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映之連連點頭,輕聲道:“還好大嫂嫂離了這個家,來我們家多好。”
扶意看向韻之,她依然目不斜視,隔著荷塘看對岸的戲台,完全融入了她自己的世界。
再看一旁閔初霖,一臉沒好氣地坐在那邊,縱然邊上的姑娘們奉承討好她,也不能叫她高興起來。
必是因閔延仕方才責備她,這若是發生在祝家,祝鎔當眾責備韻之,不論什麽緣故,扶意都會幫著韻之,何必急著在人前不給妹妹臉麵。
但在宰相府,被責備的是閔初霖,扶意看來,閔家嫡女就是在過去少了一個會告訴她什麽是對錯的人,才會變成這樣刁鑽惡毒的個性,不分青紅皂白地欺負人,一切隻憑她心情好不好。
閔延仕必然是知道親妹妹的品行,今日乃老夫人大壽,他容不得妹妹仗勢欺人、作威作福。
扶意對這位大公子並不了解,就連韻之過去的記憶裏,也幾乎沒什麽深刻印象。
有的隻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如才學高樣貌好,如性情溫潤氣質儒雅,還有個響當當的名頭,京城第一貴公子。
扶意還知道的是,這位京城第一貴公子曾與祝鎔同場科考,最負盛名的他,卻落在三甲之外。
記得那年發榜後,書院裏議論紛紛,說老相爺已在暮年,就快退下,似乎皇帝意識到這一點,故意把他家的長孫踢出三甲之列。
父親曾說,宰相府若繼續如日中天,貴妃一派的氣焰會越來越囂張,皇帝既然立嫡皇子為太子,就不會輕易動搖。
但一方麵,也需要貴妃一派來壓製皇後母族的勢力,以免太子狂妄自大,將來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如今迴憶起過去,父親每每與學子們議論天下之事,扶意總湊巧在一旁,耳濡目染,早早就明白官場朝廷的不易。
那時候誰又能想到,她區區一個教書先生的女兒,能有一日得見天顏,在這些豪門貴族間出入。
正想著,有仆人通報,安國郡主駕臨。
眾人紛紛起身,除了荷塘對岸戲碼照舊,所有人都迎了出來。
一襲盛裝的堯年款款而來,目光掃過眾人,便挽了祝家小女兒,對慧之說:“我家那隻大黃狗就要生了,過幾日給你送小奶狗來。”
這事兒扶意和韻之都知道,還是那迴替三夫人登門道謝時,王府看家的狗有了小崽子,慧之很羨慕,當時王妃娘娘和郡主都答應,產下小奶狗後給她送一隻。
慧之軟軟地說:“家母安胎中,院子裏不讓養貓狗,連屋簷下的鸚哥兒都挪走了,您給我抱來,我也不能養在身邊。”
堯年笑道:“那就先養在王府,等明年再給你送來,平日裏你們姐妹得空就來,我們還能一起熱鬧熱鬧。”
她這裏,和祝家的女孩子們十分親昵,卻將本該更親些的閔家表姐妹們都撂在一旁,別府的女孩子,更是入不得她的眼,看戲的地方,不自覺地分坐兩派。
閔初霖對這個表姐,是敢怒不敢言,人家再怎麽落魄,也是堂堂郡主,且安國郡主一切冊封,皆是自先帝而來。
先帝更另下嚴旨,不論將來發生什麽變故,任何人包括未來新君,皆不得動搖安國郡主的尊貴榮耀。
簡單來說,哪怕勝親王成了叛國逆賊,郡主還是郡主,和他爹不相幹。
這是閔初霖惹不起的人,就連宮裏幾位當今皇帝的親女兒,也不如她這個郡主來得尊貴。
現如今,扶意更能體會到,極有可能是先帝當年的偏心,造就了今時的悲劇。
皇帝曾被胞弟威脅東宮地位幾十年,一朝登基後,豈能不除去心頭大患。
倘若王爺父子,當真死在皇帝手裏,於皇權於朝廷,這兄弟二人,都不必承擔對錯,他們隻分了輸贏而已。
“扶意。”堯年忽然喚她。
“是。”扶意醒過神,應道,“郡主請吩咐。”
堯年細細地打量她,確定眼前的人麵上不見傷痕,才安心幾分。
王府早就在公爵府安插眼線,她知道,因嫂嫂瘋了的事,在她去過祝家後傳遍京城,扶意遭了大夫人掌摑。
“要小心些。”堯年開門見山地說,“保護好自己,才能幫我。”
扶意欠身,此處人多,不便迴應什麽。但她已經開始行動,頭一件事,是取得興華堂兩位姨娘的信任,但這事不能操之過急,急了就該被大夫人把路堵死了。
那之後,扶意隨堯年和姐妹們,與各家女眷在一處享宴。
席中,世家子弟們來向老夫人敬酒賀壽,女孩子們離得遠,隻隱約能看個身影,扶意見到了祝鎔,還有和他在一起的二公子。
祝鎔提過,今日是二公子和柔音姑娘離開京城的日子,但此刻還在宴席上,扶意一時猜不到,他們打算幾時走,又或是改期不走了?
自那之後,心裏一直惦記著這件事,可直到宰相府壽宴散去,老夫人親自送祝家老太太出門,扶意還在祝家的人群裏,看見二表哥,便滿心以為他們改主意了。
閔延仕隨祖母一並來送貴客,向老爺夫人們行禮告辭,又與祝家幾個兄弟說笑幾句,再後來,走向扶意和韻之道別。
韻之一見閔延仕就拘謹,扶意怕氣氛尷尬,惹人矚目,少不得幫著接話,倒是和閔延仕言語了幾句。
賓主再三禮讓之後,祝家一行終於離開宰相府,扶意與韻之同車,二小姐一路沒說話,快到家門口時,才輕聲對扶意說:“他笑起來,可真好看。”
扶意太能體會這樣的感受,那一陣子,她覺得祝鎔比日月星辰還耀眼。
迴府後,一家人各自散去,算得平穩度過一日。
扶意以為二公子和祝鎔改主意暫時不走了,洗漱後便早早歇下,聽囉嗦的香櫞念叨宰相府的派頭排場,說她將來迴紀州,一定要給家裏人說道說道,這輩子,竟然能走近宰相府的大門。
扶意手裏搖著團扇,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盤算著下一步該如何接近二位姨娘,不知過了多久,香櫞忽然爬起來,說她忘了湃在井水裏的瓜果,趿了軟鞋就出去搗鼓。
扶意心裏笑她饞嘴貓,成日裏不忘一口吃的,卻見香櫞立刻又跑迴來,嚷嚷著:“姑娘,外頭可熱鬧了,東邊那裏亮得跟白天似的。”
“出什麽事了?”扶意一麵問著,立刻就想到了二公子要離開京城。
香櫞果然說:“二公子不見了,聽說屋裏的細軟金銀都帶走了,二老爺二夫人急著找兒子呢。”
扶意心裏一咯噔,他們迴府快兩個時辰,躺下都好半天了,二老爺和二夫人,才剛剛發現,小兒子沒跟迴來。
一樣的心思,也是祝鎔正感慨的。
他立在屋簷下,遙望東頭亮如白晝的燈火,爭鳴來迴跑了兩趟,告訴他東苑那裏翻了天,二老爺已經派人出去找。
祝鎔很為二哥難過,他果然是對的,一家人迴來那麽久,二叔他們才剛發現小兒子不見了,從小到大,無數次的忽視,在二哥身上都成了習慣。
這會兒再去找,京城大門已鎖,吊橋已收,除非打通關節,破例開城門,不然誰也出不去。
但二哥和柔音姑娘,已經走得遠遠的了。
他轉身要迴房,興華堂來了人,父親要見他,猜到是為了二哥的事,橫豎他今天一直在父親身邊,什麽都不知道便是了。
但等在興華堂的,除了父親和養母,還有二叔和嬸嬸。
二夫人一見他,就衝上來抓著胳膊懇求:“鎔兒,你哥哥呢,你一定知道他去了哪裏,你們不是天天都在一起,鎔兒你告訴嬸嬸,你哥哥去了哪裏?”
祝鎔故作茫然地問:“我不知道,嬸嬸,二哥不見了?”
</p>
映之連連點頭,輕聲道:“還好大嫂嫂離了這個家,來我們家多好。”
扶意看向韻之,她依然目不斜視,隔著荷塘看對岸的戲台,完全融入了她自己的世界。
再看一旁閔初霖,一臉沒好氣地坐在那邊,縱然邊上的姑娘們奉承討好她,也不能叫她高興起來。
必是因閔延仕方才責備她,這若是發生在祝家,祝鎔當眾責備韻之,不論什麽緣故,扶意都會幫著韻之,何必急著在人前不給妹妹臉麵。
但在宰相府,被責備的是閔初霖,扶意看來,閔家嫡女就是在過去少了一個會告訴她什麽是對錯的人,才會變成這樣刁鑽惡毒的個性,不分青紅皂白地欺負人,一切隻憑她心情好不好。
閔延仕必然是知道親妹妹的品行,今日乃老夫人大壽,他容不得妹妹仗勢欺人、作威作福。
扶意對這位大公子並不了解,就連韻之過去的記憶裏,也幾乎沒什麽深刻印象。
有的隻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如才學高樣貌好,如性情溫潤氣質儒雅,還有個響當當的名頭,京城第一貴公子。
扶意還知道的是,這位京城第一貴公子曾與祝鎔同場科考,最負盛名的他,卻落在三甲之外。
記得那年發榜後,書院裏議論紛紛,說老相爺已在暮年,就快退下,似乎皇帝意識到這一點,故意把他家的長孫踢出三甲之列。
父親曾說,宰相府若繼續如日中天,貴妃一派的氣焰會越來越囂張,皇帝既然立嫡皇子為太子,就不會輕易動搖。
但一方麵,也需要貴妃一派來壓製皇後母族的勢力,以免太子狂妄自大,將來做出大逆不道之事。
如今迴憶起過去,父親每每與學子們議論天下之事,扶意總湊巧在一旁,耳濡目染,早早就明白官場朝廷的不易。
那時候誰又能想到,她區區一個教書先生的女兒,能有一日得見天顏,在這些豪門貴族間出入。
正想著,有仆人通報,安國郡主駕臨。
眾人紛紛起身,除了荷塘對岸戲碼照舊,所有人都迎了出來。
一襲盛裝的堯年款款而來,目光掃過眾人,便挽了祝家小女兒,對慧之說:“我家那隻大黃狗就要生了,過幾日給你送小奶狗來。”
這事兒扶意和韻之都知道,還是那迴替三夫人登門道謝時,王府看家的狗有了小崽子,慧之很羨慕,當時王妃娘娘和郡主都答應,產下小奶狗後給她送一隻。
慧之軟軟地說:“家母安胎中,院子裏不讓養貓狗,連屋簷下的鸚哥兒都挪走了,您給我抱來,我也不能養在身邊。”
堯年笑道:“那就先養在王府,等明年再給你送來,平日裏你們姐妹得空就來,我們還能一起熱鬧熱鬧。”
她這裏,和祝家的女孩子們十分親昵,卻將本該更親些的閔家表姐妹們都撂在一旁,別府的女孩子,更是入不得她的眼,看戲的地方,不自覺地分坐兩派。
閔初霖對這個表姐,是敢怒不敢言,人家再怎麽落魄,也是堂堂郡主,且安國郡主一切冊封,皆是自先帝而來。
先帝更另下嚴旨,不論將來發生什麽變故,任何人包括未來新君,皆不得動搖安國郡主的尊貴榮耀。
簡單來說,哪怕勝親王成了叛國逆賊,郡主還是郡主,和他爹不相幹。
這是閔初霖惹不起的人,就連宮裏幾位當今皇帝的親女兒,也不如她這個郡主來得尊貴。
現如今,扶意更能體會到,極有可能是先帝當年的偏心,造就了今時的悲劇。
皇帝曾被胞弟威脅東宮地位幾十年,一朝登基後,豈能不除去心頭大患。
倘若王爺父子,當真死在皇帝手裏,於皇權於朝廷,這兄弟二人,都不必承擔對錯,他們隻分了輸贏而已。
“扶意。”堯年忽然喚她。
“是。”扶意醒過神,應道,“郡主請吩咐。”
堯年細細地打量她,確定眼前的人麵上不見傷痕,才安心幾分。
王府早就在公爵府安插眼線,她知道,因嫂嫂瘋了的事,在她去過祝家後傳遍京城,扶意遭了大夫人掌摑。
“要小心些。”堯年開門見山地說,“保護好自己,才能幫我。”
扶意欠身,此處人多,不便迴應什麽。但她已經開始行動,頭一件事,是取得興華堂兩位姨娘的信任,但這事不能操之過急,急了就該被大夫人把路堵死了。
那之後,扶意隨堯年和姐妹們,與各家女眷在一處享宴。
席中,世家子弟們來向老夫人敬酒賀壽,女孩子們離得遠,隻隱約能看個身影,扶意見到了祝鎔,還有和他在一起的二公子。
祝鎔提過,今日是二公子和柔音姑娘離開京城的日子,但此刻還在宴席上,扶意一時猜不到,他們打算幾時走,又或是改期不走了?
自那之後,心裏一直惦記著這件事,可直到宰相府壽宴散去,老夫人親自送祝家老太太出門,扶意還在祝家的人群裏,看見二表哥,便滿心以為他們改主意了。
閔延仕隨祖母一並來送貴客,向老爺夫人們行禮告辭,又與祝家幾個兄弟說笑幾句,再後來,走向扶意和韻之道別。
韻之一見閔延仕就拘謹,扶意怕氣氛尷尬,惹人矚目,少不得幫著接話,倒是和閔延仕言語了幾句。
賓主再三禮讓之後,祝家一行終於離開宰相府,扶意與韻之同車,二小姐一路沒說話,快到家門口時,才輕聲對扶意說:“他笑起來,可真好看。”
扶意太能體會這樣的感受,那一陣子,她覺得祝鎔比日月星辰還耀眼。
迴府後,一家人各自散去,算得平穩度過一日。
扶意以為二公子和祝鎔改主意暫時不走了,洗漱後便早早歇下,聽囉嗦的香櫞念叨宰相府的派頭排場,說她將來迴紀州,一定要給家裏人說道說道,這輩子,竟然能走近宰相府的大門。
扶意手裏搖著團扇,有一搭沒一搭地聽著,盤算著下一步該如何接近二位姨娘,不知過了多久,香櫞忽然爬起來,說她忘了湃在井水裏的瓜果,趿了軟鞋就出去搗鼓。
扶意心裏笑她饞嘴貓,成日裏不忘一口吃的,卻見香櫞立刻又跑迴來,嚷嚷著:“姑娘,外頭可熱鬧了,東邊那裏亮得跟白天似的。”
“出什麽事了?”扶意一麵問著,立刻就想到了二公子要離開京城。
香櫞果然說:“二公子不見了,聽說屋裏的細軟金銀都帶走了,二老爺二夫人急著找兒子呢。”
扶意心裏一咯噔,他們迴府快兩個時辰,躺下都好半天了,二老爺和二夫人,才剛剛發現,小兒子沒跟迴來。
一樣的心思,也是祝鎔正感慨的。
他立在屋簷下,遙望東頭亮如白晝的燈火,爭鳴來迴跑了兩趟,告訴他東苑那裏翻了天,二老爺已經派人出去找。
祝鎔很為二哥難過,他果然是對的,一家人迴來那麽久,二叔他們才剛發現小兒子不見了,從小到大,無數次的忽視,在二哥身上都成了習慣。
這會兒再去找,京城大門已鎖,吊橋已收,除非打通關節,破例開城門,不然誰也出不去。
但二哥和柔音姑娘,已經走得遠遠的了。
他轉身要迴房,興華堂來了人,父親要見他,猜到是為了二哥的事,橫豎他今天一直在父親身邊,什麽都不知道便是了。
但等在興華堂的,除了父親和養母,還有二叔和嬸嬸。
二夫人一見他,就衝上來抓著胳膊懇求:“鎔兒,你哥哥呢,你一定知道他去了哪裏,你們不是天天都在一起,鎔兒你告訴嬸嬸,你哥哥去了哪裏?”
祝鎔故作茫然地問:“我不知道,嬸嬸,二哥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