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千山對陶蓉蓉很看好,她的一些想法和建議都對自己有不小的啟發,他知道這隻是對方的能力的一小部分,若是能進入研究所,國家的計算機領域一定能更穩固。
陶蓉蓉搖搖頭,“我暫時沒有想法,先把自己的目標給完成吧。“
張千山聽了,覺得有些可惜,“那我也不勉強,你跟似錦也是老同學了,他這個人有時候鑽牛角尖,你有空就給指點指點。”
陶蓉蓉看了一眼正在電腦前忙碌的孔似錦,他確實有這方麵的天賦,也能夠舉一反三,同樣是自學,隻是他們的起點並不同。
自己進入研究所的可能性並不大,但孔似錦怕是要一直走下去了,誰都希望國家變得更好,陶蓉蓉也不例外,隻是她的重心放在別的事情上。
所以培養一個不遜於自己的人才,也需要提上日程了,孔似錦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三個舍友雖說都很不錯,但相比孔似錦,陶蓉蓉覺得他能走得更遠。
“老師,我們都是老同學了,肯定會互相討論學習的。”陶蓉蓉並沒有說什麽絕對的話。
張千山點點頭,“你們年輕人腦子靈活,未來肯定比我們這些老頭子強。”
“老師您也很厲害。”張千山能坐到一個研究所的主要負責人之一,那肯定是很厲害的。
謝連雲準備了豐富的午餐,四個人吃完飯,等兩位老人去午休,陶蓉蓉和孔似錦這才離開。
“蓉蓉,你要迴工作室嗎?”
“對,現在兩個項目同時進行中,人手還是不夠,我必須去幫忙,你要跟我一起去嗎?”
“不會影響你嗎?主要是我有些問題想要請教你。”孔似錦覺得陶蓉蓉的基礎很紮實,涉略很廣,即使是一些很偏門的運算都很清楚。
“沒事,一起過去吧,我把我學習的資料發給你吧,這幾年我也都整理下來了,如果你能融匯貫通,做起任何事情來都會得心應手了。”
“你整理出來的資料一定很有價值,有需要我幫忙做什麽嗎?”
“多給我介紹一些想要做動畫特效的人才,我這邊會越來越缺人的。”
“這個簡單,希望到時能讓你滿意。”
陶蓉蓉發了個信息讓小玉米把完整的資料發到孔似錦的郵箱中,那裏頭除了地球上能收集到的各種資料外,還包括她找杭姐兌換來的整理好的資料。
光是兌換來的資料,就已經是地球上已有資料的三倍了。
所以有這些資料做支撐,孔似錦掌握後,的確會很輕鬆,編寫出一個更好的智能完全是可能的。
至於中文語言係統有沒有更好,這個還得進一步試驗才知道,如果自己能把智能係統寫出來的話,那時就能夠進行詳細地比較了。
張千山本來是想讓孔似錦書架跟著自己到研究所實習的,結果發現知道他從陶蓉蓉那得了份資料在努力學習,進步很大,索性就放手了。
且作為有原則的人,張千山也沒有問孔似錦要那份資料,這畢竟是陶蓉蓉的勞動結晶。
暑假兩個月,陶蓉蓉又招到了十個人,這些人都有各自擅長的東西,經過小玉米的線上培訓,才加入《紅鯉魚》團隊,開始著手一些簡單的事。
煮飯阿姨由原來的兼職變成了全職,主要是采購有些忙,金錦繡就自動幫忙,當是運動。
有時金錦繡沒空,其他人有時也會早起跟著出去幫忙,去找一找靈感。
對於這些事,陶蓉蓉都沒有插手,讓大家自己協調,她的要求很簡單,不能影響到工作效率,其他不出大錯,都可以隨意。
經過陶蓉蓉和小雲米的加班加點,科幻電影的背景整體架構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細節的填充,而特效設計員的工作是最重的,很耗腦力和想象力。
所以剩下將近一年半的時間,整部片子都要處於填充以及摳細節狀態,陶蓉蓉就不主要負責,又調了幾個有經驗的人給王以文,一幀一幀地將影片給完善好。
汪棋貞跟蘇隨緣很熟了,兩人掌控了《紅鯉魚》的全局,對片子的要求也增加了不少,她們分下去的任務,讓不少人愁得都要抓破腦袋。
不過出來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尤其是3d模式,幾乎有讓人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不像是某些片子,隻有兩三個鏡頭有立體的效果。
陶蓉蓉見狀,索性也不去打擾汪棋貞,自己專心研究起智能程序來。
小玉米所用的是什麽計算機語言,陶蓉蓉並沒有去深入研究,它的智能已經達到了一個不小的程度,能自主地與人進行對話,如果不說出來,還真的不會懷疑網絡上的它不是真人。
下半年無論對誰來說都是忙碌的,忙於學習,忙於工作,忙於研究。
兩部片子的進展是喜人的,陶蓉蓉的研究也一樣,不過這個智能程序傾向於收集分析信息。
以前陶蓉蓉有在研究的人臉識別係統,因為遇到了一些瓶頸,用了芒果後,反而得到了解決,識別度非常高,尤其是針對化妝以及整容後的分辨,對偽裝的犯罪份子的識別有巨大幫助。
其實陶蓉蓉的許多研究成果公布的話,是能引起一定震動的,但是她什麽都沒做。
她深知社會的規則,她處於這個社會的什麽階層,一些事情該如何處理才更適合,她心裏都有一把標尺。
而在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社會,許多東西完全不需要依靠人類去做事,私密度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陶蓉蓉將這個名為鳴鳥的智能程序和人臉識別係統結合,放入小玉米的係統,然後遊離在網絡上。
陶蓉蓉給這個智能程序寫入的性格是嫉惡如仇卻又小心謹慎,對網絡中的各種東西會自主分析,篩選學習。
小玉米對鳴鳥有絕對的掌控權,監視著它的行動。
全國的人口普查以及重新登記才告一段落,鳴鳥侵入了民政局的係統收集所有的信息,同時又侵入公|安等係統,獲得了更多的數據。
蜂鳥收集的信息,另外建立成了一個數據庫,小玉米會定時向陶蓉蓉匯報這些數據。
陶蓉蓉看過之後,心裏很是驚訝,數據庫收集的信息非常的詳細,而且是從陶蓉蓉周邊的人開始的。
而鳴鳥似乎對人之間的關係很感興趣,光是那個關係圖譜就讓陶蓉蓉看花了眼。
鳴鳥知道陶蓉蓉是主人,對她身邊的人高度關注,每個人都有總結的關鍵詞,若是有惡意的就會標紅。
然後陶蓉蓉詫異地看到,以她為中心的圈子裏,竟然有幾個標紅的點,仔細一看,卻是劉嫣然等幾個同班同學。
鳴鳥對他們的備注是“嫉妒、傳播流言”。陶蓉蓉不由笑了笑,沒放在心上,她跟劉嫣然已經不在同一級別上了。
全國有十幾億的人口,鳴鳥光是收集信息就要好久,陶蓉蓉就沒再繼續盯著看,反正有什麽情況小玉米會跟自己說的。
陶蓉蓉成功寫出了蜂鳥,再寫其他的智能程序就簡單許多,她準備寫一個具有老師性格的智能程序,讓小玉米從調|教新人的任務中解脫出來。
“蓉蓉,你能不能多寫一些程序,作為我的補丁試試?”
小玉米覺得自己還是存在某些方麵的缺陷。
“我覺得你沒什麽可打補丁的了,我寫出來的這些智能程序能做的事,你全部能做,我覺得你繼續閱讀人類的文字和影視作品就很不錯。”
“而且你所用的體係跟我用的似乎不同,雖說能兼容,也可能是載體的關係。”
陶蓉蓉覺得小玉米是一個完整的程序體,有獨屬於它的性格以及邏輯思維,沒必要再添加什麽,畢竟沒有什麽是十全十美的。
“人沒有十全十美,智能也一樣,小玉米,我不會拋下你的。”
“謝謝你,蓉蓉。”小玉米感覺自己的運算速度增加了許多,或許這是人類成為愉悅的表現?
陶蓉蓉寫出了許多稀奇古怪的智能程序,成功的除了鳴鳥,負責教學的白浪,專門研究紡織品和衣服的七彩,這幾樣是跟動畫或電視劇製作有關。
此外,陶蓉蓉對製作測謊儀有點感興趣,但想一想又覺得不現實,最後隻好放棄了。
研究這些智能程序,其實挺好玩的,它們不如小玉米完整,隻有針對某一方麵的邏輯思維還有純粹性的性格,對於其他方麵是不會關注的。
鳴鳥主要是信息收集以及分析,因為它是陶蓉蓉寫出來的第一個程序,所以它的可變性是最大,也是不可測的。
因為寫入的性格關係,陶蓉蓉覺得鳴鳥很可能變成網絡警察,不過不到最後階段,什麽都說不清楚。
大二的上學期悄然而過,下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班級的同學也完成了他們在大學的一個轉變和定位。
三十來人的班級,有如同高中般時刻苦讀的人,也有各種考證的人,準備出國的人,更有沉迷遊戲的人,打工的人,準備創業的人等等。
每個班級都會有小團體,這並不奇怪,但是陶蓉蓉他們班是最沒有團結心的,實際上的交流並不多,更別說集體聚餐、外出活動了。
蘇老師也很無奈,帶的這個班級,各個學生都很有性格,有些難搞,但目前為止還沒弄出不可收拾的事來,還算叫人省心。
陶蓉蓉搖搖頭,“我暫時沒有想法,先把自己的目標給完成吧。“
張千山聽了,覺得有些可惜,“那我也不勉強,你跟似錦也是老同學了,他這個人有時候鑽牛角尖,你有空就給指點指點。”
陶蓉蓉看了一眼正在電腦前忙碌的孔似錦,他確實有這方麵的天賦,也能夠舉一反三,同樣是自學,隻是他們的起點並不同。
自己進入研究所的可能性並不大,但孔似錦怕是要一直走下去了,誰都希望國家變得更好,陶蓉蓉也不例外,隻是她的重心放在別的事情上。
所以培養一個不遜於自己的人才,也需要提上日程了,孔似錦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三個舍友雖說都很不錯,但相比孔似錦,陶蓉蓉覺得他能走得更遠。
“老師,我們都是老同學了,肯定會互相討論學習的。”陶蓉蓉並沒有說什麽絕對的話。
張千山點點頭,“你們年輕人腦子靈活,未來肯定比我們這些老頭子強。”
“老師您也很厲害。”張千山能坐到一個研究所的主要負責人之一,那肯定是很厲害的。
謝連雲準備了豐富的午餐,四個人吃完飯,等兩位老人去午休,陶蓉蓉和孔似錦這才離開。
“蓉蓉,你要迴工作室嗎?”
“對,現在兩個項目同時進行中,人手還是不夠,我必須去幫忙,你要跟我一起去嗎?”
“不會影響你嗎?主要是我有些問題想要請教你。”孔似錦覺得陶蓉蓉的基礎很紮實,涉略很廣,即使是一些很偏門的運算都很清楚。
“沒事,一起過去吧,我把我學習的資料發給你吧,這幾年我也都整理下來了,如果你能融匯貫通,做起任何事情來都會得心應手了。”
“你整理出來的資料一定很有價值,有需要我幫忙做什麽嗎?”
“多給我介紹一些想要做動畫特效的人才,我這邊會越來越缺人的。”
“這個簡單,希望到時能讓你滿意。”
陶蓉蓉發了個信息讓小玉米把完整的資料發到孔似錦的郵箱中,那裏頭除了地球上能收集到的各種資料外,還包括她找杭姐兌換來的整理好的資料。
光是兌換來的資料,就已經是地球上已有資料的三倍了。
所以有這些資料做支撐,孔似錦掌握後,的確會很輕鬆,編寫出一個更好的智能完全是可能的。
至於中文語言係統有沒有更好,這個還得進一步試驗才知道,如果自己能把智能係統寫出來的話,那時就能夠進行詳細地比較了。
張千山本來是想讓孔似錦書架跟著自己到研究所實習的,結果發現知道他從陶蓉蓉那得了份資料在努力學習,進步很大,索性就放手了。
且作為有原則的人,張千山也沒有問孔似錦要那份資料,這畢竟是陶蓉蓉的勞動結晶。
暑假兩個月,陶蓉蓉又招到了十個人,這些人都有各自擅長的東西,經過小玉米的線上培訓,才加入《紅鯉魚》團隊,開始著手一些簡單的事。
煮飯阿姨由原來的兼職變成了全職,主要是采購有些忙,金錦繡就自動幫忙,當是運動。
有時金錦繡沒空,其他人有時也會早起跟著出去幫忙,去找一找靈感。
對於這些事,陶蓉蓉都沒有插手,讓大家自己協調,她的要求很簡單,不能影響到工作效率,其他不出大錯,都可以隨意。
經過陶蓉蓉和小雲米的加班加點,科幻電影的背景整體架構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細節的填充,而特效設計員的工作是最重的,很耗腦力和想象力。
所以剩下將近一年半的時間,整部片子都要處於填充以及摳細節狀態,陶蓉蓉就不主要負責,又調了幾個有經驗的人給王以文,一幀一幀地將影片給完善好。
汪棋貞跟蘇隨緣很熟了,兩人掌控了《紅鯉魚》的全局,對片子的要求也增加了不少,她們分下去的任務,讓不少人愁得都要抓破腦袋。
不過出來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尤其是3d模式,幾乎有讓人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不像是某些片子,隻有兩三個鏡頭有立體的效果。
陶蓉蓉見狀,索性也不去打擾汪棋貞,自己專心研究起智能程序來。
小玉米所用的是什麽計算機語言,陶蓉蓉並沒有去深入研究,它的智能已經達到了一個不小的程度,能自主地與人進行對話,如果不說出來,還真的不會懷疑網絡上的它不是真人。
下半年無論對誰來說都是忙碌的,忙於學習,忙於工作,忙於研究。
兩部片子的進展是喜人的,陶蓉蓉的研究也一樣,不過這個智能程序傾向於收集分析信息。
以前陶蓉蓉有在研究的人臉識別係統,因為遇到了一些瓶頸,用了芒果後,反而得到了解決,識別度非常高,尤其是針對化妝以及整容後的分辨,對偽裝的犯罪份子的識別有巨大幫助。
其實陶蓉蓉的許多研究成果公布的話,是能引起一定震動的,但是她什麽都沒做。
她深知社會的規則,她處於這個社會的什麽階層,一些事情該如何處理才更適合,她心裏都有一把標尺。
而在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社會,許多東西完全不需要依靠人類去做事,私密度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陶蓉蓉將這個名為鳴鳥的智能程序和人臉識別係統結合,放入小玉米的係統,然後遊離在網絡上。
陶蓉蓉給這個智能程序寫入的性格是嫉惡如仇卻又小心謹慎,對網絡中的各種東西會自主分析,篩選學習。
小玉米對鳴鳥有絕對的掌控權,監視著它的行動。
全國的人口普查以及重新登記才告一段落,鳴鳥侵入了民政局的係統收集所有的信息,同時又侵入公|安等係統,獲得了更多的數據。
蜂鳥收集的信息,另外建立成了一個數據庫,小玉米會定時向陶蓉蓉匯報這些數據。
陶蓉蓉看過之後,心裏很是驚訝,數據庫收集的信息非常的詳細,而且是從陶蓉蓉周邊的人開始的。
而鳴鳥似乎對人之間的關係很感興趣,光是那個關係圖譜就讓陶蓉蓉看花了眼。
鳴鳥知道陶蓉蓉是主人,對她身邊的人高度關注,每個人都有總結的關鍵詞,若是有惡意的就會標紅。
然後陶蓉蓉詫異地看到,以她為中心的圈子裏,竟然有幾個標紅的點,仔細一看,卻是劉嫣然等幾個同班同學。
鳴鳥對他們的備注是“嫉妒、傳播流言”。陶蓉蓉不由笑了笑,沒放在心上,她跟劉嫣然已經不在同一級別上了。
全國有十幾億的人口,鳴鳥光是收集信息就要好久,陶蓉蓉就沒再繼續盯著看,反正有什麽情況小玉米會跟自己說的。
陶蓉蓉成功寫出了蜂鳥,再寫其他的智能程序就簡單許多,她準備寫一個具有老師性格的智能程序,讓小玉米從調|教新人的任務中解脫出來。
“蓉蓉,你能不能多寫一些程序,作為我的補丁試試?”
小玉米覺得自己還是存在某些方麵的缺陷。
“我覺得你沒什麽可打補丁的了,我寫出來的這些智能程序能做的事,你全部能做,我覺得你繼續閱讀人類的文字和影視作品就很不錯。”
“而且你所用的體係跟我用的似乎不同,雖說能兼容,也可能是載體的關係。”
陶蓉蓉覺得小玉米是一個完整的程序體,有獨屬於它的性格以及邏輯思維,沒必要再添加什麽,畢竟沒有什麽是十全十美的。
“人沒有十全十美,智能也一樣,小玉米,我不會拋下你的。”
“謝謝你,蓉蓉。”小玉米感覺自己的運算速度增加了許多,或許這是人類成為愉悅的表現?
陶蓉蓉寫出了許多稀奇古怪的智能程序,成功的除了鳴鳥,負責教學的白浪,專門研究紡織品和衣服的七彩,這幾樣是跟動畫或電視劇製作有關。
此外,陶蓉蓉對製作測謊儀有點感興趣,但想一想又覺得不現實,最後隻好放棄了。
研究這些智能程序,其實挺好玩的,它們不如小玉米完整,隻有針對某一方麵的邏輯思維還有純粹性的性格,對於其他方麵是不會關注的。
鳴鳥主要是信息收集以及分析,因為它是陶蓉蓉寫出來的第一個程序,所以它的可變性是最大,也是不可測的。
因為寫入的性格關係,陶蓉蓉覺得鳴鳥很可能變成網絡警察,不過不到最後階段,什麽都說不清楚。
大二的上學期悄然而過,下學期快要結束的時候,班級的同學也完成了他們在大學的一個轉變和定位。
三十來人的班級,有如同高中般時刻苦讀的人,也有各種考證的人,準備出國的人,更有沉迷遊戲的人,打工的人,準備創業的人等等。
每個班級都會有小團體,這並不奇怪,但是陶蓉蓉他們班是最沒有團結心的,實際上的交流並不多,更別說集體聚餐、外出活動了。
蘇老師也很無奈,帶的這個班級,各個學生都很有性格,有些難搞,但目前為止還沒弄出不可收拾的事來,還算叫人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