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群眾(十七)
兩個警察勉強將秩序維持住,隨後又有大量警察趕來增援,不過這時候事情已經基本平息了,警察現場教育了一番那一群多米村村民,隨後也就離開了。村民們開始橫穿馬路過來,準備迴大巴車上去,我下車在路邊等著,看到陳美英,我就將她叫住:“陳大姐。”
她嘿嘿一笑,急忙對我說道:“常先生,一邊說去。”說著就拽著我往一邊走。我心知她肯定是承諾了別人錢財,我給她的是每人三百,她肯定要打個折給別人,所以怕被人家聽到,因此就隨著她往後走了幾步,一直走到蘭滬車後麵才停住。
我笑道:“陳大姐,我剛才也一直都在這邊數著,你數的有多少個人啊?”
“我數的是十三個。”
其實我根本沒數,聽她報的數也正常,便點頭笑道:“嗯,我數的也是十三個,一個三百,十三個就是三千九,我給過你一千的定金,再給你兩千九,對吧?”
“嘿嘿,對。”
我數了兩千九百塊錢遞給她,她笑嘻嘻的接過去,說了幾句感謝的話,就趕緊去追她那些同村的去了。轉頭再去看對麵的東華紡織大門口,剛才還熙熙攘攘的,現在已經恢複了平靜,隻是留下了滿地的垃圾。
蘭滬也從車裏下來,對我笑道:“這件事今天算是解決了吧?”
“唉,但願吧。”我撇撇嘴說道:“今天這麽敲打了一下顧雲霞,接下來他們應該會好好想想了,應該不敢再用這種發動群眾鬧事的招了。”
“那他們會不會又搞出別的幺蛾子來啊?”
“不知道。”我搖了搖頭,說道:“不過別的招數我也不怕,別的招數嘛,鬥智鬥勇,最後總有一個贏家,鬥不過是技不如人,沒什麽好抱怨的。唯有這種群眾運動式的招數,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就好比今天,他們白白浪費了錢,還擔了違法的風險,收獲什麽了嗎?實際上什麽也沒有。我們也一樣,花了錢,結果還在地方政府以及監管部門那裏留下了一個招事的壞印象。如果事情再大些,比如今天死了人什麽的,那最後可能刁念慈、顧雲霞他們要進監獄,而我們這個項目也會被斬立決,我們雙方都輸了。”
“哈哈,那你還讓人來撒錢,那不是火上澆油嗎,本來沒什麽事的,就是撒了錢之後,才冒出出事的苗頭。”
“我這不是沒別的辦法了嗎。”我說道:“我們如果隻是簡單的辟謠、自證清白,不讓他們看到這種事情有可能產生反噬的風險,他們就會一直樂此不疲的鬧下去,一直鬧到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煩不勝煩,把我們這個項目砍了為止。因此隻能兵行險招了,讓他們明白,這事情要鬧大了,誰都沒好果子吃。”
我話音剛落,手機忽然響了,掏出來一看,是曹映雪打來的,我接起來答應了一聲:“喂,映雪。”
“領導,我剛才在網上看到消息,今天東華紡織那邊又有人假冒員工以及員工家屬鬧事了。”
“嗯,我知道,我現在就在現場,剛才一直在旁邊看著呢。”
“哈哈,我就覺得奇怪呢,那些鬧事的人,居然臨陣反水了,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都說他們跟東華紡織沒關係,是有人花錢把他們從嵊州找去的,每人每天一百塊錢,這一定是領導你的傑作吧?”
“是啊,顧雲霞以每人二百五十塊錢的價錢把這些人找來汙蔑咱們,七十多個人,一共花了將近兩萬塊錢。我開了個賞格,麵對鏡頭說實話的獎三百,最後一共花了三千九,撥亂反正了。”我笑了笑,又說道:“對了,撒錢的事新聞上是怎麽說的,有沒有什麽猜測、推理一類的把目標指向誰?”
“撒錢?什麽撒錢啊?”她反問道。
我也愣了一下,說道:“就是今天有人在鬧事現場撒錢的事啊,新聞裏怎麽評價的?”
“沒有啊,新聞裏就是說今天下午大約三點半左右,有大批人士在東華紡織門口聚集,聲稱是東華紡織的員工以及員工家屬,高舉橫幅,反對北京富通集團借殼東華紡織,理由是為了保護工作崗位,後來被大量警察趕到現場驅散了。就這麽多,沒有提到什麽撒錢的事情啊。”
“這是怎麽迴事?”我想了一下,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說道:“你注意著點輿論,如果有相關消息,馬上告訴我。”
“我知道了。”
“嗯,那就先這樣,再見。”
“領導再見。”
掛了電話,我就對蘭滬說道:“蘭蘭,你說這事怪不怪,剛才曹映雪打電話跟我說,今天有人在東華紡織大門口鬧事的事情已經在網上有新聞了,但是新聞裏隻是說這些人來鬧事,然後被警察驅散,撒錢的事情卻隻字未提。”
“這有什麽稀奇的。”蘭滬笑道:“她肯定是在門戶網站、而不是專業分類網站上看到的消息。門戶網站一般都這麽報道。”
“什麽意思?”
“門戶網站他們有很多板塊啊,像今天這種事情,他們可以分割成兩條新聞發在兩個不同板塊上。”蘭滬說道:“大量人士聚集東華紡織門口表達訴求,還舉了橫幅什麽的,最後被警察驅散,從事情的起因、經過到結果都有了,這就是一條完整的新聞了對吧?至於撒錢的事,完全可以製作成另外一條社會新聞,就說今天下午紹興市某某地方,一輛電動車上忽然有人撒錢,引起市民圍搶,導致交通堵塞什麽的,這又是一條完整的新聞。一件事情,分成兩部分甚至多部分,製作成多個不同類型的新聞產品分別發布在不同版塊,可以收獲多次點擊率,這是門戶網站的常用手段,因為對於門戶網站來說,點擊率就代表著廣告費收入啊。不信你讓曹映雪現在再看看那個網站的社會或者城市板塊,一定會有這條新聞的。”
“唉,這***叫個什麽事啊,新聞也成產品了,還可以分門別類的製作了。”
“其實這還不算什麽呢,今天撒錢這事跟那些人鬧事之間本身確實沒有什麽特定的邏輯關聯,看起來就像是兩件互相獨立的事情,隻是恰好發生在了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所以他們就切割成兩個相互獨立的新聞產品分開製作,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更過分的是有時候把一件完整的事切成很多段,每一段當成一個新聞產品來製作,先把最能吸引眼球的那一段曝出來,然後再慢慢的做所謂的後續跟進,最後才把一個事情報道完。”
我搖頭苦笑一下,又說道:“不過這樣也好,如此一來,騎電動車撒錢這事就當是一個社會獵奇了,看過也就忘了,沒人會去深挖背後的動機、原因什麽的,否則萬一被人挖出來,對我還是個不大不小的麻煩。”
兩個警察勉強將秩序維持住,隨後又有大量警察趕來增援,不過這時候事情已經基本平息了,警察現場教育了一番那一群多米村村民,隨後也就離開了。村民們開始橫穿馬路過來,準備迴大巴車上去,我下車在路邊等著,看到陳美英,我就將她叫住:“陳大姐。”
她嘿嘿一笑,急忙對我說道:“常先生,一邊說去。”說著就拽著我往一邊走。我心知她肯定是承諾了別人錢財,我給她的是每人三百,她肯定要打個折給別人,所以怕被人家聽到,因此就隨著她往後走了幾步,一直走到蘭滬車後麵才停住。
我笑道:“陳大姐,我剛才也一直都在這邊數著,你數的有多少個人啊?”
“我數的是十三個。”
其實我根本沒數,聽她報的數也正常,便點頭笑道:“嗯,我數的也是十三個,一個三百,十三個就是三千九,我給過你一千的定金,再給你兩千九,對吧?”
“嘿嘿,對。”
我數了兩千九百塊錢遞給她,她笑嘻嘻的接過去,說了幾句感謝的話,就趕緊去追她那些同村的去了。轉頭再去看對麵的東華紡織大門口,剛才還熙熙攘攘的,現在已經恢複了平靜,隻是留下了滿地的垃圾。
蘭滬也從車裏下來,對我笑道:“這件事今天算是解決了吧?”
“唉,但願吧。”我撇撇嘴說道:“今天這麽敲打了一下顧雲霞,接下來他們應該會好好想想了,應該不敢再用這種發動群眾鬧事的招了。”
“那他們會不會又搞出別的幺蛾子來啊?”
“不知道。”我搖了搖頭,說道:“不過別的招數我也不怕,別的招數嘛,鬥智鬥勇,最後總有一個贏家,鬥不過是技不如人,沒什麽好抱怨的。唯有這種群眾運動式的招數,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就好比今天,他們白白浪費了錢,還擔了違法的風險,收獲什麽了嗎?實際上什麽也沒有。我們也一樣,花了錢,結果還在地方政府以及監管部門那裏留下了一個招事的壞印象。如果事情再大些,比如今天死了人什麽的,那最後可能刁念慈、顧雲霞他們要進監獄,而我們這個項目也會被斬立決,我們雙方都輸了。”
“哈哈,那你還讓人來撒錢,那不是火上澆油嗎,本來沒什麽事的,就是撒了錢之後,才冒出出事的苗頭。”
“我這不是沒別的辦法了嗎。”我說道:“我們如果隻是簡單的辟謠、自證清白,不讓他們看到這種事情有可能產生反噬的風險,他們就會一直樂此不疲的鬧下去,一直鬧到監管部門和地方政府煩不勝煩,把我們這個項目砍了為止。因此隻能兵行險招了,讓他們明白,這事情要鬧大了,誰都沒好果子吃。”
我話音剛落,手機忽然響了,掏出來一看,是曹映雪打來的,我接起來答應了一聲:“喂,映雪。”
“領導,我剛才在網上看到消息,今天東華紡織那邊又有人假冒員工以及員工家屬鬧事了。”
“嗯,我知道,我現在就在現場,剛才一直在旁邊看著呢。”
“哈哈,我就覺得奇怪呢,那些鬧事的人,居然臨陣反水了,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都說他們跟東華紡織沒關係,是有人花錢把他們從嵊州找去的,每人每天一百塊錢,這一定是領導你的傑作吧?”
“是啊,顧雲霞以每人二百五十塊錢的價錢把這些人找來汙蔑咱們,七十多個人,一共花了將近兩萬塊錢。我開了個賞格,麵對鏡頭說實話的獎三百,最後一共花了三千九,撥亂反正了。”我笑了笑,又說道:“對了,撒錢的事新聞上是怎麽說的,有沒有什麽猜測、推理一類的把目標指向誰?”
“撒錢?什麽撒錢啊?”她反問道。
我也愣了一下,說道:“就是今天有人在鬧事現場撒錢的事啊,新聞裏怎麽評價的?”
“沒有啊,新聞裏就是說今天下午大約三點半左右,有大批人士在東華紡織門口聚集,聲稱是東華紡織的員工以及員工家屬,高舉橫幅,反對北京富通集團借殼東華紡織,理由是為了保護工作崗位,後來被大量警察趕到現場驅散了。就這麽多,沒有提到什麽撒錢的事情啊。”
“這是怎麽迴事?”我想了一下,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說道:“你注意著點輿論,如果有相關消息,馬上告訴我。”
“我知道了。”
“嗯,那就先這樣,再見。”
“領導再見。”
掛了電話,我就對蘭滬說道:“蘭蘭,你說這事怪不怪,剛才曹映雪打電話跟我說,今天有人在東華紡織大門口鬧事的事情已經在網上有新聞了,但是新聞裏隻是說這些人來鬧事,然後被警察驅散,撒錢的事情卻隻字未提。”
“這有什麽稀奇的。”蘭滬笑道:“她肯定是在門戶網站、而不是專業分類網站上看到的消息。門戶網站一般都這麽報道。”
“什麽意思?”
“門戶網站他們有很多板塊啊,像今天這種事情,他們可以分割成兩條新聞發在兩個不同板塊上。”蘭滬說道:“大量人士聚集東華紡織門口表達訴求,還舉了橫幅什麽的,最後被警察驅散,從事情的起因、經過到結果都有了,這就是一條完整的新聞了對吧?至於撒錢的事,完全可以製作成另外一條社會新聞,就說今天下午紹興市某某地方,一輛電動車上忽然有人撒錢,引起市民圍搶,導致交通堵塞什麽的,這又是一條完整的新聞。一件事情,分成兩部分甚至多部分,製作成多個不同類型的新聞產品分別發布在不同版塊,可以收獲多次點擊率,這是門戶網站的常用手段,因為對於門戶網站來說,點擊率就代表著廣告費收入啊。不信你讓曹映雪現在再看看那個網站的社會或者城市板塊,一定會有這條新聞的。”
“唉,這***叫個什麽事啊,新聞也成產品了,還可以分門別類的製作了。”
“其實這還不算什麽呢,今天撒錢這事跟那些人鬧事之間本身確實沒有什麽特定的邏輯關聯,看起來就像是兩件互相獨立的事情,隻是恰好發生在了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所以他們就切割成兩個相互獨立的新聞產品分開製作,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更過分的是有時候把一件完整的事切成很多段,每一段當成一個新聞產品來製作,先把最能吸引眼球的那一段曝出來,然後再慢慢的做所謂的後續跟進,最後才把一個事情報道完。”
我搖頭苦笑一下,又說道:“不過這樣也好,如此一來,騎電動車撒錢這事就當是一個社會獵奇了,看過也就忘了,沒人會去深挖背後的動機、原因什麽的,否則萬一被人挖出來,對我還是個不大不小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