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太傅抱著翠竹,直奔迴府。
梁夫人已經等候多時,看到抱著幾株翠竹的梁太傅,有些奇怪,趕忙迎了上去。
“老爺可打聽到些什麽?”梁夫人問道。
梁太傅把手中的翠竹交給下人,命他們馬上種起來,小心看護。然後在主位上坐下,喝了一口清茶。
梁夫人急不可待,催道:“老爺米到底有沒有知道些什麽,你倒是快說呀!真是急死人了。”
粱太傅瞥了她一眼,說道:“急什麽,跑這一趟不知道費我多少口舌,不得喝口茶先潤潤嗓子。”
“好好,你喝茶,我等著。”梁夫人白了梁太傅一眼,無奈說道。
梁太傅美美的喝了一碗茶,才緩緩說道:“這三皇子果真不是一般人。不過我可算見到那個宮女了,叫杜鵑,生的確實清麗,不過和安平公主那可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梁夫人小心的看了一眼周圍,說道:“你說的什麽混話,安平公主身份何等尊貴,豈是一個低賤的宮女可與之相較?”
梁太傅歎口氣,說道:“那小子是被豬油蒙了心,但還好沒有釀成什麽大錯。隻是他與安平公主的婚事不能再耽擱,以免夜長夢多”
“可是這親事我們不能提,必須得是皇上下旨才行。巴巴結結來了皇上讓他們培養感情,可並沒有立即嫁娶的意思。我們還得等。”梁夫人說道。
梁太傅點頭,冷冷說道:“不過那個叫杜鵑的公主必須得盡快除掉。隻是她是三皇子身邊的人,下手很是麻煩。”
“倒也不必急於一時,我看洛兒已經迴心轉意,這時候還是先顧及兒子,其他的事容後再議吧。”梁夫人說道。
梁太傅思忖片刻,緩緩點頭。
前陣子葉丞相向皇上進言的事情梁太傅早有耳聞,不過皇上的態度讓他稍稍安心,但皇上明知道葉丞相的心思卻沒有任何警告,可見葉丞相的分量。
這正是多事之秋,實在不宜再添什麽事端。
……
……
二皇子光煥在後庭練劍,聽聞葉述來訪,放下寶劍,直奔前堂。
“舅舅,你來了。”光煥說道,邀他在客位坐下。
葉述臉色嚴肅,說道:“前陣子我去晉見皇上,試探性的提了儲君一事,但皇上的態度卻很堅決。”
“沒有任何希望?”光煥問道,眼裏滿是失望。
葉述搖頭,“那倒也不至於,隻是希望比較渺小。我們得在太子身邊安插人手才行。”
光煥清退了下人,壓低聲音說道:“以前安排那麽多人,不都一無所獲。”
葉述鄭重說道:“這次的人不一樣,我決定安排靜萱去。”
“表妹?”光煥很吃驚。
葉述點頭,“太子對靜萱有些意思,那日在禦花園中,我看到太子和靜萱兩人。”
“他們什麽時候摻和在一起了?”光煥搞不清楚,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怎麽會跑一塊去了。
“太子未曾娶妻,又對靜萱有意,這事情可以成。”葉述說道。
“怎麽可能?太子又不傻,知道我們敵對,你把自己女兒送上門,這意圖也太明顯了吧!”光煥說道,沒想到葉述想了個這麽爛的主意。
葉述微笑道:“殿下不用擔心,我自有辦法。”
光煥挑了挑眉,說道:“舅舅三思,來日方長,這本就是一場持久戰,我也不急於這一時。可不能出了什麽岔子,那可就全軍覆沒了。”
葉述點頭,“這事情我自會從長計議,計劃周詳,不會貿然行動。”
光煥長歎一聲,心情卻格外沉重。
……
……
太子光洙近日忙著處理南方水患一事,通宵達旦,寢食難安。
這是皇上第一次將如此重要的政務交給光洙處理,他很明白這是父皇對他能力的考驗,他必須做好。
然而真的實施起來,光洙才發現,自己認為周密完美的計劃其實根本經不起推敲,現實麵臨的問題遠比他想象的要多的多。
光洙雖為太子,但畢竟不是皇上,下麵的官員表麵恭敬順從,暗地裏卻不把他的話當迴事,貪贓枉法,尋歡作樂,腐敗至極。
治災之事遲遲沒有進展,光洙已滯留多日,很是焦躁。
不過光洙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而是不願意那樣做。
光洙自小讀萬卷書,最崇尚的便是孟子之道。仁政是他所追求的,也是他對自己將來登上大位的最基本的守則。不過畢竟沒有經過實踐,光洙對仁政的理解全靠理論,還是有些膚淺。
貪官確實該殺,光洙卻狠不下心,想他們妻兒老小,人數眾多,殺一人就相當於毀了一個家。可是若是不殺,那些被禍害的平民百姓又該找誰去討一個公道?
光洙思忖再三,狠下心來,最終斬首了領頭的三位主官。如此一來,殺雞儆猴,果然有效。
救災工程的進度大大提高,災情很快得到控製,流離失所的百姓也得到安置。
光洙總算鬆了口氣,啟程迴京,身心疲憊。
沒有一刻停留,光洙立即進宮去往太和殿向皇上匯報此事。
皇上臉色凝重,並沒有光洙所期待的輕鬆喜悅。
“你為何滯留了將近一個月?”皇上問道,不是疑問而是不滿的語氣。
光洙略微有些忐忑,將事情來龍去脈如實稟報。
皇上聽完,重重的拍響了桌子,龍顏大怒。
光洙怔住了,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靜靜看著皇上。
“如此優柔寡斷,將來如何成事?”皇上說道,語氣憤怒。
光洙跪下,問道:“兒臣向往仁政,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殺生。”
“愚蠢!仁政和殺生豈可混為一談。天下以民為本,貪官汙吏魚肉百姓中飽私囊,害死多少人民性命。你不先懲治貪官,一再猶豫,延誤治災,又導致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光洙聽著皇上的訓斥,心中無比震驚,無言以對。沉默良久,緩緩說道:“是兒臣疏忽,隻想到不可濫殺性命,考慮再三,才做了決定。”
皇上很失望,看著跪在堂下的光洙,以往隻看得到他沉穩行事的優點,卻忽略了他優柔寡斷的一麵。
梁夫人已經等候多時,看到抱著幾株翠竹的梁太傅,有些奇怪,趕忙迎了上去。
“老爺可打聽到些什麽?”梁夫人問道。
梁太傅把手中的翠竹交給下人,命他們馬上種起來,小心看護。然後在主位上坐下,喝了一口清茶。
梁夫人急不可待,催道:“老爺米到底有沒有知道些什麽,你倒是快說呀!真是急死人了。”
粱太傅瞥了她一眼,說道:“急什麽,跑這一趟不知道費我多少口舌,不得喝口茶先潤潤嗓子。”
“好好,你喝茶,我等著。”梁夫人白了梁太傅一眼,無奈說道。
梁太傅美美的喝了一碗茶,才緩緩說道:“這三皇子果真不是一般人。不過我可算見到那個宮女了,叫杜鵑,生的確實清麗,不過和安平公主那可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梁夫人小心的看了一眼周圍,說道:“你說的什麽混話,安平公主身份何等尊貴,豈是一個低賤的宮女可與之相較?”
梁太傅歎口氣,說道:“那小子是被豬油蒙了心,但還好沒有釀成什麽大錯。隻是他與安平公主的婚事不能再耽擱,以免夜長夢多”
“可是這親事我們不能提,必須得是皇上下旨才行。巴巴結結來了皇上讓他們培養感情,可並沒有立即嫁娶的意思。我們還得等。”梁夫人說道。
梁太傅點頭,冷冷說道:“不過那個叫杜鵑的公主必須得盡快除掉。隻是她是三皇子身邊的人,下手很是麻煩。”
“倒也不必急於一時,我看洛兒已經迴心轉意,這時候還是先顧及兒子,其他的事容後再議吧。”梁夫人說道。
梁太傅思忖片刻,緩緩點頭。
前陣子葉丞相向皇上進言的事情梁太傅早有耳聞,不過皇上的態度讓他稍稍安心,但皇上明知道葉丞相的心思卻沒有任何警告,可見葉丞相的分量。
這正是多事之秋,實在不宜再添什麽事端。
……
……
二皇子光煥在後庭練劍,聽聞葉述來訪,放下寶劍,直奔前堂。
“舅舅,你來了。”光煥說道,邀他在客位坐下。
葉述臉色嚴肅,說道:“前陣子我去晉見皇上,試探性的提了儲君一事,但皇上的態度卻很堅決。”
“沒有任何希望?”光煥問道,眼裏滿是失望。
葉述搖頭,“那倒也不至於,隻是希望比較渺小。我們得在太子身邊安插人手才行。”
光煥清退了下人,壓低聲音說道:“以前安排那麽多人,不都一無所獲。”
葉述鄭重說道:“這次的人不一樣,我決定安排靜萱去。”
“表妹?”光煥很吃驚。
葉述點頭,“太子對靜萱有些意思,那日在禦花園中,我看到太子和靜萱兩人。”
“他們什麽時候摻和在一起了?”光煥搞不清楚,兩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怎麽會跑一塊去了。
“太子未曾娶妻,又對靜萱有意,這事情可以成。”葉述說道。
“怎麽可能?太子又不傻,知道我們敵對,你把自己女兒送上門,這意圖也太明顯了吧!”光煥說道,沒想到葉述想了個這麽爛的主意。
葉述微笑道:“殿下不用擔心,我自有辦法。”
光煥挑了挑眉,說道:“舅舅三思,來日方長,這本就是一場持久戰,我也不急於這一時。可不能出了什麽岔子,那可就全軍覆沒了。”
葉述點頭,“這事情我自會從長計議,計劃周詳,不會貿然行動。”
光煥長歎一聲,心情卻格外沉重。
……
……
太子光洙近日忙著處理南方水患一事,通宵達旦,寢食難安。
這是皇上第一次將如此重要的政務交給光洙處理,他很明白這是父皇對他能力的考驗,他必須做好。
然而真的實施起來,光洙才發現,自己認為周密完美的計劃其實根本經不起推敲,現實麵臨的問題遠比他想象的要多的多。
光洙雖為太子,但畢竟不是皇上,下麵的官員表麵恭敬順從,暗地裏卻不把他的話當迴事,貪贓枉法,尋歡作樂,腐敗至極。
治災之事遲遲沒有進展,光洙已滯留多日,很是焦躁。
不過光洙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而是不願意那樣做。
光洙自小讀萬卷書,最崇尚的便是孟子之道。仁政是他所追求的,也是他對自己將來登上大位的最基本的守則。不過畢竟沒有經過實踐,光洙對仁政的理解全靠理論,還是有些膚淺。
貪官確實該殺,光洙卻狠不下心,想他們妻兒老小,人數眾多,殺一人就相當於毀了一個家。可是若是不殺,那些被禍害的平民百姓又該找誰去討一個公道?
光洙思忖再三,狠下心來,最終斬首了領頭的三位主官。如此一來,殺雞儆猴,果然有效。
救災工程的進度大大提高,災情很快得到控製,流離失所的百姓也得到安置。
光洙總算鬆了口氣,啟程迴京,身心疲憊。
沒有一刻停留,光洙立即進宮去往太和殿向皇上匯報此事。
皇上臉色凝重,並沒有光洙所期待的輕鬆喜悅。
“你為何滯留了將近一個月?”皇上問道,不是疑問而是不滿的語氣。
光洙略微有些忐忑,將事情來龍去脈如實稟報。
皇上聽完,重重的拍響了桌子,龍顏大怒。
光洙怔住了,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靜靜看著皇上。
“如此優柔寡斷,將來如何成事?”皇上說道,語氣憤怒。
光洙跪下,問道:“兒臣向往仁政,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殺生。”
“愚蠢!仁政和殺生豈可混為一談。天下以民為本,貪官汙吏魚肉百姓中飽私囊,害死多少人民性命。你不先懲治貪官,一再猶豫,延誤治災,又導致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光洙聽著皇上的訓斥,心中無比震驚,無言以對。沉默良久,緩緩說道:“是兒臣疏忽,隻想到不可濫殺性命,考慮再三,才做了決定。”
皇上很失望,看著跪在堂下的光洙,以往隻看得到他沉穩行事的優點,卻忽略了他優柔寡斷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