幾個阿哥的人甚至都覺得一顆大大的絆腳石被除掉,京城裏風雨欲來,可眾人私下卻把酒言歡,商討大事。
胤禛為此沒少受人白眼,因為在別人眼裏,他就是太子黨,牢牢的跟在太子身後,以太子馬首是瞻。誰也不知道他心裏的想法,他好像從來都是特立獨行的那個,太子的做法他們雖然不屑,但是還能理解,可是胤禛呢!認真辦差,屢次為此累的病倒,在眾多阿哥之中還從來沒有一個人是這樣的呢!
索額圖倒下了,太子等於失去了幾乎所有的助力,因為索額圖不光是朝裏眾多大臣的風向標,更是他的母族。
現在胤礽沒了外力,康熙收拾了索額圖,就和收拾了他,沒什麽區別了。
年氏的眼睛清澈水潤,幽幽的看著你的時候,能恨不得讓你把心窩子逃出來。身似弱柳,走路的時候就好像那拂楊柳,跟著風,一擺一擺,看到的人的心也跟著一擺一擺,
不過玉珠沒太在意,她身邊有蒲綠那個禍水,現在的審美眼光不是一般的挑剔,而且那小姑娘,美是美了,就是眉宇間總是有一股哀怨的感覺。不明媚,不陽光。不像個少女,倒像個怨婦。
玉珠收迴目光,想到曆史上的年氏,連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可惜了呢!
隨著另外四個人的身形按規矩行禮,玉珠跪在地上,額頭觸碰到手背,心裏慌亂的厲害,悄悄的轉動了一點點頭部,看向在自己右邊的那些人,都是眼觀鼻,鼻觀心。
玉珠轉迴頭,坐在上麵的人肆意說話,他們卻要跪在這裏,心裏難免失衡。
“都起來吧!”康熙終於發話了。
“貴妃,這是最後一組了吧!”康熙轉過頭,問道。
“迴皇上,是這樣的。”貴妃雍容華貴的坐在那裏,一身紫色旗裝上麵鑲金鑲銀,孔雀盤繞,鬼氣逼人。高高的旗頭盡顯主人的尊貴。還沒見麵,就已經能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威壓。
“好了,都把頭抬起來吧!”康熙淡淡的說道。
這些秀女緩緩的抬頭,玉珠不知道應該看向哪裏,隻能盯著康熙的椅子。
康熙此時看著年氏和玉珠,“鈕鈷祿氏孝婉淑儀,封鈕鈷祿氏為四阿哥側福晉。”康熙指著年氏說道,“德妃,這個,你看著給胤禛留著做格格可好?”
德妃心裏自然是不樂意的。
年氏相貌出眾,更是有個手握重兵的哥哥。她當初還想著把年氏給了十四當側福晉呢!可大清規矩,是萬萬沒有福晉,側福晉同娶的,要不是年氏屬於漢軍旗,她還真的要頭疼選誰做兒媳呢!
本來還指望著這次年氏能留牌子,迴家自選,到時候她總能想了辦法給老十四要過來。可現在,。,,,,
“皇上說的自然是好的,臣妾替胤禛謝過皇上。、”德妃有些僵硬的笑道。
“恩,那就這麽定了。”康熙站起身,“朕還有事,先走了,這裏。你們處理吧!”
康熙走了,四個妃子也失去了聊天的興致,草草散場。
玉珠心裏既失落又高興,命運就這樣被安排,失落的是。自己終究還是要進入那片宮牆,成為眾多女人當中的一個,而高興的是,起碼四阿哥府裏規矩嚴,都說烏赫納喇是個慈善大度的,自己玩不來權謀那一套。也許他是最好的選擇了。
秀女們被送迴了家,玉珠一下馬車就看到在大門外等候的錢氏。
玉珠再也忍不住,撲下了馬車就抱著錢氏開始掉眼淚,哭的錢氏鼻子都酸酸的。
“好孩子,咱們到家了,不哭了,額娘在這呢!”錢氏溫柔的摟著玉珠,因著她往福利走,雖然他們這裏說不上人來人往,但要是叫人看到了,也許還會說玉珠對婚事不滿,對康熙不敬呢!
“額娘,我不想嫁人,我想在家裏伺候你們一輩子。”玉珠心智這不可能,可還是想說出來,這樣也可以絕了自己的念想。
“傻孩子,就算你想陪著我們一輩子,我們也不能陪著你一輩子啊!你現在還小,舍不得離開父母是真的,可以後的日子吆喝你的夫君攜手也是真的,與其這樣終日惶惶不安,你還不如想想怎麽套的婆家喜歡,怎麽讓夫君重視呢!”錢氏摟著玉珠靠在床上,母女倆好久都沒這麽說過話了。
“我知道額娘說的話是對的,可是心裏就是別不過來那個勁,想想要給一個比我大那麽多的人當小妾,我心裏就覺得怪怪的,”
胤禛比玉珠大了十三歲,要是他娶妻早點的話,沒準孩子都有玉珠那麽大了,而且側福晉,多麽尷尬的一個位置啊,是福晉,非福晉做什麽都名不正言不順,人家嫡福晉和胤禛才是一家的,他們,不過是兩人的奴才罷了。
玉珠沒有說出這個擔憂,這是她來自現代的靈魂無法訴說的苦惱,也許錢氏會不滿意與她的這個身份,但絕對不到不能接受的地步。
“才十三歲而已,哪裏就差的太多了,你阿瑪還比我大了十三歲呢!”錢氏不以為意的說道,要說差的大,皇上的兒子比他新晉的秀女年齡都大多了,當爺爺都沒什麽問題,還不是一樣。
額,玉珠忘了這事兒了,不過阿瑪平日裏都在軍隊中和將士一起操練,一點兒也不顯老,叫她都給忽略了。
“珠兒,額娘知道,你心裏想法多,可是你任何的想法,都要排在皇上之後,因為額娘不要看到你惹禍上身,你要永遠牢記,皇家的威嚴,容不得你一個小女子挑釁,你連成為絆腳石的資格都沒有。”錢氏嚴肅的說道,她永遠也忘不了當初得知玉珠說了十四阿哥時的驚恐,那時候,她就知道這孩子骨子裏是不太看重皇權的,雖然她好像因為知道後果而收斂了許多。
“額娘,我知道了。”玉珠閉著眼睛靠在錢氏的身邊,吸取著錢氏身上溫暖的氣味,眼淚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幹在了臉上,像小花貓一樣,
錢氏輕輕拍打著她,就像玉珠小時候無數的夜晚一樣,兩個人珍惜著這段時光,都沒有說話。
第二天,聖旨下來了,這事兒就不可逆轉的定了。
欽天監派人前來告訴日子已經定下,就在明年春天,四月初五,宜嫁娶。
算算,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年氏卻因為身份是格格,沒有那麽多的講究,先玉珠一步進府,就在今年九月。
五月份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轟動京城的大事,康熙圈禁索額圖。理由是“議論國事,結黨妄行”,拘禁於宗人府。
索額圖,那是康熙的嶽父,太子的親舅,索尼的兒子。先皇後的阿瑪。和他有關係的人,全部都在大清扮演著濃重的一筆。
索尼是什麽人,大清開國開國勳臣,有著“商議大事,無出索尼者”的評價,順治給康熙留下的四大輔政大臣之首,三朝元老,即便康熙見了他,也不會在他的麵前擺皇帝的架子。
先皇後,孝誠仁皇後,康熙的青梅竹馬,陪著康熙經曆年少時的風風雨雨,夫妻兩個感情深厚到讓康熙封了一個奶娃娃為太子。
而太子呢!是康熙親自帶在身邊撫養長大,寄語了他濃厚的期望同時,也把他對兒子的愛傾注了十之*,的確,他對老十三,老十四,老八也都是喜歡的,可那是不一樣的。康熙並不看重他們。
兒子有了出息,他高興,討了他的喜歡,他也高興,可,看看康熙把太子的一切用度比照自己就知道,隻有太子,是被他真正放在心裏的兒子。
可太子的發展並沒有按照康熙的預料,反而越長大越不懂事,小時候那個機靈聽話的兒子不見了,反倒變成了現在這個處處謀好處,跟弟弟爭權奪利,不顧親情的樣子。
康熙怎麽想也不覺得是因為自己的管教出了問題。那麽太子身邊還有誰呢!平日裏和誰走的最親近呢!
答案唿之欲出,
索額圖最初得到康熙的青睞是因為獻策抖倒康熙的心腹大患鼇拜。索額圖其時人閣柄政,青雲得誌,可他並不是個對政事有見識的人,先是在三番之事與康熙意見相駁,甚至語含指責。可這沒什麽,康熙不是個容不下人的皇上,更何況就衝著與索額圖關係匪淺的三個人的份上,他也不會把索額圖怎麽樣。
後來索額圖權勢日盛,在內閣辦事專橫,甚至擅改朝廷命官京批,這人就是胤禛的老師,顧八代。
康熙十三年,立太子,索額圖權柄滔天,為大清巨貪,康熙都有耳聞。
之後結黨與明珠各成一派,康熙屢屢降下旨意訓誡索額圖,可索額圖依舊不改其做派。
眼看著太子和索額圖的行事越來越像,康熙心裏能不惱嗎?
索額圖貪,太子更貪,索額圖不把朝中大臣放在眼裏,太子就敢賣官。索額圖結黨營私,太子就是他推在前麵的人選。這樣的人,就算關係再深,功勞再大,康熙再大度,也是絕對容不下的。
就算這樣,也隻是拘禁於宗人府,並沒有要了他的命。
索額圖被抓的消息在京城裏投下了一枚炸彈,除了太子黨,其餘的人都拍手稱快,尤其是堅定的輔佐其他幾個阿哥的人甚至都覺得一顆大大的絆腳石被除掉,京城裏風雨欲來,可眾人私下卻把酒言歡,商討大事。
胤禛為此沒少受人白眼,因為在別人眼裏,他就是太子黨,牢牢的跟在太子身後,以太子馬首是瞻。誰也不知道他心裏的想法,他好像從來都是特立獨行的那個,太子的做法他們雖然不屑,但是還能理解,可是胤禛呢!認真辦差,屢次為此累的病倒,在眾多阿哥之中還從來沒有一個人是這樣的呢!
索額圖倒下了,太子等於失去了幾乎所有的助力,因為索額圖不光是朝裏眾多大臣的風向標,更是他的母族。
現在胤礽沒了外力,康熙收拾了索額圖,就和收拾了他,沒什麽區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