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熙明白這是光洙有意為之,卻又無可奈何。
兇手是誰對光洙而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光洙要通過這件事讓光熙明白,如果和他站在對立麵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光熙不知道皇後和光洙到底在他這竹園居裏安插了多少眼線,他的一舉一動盡在他們的掌控中。
對於穆簫簫的感情,光熙自認為是含蓄而隱蔽的,沒成想這麽快就成了光洙威脅他的把柄,看來還是光熙太過大意。
光熙可以肯定人不是穆簫簫殺的,這麽簡單粗暴的殺人手法很明顯是為了嫁禍,那麽是何人有心陷害於她?
光熙此刻的心情極其複雜,不知道到底該怎麽做,怎麽做都是錯的。太子和二皇子,不管他站在了哪一邊,都意味著選擇了和另一邊為敵。
小栓子見光熙遲遲沒有動作,很是著急,問道:“殿下,這事該怎麽辦?”
光熙搖頭道:“還沒有一點線索。”
“那要不要去天牢看看穆簫簫?”小栓子問道。
“不必了。”光熙說道。
小栓子有些意外,“殿下真的不去看她了嗎?”
“現在是緊要關頭,我越是關心她,太子就越不會放過她。太子這次是衝我來的。”光熙說道。
小栓子點點頭,憂心說道:“那就不去看穆簫簫了。哎……也不知道她在那裏怎麽樣。”
光熙眉頭緊鎖,沉沉說道:“你去把青蘇叫來。”
小栓子應道,快步向門外走去。
……
……
青蘇眼神躲閃,不敢直視光熙。
“到底是誰指使你?”光熙問道。
“殿下,奴婢句句實言,絕對沒有撒謊。”青蘇說道。
光熙死死盯著青蘇那張蠟黃而稚嫩的臉,似乎要將她看穿。
青蘇如芒在背,渾身止不住的顫抖。
“你抖什麽!”小栓子厲聲道。
“我……我……”青蘇結結巴巴,說不出話來。
“青蘇你若從實招來,我可以放你一馬。”光熙說道。
“殿下,我真的不是故意要害穆簫簫的,我要是不這麽說,我的命也保不住了。”青蘇說道,兩隻黝黑的眼睛瞪得很大,散發著恐懼。
光熙微微挑眉,問道:“是誰威脅你?”
青蘇猶豫片刻,說道:“是一個女人,一個我從來沒見過的女人,她拿刀架在我的脖子上逼我這麽說的。”
“究竟是怎麽迴事?你從頭說來。”小栓子著急問道。
“那天晚上我確實鬧肚子出來上茅房,可是我看到的不是穆簫簫而是一個陌生的女人,那個女人拖著杜鵑的屍體被我撞了個正著。我嚇的大叫一聲,被那個女人發現了,她便抓住我,拿出一把刀架在我的脖子上,讓我把這件事嫁禍到穆簫簫頭上,不然就讓我比杜鵑死的還慘。”青蘇說道,聲音有些顫抖。
“然後呢?你就陷害穆簫簫!”小栓子憤憤說道。
“我害怕極了,就趕忙點頭。然後那個女人就教我怎麽說,說如果我不按照她教我的說,她就把我殺了。她說了一遍,讓我重複了一遍,然後我就被她打暈了,等我醒來的時候那個女人已經沒了蹤影。我連忙跑迴了屋子裏,不敢再出來。”青蘇說道。
“殿下饒過奴婢吧,奴婢真的是被逼無奈,絕非有意陷害穆簫簫呀!”見光熙臉色陰沉目光淩厲,青蘇委屈求道。
光熙沉思片刻,問道:“太子又為何知道你就是證人?”
“是……是……是那個女人指使我,讓我一定要告訴太子我目睹了此事。”青蘇支吾道。
“原來是這樣。”光熙說道,“你先下去,這幾天沒有我的命令不許出房門。”
“是。”青蘇應道,怯怯退下。
“殿下,這件事難道另有隱情?”小栓子問道。
光熙眉頭緊皺,心重重一沉。
……
……
梁夫人臉上結了一層寒霜,冷冷望著湖麵。
“夫人,都是奴婢的錯,求夫人責罰。”紫淑跪在梁夫人身後,低聲說道。
“這次要是成了也就罷了,若是不成,我也保不了你了。”梁夫人冷聲道。
“奴婢真的不知道那個丫頭當時居然沒死,我親眼看著她沉入水底才離開的。”紫淑說道。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梁夫人很是氣憤。
紫淑嚇了一跳,連忙說道:“夫人,這次她肯定逃不掉的,殺人是死罪,她一定會死的!”
梁夫人歎了口氣,說道:“要是能一次解決掉兩個麻煩但也算你將功補過。對了,洛兒最近怎麽樣?”
紫淑應道:“少爺情緒很不好,大概是有些傷心吧。”
梁夫人冷笑道:“傷心?一個低賤的奴婢也值得他傷心!”
紫淑低著頭,不敢接話。
“洛兒可認得姓穆那丫頭,那丫頭又怎麽會在三皇子宮裏?幸好洛兒喜歡的不是那丫頭。”梁夫人說道。
“少爺應該是不認得的。不管怎樣,夫人放心,她們兩個這次一個也跑不了了。”紫淑說道。
梁夫人點點頭,說道:“你下去吧。”
紫淑鬆了一口氣,緩緩退下。
梁夫人本來安排紫淑進宮刺殺杜鵑,不成想在殺了杜鵑後,紫淑居然看到了被她推下水的穆簫簫,她沒想到穆簫簫竟然沒有死,想把穆簫簫也一並殺了。
可是紫淑轉念一想,這可是在皇宮,平白死了兩個人,肯定是要出事的。紫淑猶豫片刻,想出來一個好主意。
她拖著杜鵑的屍體,好巧不巧,正撞上出來如廁的青蘇。紫淑靈機一動,脅迫青蘇做人證。
見青蘇膽小聽話,紫淑比較放心,交代好後打暈了她。然後拖著杜鵑的屍體,扔進了井中。
紫淑鬆了口氣,將刀鞘放入穆簫簫的床底,匆匆出了宮。
一切看似周密,可是紫淑明白,她居然沒有殺死穆簫簫,這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她隻希望這次能將功補過。
近日梁太傅和太子來往密切,紫淑隱約知道了三皇子有投靠二皇子的傾向,太子正想收拾三皇子,這事情正好是個機會,可以大做文章。
紫淑構想好了一切,才稟告梁夫人,以此來表明自己的態度,也求免於責罰。
兇手是誰對光洙而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光洙要通過這件事讓光熙明白,如果和他站在對立麵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光熙不知道皇後和光洙到底在他這竹園居裏安插了多少眼線,他的一舉一動盡在他們的掌控中。
對於穆簫簫的感情,光熙自認為是含蓄而隱蔽的,沒成想這麽快就成了光洙威脅他的把柄,看來還是光熙太過大意。
光熙可以肯定人不是穆簫簫殺的,這麽簡單粗暴的殺人手法很明顯是為了嫁禍,那麽是何人有心陷害於她?
光熙此刻的心情極其複雜,不知道到底該怎麽做,怎麽做都是錯的。太子和二皇子,不管他站在了哪一邊,都意味著選擇了和另一邊為敵。
小栓子見光熙遲遲沒有動作,很是著急,問道:“殿下,這事該怎麽辦?”
光熙搖頭道:“還沒有一點線索。”
“那要不要去天牢看看穆簫簫?”小栓子問道。
“不必了。”光熙說道。
小栓子有些意外,“殿下真的不去看她了嗎?”
“現在是緊要關頭,我越是關心她,太子就越不會放過她。太子這次是衝我來的。”光熙說道。
小栓子點點頭,憂心說道:“那就不去看穆簫簫了。哎……也不知道她在那裏怎麽樣。”
光熙眉頭緊鎖,沉沉說道:“你去把青蘇叫來。”
小栓子應道,快步向門外走去。
……
……
青蘇眼神躲閃,不敢直視光熙。
“到底是誰指使你?”光熙問道。
“殿下,奴婢句句實言,絕對沒有撒謊。”青蘇說道。
光熙死死盯著青蘇那張蠟黃而稚嫩的臉,似乎要將她看穿。
青蘇如芒在背,渾身止不住的顫抖。
“你抖什麽!”小栓子厲聲道。
“我……我……”青蘇結結巴巴,說不出話來。
“青蘇你若從實招來,我可以放你一馬。”光熙說道。
“殿下,我真的不是故意要害穆簫簫的,我要是不這麽說,我的命也保不住了。”青蘇說道,兩隻黝黑的眼睛瞪得很大,散發著恐懼。
光熙微微挑眉,問道:“是誰威脅你?”
青蘇猶豫片刻,說道:“是一個女人,一個我從來沒見過的女人,她拿刀架在我的脖子上逼我這麽說的。”
“究竟是怎麽迴事?你從頭說來。”小栓子著急問道。
“那天晚上我確實鬧肚子出來上茅房,可是我看到的不是穆簫簫而是一個陌生的女人,那個女人拖著杜鵑的屍體被我撞了個正著。我嚇的大叫一聲,被那個女人發現了,她便抓住我,拿出一把刀架在我的脖子上,讓我把這件事嫁禍到穆簫簫頭上,不然就讓我比杜鵑死的還慘。”青蘇說道,聲音有些顫抖。
“然後呢?你就陷害穆簫簫!”小栓子憤憤說道。
“我害怕極了,就趕忙點頭。然後那個女人就教我怎麽說,說如果我不按照她教我的說,她就把我殺了。她說了一遍,讓我重複了一遍,然後我就被她打暈了,等我醒來的時候那個女人已經沒了蹤影。我連忙跑迴了屋子裏,不敢再出來。”青蘇說道。
“殿下饒過奴婢吧,奴婢真的是被逼無奈,絕非有意陷害穆簫簫呀!”見光熙臉色陰沉目光淩厲,青蘇委屈求道。
光熙沉思片刻,問道:“太子又為何知道你就是證人?”
“是……是……是那個女人指使我,讓我一定要告訴太子我目睹了此事。”青蘇支吾道。
“原來是這樣。”光熙說道,“你先下去,這幾天沒有我的命令不許出房門。”
“是。”青蘇應道,怯怯退下。
“殿下,這件事難道另有隱情?”小栓子問道。
光熙眉頭緊皺,心重重一沉。
……
……
梁夫人臉上結了一層寒霜,冷冷望著湖麵。
“夫人,都是奴婢的錯,求夫人責罰。”紫淑跪在梁夫人身後,低聲說道。
“這次要是成了也就罷了,若是不成,我也保不了你了。”梁夫人冷聲道。
“奴婢真的不知道那個丫頭當時居然沒死,我親眼看著她沉入水底才離開的。”紫淑說道。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梁夫人很是氣憤。
紫淑嚇了一跳,連忙說道:“夫人,這次她肯定逃不掉的,殺人是死罪,她一定會死的!”
梁夫人歎了口氣,說道:“要是能一次解決掉兩個麻煩但也算你將功補過。對了,洛兒最近怎麽樣?”
紫淑應道:“少爺情緒很不好,大概是有些傷心吧。”
梁夫人冷笑道:“傷心?一個低賤的奴婢也值得他傷心!”
紫淑低著頭,不敢接話。
“洛兒可認得姓穆那丫頭,那丫頭又怎麽會在三皇子宮裏?幸好洛兒喜歡的不是那丫頭。”梁夫人說道。
“少爺應該是不認得的。不管怎樣,夫人放心,她們兩個這次一個也跑不了了。”紫淑說道。
梁夫人點點頭,說道:“你下去吧。”
紫淑鬆了一口氣,緩緩退下。
梁夫人本來安排紫淑進宮刺殺杜鵑,不成想在殺了杜鵑後,紫淑居然看到了被她推下水的穆簫簫,她沒想到穆簫簫竟然沒有死,想把穆簫簫也一並殺了。
可是紫淑轉念一想,這可是在皇宮,平白死了兩個人,肯定是要出事的。紫淑猶豫片刻,想出來一個好主意。
她拖著杜鵑的屍體,好巧不巧,正撞上出來如廁的青蘇。紫淑靈機一動,脅迫青蘇做人證。
見青蘇膽小聽話,紫淑比較放心,交代好後打暈了她。然後拖著杜鵑的屍體,扔進了井中。
紫淑鬆了口氣,將刀鞘放入穆簫簫的床底,匆匆出了宮。
一切看似周密,可是紫淑明白,她居然沒有殺死穆簫簫,這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她隻希望這次能將功補過。
近日梁太傅和太子來往密切,紫淑隱約知道了三皇子有投靠二皇子的傾向,太子正想收拾三皇子,這事情正好是個機會,可以大做文章。
紫淑構想好了一切,才稟告梁夫人,以此來表明自己的態度,也求免於責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