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時分,兩人心照不宣的沒有提起昨天的事情,好像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不過兩個人的心裏倒是清楚的很,帶著複雜的甜蜜,關係變得很曖昧。


    光熙沒有把端妃的話告訴穆簫簫,不是不信任她,而是他自己也不能確定這話是真是假。


    時隔多年,已經很難去查證事實的真相,不過關於淑妃的死因,光熙倒是多了一些思路。


    端妃和皇後一向不和,這會不會是端妃的故意挑撥,亦或者栽贓陷害?


    光熙有很多懷疑,而且他知道自己沒有任何優勢,端妃又為什麽要拉攏他,仇恨這個理由未免太過牽強,難道其中另有隱情?


    光熙的目光飄向窗外,恍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那是光熙三歲那年某個平常的一天,他一個人在院裏玩耍,突然被一個頭戴盔甲的人抱起,那個人輕輕捏了捏他的小臉蛋,把他抱到一個密室裏,當著他的麵拿出一卷帛書,隻記得那人說一定要他收好,不要告訴任何人,然後把這卷帛書放進了很高的一個暗格裏。


    那人又將他抱起來告訴他記住這個位置,然後又交代了些什麽,光熙已經記不清楚了。


    那人來的突然,走的也突然,將光照抱迴院裏,深深看了他一眼,就頭也不迴的走了。


    這麽多年了,光熙已經忘了那人的模樣,隻隱約記得他的眼睛很大很明亮,看著不像壞人。


    那帛書至今仍然放在那個密室的暗格裏,而那個密室也成了隻有光熙一個人知道的秘密花園,不過現在穆簫簫也見過了。


    當年隻有三歲的光熙竟然守口如瓶,對誰都沒有提起這件事,這秘密一守竟然守了十五年。


    其實身處這皇宮之中,就算光熙真的想和誰分享這個秘密,也找不到這樣的人。如今總算是找到了穆簫簫這樣的人,卻又不能讓她知道,因為這個秘密是會致命的。


    光熙識了字後,沒按捺住心裏的好奇,看了那卷帛書,大駭不已。


    這帛書裏夾雜的竟然是大司馬劉征和漠北首領紮爾汗的的來往書信,多達二十餘封,內容竟然是關於軍情機密和利益關係還有兵器的交互憑據。


    光熙當時年紀尚幼,雖然聽皇後娘娘說過漠北之戰,穆將軍通敵叛變,劉征副將勇擔大任才贏了這場戰鬥。人人痛批穆將軍腐敗無能,誇讚劉征英勇愛國,看來事情並非如此。


    光熙慢慢懂得了這卷帛書的份量,更加謹慎的看護著,或許有朝一日憑著它可以扭轉乾坤也未可知。


    對於那個送來帛書的人,光熙再也沒有見過。光熙一直很好奇那人的來曆,可惜隻有一麵之緣,也無從查詢。


    這是隻屬於光熙的秘密,深埋於心底,無人知曉。


    不爭不搶不聞不問,是身份所迫,不得不委曲求全。但是隱藏鋒芒示以柔弱,卻隻緩兵之計。


    這是光熙最有力的籌碼,他必須緊緊攥在手裏,蓄勢以待。


    然而現在,光熙察覺到了一個不好的可能,是不是端妃知道了這個秘密?否則她沒有理由拉攏一個看上去沒有任何優勢的皇子。


    光熙倒吸了一口涼氣。事已至此,不如先行妥協,這是目前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選擇。


    ……


    ……


    梁洛倒是安生了許多,不再發脾氣,不再要見穆簫簫,也不再自暴自棄。很認真的為安平輔導功課,頗有幾分先生的樣子。


    可是,梁洛也不愛笑了,平靜的臉上看不到任何表情。


    不過即使這樣,安平已經心滿意足了,隻要梁洛陪在她身邊就足夠了,哪還能奢求太多呢?


    然而最近有件事情壓在安平心頭,讓她很是鬱悶。


    那就是太子拉攏梁洛的事情,安平不願意讓梁洛摻到他們的鬥爭中去,她雖然對政事不甚了解,可也知道黨爭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弄不好是要掉腦袋的。她還等著梁洛娶她為妻呢,怎麽能讓他置身危險之中。


    可是安平卻沒有辦法,正如太子所言,他們是一條船上的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安平還是按捺不住性子,說道:“青雲洛,你是文學天才這不假,但是政治你不懂吧。”


    “聰明的人幹什麽都在行,笨的人幹什麽都白搭。”梁洛說道,抬眼看了安平一眼。


    安平皺著眉,不高興的說道:“你幹嘛又懟我?我在和你說正事呢。你覺得我大哥將來會不會是一個好皇帝?”


    梁洛看著手中的書卷,反問道:“你覺得呢?”


    安平用小手托著臉,若有所思道:“我覺得大哥會是一個好皇帝,他那麽愛惜生命,一定會對百姓嗬護有加,到時候呀,肯定國泰民安,延續現在的繁華盛世。”


    梁洛看著安平一臉憧憬的樣子,笑了笑,不置可否。


    太子光洙推崇仁政,但他所理解的“仁”早已偏離孟子所說的“仁”,走向一個極端。仁義泛濫就會成災,仁政就會變成暴政,社會秩序失衡,又怎麽國泰民安?


    二皇子光煥雖然有勇有謀,但是性格暴戾,推崇法治,以酷刑治天下。這種辦法對於社會秩序可能很有效,但是治標不治本,長此以往,必定引起百姓激憤,國家又怎會太平?


    所以太子光洙和二皇子光煥都不是梁洛心中最佳的儲君人選,梁洛所認為的好的君主應該是恩威並施,賞罰有序,這樣一來,方可保國家太平人民安康。


    不過這樣的人梁洛至今還沒有發現,所以他不願意站隊,但如今卻被逼無奈,身不由己。說到底也怪梁洛自己英雄難過美人關,有了軟肋,隻好任人擺布。


    梁洛歎了口氣,合上書卷。


    “怎麽啦,你還沒迴答我呢。”安平看著梁洛,眨著大眼睛。


    梁洛挑了挑眉,說道:“說了你也不懂,所以別管這麽多。”


    安平嘟起小嘴,喃喃道:“誰說我不懂,我也可聰明了,隻是你沒發現而已。”


    梁洛不願意和安平講太多,是真的覺得她不懂。其實就連他這個自詡為天才的少年,也未必真的懂什麽叫政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簫聲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夏未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夏未央並收藏簫聲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