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隻有信仰。人可以為了它去拋棄生命,也會因為失去它而放棄生命。金錢是信仰,忠誠是信仰,愛情是信仰,權利也是信仰。所以人們一旦失去這些他們視為目標的信仰,往往就會崩潰,導致慢性自殺。


    蒲綠現在就是這種情況,原本溫柔如水,才貌雙全的一個女孩兒,突然遭受那樣的打擊,雖然是未遂,可對這個把貞操看的比命還重要的時代來說,對這個沒經曆過什麽起伏的女孩來說,這打擊不可謂不小了。


    她現在還相信什麽,相信誰,腦子裏還能想什麽。每日裏機械的去完成吃飯,穿衣等動作,要知道,吃東西和吃東西還不一樣。嘴裏吃著,心若不在,那效果就連一半都還要打折扣呢!王府裏不可能缺了她的吃喝,可看她有些鬆垮的衣服,這就是心病。


    心病還需心藥醫,雖然可以配合食用藥物的治療,但若是心疾得不到疏通,那麽多好的藥,多名貴的藥,隻怕都是藥石罔效。


    玉珠想要幫助她的心很迫切, 她有預感, 健康的蒲綠一定會是個讓人喜愛的孩子,而且,前世的時候,無論是天然的還是養殖的,美女她見的多了。但能美到這樣讓人心都疼的地步的,還是頭一個。


    玉珠領著蒲綠去了她院子裏的偏房。一起去的還有一個平日裏不怎麽說話的丫鬟,四喜。


    這屋子一直空著,還從來沒有人住進來過,不過一應家具倒是全的,而且都是比照著主子的標準備下的。府裏的奴婢每天都會進來打掃一遍。


    玉珠是不會把誰真的當成仆人的,更何況,蒲綠沒準以後就是自己的員工了呢!


    蒲綠被領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玉珠特意觀察過,她仍舊一絲的表情變化都沒有。“這可比較麻煩了。”玉珠有些煩躁,這種情況就說明。患者已經把自己封閉了起來,外界的一切,他們雖然能夠看到,可卻視而不見,隻把自己想象中的環境當做了真的。


    “蒲綠,蒲綠。”玉珠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


    蒲綠的眼瞳轉了過來,緩緩的看向玉珠。還好,蒲綠的眼睛還能定焦。


    “蒲綠。你今天先休息吧!明天我再過來看你好嗎?”


    玉珠輕聲的說道,明明對方比她大了七歲,結果,卻像是她在哄小孩一樣。


    蒲綠也沒說話,也沒點頭,徑自走向床邊,掀開被子,鑽了進去。


    玉珠看的心裏懷疑,這孩子以前得多乖巧啊!簡直是一個指令,一個動作。


    玉珠覺得心酸。給她壓好被腳,就迴自己的屋子了。


    錢氏的編纂已經完成,淩柱已經把這些詩拿去給人閱過,確保沒什麽問題。玉珠一首一首的看過,無論是風格。還是融合對她來說都很完美,現在隻需要把這些字謄到雜誌上早就留出來的位置就大功告成了。


    這活自然還是錢氏的,隻不過,這一個月,她也是辛苦的夠嗆,玉珠看的心疼,可也拗不過錢氏熱火朝天的幹勁,還直說不做完心裏惦記,睡不著覺,也隻能由著她去了。


    這不,任務已完成,玉珠就死活不讓她在摸稿子了,讓錢氏好好的休息兩天,並在心裏決定,請人的日程要提前了,早先也沒想到這工作會責罵辛苦。錢氏每日坐在案子前至少六個時辰,半天的時間。


    書稿已經交給李管事,現在李管事已經成了玉珠雜誌的總管,家裏的差事早就顧不上了。


    書社的老板姓淩,是個漢人。對於玉珠的畫也是讚不絕口。痛痛快快的就排上號了,估計要等一個月的時間才會出來。


    這檔子事一忙完,淩柱府裏的人驚奇的發現,所有人都好像閑下來,不知道要做什麽了似的。好在接下來又是一年的中秋,送往迎來,有的忙活。


    中秋,團圓的日子,有著許多的稱唿,如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因為是祈求團員,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又因為中秋節的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有叫做,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


    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


    提到中秋節,就不得不提到月餅了。這月餅啊,和嫦娥吳剛月兔沒什麽關係,是唐朝的時候,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靠月餅隱蔽的傳話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此後,吃月餅成為每年的習俗。


    這月餅的發展,也是從最初的傳遞消息,到祭祀,直到明朝的時候,才賦予了團圓的含義。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鬆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


    玉珠不相信這古代的月餅能比現代的那些還好吃。她曾經吃的月餅都是上千,上萬元一塊的。夾餡多樣,製作精美。她覺得,古人之所以把月餅些的那麽好吃,是因為他們平日裏的吃食太少了,月餅,每年才吃上一次,就著期盼和歡樂,自然覺得美味無比了。


    府裏也是要製月餅的,而且也要去致美齋買一些迴來備著。


    玉珠本以為今年也要去東府和老太太一家吃頓飯就算完了,這讓她對每年的中秋沒有一點期盼,因為沒意思啊!直到康熙派小太監來宣旨,讓淩柱今年帶著妻女前去宮裏參加中秋晚宴。玉珠才喜不自勝的鬆了口氣,雖說宮裏規矩嚴,不過,總比對著一幫子別有用心的人好,那不是吃飯,那是受刑。


    錢氏接到旨意,自然要早早準備,宮裏按照品級送來了衣服,就連玉珠也新裁了一身。至於肉肉,他就沒那麽多講究了。雖說是受寵的,可自從他練武之後,就再沒有那嬌氣的樣子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朝舊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晴姑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晴姑娘並收藏清朝舊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