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屏退了所有的宮人,隻令胤祥陪著,緩步朝著禦花園方向走去。胤祥誠惶誠恐的跟在皇帝側身後,伸手欲攙住康熙,卻被康熙搖手拒絕了。
父子二人一路無語。胤祥抬頭望了望天,年三十的早上,天欲風雪,烏雲低沉陰的厚重,胤祥的心情也如這怪誕的天氣般,灰蒙蒙的壓得令人窒息。
終於走到禦花園,皇帝停下腳步,輕歎一聲說道:“胤祥,你六歲上南書房,師承張英、李光地、熊賜履三位博學多才的大學士,朕問你,你可還記得卜氏牧羊的故事?”
突然被皇帝問到,胤祥木然一愣,接著答道:“兒子記得,卜氏相傳是孔子的弟子,他兄弟二人家境貧寒。卜氏成年後,將家中田地房屋都留給他的弟弟,自己帶著100多隻羊進山放牧,10年過後,他的弟弟吃喝玩樂敗光了家產,他又將自己辛苦養活到1000多頭的羊再次分給弟弟,受到鄰裏的稱讚。”胤祥仔細迴憶著,完整的將整個故事複述出來。
康熙聽罷欣慰的微微一笑,接著問道:“你對卜氏有何評價?”
胤祥隻感覺忽然一下子迴到了10幾年前的南書房,年齡相仿的兄弟幾人戰戰兢兢的等待皇阿瑪下了朝,到南書房來抽查他們的功課。胤祥記得,彼時的南書房裏,被問住的總有九阿哥和十阿哥,而對答如流的也總有太子和自己。
聽到皇帝已有些春秋的聲音,胤祥的思緒飄飄搖搖迴到當下,麵對皇帝的問題,胤祥思索片刻,從容答道:“阿瑪,兒子記得《弟子規》中說:“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對錢財等身外之物,一定要看淡,如果不執著財物,兄弟之間的怨恨爭鬥就不會產生。兒子認為,兄弟之間不僅要看淡財物,更要看待利益,如此這般,才能夠兄友弟恭,和睦美滿。”
“嗯,你說的有道理。”皇帝若有所思的點了下頭,複又問道:“那你又怎樣看前朝崇禎皇帝與封疆大吏袁崇煥的關係?”
聽到皇帝的問話,胤祥不明白與前話的關係,心裏又是一惑,思索再三,胤祥娓娓答道:“孔子曰:君使臣以禮,世事君已忠。袁崇煥侍君忠貞不二卻被枉殺,總歸是崇禎皇帝昏聵無道,明朝氣數已盡,才有我大清入主中原,一統江山。”
康熙聽罷,笑著說道:“非也非也。崇禎皇帝錯在聽信奸佞,誤殺忠良,而袁崇煥也有錯,錯就錯在兩個字:愚忠!”
皇帝說完,胤祥忽然明白了康熙兩個故事以及單獨叫他出來談話的深意。果不其然,康熙深沉的望了胤祥一眼,萬分感慨的說道:“胤祥呐,你這些兄弟當中,朕最欣賞你忠義有佳,膽識、謀略過人。你一心一意輔佐太子,無愧於君臣,無愧於手足,朕替你、替太子均感到高興。然而胤祥呐,輔佐太子不是讓你不分青紅皂白的愚忠於太子。朕知道,這些年你為太子背了不少黑鍋,擺平了不少恩怨,真是為難你這把年紀知道顧全大局,知道以穩為重。不過朕希望你能做個諫臣,敢於直麵太子的過失,敢於糾正太子的逆行。隻有這樣,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為太子著想,為大清萬代基業著想。”
康熙一字一句的說著,胤祥聽了頓時眼含熱淚。康熙看到了胤祥情緒的忽然波動,接著柔聲說道:“胤祥啊,你心中的委屈,皇阿瑪比誰都明白。其實很多時候,你跟朕脾氣秉性簡直是一模一樣。朕這一輩子,為了江山穩固,做了許許多多違心的事。前些年,朕為了籠絡蒙古親貴,不得不將你的三姐榮憲公主嫁給巴林部額駙色布騰之孫烏爾袞,將你的五姐端靜公主嫁給喀喇沁杜棱郡王紮什之子噶爾臧,將你的六姐恪靖公主嫁給喀爾喀郡王敦多布。現如今,朕的這些女兒,死得死寡得寡,沒有一個得到善終。都是朕的親生骨肉,這是為了什麽?還不是為了老祖宗打下的大清江山。”一言到此,康熙皇帝哀歎一聲,仰麵朝天眼中噙滿了淚水。胤祥見此撲通一聲跪地上,嗚咽低語道:“兒子不孝,但憑阿瑪處罰。”
皇帝拿手背抹了抹淚,轉身扶起胤祥,語重心長的說:“你沒有做錯什麽。盡孝於兄,盡忠於君,你做的都很好。朕隻是希望以後的日子裏,你不光要聽命於太子,還要糾正太子身上的過錯,不要因為他是太子就懼怕他,就順從他,要敢於堅持自己的觀點,輔佐太子,更要有自己的主見。”
“是,兒臣謹遵皇阿瑪聖命。”胤祥說著又要跪下,康熙伸手攔住他,複又說道。
“這些日子太子那邊的事先放放,朕給你項重要任務,朕思索再三,還就是你能夠擔此重任。”
“請皇阿瑪明示。”
皇帝神秘的笑了笑,說道:“你的洋師傅南懷仁你可還記得?南懷仁的孫女,索非亞公主前日到了京城,遞了折子一是要祭拜她的祖父,二是要寫一部遊記。朕尋思著索非亞公主要寫的這部遊記,應該跟前朝神宗年間徐霞客所著的遊記是一個意思。朕想讓你作為代表,陪著索非亞公主到處走走,盡盡地主之誼。”
康熙皇帝歡快的說著,胤祥聽罷也是頭腦發熱精神亢奮。基督教會神父湯若望、南懷仁是胤祥為數不多接觸過的洋人,他們金發碧眼高大孔武的樣子至今還曆曆在目,如今來了個洋婆子,也可是那般長相?胤祥在腦海裏拚命刻畫著,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索非亞公主的樣子,在一度熱情興奮中,胤祥接下了這個日後令他後悔萬分的任務。
父子二人一路無語。胤祥抬頭望了望天,年三十的早上,天欲風雪,烏雲低沉陰的厚重,胤祥的心情也如這怪誕的天氣般,灰蒙蒙的壓得令人窒息。
終於走到禦花園,皇帝停下腳步,輕歎一聲說道:“胤祥,你六歲上南書房,師承張英、李光地、熊賜履三位博學多才的大學士,朕問你,你可還記得卜氏牧羊的故事?”
突然被皇帝問到,胤祥木然一愣,接著答道:“兒子記得,卜氏相傳是孔子的弟子,他兄弟二人家境貧寒。卜氏成年後,將家中田地房屋都留給他的弟弟,自己帶著100多隻羊進山放牧,10年過後,他的弟弟吃喝玩樂敗光了家產,他又將自己辛苦養活到1000多頭的羊再次分給弟弟,受到鄰裏的稱讚。”胤祥仔細迴憶著,完整的將整個故事複述出來。
康熙聽罷欣慰的微微一笑,接著問道:“你對卜氏有何評價?”
胤祥隻感覺忽然一下子迴到了10幾年前的南書房,年齡相仿的兄弟幾人戰戰兢兢的等待皇阿瑪下了朝,到南書房來抽查他們的功課。胤祥記得,彼時的南書房裏,被問住的總有九阿哥和十阿哥,而對答如流的也總有太子和自己。
聽到皇帝已有些春秋的聲音,胤祥的思緒飄飄搖搖迴到當下,麵對皇帝的問題,胤祥思索片刻,從容答道:“阿瑪,兒子記得《弟子規》中說:“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對錢財等身外之物,一定要看淡,如果不執著財物,兄弟之間的怨恨爭鬥就不會產生。兒子認為,兄弟之間不僅要看淡財物,更要看待利益,如此這般,才能夠兄友弟恭,和睦美滿。”
“嗯,你說的有道理。”皇帝若有所思的點了下頭,複又問道:“那你又怎樣看前朝崇禎皇帝與封疆大吏袁崇煥的關係?”
聽到皇帝的問話,胤祥不明白與前話的關係,心裏又是一惑,思索再三,胤祥娓娓答道:“孔子曰:君使臣以禮,世事君已忠。袁崇煥侍君忠貞不二卻被枉殺,總歸是崇禎皇帝昏聵無道,明朝氣數已盡,才有我大清入主中原,一統江山。”
康熙聽罷,笑著說道:“非也非也。崇禎皇帝錯在聽信奸佞,誤殺忠良,而袁崇煥也有錯,錯就錯在兩個字:愚忠!”
皇帝說完,胤祥忽然明白了康熙兩個故事以及單獨叫他出來談話的深意。果不其然,康熙深沉的望了胤祥一眼,萬分感慨的說道:“胤祥呐,你這些兄弟當中,朕最欣賞你忠義有佳,膽識、謀略過人。你一心一意輔佐太子,無愧於君臣,無愧於手足,朕替你、替太子均感到高興。然而胤祥呐,輔佐太子不是讓你不分青紅皂白的愚忠於太子。朕知道,這些年你為太子背了不少黑鍋,擺平了不少恩怨,真是為難你這把年紀知道顧全大局,知道以穩為重。不過朕希望你能做個諫臣,敢於直麵太子的過失,敢於糾正太子的逆行。隻有這樣,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為太子著想,為大清萬代基業著想。”
康熙一字一句的說著,胤祥聽了頓時眼含熱淚。康熙看到了胤祥情緒的忽然波動,接著柔聲說道:“胤祥啊,你心中的委屈,皇阿瑪比誰都明白。其實很多時候,你跟朕脾氣秉性簡直是一模一樣。朕這一輩子,為了江山穩固,做了許許多多違心的事。前些年,朕為了籠絡蒙古親貴,不得不將你的三姐榮憲公主嫁給巴林部額駙色布騰之孫烏爾袞,將你的五姐端靜公主嫁給喀喇沁杜棱郡王紮什之子噶爾臧,將你的六姐恪靖公主嫁給喀爾喀郡王敦多布。現如今,朕的這些女兒,死得死寡得寡,沒有一個得到善終。都是朕的親生骨肉,這是為了什麽?還不是為了老祖宗打下的大清江山。”一言到此,康熙皇帝哀歎一聲,仰麵朝天眼中噙滿了淚水。胤祥見此撲通一聲跪地上,嗚咽低語道:“兒子不孝,但憑阿瑪處罰。”
皇帝拿手背抹了抹淚,轉身扶起胤祥,語重心長的說:“你沒有做錯什麽。盡孝於兄,盡忠於君,你做的都很好。朕隻是希望以後的日子裏,你不光要聽命於太子,還要糾正太子身上的過錯,不要因為他是太子就懼怕他,就順從他,要敢於堅持自己的觀點,輔佐太子,更要有自己的主見。”
“是,兒臣謹遵皇阿瑪聖命。”胤祥說著又要跪下,康熙伸手攔住他,複又說道。
“這些日子太子那邊的事先放放,朕給你項重要任務,朕思索再三,還就是你能夠擔此重任。”
“請皇阿瑪明示。”
皇帝神秘的笑了笑,說道:“你的洋師傅南懷仁你可還記得?南懷仁的孫女,索非亞公主前日到了京城,遞了折子一是要祭拜她的祖父,二是要寫一部遊記。朕尋思著索非亞公主要寫的這部遊記,應該跟前朝神宗年間徐霞客所著的遊記是一個意思。朕想讓你作為代表,陪著索非亞公主到處走走,盡盡地主之誼。”
康熙皇帝歡快的說著,胤祥聽罷也是頭腦發熱精神亢奮。基督教會神父湯若望、南懷仁是胤祥為數不多接觸過的洋人,他們金發碧眼高大孔武的樣子至今還曆曆在目,如今來了個洋婆子,也可是那般長相?胤祥在腦海裏拚命刻畫著,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索非亞公主的樣子,在一度熱情興奮中,胤祥接下了這個日後令他後悔萬分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