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萬民請願那日之後,安儀長公主就被軟禁在長公主府裏,宮裏已經傳來消息,陛下已經在擬旨著手操辦冊立太子一事了。
而沈玉眉也已經由陛下單獨審問過,打入天牢,隻等秋後問斬。
安儀長公主知道,南帝多半已經沒有心力再去糾察當年之事,槐夫人的失蹤之迷,先太子的死因,這些真相對南帝來說,都已經不再重要,他可以選擇相信沈玉眉的話,也可以選擇不信,但是自己往日的榮耀,在南帝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再度複生了。
可是那些歸屬於安儀長公主的大臣們,並不知道安儀長公主曾做過那樣出格的事情,更不知道在她的身上此刻發生了什麽樣的轉變,他們隻看到了被安儀長公主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十三公子即將被立為太子,因而便有人不斷地想要出入長公主府,去尋求長公主的對應之策。
這些動作落入南帝眼裏,安儀長公主結黨營私之事,也就瞞不住了,牆倒眾人推,人不推,天推。
安儀長公主從沒有像現在一般這樣本分過,即使聽說了沈雲間的死訊,也不曾流露出半分沾沾自喜的模樣,隻盼著自己這副規矩安分的模樣,還能夠激得起南帝的惻隱之心,念一念父女情分,對她手下留情一些。
隻要南帝不殺了她,她便有信心一定能活過年事已高的南帝,而秉著家醜不可外揚的原則,南帝絕不會將安儀長公主犯下的罪孽公之於眾,隻要活過了南帝,她慕容儀往日的榮耀總會東山再起。
可是安儀長公主不是個閑得下來的性子,外麵的事情她管不了,便忍不住要管管家裏的事情,家裏倒是也沒什麽大事,隻是自雲間飲鴆自盡之後,師子鈺便一頭鑽進了雲間過去在長公主府住的房間,不吃不喝地呆在裏麵,像是傷心透了。
安儀長公主難得一迴體恤兒子的心情,讓煢兒送些紙寶冥錢過去,聊解師子鈺的哀思之心。
師子鈺麵如死灰地坐在火盆前,一張一張往裏丟著紙寶,麵如死灰地問煢兒,“這些東西,她真的收的到,用得上嗎?”
“世子爺的這份心意,雲間姑娘在天有靈,一定會曉得的。”
師子鈺輕輕冷笑,“她曉得有什麽用,這些心意又有什麽用!”
師子鈺說著,站起來狠狠踢翻了火盆,院子裏燃燒的冥紙亂舞,如泣如訴。師子鈺終於明白,雲間為什麽不讓他隨便殺人,原來死亡並不是割斷一根野草那麽簡單,人死不過一瞬,痛過就過了,而留給活人的,是無盡延綿的痛,沒有痛根,無可治愈的心痛。
死亡不是別離,別離或許還有重逢,可是死亡不會,無論是討厭還是喜歡,那個與自己有過經曆牽扯的人都不再存在了,經年以後,無人敘舊,無人記得你當時的模樣,那些經曆和牽扯變成一場空夢,他們隨著死去的人一起消亡,就好像自己的人生被憑空抽離了一段,自然會痛。
“世子爺要去哪裏?”
“去買些燒雞,她最愛吃燒雞。”
……
師子鈺不在房裏憋著了,安儀長公主也就放心了些,隻道:“多經曆一些,他便也就長大了。子歸呢?”
煢兒的表情便黯然了下來,“小姐已經好了許多,不再哭鬧了,也開始進食,懂得休息了。”
安儀長公主點點頭,“把她帶過來吧。”
又過了許久的功夫,師子歸才洗漱裝扮過了,由煢兒攙著十分十分緩慢地走過來,麵無表情地喚一聲:“母親。”
安儀長公主露出些心疼的模樣,無奈地道:“女兒,你不要怨恨母親,如今你我母女已是無依無靠,母親都是為了你好。”
師子歸眼眶泛紅,不說話。
安儀長公主抬手去摸師子歸因被淚水浸泡,而過於蒼白幹燥的臉頰,問:“無論如何,你心裏都是怪著母親的,是嗎?”
“女兒……”師子歸頓了許久,忍著淚水說,“女兒怪母親,但是女兒知道,事已至此,女兒已無法再迴頭了。”
安儀長公主歎息著點了一瞬頭,看到師子歸手腕上的抓痕,將她的手牽起,溫柔撫摸著傷痕,說:“隻要你往後肯聽母親的話,這些苦不會白受的。”
……
宸王葬也葬了,冊立太子的聖旨宣也宣了,這些事情夠南帝操勞上幾日,處理妥當之後,南帝才將師光叫到了眼前,問他:“師光,依你之見,安儀的事當如何處置?”
師光是個心裏明鏡一般的人,他是恨不得把安儀長公主往泥土裏狠狠地踩,可是南帝既然不是問別人,而是問了他,必是有些考慮的。
師光還是安儀長公主名義上的丈夫,如果要將安儀長公主以罪人的名義處置,那麽師光這個丈夫,包括他那一雙養在安儀長公主膝下的兒女,都會受到牽連。南帝就是要師光來開這個口,來求他對安儀長公主網開一麵。
安儀長公主終究是南帝寵了半輩子的親生女兒,師光輩分上講是他的女婿,如果師光不順著南帝的話說,那麽從家庭倫理方麵來講,當丈人的便會覺得女婿在針對自己的女兒,這是當爹的最見不得的事情。
師光的頭腦很清醒,現在太子已經立了,安儀長公主也已經失了權勢,這一仗無論從哪方麵都是大獲全勝,而今穩住局勢最為重要,萬不能出於心切,再損兵折將。
師光自認踏上了扶保太子之路後,自己也是身負大任的,雲間已經沒了,他不能再自掘墳墓,於是向南帝低了頭,勸慰道:“趙榕所言之事,盡是一麵之詞,尚無鐵證,長公主貴為皇女,自不可妄然斷罪,然自古以來,女子幹政,恐有禍國之嫌,而今朝政未穩,此嫌不可不避,臣建言,當日沈雲間以下犯上更冒犯宸王靈柩,本當是一樁株連大罪,長公主為其義母,正有管教不利之責,便為長公主另擇封地,徒留虛名,令她遷往封地,不得往返,安度餘年。”
南帝看著師光,又露出了那份冰涼的冷笑,他一直知道,師光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臣子,他能做到今日這個位子,也是那些起起落落的庸碌之輩所不能攀比的,他既懷才,又懂得斂才,他既是忠良,卻又懂得曲直屈伸,想要社稷安穩,朝中不能沒有這樣的人。
他頭頭是道地幫安儀長公主說著好話,卻忘了當日就是他,當著滿朝文武揭發了安儀長公主的種種惡行,這文人不要臉起來,當真是賣心賣力。
“就依你說的辦吧,讓她將自己的一雙兒女也帶走,朕,不想再見到她。”
……
安儀長公主很快就在長公主府接到了聖旨,陛下的發落與她所想的無差,可是這個發落對她來說,卻是一個最壞的發落。
南帝在聖旨上已經明說,讓她即刻動身,不必進宮謝旨,意思便是要免去父女辭別這番形式,南帝是真的不想再見她了,無論她是不是被汙蔑,南帝不打算再給她狡辯的機會,南帝已不想再為那些事情耗費更多的心力,如果將罪惡都歸結在安儀長公主身上,他的心裏或許能夠得到一絲解脫。
而安儀長公主深刻地知道,她不能離開金陽城,如今十三公子已被立為太子,朝局已向一邊傾倒,那些曾經與她為惡的人,那些見風使舵的人,便也要開始調轉方向了,他們不會允許安儀長公主苟延殘喘地活下去,總歸對那些奸臣來說,十三公子已經掌攬大權,殺不殺安儀長公主自己都或有一死,而殺了她,生的機會可能會更大一些。
隻要她出了金陽城,是在路上病死了,還是倒黴遇上山野匪徒被劫殺了,南帝也隻會當她是壞事做盡,下場應當如此。
所謂父女情分,終究敵不過兒孫。
可是對安儀長公主此時來說,她所能依仗的,也唯有那岌岌可危的一絲父女情分。
無論聖旨上如何說,安儀長公主還是一定要進宮去見陛下,找不到師子鈺,便就隻能帶上師子歸。畢竟師子歸是南帝金口玉言許配給太子的妻室,此刻她的話,或許比自己的分量還要多一些。
宮門外,侍衛自是想將安儀長公主攔著的,但侍衛也不知道為何要攔著,安儀長公主要硬闖,侍衛自也沒有在南帝眼皮子底下殺她的膽量。
安儀長公主到底是沒費多少力氣就闖進去了,來到養清殿時,禦醫正在裏頭給陛下調養身子。
安儀長公主自是跪在門外一番哭鬧,擾得這調養無法好生進行,南帝如何也不想在金陽城裏手刃自己的女兒,他雖十分不想聽她辯駁,也隻能再給她一次辯駁的機會,叫她看清自己的態度,好死了這條心。
禦醫便先被南帝打發了出來,安儀長公主見門開了,自是一派見父心切的模樣,什麽也沒想就先衝了進去,一頭紮在南帝腳邊,卻沒注意,與她一道進宮的師子歸,並沒有跟著一同跪進來。
而沈玉眉也已經由陛下單獨審問過,打入天牢,隻等秋後問斬。
安儀長公主知道,南帝多半已經沒有心力再去糾察當年之事,槐夫人的失蹤之迷,先太子的死因,這些真相對南帝來說,都已經不再重要,他可以選擇相信沈玉眉的話,也可以選擇不信,但是自己往日的榮耀,在南帝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再度複生了。
可是那些歸屬於安儀長公主的大臣們,並不知道安儀長公主曾做過那樣出格的事情,更不知道在她的身上此刻發生了什麽樣的轉變,他們隻看到了被安儀長公主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十三公子即將被立為太子,因而便有人不斷地想要出入長公主府,去尋求長公主的對應之策。
這些動作落入南帝眼裏,安儀長公主結黨營私之事,也就瞞不住了,牆倒眾人推,人不推,天推。
安儀長公主從沒有像現在一般這樣本分過,即使聽說了沈雲間的死訊,也不曾流露出半分沾沾自喜的模樣,隻盼著自己這副規矩安分的模樣,還能夠激得起南帝的惻隱之心,念一念父女情分,對她手下留情一些。
隻要南帝不殺了她,她便有信心一定能活過年事已高的南帝,而秉著家醜不可外揚的原則,南帝絕不會將安儀長公主犯下的罪孽公之於眾,隻要活過了南帝,她慕容儀往日的榮耀總會東山再起。
可是安儀長公主不是個閑得下來的性子,外麵的事情她管不了,便忍不住要管管家裏的事情,家裏倒是也沒什麽大事,隻是自雲間飲鴆自盡之後,師子鈺便一頭鑽進了雲間過去在長公主府住的房間,不吃不喝地呆在裏麵,像是傷心透了。
安儀長公主難得一迴體恤兒子的心情,讓煢兒送些紙寶冥錢過去,聊解師子鈺的哀思之心。
師子鈺麵如死灰地坐在火盆前,一張一張往裏丟著紙寶,麵如死灰地問煢兒,“這些東西,她真的收的到,用得上嗎?”
“世子爺的這份心意,雲間姑娘在天有靈,一定會曉得的。”
師子鈺輕輕冷笑,“她曉得有什麽用,這些心意又有什麽用!”
師子鈺說著,站起來狠狠踢翻了火盆,院子裏燃燒的冥紙亂舞,如泣如訴。師子鈺終於明白,雲間為什麽不讓他隨便殺人,原來死亡並不是割斷一根野草那麽簡單,人死不過一瞬,痛過就過了,而留給活人的,是無盡延綿的痛,沒有痛根,無可治愈的心痛。
死亡不是別離,別離或許還有重逢,可是死亡不會,無論是討厭還是喜歡,那個與自己有過經曆牽扯的人都不再存在了,經年以後,無人敘舊,無人記得你當時的模樣,那些經曆和牽扯變成一場空夢,他們隨著死去的人一起消亡,就好像自己的人生被憑空抽離了一段,自然會痛。
“世子爺要去哪裏?”
“去買些燒雞,她最愛吃燒雞。”
……
師子鈺不在房裏憋著了,安儀長公主也就放心了些,隻道:“多經曆一些,他便也就長大了。子歸呢?”
煢兒的表情便黯然了下來,“小姐已經好了許多,不再哭鬧了,也開始進食,懂得休息了。”
安儀長公主點點頭,“把她帶過來吧。”
又過了許久的功夫,師子歸才洗漱裝扮過了,由煢兒攙著十分十分緩慢地走過來,麵無表情地喚一聲:“母親。”
安儀長公主露出些心疼的模樣,無奈地道:“女兒,你不要怨恨母親,如今你我母女已是無依無靠,母親都是為了你好。”
師子歸眼眶泛紅,不說話。
安儀長公主抬手去摸師子歸因被淚水浸泡,而過於蒼白幹燥的臉頰,問:“無論如何,你心裏都是怪著母親的,是嗎?”
“女兒……”師子歸頓了許久,忍著淚水說,“女兒怪母親,但是女兒知道,事已至此,女兒已無法再迴頭了。”
安儀長公主歎息著點了一瞬頭,看到師子歸手腕上的抓痕,將她的手牽起,溫柔撫摸著傷痕,說:“隻要你往後肯聽母親的話,這些苦不會白受的。”
……
宸王葬也葬了,冊立太子的聖旨宣也宣了,這些事情夠南帝操勞上幾日,處理妥當之後,南帝才將師光叫到了眼前,問他:“師光,依你之見,安儀的事當如何處置?”
師光是個心裏明鏡一般的人,他是恨不得把安儀長公主往泥土裏狠狠地踩,可是南帝既然不是問別人,而是問了他,必是有些考慮的。
師光還是安儀長公主名義上的丈夫,如果要將安儀長公主以罪人的名義處置,那麽師光這個丈夫,包括他那一雙養在安儀長公主膝下的兒女,都會受到牽連。南帝就是要師光來開這個口,來求他對安儀長公主網開一麵。
安儀長公主終究是南帝寵了半輩子的親生女兒,師光輩分上講是他的女婿,如果師光不順著南帝的話說,那麽從家庭倫理方麵來講,當丈人的便會覺得女婿在針對自己的女兒,這是當爹的最見不得的事情。
師光的頭腦很清醒,現在太子已經立了,安儀長公主也已經失了權勢,這一仗無論從哪方麵都是大獲全勝,而今穩住局勢最為重要,萬不能出於心切,再損兵折將。
師光自認踏上了扶保太子之路後,自己也是身負大任的,雲間已經沒了,他不能再自掘墳墓,於是向南帝低了頭,勸慰道:“趙榕所言之事,盡是一麵之詞,尚無鐵證,長公主貴為皇女,自不可妄然斷罪,然自古以來,女子幹政,恐有禍國之嫌,而今朝政未穩,此嫌不可不避,臣建言,當日沈雲間以下犯上更冒犯宸王靈柩,本當是一樁株連大罪,長公主為其義母,正有管教不利之責,便為長公主另擇封地,徒留虛名,令她遷往封地,不得往返,安度餘年。”
南帝看著師光,又露出了那份冰涼的冷笑,他一直知道,師光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臣子,他能做到今日這個位子,也是那些起起落落的庸碌之輩所不能攀比的,他既懷才,又懂得斂才,他既是忠良,卻又懂得曲直屈伸,想要社稷安穩,朝中不能沒有這樣的人。
他頭頭是道地幫安儀長公主說著好話,卻忘了當日就是他,當著滿朝文武揭發了安儀長公主的種種惡行,這文人不要臉起來,當真是賣心賣力。
“就依你說的辦吧,讓她將自己的一雙兒女也帶走,朕,不想再見到她。”
……
安儀長公主很快就在長公主府接到了聖旨,陛下的發落與她所想的無差,可是這個發落對她來說,卻是一個最壞的發落。
南帝在聖旨上已經明說,讓她即刻動身,不必進宮謝旨,意思便是要免去父女辭別這番形式,南帝是真的不想再見她了,無論她是不是被汙蔑,南帝不打算再給她狡辯的機會,南帝已不想再為那些事情耗費更多的心力,如果將罪惡都歸結在安儀長公主身上,他的心裏或許能夠得到一絲解脫。
而安儀長公主深刻地知道,她不能離開金陽城,如今十三公子已被立為太子,朝局已向一邊傾倒,那些曾經與她為惡的人,那些見風使舵的人,便也要開始調轉方向了,他們不會允許安儀長公主苟延殘喘地活下去,總歸對那些奸臣來說,十三公子已經掌攬大權,殺不殺安儀長公主自己都或有一死,而殺了她,生的機會可能會更大一些。
隻要她出了金陽城,是在路上病死了,還是倒黴遇上山野匪徒被劫殺了,南帝也隻會當她是壞事做盡,下場應當如此。
所謂父女情分,終究敵不過兒孫。
可是對安儀長公主此時來說,她所能依仗的,也唯有那岌岌可危的一絲父女情分。
無論聖旨上如何說,安儀長公主還是一定要進宮去見陛下,找不到師子鈺,便就隻能帶上師子歸。畢竟師子歸是南帝金口玉言許配給太子的妻室,此刻她的話,或許比自己的分量還要多一些。
宮門外,侍衛自是想將安儀長公主攔著的,但侍衛也不知道為何要攔著,安儀長公主要硬闖,侍衛自也沒有在南帝眼皮子底下殺她的膽量。
安儀長公主到底是沒費多少力氣就闖進去了,來到養清殿時,禦醫正在裏頭給陛下調養身子。
安儀長公主自是跪在門外一番哭鬧,擾得這調養無法好生進行,南帝如何也不想在金陽城裏手刃自己的女兒,他雖十分不想聽她辯駁,也隻能再給她一次辯駁的機會,叫她看清自己的態度,好死了這條心。
禦醫便先被南帝打發了出來,安儀長公主見門開了,自是一派見父心切的模樣,什麽也沒想就先衝了進去,一頭紮在南帝腳邊,卻沒注意,與她一道進宮的師子歸,並沒有跟著一同跪進來。