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位於紫禁城正路北部,門外丹陛以下坐落金龜、贔屭、銅鶴,象征吉祥,還有一個大理石雕刻的巨大日晷,邊沿根據日影角度,以十二地支計時。


    傳召待見的首輔楊清和已對這條路很熟稔,他以吏部尚書兼任內閣首輔,實權不謂不大,此次直隸鄉試房官,就由他與禮部尚書、都察院都禦史、通政司通政使等人共同推選。


    科道台垣官彈劾的本質是太子未定,各自擁立不同,故此以這件小事相互攻奸,內外奸宄,這些實質他一眼看清。


    首輔便是皇帝、臣工的居中調和者,如此小事他輕而易舉地按壓下來。對內向皇帝陳述於自己的失職,祈求告老,皇帝作了安撫,此等麵子程序不值一提。對外在票擬上多處於寬猛並濟的意見,寫些“風聞太過,少些查證”。


    兩派交擊的官員,羅敏、徐有貞是秦親王派係,負有責任的禮部儀製司在愈演愈烈的上奏中,反而可有可無。持續幾天,事情傳開,豫親王派係的劉東升上疏請求“清查”,極力要把直隸鄉試案鬧大。


    劉東升的目的也很明朗:把秦親王派係的徐有貞拉下馬。


    楊清和的票擬意見:此乃政府(內閣)之失,計錢西紅一人耳,何來徐有貞之事。


    對於彈劾他的下屬徐有貞,楊清和竟然抱了“寬容”態度,皇帝同意了他的票擬。


    究其原因,是皇上對現存的三位親王,有不同的感情傾向,此條根本原因他早摸索出來了。其二他自己要麵子,其三皇上也要麵子。


    首輔,就是和稀泥。


    在辦公奏折上,內閣稱政府,吏部尚書稱塚宰、兵部尚書稱本兵……延續晚明那一套。


    無論如何,作為更小的引子的賈琮,曆經此事,倒是更出名了,偶爾官員在私下宴席上會說:榮國府似有中興之象。


    “楊閣老,陛下有請,快隨咱家進來吧。”戴權儀態優雅,司禮監掌印,是有官品的。


    “不敢勞煩公公。”楊清和的官靴之內的腳其實已經站酸了,但他不表現出久候之後的疲憊,小心翼翼地扶著戴權光潔的手,步上丹陛,步入煙霧繚繞的大殿。


    雍樂皇帝正在寢殿後邊覽奏,黑色袞服,胡須微抖,戴權捧跪拜用的墊子鋪好,楊清和提起緋袍跪下磕頭,雍樂皇帝放下奏折,起身走出條案扶他:“元輔先生乃朕自幼講官,先君臣,後師生,戴權,賜座。”


    便有兩個小太監抬椅子進來,戴權候在一邊。


    看雍樂皇帝作揖,楊清和雖是表麵惶恐不安,心裏卻是大定:皇帝這是完全同意他的票擬。


    楊清和告罪坐了位子,君臣對立,雍樂皇帝按下幾日奏折積壓的火氣:“科道部院寺卿官員,以至外地督撫,交相攻擊,閣老,事由何來?”


    “陛下,此乃國本未定之故。”楊清和眼皮微低:“宜早立太子,可平事態。”


    雍樂皇帝不滿道:“皇後無所出,朕未有嫡子,可待嫡子出生,再立不遲。”


    戴權沉默功夫甚好,這對既是師生、又是君臣的人相繼沉默,楊清和垂首道:“我皇聖明,按祖製,無嫡立長。”


    “長已圈禁。”


    “那便次子為長。”


    楊清和這是說要立秦親王,義忠親王淩決衽是長子,圈禁的罪名是“謀逆”,實則涉及“悖倫”。接下來就是秦親王淩決補、忠順親王淩決初、豫親王淩決褘。


    可是,雍樂皇帝寵愛淑妃,愛屋及烏,偏愛的也是淑妃所出的忠順親王,有意立他為太子,偏生這位忠順親王恃寵而驕,頗有劣跡,公然在崇文門設立鈔關,素來為清流心下所不喜。不論嫡,論長,最優先的是秦親王,楊清和這麽說是全按祖製來,倒不是說他是秦親王派係。


    也正因為如此,此次直隸鄉試案被人上升到了秦親王、豫親王派係鬥爭的高度,而沒有涉及忠順親王,雖是讓雍樂皇帝憤怒了一段時間,但在他和楊清和聯手之下,總算平息。


    但是雍樂皇帝對待秦親王、豫親王也有所不同,秦親王的生母是敬妃,皇帝還分心給他一點。


    而豫親王卻是他一次臨時起意,臨幸了一位沒品級的宮女,這對皇帝來說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可是誰想那宮女就生了一個皇子呢!


    當時雍樂皇帝拒絕不承認,他對那宮女原本沒感情,然而宮中皇帝有起居記錄,太後一查便知,一次請安時,太後說:“你不要宮女所生,不知你母親也是宮女嗎?”


    又在禮部、宗人府等部門的多番請求之下,雍樂皇帝才情非得已地立了那宮女為裕妃、四皇子淩決褘為豫親王,此事完全不是他本意,是禮教、政治的妥協產物,雍樂一直懷恨在心。


    “國本事關隆祚,再議不遲。”雍樂皇帝不想談此事了,雖然喜愛秦親王超過豫親王,他犯暈道:“朕躬有恙,便長話短說,直隸鄉試案,部議如何?”


    “錢禦史已下刑部天牢,部議革職為民,永不敘用。”楊清和答道。


    “這廝學識不端!當初是如何錄取的!傳朕旨意,斬立決!”雍樂皇帝知曉首輔又要和稀泥,一拍奏折道:“京畿道巡按劉東升,奏議清查直隸鄉試,他是在說朕用人不明嗎?!著戶部褫奪半年俸祿!再議降級留用!”


    皇帝的根本意思就是:劉東升想攻擊秦親王派係的羅敏、徐有貞,分明是擁立豫親王,皇帝在表明自己憎惡豫親王!


    就是上迴豫親王淩決褘那次請求,赦免一部分教坊司樂籍,若非有太後、皇後勸說,雍樂也不會同意的。


    劉東升已經被兩次罰俸了,不過對於士大夫來說,他們的吃喝,不在那一百兩都不滿的年薪,自有錢財來源。


    楊清和想和稀泥也和不成了,轉而勸諫道:“陛下不惑之年,正是穩健之時,聖躬有恙,需保養得宜,切記宮闈節製。”


    內外臣工、中官皆知雍樂皇帝與淑妃幾乎夜夜承歡,“寡人有疾”實乃“酒色財氣”,皇後和其他妃子反而冷落了,不過少有人敢勸諫。


    雍樂皇帝臉色脹紅,如果此人不是他講官兼首輔,他一定要拖出去砍了,起身拂袖:“朕知道了,天時漸冷,元輔先生也加些穿著,朕命巾帽局賞一對暖耳。”


    楊清和叩頭,謝恩告退,出了大明宮,這位首輔嘴角苦澀,奈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公子無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匪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匪鑒並收藏紅樓之公子無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