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書社為賈琮出書,是一版再版的,盡管以營利為目的,然他們和賈琮早已在一條船上,自然得不遺餘力地聽賈琮的話。甚至賈琮還沒吩咐,鄭夜廖、羅高才等人就已經暗自揣摩而私下造勢了。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出書賺的錢才是小頭而已,大頭還有神秘莫測的賈輔臣大人幾年前就發明的新肥皂、蠟燭,還有因為賈琮的名頭與關係,他們在納稅、銷售等等方麵所得到的便利與關係,更是千金難求萬金難買,故而賈琮要出什麽書、怎麽出、出多少,鄭高兩位都幾乎辦得盡善盡美,極力討好。


    看到林紅玉再拿進來賈琮出的又一個改進版本,薛寶釵心下想道:“難得夫君在這個危險關頭,一群宵小趁機攻訐,想要積毀銷骨、積羽沉舟,而他下邊的人卻不見逃跑、騷亂的,還在盡心辦事。”


    薛寶釵又想到她經營恆舒典當鋪和開的錢莊等一係列事務。


    作為務實作風強於其他一切思想的薛寶釵,她很滿意賈琮現在這樣。


    當然,那些曾經出現過賈琮和其他女人的流言的事,得排除她的滿意開外。


    賈探春當仁不讓地搶過來念道:“這一個新改進版的《圖解新黃帝內經》提到,人體有兩個長壽穴:是為湧泉穴、足三裏穴。”


    眾人看向寶釵,博覽群書的薛寶釵道:“湧泉穴是腎經的一個重要穴位,經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盤壯骨之功效。湧泉穴位於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屈趾時凹陷處便是。”


    賈惜春站著湊到賈探春身邊道:“《圖解新黃帝內經》也是這麽說的,還說每晚睡前盤腿而坐,用雙手按摩或者屈指點壓雙側湧泉穴,以該穴位達到酸脹感覺為度,每次五十到一百下。這一本有些簡易的彩圖,就是我畫的呢,當初就不知道畫了做什麽,隻是晴雯來通知。哦,不,是晴雯姨奶奶。”


    賈惜春引以為榮,很自豪。


    一般隻要是聰明人,都會有自尊心,而且很強。


    而如果一個自尊心強的人,在現實當中過得很不理想,或者能力才華得不到施展,備受打壓和環境束縛,那麽,這個人自卑心的強烈也會達到自尊心的程度,從而精神心理倍受折磨和煎熬。


    林黛玉如此。


    賈惜春又何嚐不是如此。


    現在,賈惜春也會得到相應的報酬,這些,賈琮薛寶釵都沒通知長輩。


    賈琮也僅僅是提供了一個渠道而已。


    但是這個渠道,對於賈惜春等人來說,要打通難如登天,幾乎不可能,如果不是有賈琮權勢撐著的話。


    賈迎春笑道:“足三裏是胃經,那自然應該是管胃的,我這個弟妹寶釵,真像弟弟一樣,無所不通。”


    李紈取笑道:“應該是她們夫婦兩個商量好的,沒準都試過。”


    薛寶釵登時騰地紅了臉,眾女無不掩帕偷笑,包括林黛玉。


    她們在樓高風涼的秋爽齋樓內,景色怡人,此地是賈府三姑娘賈探春在大觀園的居所。


    賈探春拾著書環視一圈,看來都有文化的大觀園女子們,還是覺得賈琮新出的兩本書新鮮有趣的,關鍵是還實用。其實最重要的是她們都有了參與感,而不是旁觀者,真真正正地能從賈琮角度去考慮、做事,抱成一團了。


    薛寶釵博覽群書是眾所周知的,原著也有表現她精通醫學,譬如陳述冷香丸、告知林黛玉該怎麽吃來養病。


    並且,原著薛寶釵就知道五穀雜糧是含有大精華的。


    能說出這種話的人,至少都懂點醫學的皮毛,因為她不是說一生病就得吃人參之類的名貴藥物,而是切實說到養生上麵,在華夏養生書籍裏麵,養生,就是一種最好的治療。


    另外,關於吃的,從古到今的醫學名家,無不推崇五穀雜糧所造出的粥,這裏麵就有大補,當然醫藥用的補粥,數不勝數,這裏說的是米粥麥粥等可醫食同用。


    薛寶釵道:“珠大嫂子可別來胡說,這斬衰大孝之下,哪兒有什麽試,我可不知道,他也沒問我,興許狀元郎是無師自通的。”


    眾女笑了一陣,都以為薛寶釵在因不好意思而強嘴,要試湧泉穴畢竟涉及薛寶釵的私密玉足,哪個女人又敢好意思當眾說出來呢。


    唯有薛寶釵自知自己說的是真話,賈惜春小聲道:“也許是妙玉呢,上迴我和餘信家的去水月庵、白雲觀燒香禮佛,就見妙玉很是忙碌來著。”


    “噢。”薛寶釵麵無表情,卻暗暗有了疑忌,留了心眼。


    三姑娘賈探春卻對這一切渾渾噩噩了幾個瞬間,由於她正在感歎:她自己和賈環趙姨娘越來越生分,趙姨娘這個生身之人卻一直不讓她消停的,還有賈環,人看從小馬看蹄藻,賈環也有愈來愈有變壞的征兆……反觀賈琮賈迎春,幾年來卻屢屢化險為夷趨吉避兇。


    同樣是庶出,差距怎麽這麽大呢?


    以至於因這種渾噩混沌,賈探春暫時聽不到了她們談論什麽,而是又有些憂心自個兒的前途命運了,如今賈琮大權慢慢退下來,勢必又慢慢被別人所掌握,這是路人皆知的,賈琮能夠幫她擋一次南安太妃,下幾次還能擋得了嗎?關鍵是清官難斷家務事,賈環趙姨娘這些,不影響到賈琮薛寶釵,不論發生什麽,對他們來說都是什麽都沒發生過的。


    秋意涼幽,三姑娘出神了好大一會兒。


    ……


    收到山海書社呈遞來的書信說,那邊的書賣得不錯,很受部分讀書人和中下層社會人士歡迎。這個結果,賈琮不覺得十分意外。


    隻是對於賣出去的數量還不錯而微微驚訝了一下。


    他早知道,實用而廉價的書籍,是有一定市場的。


    幾百年前馮夢龍、淩濛初寫三言二拍那個時代,讀者調查、市場調查的路數,雇傭寫手、模仿、抄襲的商業模式,其實就已經很成熟了。


    做書商生意的人,最知道讀者需要什麽。


    比如明朝《西遊記》從金陵世德堂火遍大江南北的時候,華夏各地書商紛紛模仿抄襲出各種“遊記”、小說,福建就有不少書商和寫手賺得盆滿缽滿。


    這本質上和今天的網文模式是一樣的。


    所不同的隻是載體而已。


    另外,關於抄襲,可以說也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抄得好,十裏桃花和郭敬明照樣火。抄得不好,咱大清乾隆皇帝一二萬首詩,一首都沒進教科書。


    賈琮對於他的書能持續小火,是有這些預見性和一定信心的。


    其一有市場需求;其二就不得不歸功於賈琮後世所看過的大量書籍了,以及書籍的形式。


    圖文並茂、簡潔易懂、物美價廉、實用主義都是成功要素。


    不過,和今天網文一樣。火的,不一定都是好的。


    這一點,張愛玲成功地判斷了:一味迎合大眾的書,總是不長久的。


    所以,我們今天隻記得《西遊記》,卻很少有人知道,《西遊記》發行前後,有無數本古代抄襲“網文”曾經風靡大江南北。


    金庸也是支持這個觀點並實行的人。


    所以,金庸張愛玲的書,在網上線下的閱讀統計量一直居高不下。不說恆久,長久,他們確實做到了。


    賈琮明白這個道理。


    故而這次的不是粗製濫造。


    皺了皺眉頭,賈琮對這個結果不是很滿意。


    “主要還是生產力太低了,印刷技術、造紙技術、購買力,都需要動力的大改變,還有玻璃、炸藥等等……”賈琮不滿地想。


    他隻能盡可能地利人利己了,要把一個小農經濟為主商品經濟為輔的龐大國家,一下子瓦解提升成工業國,賈琮知道,這就像練功一樣,還沒走幾步,他立馬就會被反噬而死吐血三升。


    當然一步一步地走和試探,這是可行的。


    這是實事求是,這是實踐,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有時候,賈琮覺得自己很矛盾,這個時候也是。


    因為他是一個一邊相信科技的力量,一邊也相信傳統文化包括神學玄學的人。


    想想又很簡單,科技力量有目共睹,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卻也很多,比如某島朱秀華借屍還魂,某省有轉世人、再生人村,還有人被神秘人帶著一夜之間踏遍數省。


    未知是多的,不能用科學強行解釋,迷信科學也是一種迷信。


    更何況,紅樓世界本就有仙人。


    “四夷館的黛芙妮等人,手中好像有一些奇怪的醫學儀器的,柳兄,你幫我去問一下,並把我的幾本書帶上。”賈琮如是吩咐柳湘蓮,在沉重思考之後。


    他似乎又想到了一個可以用科學知識來實踐獲利並改變未來的點子。


    “嗯。”柳湘蓮沉默寡言,並不問賈琮為什麽隻吩咐他,也不好奇,說道:“你這樣下去,以後的聖眷,真的是很難說的,畢竟我與薛家很好,我倒不擔心你的死活。”


    “福禍無門,惟人自召。”賈琮學賈迎春的招牌動作,拿了一本《太上感應篇》並且念出了開頭兩句,又念出結尾一段的開頭道:“眾善奉行,諸惡莫作。”


    柳湘蓮無奈地搖了搖頭。


    他知道所有人都不知道賈琮的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這個人的變化還真是巨大。


    這時候柳湘蓮不免這樣想,誰會想到這個已經惡事做盡、手中沾滿累累鮮血的內閣輔臣,竟然會如此真誠地說出這麽和善的字句?說出去不是讓人笑掉大牙麽?


    “唉,人總是會變的。”柳湘蓮出了鐵檻寺時想到,宮中的皇帝如此,賈琮又何嚐不是如此呢,他沒見過皇帝,但更沒見過能把賈琮真正看透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公子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匪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匪鑒並收藏紅樓之公子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