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九年,孝惠章皇後六十歲壽辰時,康熙皇帝為她奉上《萬壽無疆賦》,為太後獻上佛像、珊瑚、自鳴鍾、洋鏡、東珠、皮裘、各色香料、瑪瑙、宋元名畫等物品。壽宴時,令禦膳房數米萬粒,號“萬國玉粒飯”。孝惠章皇後移居寧壽新宮,搬遷時,康熙帝親自接駕。
康熙巡行塞外迴來之後已經八月底了,要說他一年差不多隻有半年的時候是在紫禁城裏呆著的。這一迴來又要著手於太後的壽辰和離京期間沒處理的政務,忙的是一塌糊塗。不過這都和玉珠沒什麽幹係,隻是她相信太後一定會很喜歡那些畫的。
早在七月份,製好的玻璃就送到了康熙那裏,康熙文采也是有名的,題字對他來說自然不算什麽問題,祝福的畫,吉祥的話那是張嘴就來,隻不過是要送給太後的,更加用心罷了。
玉珠自然也加倍小心的把帶著康熙墨寶的圖畫先裱到厚一些的紙張上,然後再糊到玻璃桶上。那玻璃桶是中空的,裏麵支著一根棍子,可以拿來轉動。棍子地下還做了個托盤,插到裏麵就可以固定住。
等到一切都弄好,效果比玉珠想象出來的還要好。康熙送來的玻璃自然是有多餘的,她也給自己弄了一個,畫的是趕羊圖。她可不敢拿那些蒙古王公的畫像來給自己做燈上的圖案。
玉珠迴來了之後也沒閑著,把報紙雜誌的事情和錢氏說了說,錢氏雖然有些憂心,不過也覺得這不是什麽壞事,隻是建議玉珠還是弄雜誌的好,畢竟不識字的要比識字的人多,而且字越少,可能有的麻煩也就越少。
玉珠想想,確實是這個理。而且對她來說,如果隻是畫畫的話,還要簡單了許多。
“額娘,女兒想要招一些會畫畫的人進府,交給他們用炭筆畫畫的辦法,這樣無論到了哪裏,也不用擔心沒有墨水可用。而且畫出來的也便於印刷。”
玉珠剛迴府,就讓李管事去查了印刷的事情。原來圖案的印刷早就有了,而且方法還有好幾種。這下玉珠就放心了,聯係上了一家書社,談好了價錢,就等著玉珠把第一期雜誌編訂,就可以印刷了。
“這的確是個問題,隻是你一個未出嫁的女孩子出麵總是對名聲不好的,要不然你教了李管事,讓李管事再去教他們?”
“李管事會畫畫嗎?”
“我隻知道他字寫的還不錯,他爹是個秀才。從小耳濡目染的,隻是家裏實在太窮,這才不得已,賣到了府上為奴。”
“真看不出來,他還挺有本事的。”
“都是可憐人罷了。”錢氏一說起這事來就唏噓。做奴才的有哪個是自己真心願意做的,誰不願意被人侍候的好好的,有個人鞍前馬後的服侍。可就因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不得已,從小就要出來做事,這進到他們府裏的也算命和了。在別的府裏,輕則打罵,重則杖斃,都不是稀罕事。
“行,那女兒就試試他,要是行的話,幹脆這事就讓他去出麵,畢竟一直都是他在跑腿和聯係,也算省事了。”
“隻不過這樣的話,府裏就要重新再找個管事的,這個等你阿瑪迴來了,我再跟他商量就是。”
“額娘,謝謝你。“玉珠依偎在錢氏的溪邊,真心的感激。
在這古代,沒電視,沒電腦,更不能出去和朋友一起聊天打屁逛街購物。當小姐的,也不能和仆人們玩在一起。可以說是一點娛樂業沒有。她現在充分能理解,為什麽宮鬥,家鬥,各種鬥在古代能如此發揚光大,就是因為人們太閑了,沒事做。加上生產力低下,又不能混吃等死,所以才隻得在這上麵發揮能量了。
自己也算運氣好了,要是投胎到一個不開明的家庭裏,哪還能讓自己做這許多事情,第一個吃螃蟹,也不是那麽好吃的,至少,吃過螃蟹的人還有傻了吧唧的把手往螃蟹嘴邊放的呢!這可是玉珠親眼見過的。
操心的事都搞定了,就剩下玉珠把雜誌編排出來。畫稿是早就完成了的,隻是還需要挑選和配上詩句。
要說玉珠這也是舍近求遠了。這幾天她邊排版,邊思考找誰來給自己題詞。她根本就不認識那些文人,知道的也是那些在後世出了名的,可人家會給自己一個小女孩畫的東西巴巴的寫上詩句嗎?而且,自己去哪裏找他們?
直到有一天,玉珠看到錢氏在院子裏躺在貴妃椅上看書乘涼,才想起來,自己這位額娘可也是位才女呢!而且母女兩個即使在一起時間長了也沒有任何的忌諱,說話也不用顧及什麽,溝通起來再方便也沒有了。玉珠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真是笨了。
於是錢氏榮升為玉珠第一期雜誌的撰稿人,投入到忙碌而緊張的編稿活動中去了。
玉珠這迴倒是閑了下來,拍板已經完事了,總共三是二頁,圖也都貼好了,寫字的位子已經空了出來,就等著錢氏填上去就一切完成。至於封麵,玉珠選的是畫裏的一張風景圖,別的她不管,不過封麵,她一定要是彩色的。
錢氏的工作並不輕鬆。這是她第一次做著和家庭無關的事情,可以說是她第一次展現自己文采的地方,這讓她非常的上心,連淩柱都說現在錢氏把他都排到後麵了。
錢氏沒日裏除了要翻看大量書籍查找資料,還要絞盡腦汁去填上評價,解釋,和題名,必要時,自己也要做上幾首符合畫麵的詩句。玉珠看著,心裏也大概了解,以後這個活是需要很多人手來完成的。自己這個雜誌,總不能三個月才出一次吧!
淩柱對錢氏和玉珠的共同事業沒有發表什麽評論,隻是偶爾看著錢氏作詩還會說上兩句,不甘寂寞。現在京城裏還算安穩,也沒什麽風頭,他並不繁忙,每日下了差幾乎都是準點迴家。偶爾和同僚出去喝喝酒,就算娛樂了,漸漸的,也開始給玉珠和錢氏出上了主意。不管對錯,至少淩柱走過的地方,看過的東西是要比兩人多的多的。而且身在官場的他熟知什麽東西是朝廷避諱的,什麽東西是無傷大雅的,對兩人也確實有幫助。
盼兒沒有被玉珠逼著去學什麽,在玉珠想來,她伺候了自己這麽多年,盡心盡力,不說別的,自己也會讓她衣食無憂,若她不願意,自己何必去讓她受那份寂寞。再說,自己已經習慣了她的陪伴。
於是,玉珠就把注意打到那些奴婢的身上,府裏沒有就去府外找,但凡會寫字的,會畫畫的全買迴來就是。
想法是美好的,可一旦落實到行動,困難就層出不窮了。
古代人,大家閨秀還和說,小門小戶的有幾家能給女兒請了西席教授才藝,飯都吃不上呢!而且,就算有錢,那也是緊巴巴的供應著男孩,希望將來能求取功名,光宗耀祖。
玉珠等了三天,消息放出去之後,居然沒有一個人來應征。雖說如果把條件放寬,男性也可以,可進了府裏,畢竟不方便啊!自己是不在乎和男人一起工作,可要是傳了出去,自己的名聲不好,那以後想做什麽都做不成了。在古代,名聲那就是個拋不掉的包袱。
招人的行動還在繼續,玉珠甚至求到了康親王福晉那裏,叫她幫忙留意著,有合適的就介紹給她。
淩柱為了女兒,也拋開了麵子,相熟的朋友,下屬,都打過招唿,但凡有合適的,就會和他通個氣的。
這事急不來,也隻能這麽等著,若是找不到合適的,要麽玉珠就要自己做全部的繪畫工作,要麽就要找男的了。
再說肉肉,從玉珠迴來之後,就一直被肉肉嫌棄著,玉珠也無奈,肉肉從小跟自己很親,突然消失了近四個月,讓他心裏不適應的很。要不是每日還有課業要完成,占據他的思維和時間,隻怕他連理都不會理自己。玉珠給他帶迴來的那些吃食和好玩的也沒能讓他給自己個笑臉。心裏也不知道是說這孩子什麽好,隻能慢慢來了。而且這孩子對離別看不開,對他可沒什麽好處。畢竟別人不說,自己以後有極大的可能是要嫁出去的。玉珠明白,選秀除了弄壞自己的名聲和身子,是逃不開的。早晚有一天,自己會和這些家人分開,到時候肉肉若還是這個樣子,苦的還不是他自己。
自己可以把這雜誌當作工作來做,以後就算是嫁了人,過的不幸福,也算是有個念想,有個支撐。不至於讓自己失了本心,迷失在家宅之中。
她沒有信心以後可以處理好家庭的關係,對於要和另外幾個女人分享丈夫這件事,她一直覺的不可思議,又不是母豬,這樣的婚姻有什麽意義呢!
忙吧,忙吧,忙碌就不用胡思亂想。越是接近選秀,玉珠就越是不安。以前還能安慰自己說自己還小,還有很多時間,可轉眼自己就快十歲了,離那個日子,是越來越近了。
康熙巡行塞外迴來之後已經八月底了,要說他一年差不多隻有半年的時候是在紫禁城裏呆著的。這一迴來又要著手於太後的壽辰和離京期間沒處理的政務,忙的是一塌糊塗。不過這都和玉珠沒什麽幹係,隻是她相信太後一定會很喜歡那些畫的。
早在七月份,製好的玻璃就送到了康熙那裏,康熙文采也是有名的,題字對他來說自然不算什麽問題,祝福的畫,吉祥的話那是張嘴就來,隻不過是要送給太後的,更加用心罷了。
玉珠自然也加倍小心的把帶著康熙墨寶的圖畫先裱到厚一些的紙張上,然後再糊到玻璃桶上。那玻璃桶是中空的,裏麵支著一根棍子,可以拿來轉動。棍子地下還做了個托盤,插到裏麵就可以固定住。
等到一切都弄好,效果比玉珠想象出來的還要好。康熙送來的玻璃自然是有多餘的,她也給自己弄了一個,畫的是趕羊圖。她可不敢拿那些蒙古王公的畫像來給自己做燈上的圖案。
玉珠迴來了之後也沒閑著,把報紙雜誌的事情和錢氏說了說,錢氏雖然有些憂心,不過也覺得這不是什麽壞事,隻是建議玉珠還是弄雜誌的好,畢竟不識字的要比識字的人多,而且字越少,可能有的麻煩也就越少。
玉珠想想,確實是這個理。而且對她來說,如果隻是畫畫的話,還要簡單了許多。
“額娘,女兒想要招一些會畫畫的人進府,交給他們用炭筆畫畫的辦法,這樣無論到了哪裏,也不用擔心沒有墨水可用。而且畫出來的也便於印刷。”
玉珠剛迴府,就讓李管事去查了印刷的事情。原來圖案的印刷早就有了,而且方法還有好幾種。這下玉珠就放心了,聯係上了一家書社,談好了價錢,就等著玉珠把第一期雜誌編訂,就可以印刷了。
“這的確是個問題,隻是你一個未出嫁的女孩子出麵總是對名聲不好的,要不然你教了李管事,讓李管事再去教他們?”
“李管事會畫畫嗎?”
“我隻知道他字寫的還不錯,他爹是個秀才。從小耳濡目染的,隻是家裏實在太窮,這才不得已,賣到了府上為奴。”
“真看不出來,他還挺有本事的。”
“都是可憐人罷了。”錢氏一說起這事來就唏噓。做奴才的有哪個是自己真心願意做的,誰不願意被人侍候的好好的,有個人鞍前馬後的服侍。可就因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不得已,從小就要出來做事,這進到他們府裏的也算命和了。在別的府裏,輕則打罵,重則杖斃,都不是稀罕事。
“行,那女兒就試試他,要是行的話,幹脆這事就讓他去出麵,畢竟一直都是他在跑腿和聯係,也算省事了。”
“隻不過這樣的話,府裏就要重新再找個管事的,這個等你阿瑪迴來了,我再跟他商量就是。”
“額娘,謝謝你。“玉珠依偎在錢氏的溪邊,真心的感激。
在這古代,沒電視,沒電腦,更不能出去和朋友一起聊天打屁逛街購物。當小姐的,也不能和仆人們玩在一起。可以說是一點娛樂業沒有。她現在充分能理解,為什麽宮鬥,家鬥,各種鬥在古代能如此發揚光大,就是因為人們太閑了,沒事做。加上生產力低下,又不能混吃等死,所以才隻得在這上麵發揮能量了。
自己也算運氣好了,要是投胎到一個不開明的家庭裏,哪還能讓自己做這許多事情,第一個吃螃蟹,也不是那麽好吃的,至少,吃過螃蟹的人還有傻了吧唧的把手往螃蟹嘴邊放的呢!這可是玉珠親眼見過的。
操心的事都搞定了,就剩下玉珠把雜誌編排出來。畫稿是早就完成了的,隻是還需要挑選和配上詩句。
要說玉珠這也是舍近求遠了。這幾天她邊排版,邊思考找誰來給自己題詞。她根本就不認識那些文人,知道的也是那些在後世出了名的,可人家會給自己一個小女孩畫的東西巴巴的寫上詩句嗎?而且,自己去哪裏找他們?
直到有一天,玉珠看到錢氏在院子裏躺在貴妃椅上看書乘涼,才想起來,自己這位額娘可也是位才女呢!而且母女兩個即使在一起時間長了也沒有任何的忌諱,說話也不用顧及什麽,溝通起來再方便也沒有了。玉珠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真是笨了。
於是錢氏榮升為玉珠第一期雜誌的撰稿人,投入到忙碌而緊張的編稿活動中去了。
玉珠這迴倒是閑了下來,拍板已經完事了,總共三是二頁,圖也都貼好了,寫字的位子已經空了出來,就等著錢氏填上去就一切完成。至於封麵,玉珠選的是畫裏的一張風景圖,別的她不管,不過封麵,她一定要是彩色的。
錢氏的工作並不輕鬆。這是她第一次做著和家庭無關的事情,可以說是她第一次展現自己文采的地方,這讓她非常的上心,連淩柱都說現在錢氏把他都排到後麵了。
錢氏沒日裏除了要翻看大量書籍查找資料,還要絞盡腦汁去填上評價,解釋,和題名,必要時,自己也要做上幾首符合畫麵的詩句。玉珠看著,心裏也大概了解,以後這個活是需要很多人手來完成的。自己這個雜誌,總不能三個月才出一次吧!
淩柱對錢氏和玉珠的共同事業沒有發表什麽評論,隻是偶爾看著錢氏作詩還會說上兩句,不甘寂寞。現在京城裏還算安穩,也沒什麽風頭,他並不繁忙,每日下了差幾乎都是準點迴家。偶爾和同僚出去喝喝酒,就算娛樂了,漸漸的,也開始給玉珠和錢氏出上了主意。不管對錯,至少淩柱走過的地方,看過的東西是要比兩人多的多的。而且身在官場的他熟知什麽東西是朝廷避諱的,什麽東西是無傷大雅的,對兩人也確實有幫助。
盼兒沒有被玉珠逼著去學什麽,在玉珠想來,她伺候了自己這麽多年,盡心盡力,不說別的,自己也會讓她衣食無憂,若她不願意,自己何必去讓她受那份寂寞。再說,自己已經習慣了她的陪伴。
於是,玉珠就把注意打到那些奴婢的身上,府裏沒有就去府外找,但凡會寫字的,會畫畫的全買迴來就是。
想法是美好的,可一旦落實到行動,困難就層出不窮了。
古代人,大家閨秀還和說,小門小戶的有幾家能給女兒請了西席教授才藝,飯都吃不上呢!而且,就算有錢,那也是緊巴巴的供應著男孩,希望將來能求取功名,光宗耀祖。
玉珠等了三天,消息放出去之後,居然沒有一個人來應征。雖說如果把條件放寬,男性也可以,可進了府裏,畢竟不方便啊!自己是不在乎和男人一起工作,可要是傳了出去,自己的名聲不好,那以後想做什麽都做不成了。在古代,名聲那就是個拋不掉的包袱。
招人的行動還在繼續,玉珠甚至求到了康親王福晉那裏,叫她幫忙留意著,有合適的就介紹給她。
淩柱為了女兒,也拋開了麵子,相熟的朋友,下屬,都打過招唿,但凡有合適的,就會和他通個氣的。
這事急不來,也隻能這麽等著,若是找不到合適的,要麽玉珠就要自己做全部的繪畫工作,要麽就要找男的了。
再說肉肉,從玉珠迴來之後,就一直被肉肉嫌棄著,玉珠也無奈,肉肉從小跟自己很親,突然消失了近四個月,讓他心裏不適應的很。要不是每日還有課業要完成,占據他的思維和時間,隻怕他連理都不會理自己。玉珠給他帶迴來的那些吃食和好玩的也沒能讓他給自己個笑臉。心裏也不知道是說這孩子什麽好,隻能慢慢來了。而且這孩子對離別看不開,對他可沒什麽好處。畢竟別人不說,自己以後有極大的可能是要嫁出去的。玉珠明白,選秀除了弄壞自己的名聲和身子,是逃不開的。早晚有一天,自己會和這些家人分開,到時候肉肉若還是這個樣子,苦的還不是他自己。
自己可以把這雜誌當作工作來做,以後就算是嫁了人,過的不幸福,也算是有個念想,有個支撐。不至於讓自己失了本心,迷失在家宅之中。
她沒有信心以後可以處理好家庭的關係,對於要和另外幾個女人分享丈夫這件事,她一直覺的不可思議,又不是母豬,這樣的婚姻有什麽意義呢!
忙吧,忙吧,忙碌就不用胡思亂想。越是接近選秀,玉珠就越是不安。以前還能安慰自己說自己還小,還有很多時間,可轉眼自己就快十歲了,離那個日子,是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