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父高母在高家屯是典型的被羨慕對象,家裏孩子一個比一個有出息,最關鍵是孝順懂事兒,別的不說,家裏五個孩子一周怎麽也得有兩個迴家裏老看看,誰迴家也得大包小包的。這一比瞬間就把別人家的孩子比成了白眼狼。


    高家屯雖然是十裏八鄉的富裕村,但是畢竟整個社會的經濟水平在那裏,大家也就是僅僅能吃飽而已,高家兩老這裏好東西多的吃不完,一來二去的就總有那麽幾個老頭老太太帶著自家小孫子小孫女過來蹭嘴吃。大人還罷了,小孩子來了,怎麽也不能幹看著吧。


    高父現在人老了,比起年輕那會兒脾氣變了很多,見孩子們過來還會主動給拿吃的,高母雖然曆來就小氣,但是這些年被兒子女兒財大氣粗的架勢調教下來也好了很多,不會在意那麽點兒吃食。


    其實也不是高母變大方了,而是她稀罕孩子。她三兒兩女,孫子輩兒的加起來更多,但是自從去年高愛國家也搬到了城裏之後,身邊是一個孫子也沒有了。現在就是一個小孫女迴來她都親香的很。老人年紀大了想要的無非就是兒孫滿堂罷了,但是這麽多孩子一個都不在自己身邊,隻能看著別人家孩子眼饞。高母這心裏就有幾分委屈。


    但是委屈也沒用,就算是再孝順,高家三兄弟也不會把孩子送迴來給她帶,費勁兒扒拉的搬到城裏是為了啥,就是為了讓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高家屯雖然也有小學,但是這哪裏能一樣,高愛國家的兩個孩子都是村裏小學畢業的,跟愛民家的兩個孩子比起來,光氣場就不一樣,更別提兩個孩子會的才藝了。


    高浩浩才上小學一年級就能寫出一筆還看得過去的毛筆字了,但是高愛國家的兩個孩子卻什麽都不會。實實在在的差距,這也是高愛國寧願手裏的錢不湊手也要搬到城裏的緣故。人這一輩子不辭辛勞的為啥,為的就是孩子。所以盡管高母動過讓孫子迴來陪她的心思但是高父卻從來沒同意過。


    現在家裏孩子都少,高愛軍和高秀兒家更嚴重,就一個孩子連個女娃娃都沒有。一輩子的希望可都指望在這一個寶貝疙瘩上麵。


    不過光看著別人家的孫子眼饞也不是辦法呀,再加上被別人攛掇的,高母就動了去城裏住的念頭,整天在家裏跟高父念叨,直到把高父也念叨的動了心。這兩年家裏的地都讓別人住了,老兩口就留了家門口的自留地種些菜,家裏也沒養豬,就養了點兒雞。交代別人給喂就行了,也沒什麽拖累。去城裏住住也好。要是住不慣還能迴來。


    高父是整個高家的大家長,這事兒他點了頭也就成了事實。但是去哪家還是一個問題。老兩口商量了一下,還是決定去老二那裏。


    老大家去年剛搬到城裏去,住的是樓房,老兩口雖然手腳都還十分利索,但是畢竟年紀大了,每天爬五樓可受不了。高母倒是想住到小兒子那裏,但是高愛軍家當初買的房子不大,現在家裏孩子也大了,老兩口去了根本住不下。思來想去就高愛民那裏最合適,房子大,還有個小院子。最關鍵的是高愛民家附近交通方便,去別的孩子家也方便。


    高愛民聽說家裏兩老要來住,心裏十分開心,現在他越來越忙,能抽的迴村的時間越來越少,但是兩老在村裏身邊也沒個人,當初高父半夜發疾病的事兒雖然過去很多年了,但是他現在還心有餘悸呢。也不是沒想過讓兩老住到城裏來,但是跟老爹說了幾次他都推了,也就隻能這麽耗著。


    劉桃兒也沒啥意見,自從高父生病那次以後,婆婆對她的態度好了不少,這些年雖然偶有摩擦,但是相處的還算不錯。兩老搬到城裏來能給他們省不少麻煩。不過劉桃兒猜測恐怕兩老也住不了多長時間。當初才搬過來的時候,連童童那麽小的孩子都適應不了,更何況在農村裏住了一輩子的老人了。


    劉桃兒猜測的果然沒錯,住到城裏來的前幾天,高母興致勃勃,對什麽都新鮮。就是一向沉穩的高父也頗有興致的去幾個兒女的公司門店裏轉了轉。


    不過這種興致持續的時間很短,連一個星期都沒到。在村裏一有空大家就會紮堆兒,就是吃著飯也能端著飯碗去別人家侃大山。但是城裏可不這樣,大家*性很強,也不經常串門。劉桃兒他們這樣的還罷了,起碼還有個院子,像高愛國家住的那種樓房,整天就在樓上憋著,連個遛彎兒的地方都沒有。可把兩老憋壞了。


    第二個不適應的就是在城裏連吃根兒蔥吃頭蒜都得自己買,像以前在村裏想吃啥就從自家菜園子裏拔,自家就算沒有,也能從別家摘點兒。這每天買著吃,才幾天高母就受不了了,隻嚷嚷著要把院子裏開出一塊兒地來種菜。在順便抓兩隻雞養著。高家的院子本來就不大,除了原本就有的一顆石榴樹,劉桃兒這兩年沒少費心思在上麵,現在才剛有了幾分樣子。火紅的石榴,鬱鬱蔥蔥的葡萄架,幾樣開的正豔的花。給小小的院子帶來了勃勃的生機。不過隻要一想到,她精心伺候了好幾年才有幾分樣子的院子,被高母全拔了種上菜在澆點兒大糞,劉桃兒就有些囧囧有神。


    劉桃兒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就比較高,以前在村裏還罷了,現在手裏有錢她當然得盡可能的把生活過的好一些。所以隻能每天都勸高母讓她放棄打自家院子的注意。還跟高母做工作,在院子裏澆大糞,就是鄰居也不能忍。


    第三點就是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高童童從小學古琴,高浩浩從小學書法,兩個孩子每天至少得練習兩個鍾頭。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劉桃兒是從來不肯放鬆的。但是高母一過來難免心疼孫子,這婆媳倆因為這幾年緩和的關係在教育孫子的問題上難免就有點兒摩擦。好在高父是明白事理,每次都攔著高母。


    不過這樣一來二去的,兩老住了沒一個月,就嚷著要迴家去了。在城裏好是好,兒子家有彩電、冰箱、洗衣機還有電話,兒媳婦一天三餐都安排的妥妥當當的。但是老兩口就是覺得憋得慌,原本還不錯的精氣神兒都降低了很多。


    連高父都直說想村裏的老夥計了,一向內斂的高父都說出這種話來了,可見他是被憋得狠了。幾個孩子接連過來勸了都不頂用。最後高杏兒和高愛國這兩個大的做主,把兩位老人送迴了高家屯。


    一到家兩人就像是在在陸地上掙紮了很久才重新迴到水裏的魚似的,連唿吸都輕快了幾分。左看看又看看還是自家好,這院子看著多敞亮,還有這雞這菜地吃起來多方便。


    才把家裏收拾妥當,高母和高父就去找他們的老夥計了。別人見老兩口從城裏搬了迴來,難免有幾分好奇,都打聽“你們兩口子不在城裏享福咋又迴來了?”


    總算找的了知音,高母把自己和老伴兒這一個多月在村子的遭遇那叫一個說的詳細“哎呀你們不知道,這城裏人過得日子還不如咱們村裏好呢。每天就是在家裏憋著,連個門都不出。我想吃頭蒜還得專門去菜市場賣,哪像咱們在村裏,想吃啥吃啥。我本來打算著把老二家的院子開出塊兒菜地出來,但是我那兒媳婦說可不能子院子裏澆大糞,要不然別人也得有意見。你說說這種菜哪能不施肥的。”見別人聽的聚精會神,高母越發有說話的興致了。


    “你們說說我這是去享福去了,還是去受罪了。所以雖然幾個孩子一直留我們,但是想想還是自家自在,那樣的日子真是一天都過不下去。”高母說道,心裏她也是這麽想的。


    在城裏就算是自己大聲說幾句話也會被別人看,還是村裏自在想說的啥說啥,想大聲說就大聲說


    高母這裏熱鬧,高父那裏也不差。他喜歡下棋,迴來先跟老夥計下了幾盤兒解了解饞。這些日子可把他憋壞了,一天到晚總在老二家的那個院子裏轉悠。老二和老二家的都得上班兒,孩子們都得上學,就是星期天也都得去學什麽書法、古琴每天除了老伴兒連跟她說句話的人都沒有,更別提下棋了。他的棋癮可不小,每天不下幾盤兒就渾身不自在。


    旁邊的老棋友見高父下了幾盤兒還這麽有興致便說道:“看來在城裏住也不是那麽好的,連個象棋也沒人給下。”說完給高父的老煙槍也裝上一點兒煙葉子“知道你有好的,不過要說夠勁兒還是這個。”


    高父也不客氣,對著煙葉子深吸了一口,享受的眯了眯眼。還是這玩意兒合胃口,自家兒子給的那些所謂好煙差遠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幸福的80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迷路的斑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迷路的斑斑並收藏重生之幸福的80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