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吳昌碩仿石濤
古董君,快到我碗裏來! 作者:魚妙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路小喬、舒黎還有白望山白大爺一行三人走進去的時候著實有些引人注目。
因著路小喬手裏拿著請柬, 門口的兩個保安也沒有理由阻攔。
白大爺在門口的那一鬧, 也有不少人看見了。這會兒看見一老大爺跟著兩個年輕的小姑娘進來了,眼神都齊刷刷的落在路小喬她們三人的身上——好像在看什麽稀奇的東西似的。
好在她們也沒有在樓下多留,直接就往二樓上走。
相比於一樓要門票, 二樓因為有著不少珍貴的書畫, 看管的更為嚴格。有不少安保人員在附近走動。
周老是一早就在等著路小喬了,看見路小喬,直接就迎了過來, “小喬啊,怎麽來的這麽晚啊?”
今天的周老穿的一身唐裝,手裏還轉著兩個文玩核桃。
隨即又看到了路小喬後麵的舒黎還有白大爺。
舒黎也就罷了, 一看就是路小喬帶來的朋友, 但是白大爺就……
路小喬看到周老的眼神,解釋了一句,“這位大爺手裏有一幅畫,被一個叫做鶴山的畫家鑒定說是贗品。但是我覺得畫挺不錯,應該是名家仿的,所以帶上來想找人幫忙看看。”
周老抬頭作迴憶狀,“鶴山?鶴山……哦!是何中茂那小子吧?我記得他給自己取的名號就叫鶴山。”
周老這快七十歲的年紀, 麵對五十歲不到的何中茂叫一聲小子也沒什麽問題。
“剛剛我倒是見過他, 不過現在不知道逛到哪裏去了。”
又想起路小喬說的是要找人幫忙鑒定。路小喬的水平,在自家孫女周南映還有老友範教授的嘴裏, 周老已經知道了不少的。
因此聽路小喬說覺得是好東西自己卻又不確定, 周老來了興趣, “是什麽東西?畫嗎?”
周老的眼神看向被白大爺抱在懷裏的卷軸。
路小喬提了一句,“是仿的石濤的《山水清音圖》,時間我估摸著應該是民國的。您……有認識對畫作有研究的鑒定師嗎?”
周老想了想,一拍手,“對了!這事兒找老餘,他在咱們滬市的博物館裏做了幾十年了,專門就是研究書畫的。他今天也在這兒呢!”
“要說啊,老餘平時是很少參加這種活動的。今天過來,還是想著小喬丫頭你手裏的停雲館帖呢!對了,停雲館帖帶來了吧?”
路小喬拍了拍背包,“我帶著呢!”
周老點了點頭,手裏的兩顆文玩核桃轉的更歡了,“成了!我帶你們去找老餘!”
老餘坐在一個角落裏。
這老餘,原名餘常磊,早年學的國畫。後來去過故宮博物院那邊,專門學了古畫修複。學成之後,就分派到了滬市博物館工作,一做就是幾十年。
現在這老餘其實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不過被博物館返聘了,要老餘再幫著帶一帶年輕人。
老餘本身也是愛畫之人,要不然也不會心甘情願在博物館裏呆了這麽多年。
老餘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學者型的人。
就是他對那些個人情世故……不太會處理——這也是他很少會來這樣的交流會的原因。他對畫比對人更好。
所謂自古書畫不分家,老餘對書法字帖的興趣也就比畫稍微少這麽一丁點。
這迴聽了周老說偶然在範教授那裏看見一個學生,撿漏得了幾頁明代的停雲館帖,老餘就坐不住了。專門來了這平常他很少過來的書畫交流會。
老餘看著周老帶著兩個小姑娘過來,就意識到了,停雲館帖的持有者到了。
看了看走過來的兩個小姑娘,身上明顯什麽都沒帶的舒黎很快被排除了出去,老餘看著路小喬,“丫頭,你手裏有停雲館帖?能給我看看嗎?”
一點寒暄都不帶的,果然是個不怎麽通人情世故的學者型老人。
路小喬把背包裏的拿錦盒裝好的停雲館帖拿了出來,老餘迫不及待的接了過去,帶上手套就開始細細查看起來。
白望山站在一旁有些坐立不安。
他一個農民,在這麽一群書法家畫家收藏家中間,總覺得格格不入,全身都不舒服。
剛剛他也聽到了路小喬和周老的談話,知道眼前這個老餘是個專家。所以在老餘認真看著停雲館帖的時候,即使心裏著急的很,白望山也沒有說話。
***
另一邊。
所謂的鶴山大師,也就是何中茂何先生在去了一次廁所之後,迴來就看見二樓的角落裏站了一個他不想見的人。
因著白望山在這裏覺得有些格格不入,他站的離路小喬她們遠了幾步,抱著一幅畫東張西望的,看著倒像是一個人偷偷進來的。
何中茂覺得白望山太過分了!
他明明都說過了,那畫是後仿的,並且畫的比例還看起來如此不協調,不值錢。他為什麽非得要纏著自己?!
門口的保安也是的,居然連個老大爺都攔不住,還被他偷摸著進了二樓?!
他怒氣衝衝的上前,還不等白望山和他打招唿,就壓低了聲音,“你怎麽走進來的?!”
“我都告訴你了,你那幅畫不值錢!不值錢!不值錢!你幹嘛非要纏著我呢!”
白望山被嚇了一跳,反射性的想要解釋,“不、我不是……”
這越著急,反而越說不清楚。
何中茂可沒想聽他解釋。
他直接擺了擺手,“行了行了!這地方不是你可以進來了,你現在趕緊走,不然等一下被保安抓了,我可管不了你!”
說完這話,何中茂就準備離開。
沒想到一句話從後麵傳過來,“你說……要誰走?”
何中茂迴頭,就是一驚。
說話的是個不認識的小姑娘,這沒什麽大不了。
問題是後麵兩個人,餘老還有周老,都是他們書畫協會的大佬級人物!
何中茂下意識的挺直了腰杆,“餘老、周老,是這樣的,這個人是沒有請柬偷偷溜進來的,我現在正在讓他離開。”
路小喬搖了搖手裏的請柬,“白大爺是我請進來的。”
說完,路小喬看向餘老,“餘老,是這樣的。白大爺手裏有一幅畫,我覺得是好東西但是又不確定作者,所以想請您幫著看看。”
還不等餘老說話。
何中茂下意識的就冒出一句,“這不可能!那幅畫是贗品!”
話一出口,何中茂就在心裏喊了一聲“糟糕!”
之前路小喬壓根就沒和餘老說他鑒定過的事兒,他這話一出來不就暴露裏嘛!
他彌補性的加了一句,“餘老,這畫我看過,肯定不是石濤的畫,而且沒有落款沒有鈐印,隻有一枚刻著前世畫師的印。畫的比例看起來也奇怪的很……肯定是贗品!”
“哦?”路小喬看了他一眼,“我又沒說這是真品。但是有的時候,仿品……可比真品值錢呢!”
餘老聽到兩人的爭執,反而來了興趣,“你們說的是畫呢?也讓我看看吧。”
這就是路小喬把白大爺帶來的目的啊!
路小喬趕緊給白大爺使了個眼色。
白大爺也反應過來了,把畫軸遞給了餘老,嘴裏還念叨著,“這畫真的是我爺爺傳下來的,說是要留給子孫後代的好東西,我沒有騙人!”
餘老領著一行人重新迴到角落有桌子的那兒去看畫。
何中茂也跟了上去,對於路小喬和自己截然相反的意見,何中茂隻能說——他不和小女生計較!
仿石濤的畫最終比石濤還要值錢的畫家有嗎?有的。
張大千就是一個!
但是他仔細比對過,這畫的明顯就不是張大千的手筆!
這又沒留下名號什麽的,前世畫師也不知道是誰,頂多就是個佚名,哪裏可能會值錢呢?!
不過讓餘老看了也好,證實了他的鑒定結果之後白望山應該就再也沒有理由來煩他了吧?
正想著呢,就聽到餘老喊了一聲“好!”
何中茂覺得有點不妙了。
他看過去。
隻見餘老正拿著放大鏡正盯著那幅他曾經一力否決的畫,似乎從裏麵發現了什麽寶藏一樣。
白望山聽到餘老的一句讚也立馬看了過來,這意思是……他的畫真的是好的?
幾乎所有人都屏息,等待著餘老的判斷。
餘老放下手裏的放大鏡,歎道,“筆跡豪放一氣嗬成,墨點較大,使得整幅畫看起來似乎比例有些不協調。但這正是作畫之人的特殊之處!”
“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這該是吳昌碩的手筆!”
吳昌碩,是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集“詩書畫印”於一身,融金石書畫於一爐,被譽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這個吳昌碩那也是一個牛人啊!他牛在不僅他自己厲害,連他收的徒弟隨便拎一個出來那也是大佬級別的。其中最有名的一個,當屬齊白石了。
餘老研究了一輩子的書畫,在滬上書畫界基本上就是最厲害的那幾個之一。他認定了是吳昌碩的畫,那基本上就有七八成的把握了。
何中茂心裏涼了半截——這最後要是傳出去,不免會提到他何中茂在餘老之前鑒定過一次,還把吳昌碩的畫貶的一文不值——這讓他還怎麽以鶴山大師的名號在圈子裏混啊!
到底心裏不甘,何中茂道,“餘老,您確定是吳昌碩的筆跡嗎?我記得吳昌碩的畫被人仿的似乎也不少啊?”
這話說的就很沒道理了。
有哪個人這麽無聊,會仿吳昌碩仿石濤的畫,還落款鈐印都不留的?!
不過餘老對於他的質疑也沒有在意。
餘老道,“我能有八分確定這是吳昌碩仿石濤的畫,那是因為我之前曾經讀到過吳昌碩的弟子李苦李的一本迴憶錄,上麵曾經提到過這幅畫。”
餘老迴憶道,“上麵說吳昌碩晚年的時候,有一日臨摹石濤的山水清音圖,正在快要停筆完工的時候,忽然外麵有人打翻了茶具——吳昌碩當時的筆一停,在紙上留下一點墨點。”
“雖然說後來用高超的筆法掩蓋了過去,但在鬆樹枝之間仍然能看到痕跡。吳昌碩看過之後不喜,讓李苦李把畫給燒了。李苦李私心留了下來,也因此上麵才沒有作者的落款和鈐印。但是‘前世畫師’,我記得是李苦李的閑章。”
這番話,讓路小喬等人聽的那是恍然大悟。
何中茂動了動嘴唇,最後也明白自己無力迴天,直接轉身離開了這裏。
倒是白望山,他的第一反應仍然是,“那是那個叫吳昌碩的人給畫的,還畫的不好。那這畫……還值錢嗎?”
他問的小心翼翼。
也是。
對於一個孩子還在醫院的老父親來說,這幅畫的作者是誰、裏麵蘊含的小故事、畫的文化背景……和白望山都沒有什麽關係。
有什麽能比手裏的畫值多少錢更重要的呢?
路小喬在餘老的耳邊低聲說了白大爺家裏的情況,表示這幅畫白大爺是想要盡快出手的。
一般來說,吳昌碩仿石濤的畫,價值至少在三十萬左右。
加上餘老嘴裏手說的李苦李迴憶錄裏的那個小故事,為這幅畫的真實性添上了一層保障,價值應該會更加升高一點,至少能賣五十萬。
白大爺之前說了,房子賣了之後手術費還差三十萬。要是能賣五十萬的話,不僅他兒子的命保住了,父子倆以後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餘老當機立斷,“這畫既然被我看到了,也被我認出來了,那也算和我有緣。5五十萬,我買下了。”
當然,五十萬隻是他們幾個的估價。如果能放到拍賣會上價格可能會更高,但是白大爺的兒子是等不了那麽長時間的。
更何況白大爺原本的需求隻是湊夠醫藥費而已。
白大爺直接點了頭,“這畫賣給你了,但是你得馬上給我打錢,我這有急用!”
餘老點了點頭,“可以。”
他當場簽了一張支票遞給白大爺,“這是支票。錢可以直接去銀行裏兌出來。”
——別看餘老在博物館裏工作了幾十年工資不多,但是能稱得上大鑒定師或者大收藏家的手裏哪個又會缺錢呢?!
白望山求助的朝著路小喬和舒黎望了一眼,兩人就明白了:老爺子是不會用支票。
路小喬這邊還有不少人要看停雲館帖,於是舒黎就道,“那大爺,我帶您去把支票裏的錢先存進你的賬戶裏?”
白望山點了點頭,“行!”
而後把卷軸往路小喬手裏一塞,“女娃子,這畫你先幫我看著,等這個女娃子迴來之後你再把畫給他!”
路小喬失笑,這還不放心了這是?
不過她還是接過了畫軸,認真的答應下來。
……
過了幾十分鍾,舒黎迴來了,白大爺急著去醫院沒有再進來。
路小喬也依約把畫交給了餘老。
***
這次的書畫交流會出了兩件大事兒。
一是文征明的停雲館帖現世。
二是餘老得了一張吳昌碩仿石濤的畫。
交流會上的人好奇的同時,也不免會問到字帖還有畫的由來——像何中茂猜想的那樣,他的大名一下子就在圈子裏傳遍了。大家都知道,何中茂的鑒賞水平不行,把吳昌碩的畫鑒定成了一文不值的贗品!
何中茂是個什麽情況路小喬不知道。消息陸續傳開來到了學校的時候,路小喬已經順利的完成了期末考核,收拾收拾行李準備迴家了。
因著路小喬手裏拿著請柬, 門口的兩個保安也沒有理由阻攔。
白大爺在門口的那一鬧, 也有不少人看見了。這會兒看見一老大爺跟著兩個年輕的小姑娘進來了,眼神都齊刷刷的落在路小喬她們三人的身上——好像在看什麽稀奇的東西似的。
好在她們也沒有在樓下多留,直接就往二樓上走。
相比於一樓要門票, 二樓因為有著不少珍貴的書畫, 看管的更為嚴格。有不少安保人員在附近走動。
周老是一早就在等著路小喬了,看見路小喬,直接就迎了過來, “小喬啊,怎麽來的這麽晚啊?”
今天的周老穿的一身唐裝,手裏還轉著兩個文玩核桃。
隨即又看到了路小喬後麵的舒黎還有白大爺。
舒黎也就罷了, 一看就是路小喬帶來的朋友, 但是白大爺就……
路小喬看到周老的眼神,解釋了一句,“這位大爺手裏有一幅畫,被一個叫做鶴山的畫家鑒定說是贗品。但是我覺得畫挺不錯,應該是名家仿的,所以帶上來想找人幫忙看看。”
周老抬頭作迴憶狀,“鶴山?鶴山……哦!是何中茂那小子吧?我記得他給自己取的名號就叫鶴山。”
周老這快七十歲的年紀, 麵對五十歲不到的何中茂叫一聲小子也沒什麽問題。
“剛剛我倒是見過他, 不過現在不知道逛到哪裏去了。”
又想起路小喬說的是要找人幫忙鑒定。路小喬的水平,在自家孫女周南映還有老友範教授的嘴裏, 周老已經知道了不少的。
因此聽路小喬說覺得是好東西自己卻又不確定, 周老來了興趣, “是什麽東西?畫嗎?”
周老的眼神看向被白大爺抱在懷裏的卷軸。
路小喬提了一句,“是仿的石濤的《山水清音圖》,時間我估摸著應該是民國的。您……有認識對畫作有研究的鑒定師嗎?”
周老想了想,一拍手,“對了!這事兒找老餘,他在咱們滬市的博物館裏做了幾十年了,專門就是研究書畫的。他今天也在這兒呢!”
“要說啊,老餘平時是很少參加這種活動的。今天過來,還是想著小喬丫頭你手裏的停雲館帖呢!對了,停雲館帖帶來了吧?”
路小喬拍了拍背包,“我帶著呢!”
周老點了點頭,手裏的兩顆文玩核桃轉的更歡了,“成了!我帶你們去找老餘!”
老餘坐在一個角落裏。
這老餘,原名餘常磊,早年學的國畫。後來去過故宮博物院那邊,專門學了古畫修複。學成之後,就分派到了滬市博物館工作,一做就是幾十年。
現在這老餘其實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不過被博物館返聘了,要老餘再幫著帶一帶年輕人。
老餘本身也是愛畫之人,要不然也不會心甘情願在博物館裏呆了這麽多年。
老餘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學者型的人。
就是他對那些個人情世故……不太會處理——這也是他很少會來這樣的交流會的原因。他對畫比對人更好。
所謂自古書畫不分家,老餘對書法字帖的興趣也就比畫稍微少這麽一丁點。
這迴聽了周老說偶然在範教授那裏看見一個學生,撿漏得了幾頁明代的停雲館帖,老餘就坐不住了。專門來了這平常他很少過來的書畫交流會。
老餘看著周老帶著兩個小姑娘過來,就意識到了,停雲館帖的持有者到了。
看了看走過來的兩個小姑娘,身上明顯什麽都沒帶的舒黎很快被排除了出去,老餘看著路小喬,“丫頭,你手裏有停雲館帖?能給我看看嗎?”
一點寒暄都不帶的,果然是個不怎麽通人情世故的學者型老人。
路小喬把背包裏的拿錦盒裝好的停雲館帖拿了出來,老餘迫不及待的接了過去,帶上手套就開始細細查看起來。
白望山站在一旁有些坐立不安。
他一個農民,在這麽一群書法家畫家收藏家中間,總覺得格格不入,全身都不舒服。
剛剛他也聽到了路小喬和周老的談話,知道眼前這個老餘是個專家。所以在老餘認真看著停雲館帖的時候,即使心裏著急的很,白望山也沒有說話。
***
另一邊。
所謂的鶴山大師,也就是何中茂何先生在去了一次廁所之後,迴來就看見二樓的角落裏站了一個他不想見的人。
因著白望山在這裏覺得有些格格不入,他站的離路小喬她們遠了幾步,抱著一幅畫東張西望的,看著倒像是一個人偷偷進來的。
何中茂覺得白望山太過分了!
他明明都說過了,那畫是後仿的,並且畫的比例還看起來如此不協調,不值錢。他為什麽非得要纏著自己?!
門口的保安也是的,居然連個老大爺都攔不住,還被他偷摸著進了二樓?!
他怒氣衝衝的上前,還不等白望山和他打招唿,就壓低了聲音,“你怎麽走進來的?!”
“我都告訴你了,你那幅畫不值錢!不值錢!不值錢!你幹嘛非要纏著我呢!”
白望山被嚇了一跳,反射性的想要解釋,“不、我不是……”
這越著急,反而越說不清楚。
何中茂可沒想聽他解釋。
他直接擺了擺手,“行了行了!這地方不是你可以進來了,你現在趕緊走,不然等一下被保安抓了,我可管不了你!”
說完這話,何中茂就準備離開。
沒想到一句話從後麵傳過來,“你說……要誰走?”
何中茂迴頭,就是一驚。
說話的是個不認識的小姑娘,這沒什麽大不了。
問題是後麵兩個人,餘老還有周老,都是他們書畫協會的大佬級人物!
何中茂下意識的挺直了腰杆,“餘老、周老,是這樣的,這個人是沒有請柬偷偷溜進來的,我現在正在讓他離開。”
路小喬搖了搖手裏的請柬,“白大爺是我請進來的。”
說完,路小喬看向餘老,“餘老,是這樣的。白大爺手裏有一幅畫,我覺得是好東西但是又不確定作者,所以想請您幫著看看。”
還不等餘老說話。
何中茂下意識的就冒出一句,“這不可能!那幅畫是贗品!”
話一出口,何中茂就在心裏喊了一聲“糟糕!”
之前路小喬壓根就沒和餘老說他鑒定過的事兒,他這話一出來不就暴露裏嘛!
他彌補性的加了一句,“餘老,這畫我看過,肯定不是石濤的畫,而且沒有落款沒有鈐印,隻有一枚刻著前世畫師的印。畫的比例看起來也奇怪的很……肯定是贗品!”
“哦?”路小喬看了他一眼,“我又沒說這是真品。但是有的時候,仿品……可比真品值錢呢!”
餘老聽到兩人的爭執,反而來了興趣,“你們說的是畫呢?也讓我看看吧。”
這就是路小喬把白大爺帶來的目的啊!
路小喬趕緊給白大爺使了個眼色。
白大爺也反應過來了,把畫軸遞給了餘老,嘴裏還念叨著,“這畫真的是我爺爺傳下來的,說是要留給子孫後代的好東西,我沒有騙人!”
餘老領著一行人重新迴到角落有桌子的那兒去看畫。
何中茂也跟了上去,對於路小喬和自己截然相反的意見,何中茂隻能說——他不和小女生計較!
仿石濤的畫最終比石濤還要值錢的畫家有嗎?有的。
張大千就是一個!
但是他仔細比對過,這畫的明顯就不是張大千的手筆!
這又沒留下名號什麽的,前世畫師也不知道是誰,頂多就是個佚名,哪裏可能會值錢呢?!
不過讓餘老看了也好,證實了他的鑒定結果之後白望山應該就再也沒有理由來煩他了吧?
正想著呢,就聽到餘老喊了一聲“好!”
何中茂覺得有點不妙了。
他看過去。
隻見餘老正拿著放大鏡正盯著那幅他曾經一力否決的畫,似乎從裏麵發現了什麽寶藏一樣。
白望山聽到餘老的一句讚也立馬看了過來,這意思是……他的畫真的是好的?
幾乎所有人都屏息,等待著餘老的判斷。
餘老放下手裏的放大鏡,歎道,“筆跡豪放一氣嗬成,墨點較大,使得整幅畫看起來似乎比例有些不協調。但這正是作畫之人的特殊之處!”
“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這該是吳昌碩的手筆!”
吳昌碩,是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集“詩書畫印”於一身,融金石書畫於一爐,被譽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這個吳昌碩那也是一個牛人啊!他牛在不僅他自己厲害,連他收的徒弟隨便拎一個出來那也是大佬級別的。其中最有名的一個,當屬齊白石了。
餘老研究了一輩子的書畫,在滬上書畫界基本上就是最厲害的那幾個之一。他認定了是吳昌碩的畫,那基本上就有七八成的把握了。
何中茂心裏涼了半截——這最後要是傳出去,不免會提到他何中茂在餘老之前鑒定過一次,還把吳昌碩的畫貶的一文不值——這讓他還怎麽以鶴山大師的名號在圈子裏混啊!
到底心裏不甘,何中茂道,“餘老,您確定是吳昌碩的筆跡嗎?我記得吳昌碩的畫被人仿的似乎也不少啊?”
這話說的就很沒道理了。
有哪個人這麽無聊,會仿吳昌碩仿石濤的畫,還落款鈐印都不留的?!
不過餘老對於他的質疑也沒有在意。
餘老道,“我能有八分確定這是吳昌碩仿石濤的畫,那是因為我之前曾經讀到過吳昌碩的弟子李苦李的一本迴憶錄,上麵曾經提到過這幅畫。”
餘老迴憶道,“上麵說吳昌碩晚年的時候,有一日臨摹石濤的山水清音圖,正在快要停筆完工的時候,忽然外麵有人打翻了茶具——吳昌碩當時的筆一停,在紙上留下一點墨點。”
“雖然說後來用高超的筆法掩蓋了過去,但在鬆樹枝之間仍然能看到痕跡。吳昌碩看過之後不喜,讓李苦李把畫給燒了。李苦李私心留了下來,也因此上麵才沒有作者的落款和鈐印。但是‘前世畫師’,我記得是李苦李的閑章。”
這番話,讓路小喬等人聽的那是恍然大悟。
何中茂動了動嘴唇,最後也明白自己無力迴天,直接轉身離開了這裏。
倒是白望山,他的第一反應仍然是,“那是那個叫吳昌碩的人給畫的,還畫的不好。那這畫……還值錢嗎?”
他問的小心翼翼。
也是。
對於一個孩子還在醫院的老父親來說,這幅畫的作者是誰、裏麵蘊含的小故事、畫的文化背景……和白望山都沒有什麽關係。
有什麽能比手裏的畫值多少錢更重要的呢?
路小喬在餘老的耳邊低聲說了白大爺家裏的情況,表示這幅畫白大爺是想要盡快出手的。
一般來說,吳昌碩仿石濤的畫,價值至少在三十萬左右。
加上餘老嘴裏手說的李苦李迴憶錄裏的那個小故事,為這幅畫的真實性添上了一層保障,價值應該會更加升高一點,至少能賣五十萬。
白大爺之前說了,房子賣了之後手術費還差三十萬。要是能賣五十萬的話,不僅他兒子的命保住了,父子倆以後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餘老當機立斷,“這畫既然被我看到了,也被我認出來了,那也算和我有緣。5五十萬,我買下了。”
當然,五十萬隻是他們幾個的估價。如果能放到拍賣會上價格可能會更高,但是白大爺的兒子是等不了那麽長時間的。
更何況白大爺原本的需求隻是湊夠醫藥費而已。
白大爺直接點了頭,“這畫賣給你了,但是你得馬上給我打錢,我這有急用!”
餘老點了點頭,“可以。”
他當場簽了一張支票遞給白大爺,“這是支票。錢可以直接去銀行裏兌出來。”
——別看餘老在博物館裏工作了幾十年工資不多,但是能稱得上大鑒定師或者大收藏家的手裏哪個又會缺錢呢?!
白望山求助的朝著路小喬和舒黎望了一眼,兩人就明白了:老爺子是不會用支票。
路小喬這邊還有不少人要看停雲館帖,於是舒黎就道,“那大爺,我帶您去把支票裏的錢先存進你的賬戶裏?”
白望山點了點頭,“行!”
而後把卷軸往路小喬手裏一塞,“女娃子,這畫你先幫我看著,等這個女娃子迴來之後你再把畫給他!”
路小喬失笑,這還不放心了這是?
不過她還是接過了畫軸,認真的答應下來。
……
過了幾十分鍾,舒黎迴來了,白大爺急著去醫院沒有再進來。
路小喬也依約把畫交給了餘老。
***
這次的書畫交流會出了兩件大事兒。
一是文征明的停雲館帖現世。
二是餘老得了一張吳昌碩仿石濤的畫。
交流會上的人好奇的同時,也不免會問到字帖還有畫的由來——像何中茂猜想的那樣,他的大名一下子就在圈子裏傳遍了。大家都知道,何中茂的鑒賞水平不行,把吳昌碩的畫鑒定成了一文不值的贗品!
何中茂是個什麽情況路小喬不知道。消息陸續傳開來到了學校的時候,路小喬已經順利的完成了期末考核,收拾收拾行李準備迴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