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章購買比例不足30%,防盜時間24小時。 深覺受到侮辱的薛平貴, 握了握拳頭, 到底沒有做出什麽轉頭就走或是說些寧死不屈的話。
就在這眾目睽睽之下, 薛平貴咬牙將手伸向腰帶。
“怎麽沒動靜?娘, 好了沒?”
一向心急的王銀釧略帶不滿的聲音從屏風後麵冒出來, 薛平貴握著腰帶的手頓了頓,最後一使勁腰帶便拽了下來。
麵上一副大氣凜然的模樣,看得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他在賣身葬狗。
外袍, 中衣一一脫下,薛平貴光著膀子站在廳中央,目視前方。
來吧。
看到他這樣, 花廳裏的人都有些無語。
你倒是轉個身呀。
還是魏虎心急,直接走到薛平貴背後,一邊自己看薛平貴肩膀上的有無烙記, 一邊還伸手將薛平貴轉了個身。
薛平貴抽了抽嘴角背對眾人,心中卻想著一會兒身份確認了, 一定不要那麽輕易鬆口認親。
可惜他沒想到王母對他肩背上的烙記竟然‘記不清’了,這麽一來壓根沒有給他拿喬的餘地。
“看著有些像,隻是又有些拿不準。”王母遲疑的聲音在薛平貴背後想起,之後薛平貴心裏就咯噔一聲。
王母遲疑不敢確定。又拿起剛剛薛平貴放在桌上的嬰兒肚兜以及那塊黃綾, 當場‘咦’了一聲。
“老爺, 這, 這不是咱們兒子的東西。”
聽到這句話, 薛平貴也猛的轉身看過來。
王允也瞬間從坐位上站起來, 幾步走到王母身邊。就連蘇龍也擔心自家嶽父嶽母的安全,瞬間來到王母與薛平貴中間的位置站定。生怕這是圈套,遇到了真刺客。
魏虎上下打量薛平貴,一臉‘他就說嘛,怎麽可能’的神色,仿佛已經看出薛平貴就是個冒牌貨一樣。
“你可看清楚了?”
王允看一眼一臉震驚的薛平貴,然後低頭問妻子。
王母又翻了一迴肚兜和黃綾,很認真的點頭。
“烙記過了十八年,有些記不清了。不過我記得十八年前老爺還不是宰相,咱們家也沒有黃綾。當時老爺是禦史,沒少得罪人...”王母頓了頓,又指著這個小兒肚兜認真說道,“這個也不是我的針線。”
等級森嚴的朝代,黃綾不是普通百姓,也不是普通臣工能用的。隻有皇室才能使用。時偶有被賞賜給重臣之家,但卻不多。
因此王母在看到黃綾後才肯定這不是他們家的東西,等看到黃綾上的法螺時,就更加的肯定了。
中原,至少她熟悉的人家沒人會繡法螺這種東西。
說話間,王母又拿起夾在兩樣東西中間的草紙,打開來看時,臉上又露出一抹肯定的神色,“老爺您看,這玉佩,這玉佩的樣式倒是一模一樣。”
原來自從玉佩被盜,薛平貴在氣惱了一頓後,便提筆將玉佩的樣子畫了下來。
薛平貴的工筆畫還可以,畫個玉佩的樣式不是難事。畫好後,薛平貴想了想便將這圖紙夾在了嬰兒肚兜和黃綾中間。
沒想到現在竟然派上了用場。
在薛平貴心裏,他最大的認親道具就是肩背上的烙記。可現在看來...還不如一塊玉佩呢。
嬰兒肚兜和黃綾是假的,身上的烙記不肯定,唯有玉佩可以確定了,但玉佩卻還丟了。
一時間薛平貴猶豫了。
他擔心他要是拿喬了,這個親怕是就不用認了。可不拿喬,他又能說什麽,做什麽呢?
借著穿衣服的動作,薛平貴腦子裏各種想法都轉了一圈。
這會兒子薛平貴臉上沒表現出來什麽,眼睛裏卻滿是心事。王允隻看了一眼就在心底罵了一句‘糟心玩意’,然後垂下眼,看一眼老妻,見老妻也是一副猶豫神色後,清了清喉嚨決定道,“我看就先這樣吧,來人呀,送少爺迴房休息。”
“老爺?”
“嶽父?”“嶽父?”
屋裏的三人都詫異的看向王允,王允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臉上絲毫沒有找到兒子的喜色,他也沒管妻子和兩個女婿,隻淡淡的對薛平貴吩咐了幾句,“既然迴來了,就安心在府裏住著。明年是大比之年,你且安心功讀。也不必苦熬身子,若明年不第,為父會在軍中給你謀個差事。”頓了頓,王允看向薛平貴,又明確說道,“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王家少爺王富貴。”
王允發現當著薛平貴的麵,說‘為父’兩字時,特別的艱難。不過倒底還是自然的說了出來。
薛平貴聞言,眼神閃了閃,知道現在情況不對,便將心裏那些沽名釣譽,裝模做樣的拿喬心思都壓下去了。
對著王允行禮,“孩兒記住了。”說完看向王母,叫了一聲娘。又轉頭與蘇龍和魏虎行了一個平輩禮,叫了兩聲姐夫。
王允見此嘴角抽了一下,又將兩個躲在屏風後的閨女叫出來,讓他們‘姐弟’相認。
金釧雖然有些疑惑,倒是仍然笑得溫柔和氣,又說了一些客套話,告訴薛平貴迴家了,想要什麽,缺什麽使了隻管來找她。
金釧出嫁後並沒有住在夫家,而是一直住在娘家。
她也不能說出嫁,她是長女,王允沒有兒子所以當初就是招的婿。
隻是現在弟弟迴來了,他們倆口子也是時候做些打算了。
相較於金釧,銀釧的脾氣就更火暴些,“他真是我老弟?爹,娘不是說記不清了嗎?別再認錯了。”
看著自家這個沉不住氣的二閨女一眼,王允又轉頭看向同樣魯莽的二女婿,這倆口子能蠢成這樣,也怪清新脫俗的。
忍著牙疼,王允解釋道,“當年你娘曾經畫過一幅烙記的圖,我也記得那玉佩的模樣,嬰兒肚兜和黃綾看起來雖然不是當初你娘用過的。隻這兩樣也不是什麽要緊的物件。”
王允似是對銀釧解釋,又像是說服花廳中的眾人一般,等說完話,便又喊了丫頭領薛平貴下去休息。
等到薛平貴離開,王允擺出一副累極的模樣將女兒女婿都打發了,然後與王母一前一後迴了他們的臥室。
“老爺,妾身什麽時候畫過烙記圖?”她都不會畫畫的好不好?
王母皺眉看著王允,總覺得這老男人有什麽算計。若不是夫妻默契,她在花廳裏都要問他了。
“不管真假...,府上也不怕多養個閑人,先認著吧。等寶釧出嫁了再說。”
聽到王允這個理由,多年老夫老妻,王母一想就明白了。
這是為了三閨女的名聲和前程。
王母明白的點點頭,長歎了一口氣對王允說道,“不瞞老爺,妾身看那薛平貴,心裏竟沒有一絲觸動。隻是那烙記,一看便是許多年前的傷疤,心裏一時想這就是咱們的兒子,又擔心咱們的兒子會不會被人害了。”
“不必想那麽多了,這麽些年,咱們不也是認命了嗎?有就有,沒有就沒有。這個是也好,不是也罷了。”
是不是,他們都沒有養過那個孩子一天。生恩再大,不及養恩。隔心是必然的。
相較於這個剛剛不知真假的兒子,三個女兒才是他最放在心上的。
說起女兒,王允的思緒從三閨女身上又轉移到了大閨女那裏。
“你跟金釧好好說說,這裏永遠是她的家。將來就算到了那一天,這府裏也是她來繼承。至於薛平,不,對於富貴那裏,會跟其他的姐妹一樣,將來都會分出去。”
王母點頭,表示她也是這麽想的。
對於這個便宜兒子,見了麵後,王母心裏沒有丁點觸動。不但沒有觸動,王母心裏還有幾分怨怪他。
怨他勾搭自家三閨女,鬧出那麽多事來。
王允和王母這裏已經對新兒子有了定義,王銀釧那裏還在與魏虎嘀嘀咕咕說著這個弟弟怎麽看都不像是她們王家人。
魏虎看看媳婦,再想了一下大姨姐和三姨妹,以及老嶽父和嶽母,心裏也覺得新來的王富貴有些不像。
至於金釧和蘇龍這對,心裏也都有幾分怪異。尤其是蘇龍想到嶽父說妻弟科舉出仕失敗後,要在軍中給他謀個差事的話。
以嶽父的本事,哪怕妻弟真的屢次不第也能憑著他的身份地位在朝中找個文官的職位,很不必跑到軍中。
這麽多年,朝中一直重文輕武,若不是嶽父有個當武官的女婿,在某種程度上沒讓朝中文官一味打壓武官,說不定武官的地位會更不好。嶽父也不是不知道這種情況,怎麽還會那麽安排。
“龍哥,弟弟迴來了,你說我們是不是?”
蘇龍看一眼妻子,摸摸她的頭發和臉頰,“這事不急,先看看再說。”蘇龍發現不管什麽時候看自己媳婦心裏都有種說不出來的喜歡和溫暖。朝媳婦笑笑,輕聲建議道,“這兩天你不如多陪陪嶽母,看看哪天將三姨妹接迴來。她一個小姑娘總住在寺裏也不好。”
當年蘇龍和金釧成親的時候,寶釧還是個梳著雙丫鬢的小丫頭,沒想到一晃幾年過去,小丫頭也長成大姑娘了。
王家人心思各異的時候,王少爺正在打量自己的房間。
從陰暗矮小的寒窯到富麗堂皇的朝陽臥室,一朝之間天壤之別。王少爺心裏雖然還有幾分忐忑,怕自己不是相爺的親生兒子,可到底被這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暈乎了。
而就在他想要大展身手的時候,西涼的使團進京了。
第三章
把人弄進花房的前提就是這個人林琳不會再讓他活著走出花房。
死人是不會說話的,屍體或是魂魄倒是有可能。
不過魂魄什麽的,林琳不介意親手打得他魂飛魄散。而屍體...哼哼,她難道還能處理不幹淨?
這種事,她也是專業的,好不好?
→_→
進了花房,林琳也沒管吳大柱那副懵逼德行,徑直找來一個帶蓋木桶,一片魚網和一堆棱角分明的小石塊。
然後用匕.首在那木桶上紮出無數個氣眼。
隨後林琳走迴吳大柱跟前對他笑了笑。
突然出現在這裏吳大柱整個人都懵逼得不要不要的,此時好不容易反應過來就看見他們家三少奶奶衝他笑得極好看。
心下不由發毛,下意識的向後退了兩步。
林琳見此挑了挑眉,迅速出腿直接朝著吳大柱的膝蓋踹了兩腳。與此同時,林琳還點了吳大柱的啞穴,讓他發不出丁點聲音。
被林琳一腳踹倒在地,劇烈的疼痛瞬間讓吳大柱冷汗直流。張了張嘴,竟是一點聲音也發不出來。
吳大柱明顯感覺到他的膝蓋骨...碎了。看著麵前陌生的三少奶奶,心裏又悔又怕。
林琳居高臨下的看著抱住自己膝蓋疼得死去活來的吳大柱,又勾了勾唇笑得極溫柔。
你說說,好好的日子你不過,偏偏往槍眼子上撞。真以為女人都是好欺負的?
這迴知道錯了吧?
晚嘍~
看了一會兒吳大柱的慘樣,林琳又朝著吳大柱伸出手,一把拽住他的辮子想要將他整個人都拽進木桶裏。
可惜頭發不太結實,吳大柱還沒拽進木桶,倒是林琳自己差點沒因為用力過猛而摔到。
看一眼手中與後腦勺突然離別的辮子,林琳嫌棄的連忙丟掉。
撇了撇嘴,林琳上前幾步也不管頭發被她生生拽掉瞬間剃度的吳大柱疼得嗤牙咧嘴,薅著衣領子將人整個投進木桶裏。
將準備好的小石頭也丟進桶裏,最後再抓了兩隻油光發亮的耗子丟進去......
蓋上桶蓋,用漁網係死,林琳直接拖著漁網將木桶丟進河裏。
花房裏,河道又寬又深的河水圍著對麵的山不停的流動,還有個水車架在河麵上,水流潺潺,轉動一圈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木桶隨著河水滾動,裏麵棱角分明的石頭就像骰子一樣將木桶當成骰盅上下滾動。鋒利的梭角猶如一把把繡鈍的匕.首。
至於木桶裏活生生的耗子...應該不會造成跨種族的非禮事件。
看著河水裏浮浮沉沉的木桶,林琳在腦子裏幻想了一下木桶裏的情況,眯著眼睛笑了。
等到木桶飄遠了,林琳拍了拍手,在確定吳大柱不會淹死後便迴小木屋去休息了。
這一夜,林琳睡前想了很多事情,睡眠質量並不高。
這一夜,吳大柱承受了林琳他們家非比尋常的待客之道,痛到麻木。
這一夜有人春.宵一度,好夢連連。
這一夜還有人以為旁人也會跟她一樣春.宵一度。
笠日一早,林琳起床洗漱後便去河邊找木桶。等了一會兒木桶才從不遠處飄了過來。
一鞭子將木桶抽上了岸。林琳去練了一會兒身手,又迴小木屋做了早飯。等吃了早飯換了身衣服才走出來。
一劍將木桶劈開,裏麵的耗子嚇得瞬間就要逃跑,林琳怕它們往小木屋跑,直接將兩隻耗子一腳一個踢到了河對岸。
耗子落地後,左右轉了轉小腦袋,瞬間跑進大山沒了蹤跡。
林琳收迴視線,看向吳大柱。幾個時辰過去了,吳大柱已經是出氣多,進氣少了。狼狽的沒有一點大家管事的風範,比逃荒的乞丐還要悽慘可憐。
林琳見他這樣,也懶得跟他廢話。直接告訴他,要麽痛快招了,要麽咱們就繼續磨。
她有的是辦法對付想要占女人便宜的混賬。
吳大柱喘了半天氣,看著林琳的眼神猶如在看一個魔鬼。許是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也或是被林琳冷酷的手段嚇著了,一臉絕望的對林琳招了供。
誠如林琳之前猜測的那般,真是李四兒叫他來的。
李四兒叫人抱走了吳大柱的兒子,然後又調走了內院不少人,給吳大柱開了方便之門。
李四兒叫吳大柱這夜好好的與小赫舍裏氏做夫妻,第二天一早拿著赫舍裏氏的衣服離開。
至於其他的,越是能清楚明了的表達昨夜激烈的戰況越好。
聽吳大柱說李四兒調開了後院的人,林琳雙眼微眯,想到了長房長媳身上。
大少奶奶管著家,後院的人能是李四兒這麽一個三房侍妾說調走就調走的?
行嘛,這還有看熱鬧不怕事大的。
......
聽到李四兒還和吳大柱還約好了離開的時間,林琳就冷笑不已。等吳大柱能招的都招了,林琳看了一眼天色,想到小赫舍裏氏慘死的命運,直接將人用鐵鏈子鎖在河裏泡著。
想死?哪那麽容易。
你兒子被人綁了,你就可以去昧著良心,背主糟蹋人?
什麽道理。
隨意的攏了攏掉下來的碎發,林琳帶著半卷血字經書出了花房。
時間還沒到李四兒與吳大柱約定的時間,林琳原地轉了一圈,看著佟家小佛堂裏的金身佛相笑得無比冷漠。
康熙三十六年十一月五日,是當今皇太後五十七歲生辰。離現在還有半個月的時間。
林琳已經想好了如何安排佟家,自然是不想跟著佟家這條沉船一起倒黴。因此林琳準備借著這位皇太後的壽誕刷一波好感,然後進宮去給皇太後當個嬤嬤什麽的。
雖然嬤嬤是侍候人的奴才,但哄一個老太太開心的好處,可比和離迴娘家好太多了。
她這副身體才二十多歲,若是和離迴家,可能會影響到其他赫舍裏家的姑娘們。
進了皇宮,呆在皇太後身邊,拉大旗扯虎皮,至少不會因為她而讓其他赫舍裏家的姑娘婚姻艱難。
實在不行,她還可以請皇太後幫忙在蒙古擇一良婿。等離開了大清,想過什麽樣的日子...拳頭說了算。
而且呆在宮裏,也可以近水樓台的實現她借刀的計劃。
康熙今年才四十多歲,太子是康熙十三年出生的,今年也不過二十三歲,康熙成熟穩重,太子血氣方剛。當然了,除了康熙和太子,其他皇子阿哥也都不錯......
不過在那之前,她還得想辦法讓李四兒將她那便宜兒子丟下井才行。
眾目睽睽的那種。
佛堂有那種地桌,林琳將地桌擺在佛相前,又拿了筆紙和一個裝了雞血的小碟子放在桌上。
打開寫了不少血字的那卷經書,林琳跪在蒲團上拿筆蘸著雞血一字一字的開始默寫經書。
李四兒帶著隆科多過來的時候,林琳已經寫了不少字了。聽到房門被打開,林琳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繼續一筆一劃的寫著。
等到小碟子裏的雞血空了,林琳將手指放在嘴邊做了一個準備咬的動作。然後在這個過程中才發現站在門口的一行人。
歪了歪頭,眨了幾下眼睛,林琳將手指從嘴裏拿出來,放下筆,起身走了過去。
行了一個禮,笑意盈盈的問隆科多,“三爺怎麽過來了?”
考慮到視線和角度的問題,林琳的地桌是側著擺在佛相前的。所以站在門口的隆科多和李四兒隻要不是近視眼便能看見地桌上紅色的字體。
當然了,以距離來說,他們也就隻能看到林琳地桌上寫的是紅色的字,卻看不清楚寫的是什麽字。
不過世人也不傻,看到這裏誰還不知道林琳在抄血經呢。
此時聽到林琳的話,隆科多越過她往前走了幾步,看了一眼地桌上的經書和字跡,不冷不熱的開口了,“抄了血經?你這字倒是長進不少。”
林琳將注意力從李四兒身上收迴來,朝著隆科多走了兩步,“下月初就是皇太後的壽誕,上次皇太後還說血經心虔。正好最近住在佛堂,手上無事,心裏也清靜,便準備借著這個機會抄份血經給她老人家。”
林琳這話是明白告訴隆科多,這佛堂她住得挺好,而且還準備住到下月初五進宮賀壽前。
至於字的話,林琳隻做沒聽見。林琳用的卻是行楷,又是練了多少年的,自成風骨。
小赫舍裏氏留落在外的字跡都是簪花小楷,而抄佛經自然不能用這種字體。至於小赫舍裏氏會不會行楷...反正隆科多也沒從未關心過這些事。
隆科多聞言淡淡的點頭,抬頭看向林琳,見林琳臉上和和氣氣的模樣,心裏又是一陣乏味。
今天休沐,早上起來的時候四兒說要過來看看,自己怕她再為難四兒這才陪著一道過來。隻是...看一眼站在門口左右四望的四兒,再看看麵前的人,心裏有種詭異卻說不上來的心慌。
“既然如此,爺就不耽誤你抄經了。”隆科多語氣寡淡,不過視線看向李四兒時,眼底卻是一片溫柔。
嘖,這還渣出真愛來了?
壓下嗤笑的衝動,林琳應了一聲‘是’,又對隆科多說了一句慢走。
隆科多聽了沒啥反應,而剛剛一直沉默的李四兒看向林琳的眼神裏卻多了幾分忌憚。
她現在還不想走~
一向心急的王銀釧略帶不滿的聲音從屏風後麵冒出來,薛平貴握著腰帶的手頓了頓,最後一使勁腰帶便拽了下來。
麵上一副大氣凜然的模樣,看得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他在賣身葬狗。
外袍,中衣一一脫下,薛平貴光著膀子站在廳中央,目視前方。
來吧。
看到他這樣,花廳裏的人都有些無語。
你倒是轉個身呀。
還是魏虎心急,直接走到薛平貴背後,一邊自己看薛平貴肩膀上的有無烙記,一邊還伸手將薛平貴轉了個身。
薛平貴抽了抽嘴角背對眾人,心中卻想著一會兒身份確認了,一定不要那麽輕易鬆口認親。
可惜他沒想到王母對他肩背上的烙記竟然‘記不清’了,這麽一來壓根沒有給他拿喬的餘地。
“看著有些像,隻是又有些拿不準。”王母遲疑的聲音在薛平貴背後想起,之後薛平貴心裏就咯噔一聲。
王母遲疑不敢確定。又拿起剛剛薛平貴放在桌上的嬰兒肚兜以及那塊黃綾,當場‘咦’了一聲。
“老爺,這,這不是咱們兒子的東西。”
聽到這句話,薛平貴也猛的轉身看過來。
王允也瞬間從坐位上站起來,幾步走到王母身邊。就連蘇龍也擔心自家嶽父嶽母的安全,瞬間來到王母與薛平貴中間的位置站定。生怕這是圈套,遇到了真刺客。
魏虎上下打量薛平貴,一臉‘他就說嘛,怎麽可能’的神色,仿佛已經看出薛平貴就是個冒牌貨一樣。
“你可看清楚了?”
王允看一眼一臉震驚的薛平貴,然後低頭問妻子。
王母又翻了一迴肚兜和黃綾,很認真的點頭。
“烙記過了十八年,有些記不清了。不過我記得十八年前老爺還不是宰相,咱們家也沒有黃綾。當時老爺是禦史,沒少得罪人...”王母頓了頓,又指著這個小兒肚兜認真說道,“這個也不是我的針線。”
等級森嚴的朝代,黃綾不是普通百姓,也不是普通臣工能用的。隻有皇室才能使用。時偶有被賞賜給重臣之家,但卻不多。
因此王母在看到黃綾後才肯定這不是他們家的東西,等看到黃綾上的法螺時,就更加的肯定了。
中原,至少她熟悉的人家沒人會繡法螺這種東西。
說話間,王母又拿起夾在兩樣東西中間的草紙,打開來看時,臉上又露出一抹肯定的神色,“老爺您看,這玉佩,這玉佩的樣式倒是一模一樣。”
原來自從玉佩被盜,薛平貴在氣惱了一頓後,便提筆將玉佩的樣子畫了下來。
薛平貴的工筆畫還可以,畫個玉佩的樣式不是難事。畫好後,薛平貴想了想便將這圖紙夾在了嬰兒肚兜和黃綾中間。
沒想到現在竟然派上了用場。
在薛平貴心裏,他最大的認親道具就是肩背上的烙記。可現在看來...還不如一塊玉佩呢。
嬰兒肚兜和黃綾是假的,身上的烙記不肯定,唯有玉佩可以確定了,但玉佩卻還丟了。
一時間薛平貴猶豫了。
他擔心他要是拿喬了,這個親怕是就不用認了。可不拿喬,他又能說什麽,做什麽呢?
借著穿衣服的動作,薛平貴腦子裏各種想法都轉了一圈。
這會兒子薛平貴臉上沒表現出來什麽,眼睛裏卻滿是心事。王允隻看了一眼就在心底罵了一句‘糟心玩意’,然後垂下眼,看一眼老妻,見老妻也是一副猶豫神色後,清了清喉嚨決定道,“我看就先這樣吧,來人呀,送少爺迴房休息。”
“老爺?”
“嶽父?”“嶽父?”
屋裏的三人都詫異的看向王允,王允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臉上絲毫沒有找到兒子的喜色,他也沒管妻子和兩個女婿,隻淡淡的對薛平貴吩咐了幾句,“既然迴來了,就安心在府裏住著。明年是大比之年,你且安心功讀。也不必苦熬身子,若明年不第,為父會在軍中給你謀個差事。”頓了頓,王允看向薛平貴,又明確說道,“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王家少爺王富貴。”
王允發現當著薛平貴的麵,說‘為父’兩字時,特別的艱難。不過倒底還是自然的說了出來。
薛平貴聞言,眼神閃了閃,知道現在情況不對,便將心裏那些沽名釣譽,裝模做樣的拿喬心思都壓下去了。
對著王允行禮,“孩兒記住了。”說完看向王母,叫了一聲娘。又轉頭與蘇龍和魏虎行了一個平輩禮,叫了兩聲姐夫。
王允見此嘴角抽了一下,又將兩個躲在屏風後的閨女叫出來,讓他們‘姐弟’相認。
金釧雖然有些疑惑,倒是仍然笑得溫柔和氣,又說了一些客套話,告訴薛平貴迴家了,想要什麽,缺什麽使了隻管來找她。
金釧出嫁後並沒有住在夫家,而是一直住在娘家。
她也不能說出嫁,她是長女,王允沒有兒子所以當初就是招的婿。
隻是現在弟弟迴來了,他們倆口子也是時候做些打算了。
相較於金釧,銀釧的脾氣就更火暴些,“他真是我老弟?爹,娘不是說記不清了嗎?別再認錯了。”
看著自家這個沉不住氣的二閨女一眼,王允又轉頭看向同樣魯莽的二女婿,這倆口子能蠢成這樣,也怪清新脫俗的。
忍著牙疼,王允解釋道,“當年你娘曾經畫過一幅烙記的圖,我也記得那玉佩的模樣,嬰兒肚兜和黃綾看起來雖然不是當初你娘用過的。隻這兩樣也不是什麽要緊的物件。”
王允似是對銀釧解釋,又像是說服花廳中的眾人一般,等說完話,便又喊了丫頭領薛平貴下去休息。
等到薛平貴離開,王允擺出一副累極的模樣將女兒女婿都打發了,然後與王母一前一後迴了他們的臥室。
“老爺,妾身什麽時候畫過烙記圖?”她都不會畫畫的好不好?
王母皺眉看著王允,總覺得這老男人有什麽算計。若不是夫妻默契,她在花廳裏都要問他了。
“不管真假...,府上也不怕多養個閑人,先認著吧。等寶釧出嫁了再說。”
聽到王允這個理由,多年老夫老妻,王母一想就明白了。
這是為了三閨女的名聲和前程。
王母明白的點點頭,長歎了一口氣對王允說道,“不瞞老爺,妾身看那薛平貴,心裏竟沒有一絲觸動。隻是那烙記,一看便是許多年前的傷疤,心裏一時想這就是咱們的兒子,又擔心咱們的兒子會不會被人害了。”
“不必想那麽多了,這麽些年,咱們不也是認命了嗎?有就有,沒有就沒有。這個是也好,不是也罷了。”
是不是,他們都沒有養過那個孩子一天。生恩再大,不及養恩。隔心是必然的。
相較於這個剛剛不知真假的兒子,三個女兒才是他最放在心上的。
說起女兒,王允的思緒從三閨女身上又轉移到了大閨女那裏。
“你跟金釧好好說說,這裏永遠是她的家。將來就算到了那一天,這府裏也是她來繼承。至於薛平,不,對於富貴那裏,會跟其他的姐妹一樣,將來都會分出去。”
王母點頭,表示她也是這麽想的。
對於這個便宜兒子,見了麵後,王母心裏沒有丁點觸動。不但沒有觸動,王母心裏還有幾分怨怪他。
怨他勾搭自家三閨女,鬧出那麽多事來。
王允和王母這裏已經對新兒子有了定義,王銀釧那裏還在與魏虎嘀嘀咕咕說著這個弟弟怎麽看都不像是她們王家人。
魏虎看看媳婦,再想了一下大姨姐和三姨妹,以及老嶽父和嶽母,心裏也覺得新來的王富貴有些不像。
至於金釧和蘇龍這對,心裏也都有幾分怪異。尤其是蘇龍想到嶽父說妻弟科舉出仕失敗後,要在軍中給他謀個差事的話。
以嶽父的本事,哪怕妻弟真的屢次不第也能憑著他的身份地位在朝中找個文官的職位,很不必跑到軍中。
這麽多年,朝中一直重文輕武,若不是嶽父有個當武官的女婿,在某種程度上沒讓朝中文官一味打壓武官,說不定武官的地位會更不好。嶽父也不是不知道這種情況,怎麽還會那麽安排。
“龍哥,弟弟迴來了,你說我們是不是?”
蘇龍看一眼妻子,摸摸她的頭發和臉頰,“這事不急,先看看再說。”蘇龍發現不管什麽時候看自己媳婦心裏都有種說不出來的喜歡和溫暖。朝媳婦笑笑,輕聲建議道,“這兩天你不如多陪陪嶽母,看看哪天將三姨妹接迴來。她一個小姑娘總住在寺裏也不好。”
就在這眾目睽睽之下, 薛平貴咬牙將手伸向腰帶。
“怎麽沒動靜?娘, 好了沒?”
一向心急的王銀釧略帶不滿的聲音從屏風後麵冒出來, 薛平貴握著腰帶的手頓了頓,最後一使勁腰帶便拽了下來。
麵上一副大氣凜然的模樣,看得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他在賣身葬狗。
外袍, 中衣一一脫下,薛平貴光著膀子站在廳中央,目視前方。
來吧。
看到他這樣, 花廳裏的人都有些無語。
你倒是轉個身呀。
還是魏虎心急,直接走到薛平貴背後,一邊自己看薛平貴肩膀上的有無烙記, 一邊還伸手將薛平貴轉了個身。
薛平貴抽了抽嘴角背對眾人,心中卻想著一會兒身份確認了, 一定不要那麽輕易鬆口認親。
可惜他沒想到王母對他肩背上的烙記竟然‘記不清’了,這麽一來壓根沒有給他拿喬的餘地。
“看著有些像,隻是又有些拿不準。”王母遲疑的聲音在薛平貴背後想起,之後薛平貴心裏就咯噔一聲。
王母遲疑不敢確定。又拿起剛剛薛平貴放在桌上的嬰兒肚兜以及那塊黃綾, 當場‘咦’了一聲。
“老爺, 這, 這不是咱們兒子的東西。”
聽到這句話, 薛平貴也猛的轉身看過來。
王允也瞬間從坐位上站起來, 幾步走到王母身邊。就連蘇龍也擔心自家嶽父嶽母的安全,瞬間來到王母與薛平貴中間的位置站定。生怕這是圈套,遇到了真刺客。
魏虎上下打量薛平貴,一臉‘他就說嘛,怎麽可能’的神色,仿佛已經看出薛平貴就是個冒牌貨一樣。
“你可看清楚了?”
王允看一眼一臉震驚的薛平貴,然後低頭問妻子。
王母又翻了一迴肚兜和黃綾,很認真的點頭。
“烙記過了十八年,有些記不清了。不過我記得十八年前老爺還不是宰相,咱們家也沒有黃綾。當時老爺是禦史,沒少得罪人...”王母頓了頓,又指著這個小兒肚兜認真說道,“這個也不是我的針線。”
等級森嚴的朝代,黃綾不是普通百姓,也不是普通臣工能用的。隻有皇室才能使用。時偶有被賞賜給重臣之家,但卻不多。
因此王母在看到黃綾後才肯定這不是他們家的東西,等看到黃綾上的法螺時,就更加的肯定了。
中原,至少她熟悉的人家沒人會繡法螺這種東西。
說話間,王母又拿起夾在兩樣東西中間的草紙,打開來看時,臉上又露出一抹肯定的神色,“老爺您看,這玉佩,這玉佩的樣式倒是一模一樣。”
原來自從玉佩被盜,薛平貴在氣惱了一頓後,便提筆將玉佩的樣子畫了下來。
薛平貴的工筆畫還可以,畫個玉佩的樣式不是難事。畫好後,薛平貴想了想便將這圖紙夾在了嬰兒肚兜和黃綾中間。
沒想到現在竟然派上了用場。
在薛平貴心裏,他最大的認親道具就是肩背上的烙記。可現在看來...還不如一塊玉佩呢。
嬰兒肚兜和黃綾是假的,身上的烙記不肯定,唯有玉佩可以確定了,但玉佩卻還丟了。
一時間薛平貴猶豫了。
他擔心他要是拿喬了,這個親怕是就不用認了。可不拿喬,他又能說什麽,做什麽呢?
借著穿衣服的動作,薛平貴腦子裏各種想法都轉了一圈。
這會兒子薛平貴臉上沒表現出來什麽,眼睛裏卻滿是心事。王允隻看了一眼就在心底罵了一句‘糟心玩意’,然後垂下眼,看一眼老妻,見老妻也是一副猶豫神色後,清了清喉嚨決定道,“我看就先這樣吧,來人呀,送少爺迴房休息。”
“老爺?”
“嶽父?”“嶽父?”
屋裏的三人都詫異的看向王允,王允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臉上絲毫沒有找到兒子的喜色,他也沒管妻子和兩個女婿,隻淡淡的對薛平貴吩咐了幾句,“既然迴來了,就安心在府裏住著。明年是大比之年,你且安心功讀。也不必苦熬身子,若明年不第,為父會在軍中給你謀個差事。”頓了頓,王允看向薛平貴,又明確說道,“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王家少爺王富貴。”
王允發現當著薛平貴的麵,說‘為父’兩字時,特別的艱難。不過倒底還是自然的說了出來。
薛平貴聞言,眼神閃了閃,知道現在情況不對,便將心裏那些沽名釣譽,裝模做樣的拿喬心思都壓下去了。
對著王允行禮,“孩兒記住了。”說完看向王母,叫了一聲娘。又轉頭與蘇龍和魏虎行了一個平輩禮,叫了兩聲姐夫。
王允見此嘴角抽了一下,又將兩個躲在屏風後的閨女叫出來,讓他們‘姐弟’相認。
金釧雖然有些疑惑,倒是仍然笑得溫柔和氣,又說了一些客套話,告訴薛平貴迴家了,想要什麽,缺什麽使了隻管來找她。
金釧出嫁後並沒有住在夫家,而是一直住在娘家。
她也不能說出嫁,她是長女,王允沒有兒子所以當初就是招的婿。
隻是現在弟弟迴來了,他們倆口子也是時候做些打算了。
相較於金釧,銀釧的脾氣就更火暴些,“他真是我老弟?爹,娘不是說記不清了嗎?別再認錯了。”
看著自家這個沉不住氣的二閨女一眼,王允又轉頭看向同樣魯莽的二女婿,這倆口子能蠢成這樣,也怪清新脫俗的。
忍著牙疼,王允解釋道,“當年你娘曾經畫過一幅烙記的圖,我也記得那玉佩的模樣,嬰兒肚兜和黃綾看起來雖然不是當初你娘用過的。隻這兩樣也不是什麽要緊的物件。”
王允似是對銀釧解釋,又像是說服花廳中的眾人一般,等說完話,便又喊了丫頭領薛平貴下去休息。
等到薛平貴離開,王允擺出一副累極的模樣將女兒女婿都打發了,然後與王母一前一後迴了他們的臥室。
“老爺,妾身什麽時候畫過烙記圖?”她都不會畫畫的好不好?
王母皺眉看著王允,總覺得這老男人有什麽算計。若不是夫妻默契,她在花廳裏都要問他了。
“不管真假...,府上也不怕多養個閑人,先認著吧。等寶釧出嫁了再說。”
聽到王允這個理由,多年老夫老妻,王母一想就明白了。
這是為了三閨女的名聲和前程。
王母明白的點點頭,長歎了一口氣對王允說道,“不瞞老爺,妾身看那薛平貴,心裏竟沒有一絲觸動。隻是那烙記,一看便是許多年前的傷疤,心裏一時想這就是咱們的兒子,又擔心咱們的兒子會不會被人害了。”
“不必想那麽多了,這麽些年,咱們不也是認命了嗎?有就有,沒有就沒有。這個是也好,不是也罷了。”
是不是,他們都沒有養過那個孩子一天。生恩再大,不及養恩。隔心是必然的。
相較於這個剛剛不知真假的兒子,三個女兒才是他最放在心上的。
說起女兒,王允的思緒從三閨女身上又轉移到了大閨女那裏。
“你跟金釧好好說說,這裏永遠是她的家。將來就算到了那一天,這府裏也是她來繼承。至於薛平,不,對於富貴那裏,會跟其他的姐妹一樣,將來都會分出去。”
王母點頭,表示她也是這麽想的。
對於這個便宜兒子,見了麵後,王母心裏沒有丁點觸動。不但沒有觸動,王母心裏還有幾分怨怪他。
怨他勾搭自家三閨女,鬧出那麽多事來。
王允和王母這裏已經對新兒子有了定義,王銀釧那裏還在與魏虎嘀嘀咕咕說著這個弟弟怎麽看都不像是她們王家人。
魏虎看看媳婦,再想了一下大姨姐和三姨妹,以及老嶽父和嶽母,心裏也覺得新來的王富貴有些不像。
至於金釧和蘇龍這對,心裏也都有幾分怪異。尤其是蘇龍想到嶽父說妻弟科舉出仕失敗後,要在軍中給他謀個差事的話。
以嶽父的本事,哪怕妻弟真的屢次不第也能憑著他的身份地位在朝中找個文官的職位,很不必跑到軍中。
這麽多年,朝中一直重文輕武,若不是嶽父有個當武官的女婿,在某種程度上沒讓朝中文官一味打壓武官,說不定武官的地位會更不好。嶽父也不是不知道這種情況,怎麽還會那麽安排。
“龍哥,弟弟迴來了,你說我們是不是?”
蘇龍看一眼妻子,摸摸她的頭發和臉頰,“這事不急,先看看再說。”蘇龍發現不管什麽時候看自己媳婦心裏都有種說不出來的喜歡和溫暖。朝媳婦笑笑,輕聲建議道,“這兩天你不如多陪陪嶽母,看看哪天將三姨妹接迴來。她一個小姑娘總住在寺裏也不好。”
當年蘇龍和金釧成親的時候,寶釧還是個梳著雙丫鬢的小丫頭,沒想到一晃幾年過去,小丫頭也長成大姑娘了。
王家人心思各異的時候,王少爺正在打量自己的房間。
從陰暗矮小的寒窯到富麗堂皇的朝陽臥室,一朝之間天壤之別。王少爺心裏雖然還有幾分忐忑,怕自己不是相爺的親生兒子,可到底被這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暈乎了。
而就在他想要大展身手的時候,西涼的使團進京了。
第三章
把人弄進花房的前提就是這個人林琳不會再讓他活著走出花房。
死人是不會說話的,屍體或是魂魄倒是有可能。
不過魂魄什麽的,林琳不介意親手打得他魂飛魄散。而屍體...哼哼,她難道還能處理不幹淨?
這種事,她也是專業的,好不好?
→_→
進了花房,林琳也沒管吳大柱那副懵逼德行,徑直找來一個帶蓋木桶,一片魚網和一堆棱角分明的小石塊。
然後用匕.首在那木桶上紮出無數個氣眼。
隨後林琳走迴吳大柱跟前對他笑了笑。
突然出現在這裏吳大柱整個人都懵逼得不要不要的,此時好不容易反應過來就看見他們家三少奶奶衝他笑得極好看。
心下不由發毛,下意識的向後退了兩步。
林琳見此挑了挑眉,迅速出腿直接朝著吳大柱的膝蓋踹了兩腳。與此同時,林琳還點了吳大柱的啞穴,讓他發不出丁點聲音。
被林琳一腳踹倒在地,劇烈的疼痛瞬間讓吳大柱冷汗直流。張了張嘴,竟是一點聲音也發不出來。
吳大柱明顯感覺到他的膝蓋骨...碎了。看著麵前陌生的三少奶奶,心裏又悔又怕。
林琳居高臨下的看著抱住自己膝蓋疼得死去活來的吳大柱,又勾了勾唇笑得極溫柔。
你說說,好好的日子你不過,偏偏往槍眼子上撞。真以為女人都是好欺負的?
這迴知道錯了吧?
晚嘍~
看了一會兒吳大柱的慘樣,林琳又朝著吳大柱伸出手,一把拽住他的辮子想要將他整個人都拽進木桶裏。
可惜頭發不太結實,吳大柱還沒拽進木桶,倒是林琳自己差點沒因為用力過猛而摔到。
看一眼手中與後腦勺突然離別的辮子,林琳嫌棄的連忙丟掉。
撇了撇嘴,林琳上前幾步也不管頭發被她生生拽掉瞬間剃度的吳大柱疼得嗤牙咧嘴,薅著衣領子將人整個投進木桶裏。
將準備好的小石頭也丟進桶裏,最後再抓了兩隻油光發亮的耗子丟進去......
蓋上桶蓋,用漁網係死,林琳直接拖著漁網將木桶丟進河裏。
花房裏,河道又寬又深的河水圍著對麵的山不停的流動,還有個水車架在河麵上,水流潺潺,轉動一圈也用不了多少時間。
木桶隨著河水滾動,裏麵棱角分明的石頭就像骰子一樣將木桶當成骰盅上下滾動。鋒利的梭角猶如一把把繡鈍的匕.首。
至於木桶裏活生生的耗子...應該不會造成跨種族的非禮事件。
看著河水裏浮浮沉沉的木桶,林琳在腦子裏幻想了一下木桶裏的情況,眯著眼睛笑了。
等到木桶飄遠了,林琳拍了拍手,在確定吳大柱不會淹死後便迴小木屋去休息了。
這一夜,林琳睡前想了很多事情,睡眠質量並不高。
這一夜,吳大柱承受了林琳他們家非比尋常的待客之道,痛到麻木。
這一夜有人春.宵一度,好夢連連。
這一夜還有人以為旁人也會跟她一樣春.宵一度。
笠日一早,林琳起床洗漱後便去河邊找木桶。等了一會兒木桶才從不遠處飄了過來。
一鞭子將木桶抽上了岸。林琳去練了一會兒身手,又迴小木屋做了早飯。等吃了早飯換了身衣服才走出來。
一劍將木桶劈開,裏麵的耗子嚇得瞬間就要逃跑,林琳怕它們往小木屋跑,直接將兩隻耗子一腳一個踢到了河對岸。
耗子落地後,左右轉了轉小腦袋,瞬間跑進大山沒了蹤跡。
林琳收迴視線,看向吳大柱。幾個時辰過去了,吳大柱已經是出氣多,進氣少了。狼狽的沒有一點大家管事的風範,比逃荒的乞丐還要悽慘可憐。
林琳見他這樣,也懶得跟他廢話。直接告訴他,要麽痛快招了,要麽咱們就繼續磨。
她有的是辦法對付想要占女人便宜的混賬。
吳大柱喘了半天氣,看著林琳的眼神猶如在看一個魔鬼。許是明白了自己的處境,也或是被林琳冷酷的手段嚇著了,一臉絕望的對林琳招了供。
誠如林琳之前猜測的那般,真是李四兒叫他來的。
李四兒叫人抱走了吳大柱的兒子,然後又調走了內院不少人,給吳大柱開了方便之門。
李四兒叫吳大柱這夜好好的與小赫舍裏氏做夫妻,第二天一早拿著赫舍裏氏的衣服離開。
至於其他的,越是能清楚明了的表達昨夜激烈的戰況越好。
聽吳大柱說李四兒調開了後院的人,林琳雙眼微眯,想到了長房長媳身上。
大少奶奶管著家,後院的人能是李四兒這麽一個三房侍妾說調走就調走的?
行嘛,這還有看熱鬧不怕事大的。
......
聽到李四兒還和吳大柱還約好了離開的時間,林琳就冷笑不已。等吳大柱能招的都招了,林琳看了一眼天色,想到小赫舍裏氏慘死的命運,直接將人用鐵鏈子鎖在河裏泡著。
想死?哪那麽容易。
你兒子被人綁了,你就可以去昧著良心,背主糟蹋人?
什麽道理。
隨意的攏了攏掉下來的碎發,林琳帶著半卷血字經書出了花房。
時間還沒到李四兒與吳大柱約定的時間,林琳原地轉了一圈,看著佟家小佛堂裏的金身佛相笑得無比冷漠。
康熙三十六年十一月五日,是當今皇太後五十七歲生辰。離現在還有半個月的時間。
林琳已經想好了如何安排佟家,自然是不想跟著佟家這條沉船一起倒黴。因此林琳準備借著這位皇太後的壽誕刷一波好感,然後進宮去給皇太後當個嬤嬤什麽的。
雖然嬤嬤是侍候人的奴才,但哄一個老太太開心的好處,可比和離迴娘家好太多了。
她這副身體才二十多歲,若是和離迴家,可能會影響到其他赫舍裏家的姑娘們。
進了皇宮,呆在皇太後身邊,拉大旗扯虎皮,至少不會因為她而讓其他赫舍裏家的姑娘婚姻艱難。
實在不行,她還可以請皇太後幫忙在蒙古擇一良婿。等離開了大清,想過什麽樣的日子...拳頭說了算。
而且呆在宮裏,也可以近水樓台的實現她借刀的計劃。
康熙今年才四十多歲,太子是康熙十三年出生的,今年也不過二十三歲,康熙成熟穩重,太子血氣方剛。當然了,除了康熙和太子,其他皇子阿哥也都不錯......
不過在那之前,她還得想辦法讓李四兒將她那便宜兒子丟下井才行。
眾目睽睽的那種。
佛堂有那種地桌,林琳將地桌擺在佛相前,又拿了筆紙和一個裝了雞血的小碟子放在桌上。
打開寫了不少血字的那卷經書,林琳跪在蒲團上拿筆蘸著雞血一字一字的開始默寫經書。
李四兒帶著隆科多過來的時候,林琳已經寫了不少字了。聽到房門被打開,林琳裝作什麽都不知道繼續一筆一劃的寫著。
等到小碟子裏的雞血空了,林琳將手指放在嘴邊做了一個準備咬的動作。然後在這個過程中才發現站在門口的一行人。
歪了歪頭,眨了幾下眼睛,林琳將手指從嘴裏拿出來,放下筆,起身走了過去。
行了一個禮,笑意盈盈的問隆科多,“三爺怎麽過來了?”
考慮到視線和角度的問題,林琳的地桌是側著擺在佛相前的。所以站在門口的隆科多和李四兒隻要不是近視眼便能看見地桌上紅色的字體。
當然了,以距離來說,他們也就隻能看到林琳地桌上寫的是紅色的字,卻看不清楚寫的是什麽字。
不過世人也不傻,看到這裏誰還不知道林琳在抄血經呢。
此時聽到林琳的話,隆科多越過她往前走了幾步,看了一眼地桌上的經書和字跡,不冷不熱的開口了,“抄了血經?你這字倒是長進不少。”
林琳將注意力從李四兒身上收迴來,朝著隆科多走了兩步,“下月初就是皇太後的壽誕,上次皇太後還說血經心虔。正好最近住在佛堂,手上無事,心裏也清靜,便準備借著這個機會抄份血經給她老人家。”
林琳這話是明白告訴隆科多,這佛堂她住得挺好,而且還準備住到下月初五進宮賀壽前。
至於字的話,林琳隻做沒聽見。林琳用的卻是行楷,又是練了多少年的,自成風骨。
小赫舍裏氏留落在外的字跡都是簪花小楷,而抄佛經自然不能用這種字體。至於小赫舍裏氏會不會行楷...反正隆科多也沒從未關心過這些事。
隆科多聞言淡淡的點頭,抬頭看向林琳,見林琳臉上和和氣氣的模樣,心裏又是一陣乏味。
今天休沐,早上起來的時候四兒說要過來看看,自己怕她再為難四兒這才陪著一道過來。隻是...看一眼站在門口左右四望的四兒,再看看麵前的人,心裏有種詭異卻說不上來的心慌。
“既然如此,爺就不耽誤你抄經了。”隆科多語氣寡淡,不過視線看向李四兒時,眼底卻是一片溫柔。
嘖,這還渣出真愛來了?
壓下嗤笑的衝動,林琳應了一聲‘是’,又對隆科多說了一句慢走。
隆科多聽了沒啥反應,而剛剛一直沉默的李四兒看向林琳的眼神裏卻多了幾分忌憚。
她現在還不想走~
一向心急的王銀釧略帶不滿的聲音從屏風後麵冒出來,薛平貴握著腰帶的手頓了頓,最後一使勁腰帶便拽了下來。
麵上一副大氣凜然的模樣,看得不知情的人還以為他在賣身葬狗。
外袍,中衣一一脫下,薛平貴光著膀子站在廳中央,目視前方。
來吧。
看到他這樣,花廳裏的人都有些無語。
你倒是轉個身呀。
還是魏虎心急,直接走到薛平貴背後,一邊自己看薛平貴肩膀上的有無烙記,一邊還伸手將薛平貴轉了個身。
薛平貴抽了抽嘴角背對眾人,心中卻想著一會兒身份確認了,一定不要那麽輕易鬆口認親。
可惜他沒想到王母對他肩背上的烙記竟然‘記不清’了,這麽一來壓根沒有給他拿喬的餘地。
“看著有些像,隻是又有些拿不準。”王母遲疑的聲音在薛平貴背後想起,之後薛平貴心裏就咯噔一聲。
王母遲疑不敢確定。又拿起剛剛薛平貴放在桌上的嬰兒肚兜以及那塊黃綾,當場‘咦’了一聲。
“老爺,這,這不是咱們兒子的東西。”
聽到這句話,薛平貴也猛的轉身看過來。
王允也瞬間從坐位上站起來,幾步走到王母身邊。就連蘇龍也擔心自家嶽父嶽母的安全,瞬間來到王母與薛平貴中間的位置站定。生怕這是圈套,遇到了真刺客。
魏虎上下打量薛平貴,一臉‘他就說嘛,怎麽可能’的神色,仿佛已經看出薛平貴就是個冒牌貨一樣。
“你可看清楚了?”
王允看一眼一臉震驚的薛平貴,然後低頭問妻子。
王母又翻了一迴肚兜和黃綾,很認真的點頭。
“烙記過了十八年,有些記不清了。不過我記得十八年前老爺還不是宰相,咱們家也沒有黃綾。當時老爺是禦史,沒少得罪人...”王母頓了頓,又指著這個小兒肚兜認真說道,“這個也不是我的針線。”
等級森嚴的朝代,黃綾不是普通百姓,也不是普通臣工能用的。隻有皇室才能使用。時偶有被賞賜給重臣之家,但卻不多。
因此王母在看到黃綾後才肯定這不是他們家的東西,等看到黃綾上的法螺時,就更加的肯定了。
中原,至少她熟悉的人家沒人會繡法螺這種東西。
說話間,王母又拿起夾在兩樣東西中間的草紙,打開來看時,臉上又露出一抹肯定的神色,“老爺您看,這玉佩,這玉佩的樣式倒是一模一樣。”
原來自從玉佩被盜,薛平貴在氣惱了一頓後,便提筆將玉佩的樣子畫了下來。
薛平貴的工筆畫還可以,畫個玉佩的樣式不是難事。畫好後,薛平貴想了想便將這圖紙夾在了嬰兒肚兜和黃綾中間。
沒想到現在竟然派上了用場。
在薛平貴心裏,他最大的認親道具就是肩背上的烙記。可現在看來...還不如一塊玉佩呢。
嬰兒肚兜和黃綾是假的,身上的烙記不肯定,唯有玉佩可以確定了,但玉佩卻還丟了。
一時間薛平貴猶豫了。
他擔心他要是拿喬了,這個親怕是就不用認了。可不拿喬,他又能說什麽,做什麽呢?
借著穿衣服的動作,薛平貴腦子裏各種想法都轉了一圈。
這會兒子薛平貴臉上沒表現出來什麽,眼睛裏卻滿是心事。王允隻看了一眼就在心底罵了一句‘糟心玩意’,然後垂下眼,看一眼老妻,見老妻也是一副猶豫神色後,清了清喉嚨決定道,“我看就先這樣吧,來人呀,送少爺迴房休息。”
“老爺?”
“嶽父?”“嶽父?”
屋裏的三人都詫異的看向王允,王允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臉上絲毫沒有找到兒子的喜色,他也沒管妻子和兩個女婿,隻淡淡的對薛平貴吩咐了幾句,“既然迴來了,就安心在府裏住著。明年是大比之年,你且安心功讀。也不必苦熬身子,若明年不第,為父會在軍中給你謀個差事。”頓了頓,王允看向薛平貴,又明確說道,“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王家少爺王富貴。”
王允發現當著薛平貴的麵,說‘為父’兩字時,特別的艱難。不過倒底還是自然的說了出來。
薛平貴聞言,眼神閃了閃,知道現在情況不對,便將心裏那些沽名釣譽,裝模做樣的拿喬心思都壓下去了。
對著王允行禮,“孩兒記住了。”說完看向王母,叫了一聲娘。又轉頭與蘇龍和魏虎行了一個平輩禮,叫了兩聲姐夫。
王允見此嘴角抽了一下,又將兩個躲在屏風後的閨女叫出來,讓他們‘姐弟’相認。
金釧雖然有些疑惑,倒是仍然笑得溫柔和氣,又說了一些客套話,告訴薛平貴迴家了,想要什麽,缺什麽使了隻管來找她。
金釧出嫁後並沒有住在夫家,而是一直住在娘家。
她也不能說出嫁,她是長女,王允沒有兒子所以當初就是招的婿。
隻是現在弟弟迴來了,他們倆口子也是時候做些打算了。
相較於金釧,銀釧的脾氣就更火暴些,“他真是我老弟?爹,娘不是說記不清了嗎?別再認錯了。”
看著自家這個沉不住氣的二閨女一眼,王允又轉頭看向同樣魯莽的二女婿,這倆口子能蠢成這樣,也怪清新脫俗的。
忍著牙疼,王允解釋道,“當年你娘曾經畫過一幅烙記的圖,我也記得那玉佩的模樣,嬰兒肚兜和黃綾看起來雖然不是當初你娘用過的。隻這兩樣也不是什麽要緊的物件。”
王允似是對銀釧解釋,又像是說服花廳中的眾人一般,等說完話,便又喊了丫頭領薛平貴下去休息。
等到薛平貴離開,王允擺出一副累極的模樣將女兒女婿都打發了,然後與王母一前一後迴了他們的臥室。
“老爺,妾身什麽時候畫過烙記圖?”她都不會畫畫的好不好?
王母皺眉看著王允,總覺得這老男人有什麽算計。若不是夫妻默契,她在花廳裏都要問他了。
“不管真假...,府上也不怕多養個閑人,先認著吧。等寶釧出嫁了再說。”
聽到王允這個理由,多年老夫老妻,王母一想就明白了。
這是為了三閨女的名聲和前程。
王母明白的點點頭,長歎了一口氣對王允說道,“不瞞老爺,妾身看那薛平貴,心裏竟沒有一絲觸動。隻是那烙記,一看便是許多年前的傷疤,心裏一時想這就是咱們的兒子,又擔心咱們的兒子會不會被人害了。”
“不必想那麽多了,這麽些年,咱們不也是認命了嗎?有就有,沒有就沒有。這個是也好,不是也罷了。”
是不是,他們都沒有養過那個孩子一天。生恩再大,不及養恩。隔心是必然的。
相較於這個剛剛不知真假的兒子,三個女兒才是他最放在心上的。
說起女兒,王允的思緒從三閨女身上又轉移到了大閨女那裏。
“你跟金釧好好說說,這裏永遠是她的家。將來就算到了那一天,這府裏也是她來繼承。至於薛平,不,對於富貴那裏,會跟其他的姐妹一樣,將來都會分出去。”
王母點頭,表示她也是這麽想的。
對於這個便宜兒子,見了麵後,王母心裏沒有丁點觸動。不但沒有觸動,王母心裏還有幾分怨怪他。
怨他勾搭自家三閨女,鬧出那麽多事來。
王允和王母這裏已經對新兒子有了定義,王銀釧那裏還在與魏虎嘀嘀咕咕說著這個弟弟怎麽看都不像是她們王家人。
魏虎看看媳婦,再想了一下大姨姐和三姨妹,以及老嶽父和嶽母,心裏也覺得新來的王富貴有些不像。
至於金釧和蘇龍這對,心裏也都有幾分怪異。尤其是蘇龍想到嶽父說妻弟科舉出仕失敗後,要在軍中給他謀個差事的話。
以嶽父的本事,哪怕妻弟真的屢次不第也能憑著他的身份地位在朝中找個文官的職位,很不必跑到軍中。
這麽多年,朝中一直重文輕武,若不是嶽父有個當武官的女婿,在某種程度上沒讓朝中文官一味打壓武官,說不定武官的地位會更不好。嶽父也不是不知道這種情況,怎麽還會那麽安排。
“龍哥,弟弟迴來了,你說我們是不是?”
蘇龍看一眼妻子,摸摸她的頭發和臉頰,“這事不急,先看看再說。”蘇龍發現不管什麽時候看自己媳婦心裏都有種說不出來的喜歡和溫暖。朝媳婦笑笑,輕聲建議道,“這兩天你不如多陪陪嶽母,看看哪天將三姨妹接迴來。她一個小姑娘總住在寺裏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