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對薛寶釵一開始幾年有齟齬,下人多謂之黛玉不如寶釵,主要在為人處世方麵,林黛玉那時很不忿,見麵每多譏諷,比如薛蟠大鬧薛家那一迴,寶釵哭腫了臉,進大觀園淚痕猶在,林黛玉就要諷刺幾句。又比如梨香院吃糟鵝掌,林黛玉說雪雁“我的話你不聽,她(紫鵑)的話你就聽,像聖旨似的”,實是諷刺寶玉聽寶釵“酒要溫著吃”的話,林黛玉不愧“心較比幹多一竅”,反應不快點,還真聽不出來。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的事情,都是林黛玉心裏防範薛寶釵,她和寶玉原本親密的緣故,兩人的心結,直至十三年薛寶釵“蘭言解疑癖”,才冰釋前嫌。


    所以現在林黛玉對薛寶釵不但不譏諷,反而多了一分敬重,人總是因時因地而變,林、薛也不例外。


    “以前史大姑娘來了,那才是一屋子的歡樂,琮爺沒跟她談過。”香菱持書問寶釵字,插口道。


    香菱平時都是跟著寶釵在大觀園蘅蕪苑,因為那個賭約,薛蟠反而少接觸她了,得以受詩書環境熏陶,性格中有點呆性,“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因此還加入了詩社,拜黛玉為師,經過沒日沒夜的苦心琢磨,終於作出令人稱讚的“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說得也是香菱自己。


    “呆香菱、憨湘雲,你們倆個,都是話多的。”薛寶釵可被她們兩個煩透了,相對於她自己,她們倒是顯得天真活潑,不大知世事的了,侯門千金史湘雲,不知當票是何物,香菱對待寶玉所說的擔心薛蟠正妻,亦扭頭就走。


    “寶玉比他快活,好歹老太太朝夕遣人問候,去年秋天,二舅又欽點學差,寶玉那個厭惡功名的脾性,愈發不想讀書了,把他樂得,可若是二舅迴來,總要急一迴。”林黛玉分析道:“琮弟就不同,二姐姐你最熟悉。”


    “總有個庶字,庶出嫡出,不論男的女的,總要艱難得多,如今世上官家娶親的,還論嫡庶,我也是庶出,除了月例,大太太可不給一分銀子,再看三妹妹,為趙姨奶奶的事,煩成什麽樣……”賈迎春低歎。


    “琮弟究竟通世道,悟了,上進了,男的不論嫡庶,總能走出去,有個活法,照你們這麽說,誰家沒點煩心的事,各自捂住不外傳罷了。真能超然物外,無動於衷,萬事不縈繞於心的,櫳翠庵的妙玉也不能。”薛寶釵道。


    黛玉說起寶玉不聽勸說,寶釵心裏便頗有失望,勸說寶玉的,除了她,還能有誰,寶釵與襲人差不多是一類人,晴為黛影,襲為釵副,然而終究有所不同。襲人的勸說,是以愛護寶玉為主,對老爺太太敷衍塞責過去就行了,不要求為官之類,甚至不能因為讀書累壞身子。寶釵的理智,是以舉業為要,一次當眾勸說,賈寶玉當場翻臉就走,把個寶姐姐躁得,這還是她,別人怕是要記仇了,寶釵與寶玉,終究不能成為知心之交。


    林黛玉要的,是賈寶玉的真心,薛寶釵要的,是寶玉夫人的地位。


    早在薛家未進京之時,薛姨媽就大肆宣揚,寶釵的金鎖,要拿玉來配,何嚐不是為金玉良緣留後路呢?


    擺在薛寶釵麵前的,有兩條路,一是嫁給寶玉,寶玉有老太太寵愛,又有個貴妃姐姐,能夠維持住薛家的富裕地位。


    薛家是富而不貴,先祖是中書舍人,中書舍人是什麽官?這隻是個小官,明代以來,中書舍人、尚寶司少卿等位置,都是不需要進士出身的京官,某些大佬都可以安排親戚進來,不能左右軍國大事、朝廷重政。別的為官、有爵的,更沒有,目前來看,賈寶玉才是最穩妥的,薛姨媽可謂老奸巨猾,有點先見之明,就是教子無方。


    第二個人選是參加科舉的賈琮,但是,賈琮在家裏幾乎沒地位,未來的前途,寶釵也不知道,盡管,賈琮入世向上的理念與她吻合。


    寶釵說起賈琮通世道,林黛玉又想起揚州辦喪事的事情,沉默不言,晴雯掃視一圈,杏眼咕嚕嚕一轉:“今兒十六,剛好出場,她得迴來了,你們莫不是問她私刻的事情?”


    “正是,弟妹以為我們來玩的?”林黛玉牙尖嘴利,取笑個不停。


    晴雯真是拿她沒辦法,躁得慌,賈迎春扶住晴雯的削肩膀:“你別在意顰兒那張嘴,她是個逢人就笑,心裏沒算計的。”


    “說到沒算計,雲妹妹更甚,那天進門就對寶琴說:別去二太太家,房裏的丫頭都是要害我們的,你們聽聽,這是不是小孩子?”薛寶釵把眾人說笑了,打量晴雯道:“如今晴雯也是小管家了,男主外,女主內,終是開了臉,難怪他事事告訴你。”


    林黛玉摸摸插花卉的瓷瓶,失神未幾,就見賈琮趕進來了,一臉的熱汗:“這是給我接風洗塵?”


    “你想?別人還不願呢,舉人老爺考得如何?奴婢這廂有禮了。”晴雯迎出來,給他脫外套,叫香菱去打水,香菱正經道:“姑娘們是來問爺私刻的事情。”


    賈琮進裏間清洗了,揩拭幹淨,出來道:“你們不說,我差點忘了這茬,等放榜了,我出去看看。”


    “山海盟是你結的,山海書店不是你的嗎?”林黛玉放下花瓶,那杜鵑、牡丹插得特好,剪裁得宜,古代插花都是一門學問,瓶子、水源、剪裁,有專著論述。


    “如果是我的,家裏能容我?早派管事去接收了,我不掛名。”賈琮坐下道:“不當家做主,就不是主人。”


    林黛玉笑道:“不聾不啞,不做當家翁,這個好。”


    薛寶釵問他可記得考場上怎麽寫的,賈琮默寫幾句出來,薛寶釵細細品味一番,驚奇道:“是比以前進益了,尤其最後一篇大章題‘由衣帛推之,而知老者之心’,‘耄耋之精神猶健,牲牢塒桀’,用詞便廣征博引,沉鬱練達,甚得人心。”


    【注釋:之所以換馬甲雙開,是為了生存,拿兩份保底,討厭的,盡管罵。


    另,從小離開十多年的母親,突然迴來,娘家來鬧,要走法律程序,提個醒,可能會斷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公子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匪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匪鑒並收藏紅樓之公子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