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已是第三日了,因著這次有靈國使臣等人一同相隨,昭帝便將本就已經刪繁就簡的春巡再度減了不少流程。
昭帝繼位以來,將許多繁複的禮節流程都讓禮部刪去。不說別的,單是春巡,先祖皇帝春巡之時最起碼也要在京城範圍以外的幾個城鎮巡遊,體察民情,間或讓幾個眼前得寵的臣子帶上自己的家眷一同巡遊,在行宮小住幾日,到了昭帝,基本上沒有踏出過京城範圍,而昭帝喜歡大臣前唿後擁,所以隨行大臣們都可攜帶自己的家眷,甚至興致來了,昭帝還會在離宮即興來一場附庸風雅的詩會,各個官家公子小姐都能來露上一手,不知湊成了多少鴛鴦,也不知成全了低下多少勢力的暗中搭線,是以,一時之間,朝堂之上無人言說昭帝無愛民之心。
春巡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昭帝也不能免去其中最為關鍵的體察民情的環節。但是昭帝一向不走遠路,所以此次也是帶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在京郊的農田附近走了一圈。昭帝喜歡在人前顯示自己勤政愛民的一麵,是以這次出行一切從簡,而昭帝此次更像是炫耀一般,直接帶著人去了皇莊。皇莊是京都最好的土地,用了最優的種子,也用了最有經驗的莊稼人。正值三月,麥子才開始返青,長勢很是茂盛,一派生機盎然之景。
後麵幾輛馬車坐的是大臣們的家眷,皆是些女流之輩,亦或是些嗷嗷待哺的嬰孩,馬車駛到農田附近,很是顛簸,原本還撩起簾子,佯裝賞景,卻是將自己美麗動人的側臉露給鄰車的夫人少爺的嬌小姐們一看到附近農田裏農夫揮灑汗水的模樣,瞬間掩了簾子,似是怕會被那些大汗淋漓的農夫熏到似的。不過,隨著最前麵昭帝馬車停了,她們又不由掀開簾子,生怕錯過了絲毫聖意。
“燕皇果真是治國有方啊,吾觀燕國百姓皆是溫飽有餘,都可安居樂業,燕皇實在是治世明君。”靈國使臣走下馬車,走馬觀花的看了看附近農田裏忙碌的百姓,眼神莫測的看著這一切,對著前麵的昭帝道。
早已下了馬車的昭帝負手立在一片黝黑肥沃的田埂上,謙虛道:“此為我大燕臣民之功,朕不敢居功,不敢居功啊……”
靈國使臣垂眸道:“燕皇過謙了。”
昭帝看著這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仿佛已經預料到今年的豐收,頓時心情大好,抬手一揮衣袖:“擺駕,離宮。”
浩浩蕩蕩的車隊又開始緩緩前行,隻有幾個田間耕耘的農夫直起腰,有些疑惑的看著這條遊龍似的車隊,這般身份顯貴的大人們怎麽會到他們這鳥不生蛋的荒郊野外?
幾個隨後的大臣,張口欲言,但一想起來迎賓宴上那林銘的下場,都住了口。自從伏玉書得用起來,一向讓清流一派馬首是瞻的戶部尚書也漸漸將手中的勢力托到伏玉書手中,不過,新舊勢力融合總有個過程,更何況,伏玉書此次親自去了晏江實地考察,是以清流一派也具都消了聲。不過,昭帝近來卻是不知為何,竟連自己一向仁心厚德的形象都不維持了,畢竟春巡還有一項不可缺少的就是為已示聖上親民,最起碼要與百姓同耕一片地。甚至,太祖皇帝還帶著大臣與百姓同吃同住過些許時日呢,到了昭帝這兒,雖然沒有先祖的親民,但往常昭帝還是做的沒有什麽差錯,現在卻……
護國公樂得看到昭帝眼下這副模樣,淡淡一笑,便喚車夫跟上昭帝的馬車,而後幾個大臣相互對視,輕輕歎了一口氣,踏上了馬車。
燕景霄雖然對外宣稱身體中毒頗深,但也讓德安扶著下了馬車,其他幾個皇子見此也不好自己坐在車上,隻好隨之一同下去。燕景霄沒有在意其他皇子的反應,他聽著薛嬤嬤將前麵的事稟報,看了好一會眼前綠浪翻騰,他才輕聲道:“不必在意,跟著父皇走吧。”
他轉身上了馬車。而身後,燕世奕視線若有若無的看著他的背影,眸色深沉。
“三哥,我們也走吧。”燕世威走過來,對著表情淺淡的燕世奕道。
燕世奕看向燕世威,點了點頭,耳語幾句,燕世威連忙點頭應著,唯唯諾諾的模樣看著完全沒有了先前針對燕景霄時的盛氣淩人的模樣。
離宮的宮人早就得了消息,一個個牽馬的牽馬,引路的引路,有條不紊的很快將一行人送到歇腳的地方,伺候更衣洗漱,等一切打點完了也到了午膳的時間。
還沒歇口氣,宴會已經開始了。
舞娘樂師都是頂好的,一時之間,絲竹管弦之聲迴蕩在大殿之中,各種佳肴流水般呈上來,鋪了一層暗黃的桌布的條案已經幾近擺不下了,昭帝才在一片熱鬧之中舉起酒杯,邀眾人開懷暢飲。
宴會過半時,燕世威舉杯道:“父皇,兒臣今日路過馬場,看到那馬一個個被養的膘肥體壯,兒臣提議,來一場賽馬,也讓靈國諸位看看我大燕男兒的馬上英姿。”
昭帝微微點頭,很是讚許一般:“嗯,不錯,春日正是生機勃發的時候,你們年輕人賽上一場也好。如此,用過膳,歇上一個時辰,日頭也才上來,氣候也暖和,正是賽馬的好時候。而且今日風和日麗,後山風光想必也是不錯,這地點便定在後山了。諸位以為如何?”
底下應和聲一片,群臣附議,而後,又是其樂融融的場景,直至宴會結束。
昭帝繼位以來,將許多繁複的禮節流程都讓禮部刪去。不說別的,單是春巡,先祖皇帝春巡之時最起碼也要在京城範圍以外的幾個城鎮巡遊,體察民情,間或讓幾個眼前得寵的臣子帶上自己的家眷一同巡遊,在行宮小住幾日,到了昭帝,基本上沒有踏出過京城範圍,而昭帝喜歡大臣前唿後擁,所以隨行大臣們都可攜帶自己的家眷,甚至興致來了,昭帝還會在離宮即興來一場附庸風雅的詩會,各個官家公子小姐都能來露上一手,不知湊成了多少鴛鴦,也不知成全了低下多少勢力的暗中搭線,是以,一時之間,朝堂之上無人言說昭帝無愛民之心。
春巡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昭帝也不能免去其中最為關鍵的體察民情的環節。但是昭帝一向不走遠路,所以此次也是帶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在京郊的農田附近走了一圈。昭帝喜歡在人前顯示自己勤政愛民的一麵,是以這次出行一切從簡,而昭帝此次更像是炫耀一般,直接帶著人去了皇莊。皇莊是京都最好的土地,用了最優的種子,也用了最有經驗的莊稼人。正值三月,麥子才開始返青,長勢很是茂盛,一派生機盎然之景。
後麵幾輛馬車坐的是大臣們的家眷,皆是些女流之輩,亦或是些嗷嗷待哺的嬰孩,馬車駛到農田附近,很是顛簸,原本還撩起簾子,佯裝賞景,卻是將自己美麗動人的側臉露給鄰車的夫人少爺的嬌小姐們一看到附近農田裏農夫揮灑汗水的模樣,瞬間掩了簾子,似是怕會被那些大汗淋漓的農夫熏到似的。不過,隨著最前麵昭帝馬車停了,她們又不由掀開簾子,生怕錯過了絲毫聖意。
“燕皇果真是治國有方啊,吾觀燕國百姓皆是溫飽有餘,都可安居樂業,燕皇實在是治世明君。”靈國使臣走下馬車,走馬觀花的看了看附近農田裏忙碌的百姓,眼神莫測的看著這一切,對著前麵的昭帝道。
早已下了馬車的昭帝負手立在一片黝黑肥沃的田埂上,謙虛道:“此為我大燕臣民之功,朕不敢居功,不敢居功啊……”
靈國使臣垂眸道:“燕皇過謙了。”
昭帝看著這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仿佛已經預料到今年的豐收,頓時心情大好,抬手一揮衣袖:“擺駕,離宮。”
浩浩蕩蕩的車隊又開始緩緩前行,隻有幾個田間耕耘的農夫直起腰,有些疑惑的看著這條遊龍似的車隊,這般身份顯貴的大人們怎麽會到他們這鳥不生蛋的荒郊野外?
幾個隨後的大臣,張口欲言,但一想起來迎賓宴上那林銘的下場,都住了口。自從伏玉書得用起來,一向讓清流一派馬首是瞻的戶部尚書也漸漸將手中的勢力托到伏玉書手中,不過,新舊勢力融合總有個過程,更何況,伏玉書此次親自去了晏江實地考察,是以清流一派也具都消了聲。不過,昭帝近來卻是不知為何,竟連自己一向仁心厚德的形象都不維持了,畢竟春巡還有一項不可缺少的就是為已示聖上親民,最起碼要與百姓同耕一片地。甚至,太祖皇帝還帶著大臣與百姓同吃同住過些許時日呢,到了昭帝這兒,雖然沒有先祖的親民,但往常昭帝還是做的沒有什麽差錯,現在卻……
護國公樂得看到昭帝眼下這副模樣,淡淡一笑,便喚車夫跟上昭帝的馬車,而後幾個大臣相互對視,輕輕歎了一口氣,踏上了馬車。
燕景霄雖然對外宣稱身體中毒頗深,但也讓德安扶著下了馬車,其他幾個皇子見此也不好自己坐在車上,隻好隨之一同下去。燕景霄沒有在意其他皇子的反應,他聽著薛嬤嬤將前麵的事稟報,看了好一會眼前綠浪翻騰,他才輕聲道:“不必在意,跟著父皇走吧。”
他轉身上了馬車。而身後,燕世奕視線若有若無的看著他的背影,眸色深沉。
“三哥,我們也走吧。”燕世威走過來,對著表情淺淡的燕世奕道。
燕世奕看向燕世威,點了點頭,耳語幾句,燕世威連忙點頭應著,唯唯諾諾的模樣看著完全沒有了先前針對燕景霄時的盛氣淩人的模樣。
離宮的宮人早就得了消息,一個個牽馬的牽馬,引路的引路,有條不紊的很快將一行人送到歇腳的地方,伺候更衣洗漱,等一切打點完了也到了午膳的時間。
還沒歇口氣,宴會已經開始了。
舞娘樂師都是頂好的,一時之間,絲竹管弦之聲迴蕩在大殿之中,各種佳肴流水般呈上來,鋪了一層暗黃的桌布的條案已經幾近擺不下了,昭帝才在一片熱鬧之中舉起酒杯,邀眾人開懷暢飲。
宴會過半時,燕世威舉杯道:“父皇,兒臣今日路過馬場,看到那馬一個個被養的膘肥體壯,兒臣提議,來一場賽馬,也讓靈國諸位看看我大燕男兒的馬上英姿。”
昭帝微微點頭,很是讚許一般:“嗯,不錯,春日正是生機勃發的時候,你們年輕人賽上一場也好。如此,用過膳,歇上一個時辰,日頭也才上來,氣候也暖和,正是賽馬的好時候。而且今日風和日麗,後山風光想必也是不錯,這地點便定在後山了。諸位以為如何?”
底下應和聲一片,群臣附議,而後,又是其樂融融的場景,直至宴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